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课件.ppt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问题及对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宜宾市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 郭家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不悱不发: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 时,就不去启发他.,不愤不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 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紧抓时代的脉搏,紧跟课改新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教育教学做好“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五个主题。教师“上好课”主题学习指导方案为指导,以“上好课”主题年度学习为主线,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教育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培
2、训质量为宗旨,以贴近课程改革,贴近课堂,贴近教师为原则,进一步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为目标。,一、备课,二、上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备课常见问题,问题1.如何处理好新旧教材联系?,案例:,1.新教材对质因数、分解质因数、互质数、短除法、带分数这些数学名称,没做科学的定义,仅做直观表达。,(2)减少数学概念的抽象表达,尽量为数学概念提供直观理解的例子,让学生在具体例子中认识数学概念。,2.主要目的,(1)是降低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难度,避免老师在教学时作不必要的强化;,诊断:,一、备课常见问题,问题1.如何处理好新旧教材联系?,2.在教学中这些概念是否需
3、要补充?例如:“互质数”这个概念,如果不补充讲解,在用短除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就存在很大问题。,1.在教学中,没有这些概念来支撑,学生真的很容易理解吗?能够从表象上去撑握其本质,灵活地运用吗?结果是否定的。,3.在本节的教学中,必要的分析归纳思想还是必须的。例如: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步骤还是让学生在练习后整理出来,能让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在教学中,认真仔细对比新旧教材,做到该添就添,该增就增,为什么的轻松学习而作出合理的选择。,策略:,一、备课常见问题,问题1.如何处理好新旧教材联系?,一、备课常见问题,问题2:“如何理解、把握教材新增内容?,1.对
4、于新增加内容的把握上,理解上和教学上不全、不透和运用不足,2.对新教材的变化总体上不能驾驭,心理上有排斥情绪。,案例:常规现象,一、备课常见问题,问题2:“如何理解、把握教材新增内容?,对于新的内容,教师要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精神,理解新增内容的本质和要求,力争让学生真正地撑握。,诊断:,一、备课常见问题,问题2:“如何理解、把握教材新增内容?,1、对于新的内容,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做好课堂设计,以免每节课内容讲不完,缺乏课堂的完整性,甚至为完成教学任务赶进度。,3、将知识体系进行有序的分解,而七、八年级孩子对知识的归纳、整体把握上不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之中注意“化整
5、为零”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4、对于新的内容更加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多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了地理知识对生活的有用性、实用性;同时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策略:,2、对于新的内容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点到为止,收放自如。不能为了设置“情境”而拖沓,也不可为了“活动”控制不了局面,影响了课堂纪律。这需要老师课前精心设计、组织。当然也离不开老师深厚积累和广博的知识面。,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1: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案例:,(二)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一两分钟后,
6、教师喊“停”,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一)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1:如何开展“合作学习”?,诊断:,(5)“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学生自我意识过强,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1)“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不符合”异质分组”的原则;,(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小组活动缺乏一定的规则,简单地讲就
7、有“你说我听”这一典型的策略),(3)“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4)“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角色要轮换担任),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1:如何开展“合作学习”?,重视学生彼此间的人际交往。(交往是全方位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策略:,(1)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促关系。(相同的权力和共同的责任)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动机。,成员个体通过向他人阐述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质量,又观察到他人的思绪过程,从而进行较准确从中学习有效策
8、略。,二、上课常见问题,组建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结构上体现班级的缩影,学生按性别、学生成绩、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赛。(异质分组的形式),(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合作学习的七字诀:听取发言不插嘴,分析比较求领会;说明理由要充分,启发大家同思考;求助别人心要诚,注视对方稍欠身;反思敢于承认错,肯定别从学着做。),每小组有一名小组长,负责活动有序开展。小组内的的各种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领导者、激励者、记录者、检查者等角色
9、要定时进行轮换),小组合作学习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2:如何对学生实施分层教育?,2.有的基础好,有的基础差,参差不齐,案例:常规现象,1.上课讲解时,有的学生懂了,有的不懂;有的真理解,有的假理解;有的心领神会,有的不知所云。,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2:如何对学生实施分层教育?,2、新的备课形式“讲学稿”:新的备课模式。可以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诊断:,1、课改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各位学生个体化发展,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2:如何对学生实施分层教育?,2、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形式,进行分层教学,
10、3、集体参与,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的力量,大胆放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4、注重结果,总结,实事求是,扎实推进!,检查和欣赏是在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前提下,进行知识的再学习,再强化、再巩固,从而掌握本周所学内容,要求学生增加课堂上的“负担”,减轻课外学习负担。(优秀的数学老师:李老师),策略:,1、“吃透”学情,做一位有心人,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3:能否对学生实施超前教育?,案例:常见现象,1.在课堂上针对全班学生实施超前教学。,2.在课堂上针对全班学生实施超教材教学。,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3:能否对学生实施超前教育?,1.目标定位不当。课堂教学是针对的全班学生,而全班学生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
11、超前教学和超教材教学。,2.度的把握不到位。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超前教学;超前教育超多少这个度的把握不到位。,诊断:,3.目的不明确。实施超前教学针对的是学生的学习内容、还是学生的思维培养?,4.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课堂教学针对的是全班学生,过于加重学习难度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二、上课常见问题,策略:,1.明确目标,要具有针对性。,2.明确内容,要具有指向性。,问题3:能否对学生实施超前教育?,3.明确目的,要注重思维的培养。,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4:课堂教学如何针对“优生”?,在课堂教学中,优生已经超前掌握了学习内容,所以在课堂上针对此内容就不在讲授。,案例:常见现象,二、上课常见问题,诊
12、断:,1.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认为懂了,那是学生的“认为”,难道学生真的对所学知识掌握透彻了吗?,2.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自学是不会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的。,问题4:课堂教学如何针对“优生”?,二、上课常见问题,策略:,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要讲。,1.要针对性的讲、要系统性的讲、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如:讲知识的由来等),2.甚至可以让学生来讲,教师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问题4:课堂教学如何针对“优生”?,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5: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问可提?,2.存在的现象:,案例:常规现象,1.在课堂情境下,学生们只会听,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不会置疑,也不提问。,没
13、有问题,不会提问题,不敢提问题,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5: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问可提?,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活动既有趣又真正有所收获,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认真思考如何根据生活现象设置探究的情境或是设计探究的问题。),诊断:,1、新课标:(有疑就有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疑问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学会深思善问,强化问题意识,是造新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李政道教授关于学问的“秘诀”是“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二、上课常见
14、问题,问题5: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问可提?,1、平时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问题情境的设立要合理,要有新意,要充分地与学生的认知、生活向衔接,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想问,想要说,3、问题情趣的创设要形式多样。,4、对学生的“问题”,要多肯定,多引导,不要不了了之!,5、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学生“敢于挑战传统”(1963年坦桑尼亚的初三学生“姆潘巴”做冰淇凌,发现热牛奶比冷牛奶先结冰,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被认为是世界难题,并以发现者“姆潘巴”姓名命名),策略:,二、上课常见问题,问题6:怎样提出的问题才是有效的?,2、课堂提出的问题过难,远远超过了小学各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课堂教学 常见问题 对策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5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