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品加工业发展报告.doc
《中国水品加工业发展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水品加工业发展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8年水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现状水产加工不仅体现在满足人们需求上,还体现在促进生产、提高效益和产业素质上,没有加水产品工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渔业的产业化与现代化。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日益变化,产品需求越来越大,为水产品深加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加快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业,实现产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产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自1990年以来,我国的渔业产量一直名列世界首位,2000年达到4279.0万吨,人均占有量33.8kg。到2007年,我国水产品总量为4747.5万吨,同比增长3.58%,已连续10多年名列世界首位(如表1所示),淡水产品比前年增长5.91%,其中甲壳类水产品的
2、增长速率较快,海水产品增长速度趋于平稳。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水产品加工生产以冷冻冷藏、罐头食品和饲料鱼粉加工为主,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将广泛采用先进技术与装备,以海水水生动植物为主要原料,以冷冻等食用加工为主,综合利用为辅,建立起专业门类齐全的现代化水产加工体系,开发并规模生产多品种、优质水产加工品,使我国水产品加工生产走向以冷藏冷冻为基础,发展多品种、高质量、储运销售食用都方便的水产品加工生产的崭新道路。表1 2007年中国水产品分类产量(万吨)分 类淡水产品(增减比例%)海水产品(增减比例%)鱼 类1908.49(4.72)891.28(-0.09)虾蟹类202.07(20.42
3、)298.94(-0.15)贝 类50.50(-0.83)1068.20(2.05)藻 类0.75(4.66)138.84(0.87)其 它34.83(8.62)122.12(13.9)合 计2196.63(5.91)2550.89 (1.64)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年鉴2008)1.1中国水产品加工现状我国水产品加工历史悠久,加工方式多样,一般可分为传统加工和现代加工两大类。传统加工主要指腌制、干制、熏制、糟制和发酵等,现代加工主要指以鱼糜制品加工、即食紫菜加工、烤鳗加工、罐装和软包装加工、新型干制品加工和冷冻制品为代表的水产品加工。建国前期,江苏南通颐生罐头合资公司开始生产鱼、贝类等水产品
4、罐头,这是中国水产品加工工业的发端,此后天津、烟台、青岛、舟山、上海等地也陆续建造罐头厂,但水产品罐头所占的比重都不大。在此期间,鱼粉和鱼油生产工业性加工也已开始,但产量很少。1951年,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鱼肝油厂-青岛鱼肝油厂(现青岛双鲸药业有限公司),年产鱼肝油丸5万多瓶;60年代,我国为了解决重要的战略资源-碘资源匮乏的现状,开展了海带提碘研究,创立了海带“胶、碘、醇”生产工艺。至80年代初,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海藻加工产业,并以褐藻胶为原料成功研制了我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一个现代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开创了我国的海洋药物事业;70年代,随着马面鲀资源的大量开发,以烤鱼片为代表的
5、调味干制品加工产业迅速兴起;80年代,随着水产冷库的普及和加工技术的提高,我国相继从日本引进了先进的冷冻鱼糜及鱼糜制品生产线和全自动红外线烤鳗生产线,我国现代海洋水产品的加工体系初具规模。目前,我国鱼糜制品的年产量已接近80万吨; 90年代,在引进日本加工技术的基础上,江苏瑞雪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高效高速型紫菜加工生产线,并成功出口日本;进入21世纪,随着海参等海珍品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冷冻干燥海参、即食海参、海参活素等产品为代表的海珍品加工业迅速兴起。当前我国渔业及渔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吃鱼难”早已成为历史,渔业生产正持续
6、、快速发展,渔业工作重心由数量增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到2007年,我国水产品总量为4747万吨,同比增长3.7%,已连续10多年名列世界首位,水产品出口占据出口农产品首位。水产品加工业取得长足的发展,整体实力明显提高,加工技术水平不断上升,质量卫生意识大大增强,一批龙头加工企业与名牌企业相继涌现。目前已形成了冷冻冷藏、腌熏、罐藏、调味休闲食品、鱼糜制品、鱼粉、鱼油、海藻食品、海藻化工、海洋保健食品、海洋药物、鱼皮制革及化妆品和工艺品等十多个门类的水产加工品,有的产品生产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推动我国渔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虽然我国海水产品加工业有了长
7、足的发展,在水产品加工能力、加工企业发展、加工产品的种类和产量和加工技术及装备建设发展成效明显,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有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基础研究薄弱、加工与综合利用率比较低、加工产品品种少附加值低、装备落后、标准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不高等方面的不足。1.1.1水产品加工能力纵观近几年我国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呈现以下特征:加工企业多、加工产量大,而且加工比例有所提高。统计数据显示, 2002年以来,在水产品总量保持缓慢增长的同时,我国的水产品加工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在水产品加工企业、水产品加工能力及水产品加工产值等方面都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表1-2)。其中水产品加工产值的年平均增长
8、速度(19.4%)远高于海水养殖业(8.8)。我国水产品加工产业的快速增长,为改善我国渔业产业结构、延长海洋农业产业链、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2007年,我国的水产加工品总量1337.8万吨,其中海水加工产品1182.1万吨,占水产加工品总量的88.4;折合消耗水产品原料1676.9万吨,其中海水产原料83.6;水产品原料的加工率为35.3,其中海水产品的加工率为54.9,淡水产品的加工率为12.5,海水产品的加工率远高于淡水产品。2007年,水产品加工实现产值1801.1亿元,占渔业总产值的18.9。水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增加,2007年达9796家比2002增加了1656家,
9、增幅达17.3%。水产品加工能力和总产量随之增长,6年间水产品加工能力增长73.4%,而同期水产品加工产值增长了翻了1倍多,水产加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由15.4%提高到18.9%。近五年水产品加工总产量年均增幅为近年有放缓的趋势,而总产值的增加近20%,表明水产品加工总产值的增幅比总产量增幅大,水产品经深加工后产品附加值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将大大提高水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含量和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更有利于增强我国加工产品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能力,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表2 近年我国水产品加工能力状况年份加工企业数(个)加工能力(万吨/年)总产量(万吨)总产量
10、增长率(%)用于加工水产品(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比率(%)水产品加工产值(亿元)占渔业总产值比率(%)200281401224.7794.613.11029.4 22.55761.115.4200382871306.391212.91181.4 25.10915.415.8200487451426.61031.911.61382.3 28.201107.514.6200591281696.11195.515.91548.7 30.361321.117.3200695491799.41332.511.51634.7 30.901543.418.0200797962124.01337.80.416
11、76.835.31801.118.9注:数据来自中国渔业年鉴1.1.2水产品加工门类和产量近二十年来,我国水产品加工的比例和经济效益在逐年提高,精深加工比例也越来越高,产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鱼类、虾类、贝类、中上层鱼类和藻类加工工业体系正在建立并逐渐完善。在烤鳗、鱼糜和鱼糜制品、紫菜、鱿鱼丝、冷冻小包装产品、海藻类等方面食品大规模地被开发和推广,不仅品种繁多,而且质量也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在综合利用方面也研制出了一大批新产品,其中大部分已投入生产,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中上层鱼类以及低值鱼、虾、蟹,如贻鱼、鳃鱼、沙丁鱼、鹰爪虾、毛虾、梭子蟹等呈上升趋势,中上层鱼类体脂含量较高,对人体健
12、康有益,规格较一致,宜制成多种风味罐头食品或食用鱼粉、浓缩鱼蛋白,其鱼油中富含DHA、EPA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经精炼、浓缩可制成健脑保健品,如鱼脑精、鱼油多烯康丸等。海杂鱼等低值鱼、品种多、个体较小,但肉质较好,体脂含量较低,宜加工成冷冻小包装、鱼糜制品、腌干制品等。低值虾、蟹肉质好,味美,经过深加工、精加工可制成高档海鲜品,如梭子蟹肉罐头、单冻虾仁等,可出口创汇。大宗贻贝、扇贝、海带加工为主,兼顾其它贝、藻类的加工,开发贝、藻类加工新技术、新品种。如贻贝可开发成贻贝小包装、方便食品、罐头食品、液体贻贝蛋白、食用贻贝粉。扇贝加工成单冻贝粒、扇贝盆菜、配菜,开发扇松、扇贝串、扇贝香肠、扇贝炸饼
13、,扇贝丸子等新产品,扇贝裙边、内脏、汤液可加工成贝泥、调味液或提取药物。藻类食用加工:如海带,除进一步提高盐渍、干制海带、裙带菜、海带丝、汤料等藻类食品质量,改进包装,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外,开发海带粉,海带茶等新产品。海藻化工:逐步增加碘、褐藻胶、甘露醇的产量,改进褐藻胶质量,增加规格,提高档次,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的水产品加工仍以冷冻、冰鲜等初级加工为主,水产品冷冻加工的比例基本保持在60左右(表3);水产加工品的增值率低,2007年全国水产品加工产值1801.1亿元,水产加工增加值617.9亿元,工业增加值率为34.3。冷冻品、干制品、腌熏制品仍然是市场消费的主体。近几年来,我国各
14、类水产加工品的产量均表现为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除罐头制品略有下降外其余都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上冷冻品、干制品、腌熏制品占整个水产品加工市场的80%。冷冻制品的产量占水产加工品总量的59%,冷冻制品一直以来都是数量增长之冠。近几年来价廉物美的保藏方式已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由于这三大类产品加工成本相对较低,风味独特,加之近年来,高速公路和冷藏链的迅速发展,因此,这几类产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主导消费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我国水产品几乎只能作为原料和半成品出口,售价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与我国渔业大国的地位非常不相称。各地水产加工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产品结构出现了新的转变:一为腌制品向鲜、活产品
15、的转变,广东、福州、上海等省市的水产品供应已转向以鲜、活鱼为主,生猛海鲜、游水活鱼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二为大包装向小包装,大冻块向小冻块,冻块向条冻、单冻的转变。三为初级加工向精加工、深加工发展,水产方便食品、水产保健品均经过整顿、改进,重新进入市场。表3 中国水产品加工产品的主要种类和产量 (单位:万吨)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水产品加工总量912.11032.01195.51332.51337.8水产品冷冻(占水产品总量比例)543.4(59.8)599.3(58.1)725.9(60.7)819.8(61.5)806.6(60.3)鱼糜及干腌制品150.117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加工业 发展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