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煤矿建设项目环境评估报告.doc
《xx市xx煤矿建设项目环境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xx煤矿建设项目环境评估报告.doc(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总则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意见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0668号)精神,各产煤市(州)、县(市、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认真编制和上报了煤炭资源整合方案。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员单位对各产煤市(州)、县(市、区)政府上报的方案逐一进行了审查,拟关闭矿井129处。这次资源整合,通过合法矿井之间的煤炭资源、资金、资产、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将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提高矿井单井规模,改变煤矿布局、井田划分不合理状况,关闭国有煤矿井田范围内的各类小煤矿,达到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的目的。根据人民政府办公厅
2、转发省煤炭资源整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煤炭资源整合方案审查及下一步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06143号)和*市煤炭资源整合后保留和关闭矿井情况表,*市*煤矿已被列为资源整合矿井的主体矿井,生产能力4万吨/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本建设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市*煤矿委托,东北煤炭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经现场踏勘、调查、现状监测并依据环评导则和相关法律对本建设项目进行工程分析、环境质量评价,提出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的措施编制了本评价报告。本项目环境监测由*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完成。本报告在编
3、制过程中得到了*市环保局等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一并致以谢意!1.1 评价目的本次环评将通过详细的工程分析,确定该项目“三废”技术改造前后排放情况,在区域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等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预测基础上,在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及清洁生产原则指导下,通过对该项目现有“三废”治理措施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为有关领导部门的环境保护决策和该项目运行后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 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环境污染防治法(1996.5.15);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05.4.1);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0.6.29);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1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61号文件关于贯彻实施的通知,1999年3月17日;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107号文件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119号文件关于进一
5、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2001年2月21日;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3.10;14计价格2002125号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15国务院国发200038号文全国生态保护纲要2000.11;16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环保总局2005109号。17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1.2.2技术导则1煤炭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规定及审查要点(试行)1993.08;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
6、1995;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6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划DB22/388-2004。1.2.3与项目有关的文件、合同1.*市*煤矿委托东北煤炭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对“*市*煤矿年产4万吨(独立保留)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2.吉林市旭升地质矿产资源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吉林省*市*煤矿(*县煤矿二井)资源储量核实报告。3.东北煤炭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与*市*煤矿签订的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咨询合同。1.2.4产业结构相关政策本项目符合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煤
7、炭资源整合方案审查及下一步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06)143号)中的规定,对批准的整合方案中独立保留的矿井,“六证齐全”的可以进行煤炭生产;有关证照到期的按程序办理延续、变更等手续。1.3 评价原则1环境影响评价将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污染特征,坚持为项目建设的环保工程优化和决策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注重环评工作的政策性、针对性、客观性、公证性及实用性。评价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对策可行,结论明确。2认真贯彻“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原则。务必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不突破总量控制计划指标的规定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3在充分调研和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基础上,提出切实
8、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并使其成为环境管理的依据。4在实际工作中,既要严格按照国家环保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建设项目特点和有关因素,缩短评价周期,尽量利用已有监测数据和资料。1.4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各评价项目的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如下:1评价工作等级(1)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等级本地区主要地表水系和纳污河流为小*,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5m3/s,河流规模属小河。本项目污水排放量原为321845m3/a,污水水质污染物较简单,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氨氮,排放浓度分别为12.75mg/L、6.76mg/L、31.31mg
9、/L、0.45mg/L。小*的水质类别为类水域,所以确定地表水工作等级为三级。(2)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主要废气污染源为燃煤锅炉和热风炉,其主要大气污染物为烟尘、SO2,经计算,SO2的等标排放量最大,其Pi值为1.24108m3/h,根据HJ/T2.2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评价级别判据,项目所处区域为缓坡丘陵地区,属简单地形,Pi2.5108m3/h,因此大气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3)声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噪声源为通风机、提升机等生产设备以及锅炉房引风机、鼓风机等设备噪声,最大噪声级为85dB(A),根据HJ/T2.4-1995中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
10、分原则,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2评价范围项目评价范围是*市近海煤矿井田及相关范围。(1)地表水评价范围为排污口上游500m到汇入小*河段,及汇入小*上游500m到下游1500m,全长约6km河段。 (2)地下水评价范围为项目井口所在村屯建设村。(3)环境空气根据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三级,所在区域属缓坡丘陵地区,确定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为以项目所在地为中心以全主导风向西南风为主轴,长宽为46km矩形区。(4)声环境因矿区的北侧和东侧均有大量居民,于2009年年底全部搬迁,故噪声评价范围为厂区内及厂界到居民处。(5)生态环境工程的生态影响主要表现为地表塌陷,评价范围以井田边界外1km为评价范围,其面积为1
11、.8123km2。1.5 评价标准1.5.1 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项目纳污水体小*项目河段为地表水类功能区控制,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表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无量纲标准pHDOCODBOD5NH3-N石油类GB3838-2002III6952041.00.052大气项目所在区域为二类环境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见表12。表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SO2NO2PM10TSP日均浓度值(mg/m3)0.150.120.150.303噪声区域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
12、1类区标准,见表13。表1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等效声级LAeq:dB类 别昼 间夜 间25545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本项目产生的污水主要为矿井水、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排放标准执行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表2采煤废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新建(扩、改)生产线”标准,见表14。表14 采煤废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mg/L污染物PHCODSS石油类总铁总锰一级标准695050564生活污水排放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见表15。表1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L污染物PHCODBOD5SSNH3N一级标准691
13、002070152废气本项目排放的废气主要来自锅炉燃煤废气及热风炉产生的废气,项目所在区域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锅炉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时段标准,详见表16;热风炉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其他炉窑二级排放标准,详见表1-7。表16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类型烟尘浓度(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mg/m3)燃煤锅炉200900表17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类型烟尘浓度(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mg/m3)其他炉窑200850项目所属装卸场所、煤炭贮存场所、煤矸石堆置场的
14、无组织排放执行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煤炭工业无组织排放限值,见表18。表18 煤炭工业无组织排放限值污染物监控点作业场所装卸场所煤炭贮存场所、煤矸石堆置场颗粒物1.01.0二氧化硫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4因本项目工人在此吃饭,所以存在简易的食堂,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见表1-9和表1-10。表1-9 饮食业单位规模的划分规模小型基准灶头数1,3表1-10 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规模小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603噪声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
15、准中类区标准,见表111。表111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等效声级LAeq:dB类 别昼 间夜 间55451.6 主要的环境问题及评价重点经初步工程分析、现场勘察、调研以及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与筛选,确定该项目建成到现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如下:1地下煤层的大量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塌陷区居民的影响。2矿井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3燃煤锅炉和热风炉排放的烟气含有烟尘、SO2等污染物,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4井下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本着抓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提高环评报告书实用性的原则,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调查建设项目现有污染源的排放
16、情况,确定本项目的评价以地表移动与变形对生态环境和地表的影响及废水的排放对环境影响为重点。1.7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的目标1防止水土流失,控制和治理地表移动与变形,保护井田范围内居民日常生活不受影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受影响,加强厂区绿化,为当地提供一个良好的景观和生态环境。2控制项目水污染物排放,主要为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应符合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保护纳污水体小*,使矿区河段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3控制项目锅炉和热风炉烟气的排放浓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应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时段排放标准要求和
17、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其他炉窑二级排放标准。保护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4控制煤炭工业所属装卸场所、煤炭贮存场所、煤矸石堆置场的无组织排放限值符合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保护下风向环境空气敏感目标。5.控制工业场地内设备运行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将厂界噪声控制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类标准内。该项目所处区域环境噪声应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2 评价区域环境状况2.1 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吉林市东
18、南部,长白山西麓,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64512756,北纬40394312。东以张广才岭为屏与敦化市相邻,南以新开岭为障与桦甸市接壤,西隔松花湖与吉林市丰满区、永吉县相望,北与舒兰市、黑龙江省五常市毗连。地貌东西两侧为中低山区,东部张广才岭,西部老爷岭,中部为*平原。拉法河、*、漂河等河流均汇入松花湖,构成区内主要水系。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4.1。交通方便,铁路长图线、拉滨线,公路302国道及在建的榆江公路、长图高速公路纵贯全区,各乡镇公路网四通八达。总面积6235平方千米。总人口457558人。*煤矿的地理坐标极值范围:东经:12724321272504;北
19、纬: 434122434151。地理位置详见图21地理位置图及建设项目地表水、大气、生态的监测布点及评价范围。2.1.2 地形地貌矿区地面最高标高为300.2m320.3m,地势由SW向NE倾斜,相对高差为20.1m,属于缓坡丘陵地形。2.1.3 气候与气象矿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据*市气象站多年的观测资料:1.气温:年平均气温36,四季分明,夏季最高气温达37,冬季最低气温38,无霜期120130d,土壤冻结深度约为1.6m1.7m。2.风向及风速:多年主导风向西北风,平均风速3.6m/s,秋冬季为西北风或西风,最大风速20m/s,最小风速5.25m/s,风向频率17%;春夏季为西南风,
20、最大风速4.56m/s,最小风速3.12m/s,风向频率为11%;静风频率多年平均为18%。3.降水:夏季7、8、9月份为雨季,全年降雨量为5001000mm,年平均降雨量720 mm,历年11月末翌年3月为降雪期,平均降雪量为80mm100mm,一般4月份为春汛。2.1.4 地表水*市境内有两条*,一条叫*,一条叫小*。*河长90.7公里,小*河长47.1公里。小*位于吉林省中部,*市境内,属*的支流。小*多年平均径流量0.5m3/s。2.1.5 土壤、植被*市奶子山街建设村地处河谷平坦地貌,土壤类型主要为水稻土、冲积土,耕地面积多,气候适宜,雨量集中,易于灌溉,利于农业发展。建设村总占地面
21、积约3000hm2,其中农业用地为431.4hm2,林业用地为697.2hm2,牧业用地为491.5 hm2,副业用地为91.8 hm2,其他用地占442.3hm2。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等。2.2 社会环境概况2.2.1 行政区划与人口*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吉林市东南部,长白山西麓,现辖8个街道、8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幅员6235km2。人口约46万人,居住着朝鲜、汉、满、回等14个民族。处于302国道进入珲春市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优越。奶子山街总人口数为17026人。2.2.2 工农业概况改革开放以来,*市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2亿元,同比增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煤矿 建设项目 环境 评估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4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