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资药业公司研究报告》作者:安康孔令旗.doc
《《中外合资药业公司研究报告》作者:安康孔令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合资药业公司研究报告》作者:安康孔令旗.doc(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县8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深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单位:中外合资*药业有限公司(筹)报告编制日期:二一二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建设单位11.3 报告编制依据11.4 报告研究内容21.5 项目概况21.6 研究结论及建议3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52.1 项目建设的背景5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经营策略103.1 国内外对产品的需求现状103.2 国内外现有同行业发展趋势123.3 中药材市场营销策略133.4 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153.5 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前景分析15第四章 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184.1 建设地址及概况184.
2、2 建设条件18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225.1 建设内容及规模225.2 8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方案235.3 中药材深加工技术方案315.4 土建工程方案355.5 设备方案365.6 总图布置385.7 公用工程39第六章 土地利用与节能节水426.1 土地利用426.2 节能政策和设计依据436.3 节能、节水措施44第七章 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措施467.1 环境保护467.2 资源综合利用、节能48第八章 安全、卫生与消防528.1 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依据528.2 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528.3 消防54第九章 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力资源配置569.1 组织机构设置569
3、.2 人力资源配置579.3 人员培训计划58第十章 项目实施管理与进度安排6010.1 项目的建设管理6010.2 项目建设工期和施工进度62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6411.1 投资估算依据6411.2 总投资估算6511.3 资金来源66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6712.1 财务评价依据6712.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6712.3 财务评价指标6912.4 不确定性分析7112.5 财务评价结论72第十三章 社会效益分析7313.1 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7313.2 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7413.3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7413.4 农业生产市场化、组
4、织化程度的提高75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7614.1 研究结论7614.2 建议77一、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2、投资估算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4、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7、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10、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11、资产负债表12、盈亏平衡表及图二、附件:1、项目合资单位营业执照各一份2、项目土地使用证3、环评批复4、省级科技成果证书5、省级科技进步奖证书6、中外合资企业合同7、办理合资企业协议书8、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县8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5、及深加工1.2 项目建设单位本项目由中外合资*药业有限公司(筹)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如下:单位名称:中外合资*药业有限公司(筹)住 所:*县*镇迎新村一组(*县工业园区)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300万美元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经营范围:生态循环农业,中药材种植、种苗、保健品、饮片、购销、农副产品加工、生物提取。股权结构:美欧联合集团(香港)有限公司50%,*县秦巴药材种植加工有限公司50%。1.3 报告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2、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6、规划纲要;4、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5、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要求;6、项目调研收集的有关资料;1.4 报告研究内容本报告的宗旨是分析、论证*县8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深加工项目的可行性,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及重要意义、需求分析、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功能设计、建设方案、土地利用与节能节水、环境保护、项目涉及的职业安全卫生消防、组织机构设置、人力资源配置与培训、项目管理和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财务评价等内容。1.5 项目概况1.5.1 建设地点本项目*县8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位于陕西省*县12个镇,中药材深加工生产线建设地址位
7、于*县*镇迎新村一组(*县工业园区)。1.5.2 建设内容及规模1、建设内容项目利用已取得的“药用菊花等中药材规范化栽培配套技术”,采用“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在*县12个镇建设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8万亩;土建工程建设总用地面积40亩(约266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2、设计规模本项目投产运营后,达到年产菊花原药30吨,丹参原药550吨,牡丹原药800吨,白芍原药1000吨,菊花茶30吨,菊花提取物80吨,丹参提取物200吨,牡丹提取物360吨,白芍提取物230吨,实现产值7600万美元。1.5.3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5000万美元,其中
8、:固定资产投资2400万美元,流动资金2600万美元。资金来源为:建设单位自筹5000万美元。1.5.4 主要评价指标本项目正常运营后,年平均营业收入7600万美元,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为5497.95万美元,年平均增值税194.61万美元,年平均营业税金及附加410.40万美元,年平均利润总额为2102.05万美元,年平均上缴所得税为422.91万美元,年平均净利润为1691.65万美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项目总投资收益率为33.83%;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分别为35.69%(所得税前)和29.95%(所得税后),高于本项目设定的基准值;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为3478.52万美元(所得税前
9、)和1727.05万美元(所得税后),均大于零;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pt)为4.06年(所得税前)和4.45年(所得税后)。生存能力分析显示本项目不会依赖短期融资来维持运营,财务生存能力尚可。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都显示本项目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财务分析可行。综上所述,本项目经济可行。1.6 研究结论及建议1.6.1 主要结论本可行研究报告从项目投资的背景和必要性、场地及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和设计方案以及消防、环境保护、节能以及劳动安全卫生等诸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县8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深加工项目的建设对于贯彻国家节能政策、发展陕南循环经济及带动地方中药材产业发展是完全必要的;项目
10、建设场址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地质稳定,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建设条件;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实施进度是合理的、可行的;项目的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是科学的、合理的,经济分析结论可行;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社会效益。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议有关部门对本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并在项目实施中予以有效指导和监督,使项目能够早日实施。1.6.2 建议建议项目建设单位认真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开展设计等工程咨询工作,抓紧办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各项前期工作报批手续,尽快落实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做好各项组织管理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并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尽早投入运
11、营发挥效益。在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中药材市场动态以及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发展态势等信息,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相关预案,以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的背景2.1.1 符合国家中药产业政策早在1999年,国家科技部、外经贸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就以国科发计字1999565号文联合发布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将400多味“药用植物提取物颗粒”以 0516310号列人目录中,同时把银杏叶提取物、紫杉醇、鬼臼毒素、三尖杉酯碱、麻黄提取物、香豆素类、高三 尖杉酯碱、芦丁、条黄色素、红曲红色素等提取物类产品列入目录中。国家发
12、改委启动的“现代中药产业化”工程,中药标准提取物产业化是重点支持项目。鼓励开发源于中药的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市场的提取物商品,以带动解决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质量控制能力的提高,引导这一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药典和有关药品标准中尚未采用“中药提取物”这一概念,而代之以“浸膏”、“流浸膏”,中国药典2000年版共收载单味中药(流)浸膏13种,有17种中药制剂以中药提取物组方。 我国1999年发布的新药审批办法中,将中药材提取的有效成分和复方提取的有效成分列为一类新药,将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复方中提取的有效部位群列二类新药。以上政策充分体现了中药提取物的技术含量高和市场影响大等特性,
13、本项目符合国家中药产业政策导向。2.1.2 符合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中指出:依托资源优势和现代技术,以市场为导向,以创立品牌为核心,以科技为先导,以中药强市富民为目标,着力打造安康药业品牌;实施科技兴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中药资源,加快建立药源基地,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扩大对外开放,精心培育龙头企业,全面提升我市中药产业的整体水平,把安康建成中药产业大市。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目标是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合理确定基地规模,重点建设绞股蓝、葛根、黄姜,以及杜仲、黄精、淫羊藿、林麝、玄参和青蒿等高标准中药材基地。
14、突出绞股蓝、黄姜、葛根深度开发,加大中药材初加工及中药饮片加工力度。到2012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规范化种植20万亩,建成8-10个符合GAP规范的骨干药源基地,培育1-2户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制药企业,创立3-5个中药知名品牌。中药产业实现产值达到20亿元,农民从中药产业中获得总收入达到6.7亿元以上。本项目建设符合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1.3 符合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明确发展重点,科学规划布局,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产业集聚、效益提高、环境改善。生物医药被列入“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的主导产业
15、,其中指出:加快天麻、杜仲、黄姜、绞股蓝、葛根、丹参、黄芩、五味子等优势中药材药源基地建设,加强濒危稀缺药用动植物人工繁育技术开发,推广应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先进技术,改良品种,扩大规模,满足生产需要,保护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保护野生中药材的原生状态。研究陕南独特的气候条件,发掘中药材品种最适宜的生长区,提高中药生产的原材料质量。加强中药有效成份的提取、纯化和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加快中药现代剂型、中药饮片创新技术开发、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生物制药,建成现代生物医药生产基地。陕南循环经济十大产业链生物制药产业链:重点发展黄姜、杜仲、丹参、天麻、葛根、绞股蓝等中药材的提取、饮片、保健品和生物制药
16、生产。本项目的建设,符合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带动安康市及陕南中药材基地建设和中药产业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县中药材产业基本形成了规模化种植,产业经营格局,育、繁、加、销、储一条龙,产业效益已初具成效,按照产业规划发展,可成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目前,全县12个乡镇,累计种植中药材3.12万亩,其中连片种植1.7万亩,零星种植1.42万亩。全县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1家,收购商5家,截止目前,*秦巴制药厂年消耗能力是2.8万亩的中药材,其他均有5家商家收购。项目通过向农户供种、技术、收购的方式,增强农户种植道地中药的积极性,提高农户的农业生
17、产积极性,促进中药材基地建设;本项目采用先进的中药材加工设备,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亲手抓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及中药材提取物生产加工,实施中药材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将大大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提高安康中药材种植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安康市及陕南中药材加工的科技进步,从而带动安康及陕陕南中药产业的发展。2.2.2 促进安康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需要安康市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段,植物群落垂直变化明显,形成亚热带与温带植物混交类型。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很适宜于许多药用植物的生长,被誉为“中药材之乡”。中药材中间体加工企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和大宗药材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成为安康市近两
18、年推进中药材产业开发中的亮点。要使中药材产值发挥潜力,就必须培植加工龙头企业,深入开发中药材产品。各地经验表明,每一项成功的产业必定有相连的龙头企业,没有龙头企业的产业,就不是真正的产业化。就中药材产业而言,中药材产品的深加工问题不解决,大规模的产品销售就存在危机,产品的附加值就无法提升,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得不到保证。必须致力培植龙头企业,深入开发中药材产品加工,扩大生产规模,认真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帮助现有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为了充分开发中药材这一宝贵资源,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安康把生物医药列为实施突破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强规划研究和产业发展指导,制定优惠政策,优化
19、资源配置,加大产业投入。本项目的建设,将促进安康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为医药新产品开发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中药材的加工能力,将原料的输出转化为就地深加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2.2.3 是贫困山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的需要安康市*县地处秦岭与巴山之间,是中国的天然中药材库,也是板蓝根、药用菊花、丹参等中药材品种的最佳适生区。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旨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变贫困面貌,但*县地处西北内陆偏远山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已发展起来的中药材产业,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核心是要能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有销售市场,要卖的出去。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县无
20、论野生或人工种植的中药材,由于质优地道,倍受外地药商欢迎,每年都有安徽亳州、河南信阳、广西玉林及本省西安的药商前来采购,市场供不应求。因此,通过培育规模企业生产销售、加大种植大户培养,形成“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思路,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民收入增加,还能确保财政收入稳固增长,对*县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识。本企业通过多种合作方式,由企业牵头,与农民签定种植购销合同,提高农民大规模种植道地药材的积极性,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生产原料供应问题,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且有利于山区植被的保
21、持。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十分显著。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及重要的。2.4 项目建设是治理生态环境、巩固生态成效的需要项目区当地政府根据气候等条件,已将中药材种植作为退耕还林、建设山川秀美工程的主要经济作物列入计划。中药材生产基地具有保持水土、绿化环境的功能,对改造当地生态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本项目的实施,可促进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探索一条改善农业生态,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的新路子。从而加快退耕还林的步伐和山川秀美工程的进程,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经营策略3.1 国内外对产品的需求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因此绿色
22、消费和民众对健康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中药饮片是中医基础,中医以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倍受民众欢迎。根据国内有关资料统计分析,中药材种植大面积发展的有,安徽亳州、广西玉林、云南、贵州,陕西商洛、汉中等。全国依托中药材基础,利用中药材加工的产品情况主要有,中药材饮片、中药材饮剂、药酒、中药材保健、中药材注射剂、中药材饮品等。药用菊花具有清心、明目、疏散风热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和高血压等。菊花为常用中药,使用量大,产地多,加工方法各异。中国菊花的药用类群通过人工长期栽培选育已形成一些相对稳定的栽培变种由于受产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菊花药材品种所含主要成分差异较大。药用菊花
23、有镇静、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菌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并增加血流量。可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菊甙有降压作用。市场需求巨大,未来市场供不应求。丹参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强心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对血管作用 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扩张外周血管,血流增加;脑血流量下降;抗血栓形成 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抑制TXA2合成);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血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改善微循环 。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作用 :促进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合资药业公司研究报告 中外合资 药业 公司 研究 报告 作者 安康 令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