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头商品猪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600头商品猪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00头商品猪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项目单位名称:化德县俊达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所有制形式:股份合作制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全市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县的生猪养殖也逐步深入,向着专业化及合作化的方向迈进。2005年2月,以马俊为代表的长顺镇80多户农民自行组织,成立了化德县俊达生猪养殖协会,并得到了县、乡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协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步提高。到2007年11月,按照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要求和生猪养殖专业化的需要,协会92户农民筹集资金120万元,正式注册了“化德县俊达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营业务:生猪养殖、加工、销售、繁育等。人员结构
2、:主要是种养大户、农畜产品经纪人、专业技术人员等,其中农民合作社成员占90%,城镇居民合作社成员占10%。1.1.2 财务状况2007年项目单位资产总额141.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71.50万元,流动资产70.00万元,净资产132.85万元,负债总额8.72万元,所有者权益132.85万元,销售收入118.90万元,净利润2.4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84%,投资报酬率1.87%,资产负债率6.15%。2008年项目单位资产总额151.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73.60万元,流动资产77.50万元,净资产124.40万元,负债总额26.70万元,所有者权益124.40万元,销售收入134.0
3、0万元,净利润14.6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1.17%,投资报酬率9.66%,资产负债率17.67%。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合作社法人代表:马俊36岁,大专文化,无破产或银行欠贷历史记录。1.2 项目建设方案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1600头商品猪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化德县长顺镇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建设规模:项目总计建设猪舍3660平方米。达产后,按96%繁殖成活率,年产长白与杜洛克二元杂交仔猪1600头,通过4个月的快速育肥,全部屠宰上市。产品方案:长白与杜洛克二元杂商品猪适应性强、长势快
4、、肉质好,通过良种猪的扩繁推广和二元化杂交技术应用,最终实现发展生猪改良和育肥猪生产双赢目的。1.2.3技术、设备、建筑物(主体工程)1、技术来源主要是依托化德县家畜改良站,从有一定技术力量和生产规模的良种猪繁育场,引进纯种长白种母猪200头,引进杜洛克种公猪10头,引进种猪系谱清楚,档案健全。2、机械设备主要是产仔床200个,保育床200个,购置5TX-12滚筒式玉米种子脱粒清选机2台,新购9SJ-1250型饲料加工机组2套,四轮拖拉机2辆,饲料拉运车4辆;福田824拖拉机2台,1L-435四铧犁2台,2BFY-12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2台。3、土建工程主要是建母猪舍600平方米,建育肥猪舍3
5、000平方米,建种公猪舍60平方米,建沼气池40立方米,建饲草料加工车间100平方米,建库房100平方米,场区围墙400延长米,锅炉房20平方米。4、项目建设期限:一年(即2008年12月2009年12月)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建设共需资金343.00万元,用于固定资产投资300.40万元,流动资金42.6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财政补贴资金90.00万元,地方配套36.00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217.00万元。1.4 项目效益1.4.1经济效益达产后本项目年实现销售收入438.40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 104.14万元,投资利润率30.30%,财务内部收益率33.14%,财务净现值
6、186.9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92年,通过计算和分析,项目经济效益较好,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1.4.2生态效益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带动全县畜牧业生产方式向建设养畜、科学养畜、生态养畜转变,这样既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又改善土壤质量。沼气将畜牧业发展与种植业发展链接起来,促进了能量高效转化和物质高效循环,形成了“种植业(饲料)养殖业(粪便)沼气池种植业(优质农产品、饲料)养殖业”循环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基本模式。1.4.3社会效益本项目实施后,可辐射带动全县80个养猪村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与项目村同步快速发展。可辐射带动3000户农民从事生猪养殖业,间接受益人口达10000
7、人。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对饲料及优质青饲料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可促进项目区周边地区农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有利于农民增收,户均增收380元以上。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编写大纲国家计委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农业部综合计划司、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著的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实施意见农业部下发关于贯彻国务院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实施意见的通知1.6综合评价1.6.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8、高,优质肉猪生产迎来了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中国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新时期,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肉食品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整个肉食品结构中传统上以猪肉为主,国内市场上优质瘦肉型猪肉的销售是将愈益呈现很大的市场空间,况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商机,目前国内市场猪肉价格普遍上扬的现象,就是这种商机初现的生动说明,这表明,长期困扰我国广大农民养猪低效,猪肉市场长期低迷的不利态势即将过去。近日,针对当前我国生猪生产出现下滑,猪肉供应偏紧,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问题,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实施意见,此意见对促进生猪生产
9、发展稳定市场供应提出明确要求,做出重大部署。近期,农业部下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加紧做好申报生猪良种工程建设项目和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工作。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带动化德县5个乡镇93个行政村368个自然村10万口人来发展生猪饲养,缓减全县市场的消费紧张,以达到通过种猪场扩建良种扩繁,商品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目的。同时,加快生猪品种改良,生产优质瘦肉型猪肉,适应市场需求,让农民真正做到养猪增收,是目前化德县生猪产业的紧迫课题,而建立良种猪繁育基地,用以繁育大量的优质品种仔猪是我县进行生猪品种改良的关键,也是必要的前提条件。1.6.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0、内蒙古化德县商品猪养殖基地建在化德县长顺、长顺镇内,东南靠近河北省康保县、张北县,西北临锡盟黄旗,处在化德县中部地区。项目单位位于207省道和呼满大通道交叉三角地带,距北京350km,交通便利,通讯方便,集通铁路横贯项目区,这为商品猪的外运提供了有效的运输保障。项目区已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网,通讯设施完善,区内所有乡、村已全部通电,并具有充足的电力供应。项目区距宏泰大地饲料公司150公里,为该项目提供了各类资源保障。我县年产小麦8万多吨,玉米4万多吨,豆类1万多吨,薯类近5万吨,各种青绿饲料近30万吨,县内油脂加工每年产油菜饼2000多吨,为养猪业的青饲料来源提供了强大的保障。我县现有农
11、村劳动力8.35万人,这为养猪这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由于县畜牧局持续不断的巩固发展,加强基层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和服务网络的建设,全县5个乡镇均有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在种畜引进、畜禽防疫治疗、饲料及药品销售的市场监管,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大作用。新的形势和市场的呼唤,使全县基层政府领导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将建立县级优良种猪繁育基地,提供数量充足,质量可靠的优良长白母猪,用以繁殖三元杂交商品仔猪,以满足本县快速发展的生猪养殖业的需要,促进本县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议案提出来,呼声甚强。1.6.3 风险评估根据项目敏感性分析,各因素变化不同程度影响财务效益各项指标,
12、但均满足财务效益指标要求。财政有偿资金的偿还能力很强。通过计算和分析,项目经济效益较好,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1.6.4 带动作用项目完成以后,将带动全县玉米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实现玉米的加工转化,提高其附加值,辐射农户3000余户。带动300余户发展规模化种猪养殖,有效促进农户增收。1.6.5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根据化德县畜牧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农民对生猪养殖积极性很高,但农民严重缺乏发展生猪养殖业所需的良种种猪。同时,农民对科学养殖技术认识不足,造成了养殖数量少、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全县养猪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建议上级部门充分考虑化德县生猪养殖的实际生产
13、情况,批复立项化德县1600头商品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使该项目早日实施。1.6.6 结论与建议经过该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论证,该项目不仅具有很好的自然资源条件、技术条件、市场条件,而且财务效益较为显著。据测算,项目达产后,年可获得平均利润总额104.14万元。同时该项目积极推进全县生猪良种化进程,加快生态效益型畜牧业发展。因此,建议该项目尽快给予批复并在我县实施。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肉猪生产迎来了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中国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新时期,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肉食品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整个肉食品结构中传
14、统上以猪肉为主,国内市场上优质瘦肉型猪肉的销售是将愈益呈现很大的市场空间,况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商机,目前国内市场猪肉价格普遍上扬的现象,就是这种商机初现的生动说明,这表明,长期困扰我国广大农民养猪低效,猪肉市场长期低迷的不利态势即将过去。近日,针对当前我国生猪生产出现下滑,猪肉供应偏紧,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问题,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实施意见,此意见对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提出明确要求,做出重大部署。近期,农业部下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加紧做好申报生猪良种工程建设项目和生猪良种补
15、贴项目工作。化德县实施生猪养殖项目不仅可以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且通过项目的示范带动,大大加快生猪产业的发展,进而拉动相关产业的规模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农牧产业化进程,为化德县农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资金扶持,我县生猪养殖规模将会逐步扩大,新技术的投入和转化促使农牧民的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新品种的引进有力推动生猪个体生产性能提升,改善猪肉品质,这样必将增加农牧民生猪养殖效益,增强农牧民养猪积极性,扩大生猪养殖规模。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前化德是一个拥有16万人的旗县,在过去的猪肉市场供应是以全县广大农户及养殖大户猪源为主,外地猪为辅来
16、满足市场消费的。由于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牛、羊肉、蛋奶消费增加,从2002年开始,全县猪源开始下降,但仍能满足市场的供应,可从猪源上产生了变化,而以外地猪源为主,当地猪源为辅,尤其在近几年粮食及饲料的大幅度涨价,常年以粮食作为原料的生猪饲养业的效益微薄,再加上历史以来猪肉价的频繁波动致使养猪无利可图,期间已经建立的养猪大户,养猪专业村,养猪专业小区,养猪场,赔的是一干二净,都弃业另择他业,就连农民贯以自食的猪肉算起成本,也不如在市场上购买合算,生猪饲养的积极性一挫再挫,直至今天走到低谷。农民们有一个比较效益,那就是养猪不如养牛羊,从整个养殖效益来分析又不如外出打工的效益
17、,因此具有劳动力的农民都弃养从劳了,16万人的市场消费没猪不行,仅靠外调,全国养猪形势也大体如此,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带动化德县5个乡镇93个行政村368个自然村10万口人来发展生猪饲养,缓减全县市场的消费紧张,以达到通过生猪良种扩繁,商品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目的。同时,加快生猪品种改良,生产优质瘦肉型猪肉,适应市场需求,让农民真正做到养猪增收,是目前化德县生猪产业的紧迫课题,而建立良商品猪养殖基地,用以繁育大量的优质品种仔猪是我县进行生猪品种改良的关键,也是必要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本着 “以繁育优质种母猪为手段,以改良我县生猪品种为目的”的指导思想。以“社会效益为主,自身经济效益为辅”的项目
18、建设基本原则,在良种养殖基地能保证实现良性发展和足以抵抗市场风险的情况下,让利于民,扶持为要,为全县生猪品种改良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证,以此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创立我县生猪产业的品牌地位,让生猪产业成为我县畜牧业一大支柱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第三章 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3.1.1建设地点选择项目区选址在化德县长顺镇,该地区是化德县农业主产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浇地面积大,种植业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项目区占地420亩,现有耕地400亩,全部为自由土地,立地条件为生猪养殖业奠定了坚实基础。3.1.2自然条件3.1.2.1气候状况化德县地处中纬度的内陆地带,属于典型的
19、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别点是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寒暑剧变,冬春多风寒冷。年平均降水量为327.9毫米,79月份占全年降水的50%。年平均蒸发量为2080.3毫米,相当于降水量的6.2倍,干旱年份可高达十几倍。全年平均气温为2.1,冬季以一月份最冷,最低极端温度-35.9;夏季温凉,雨热同期,日照充足,以七月份最热,最高极端温度35.5。10有效积温1729,无霜期95105天。光照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3084.2小时,年均太阳辐射总量是137.38千卡/平方厘米。3.1.2.2地形、地貌化德县北临内蒙古高原中部,西南与阴山山脉之余毗邻,属于剥蚀低山丘陵区。全县海拔最高
20、为1719米,最低为1244米,平均高程1500米。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按其成因和形态地形、地貌可分为六个类型,主要包括:低山丘陵区,占总土地面积的21.7%;缓坡丘陵区,占总土地面积的19.5%;山间盆地(长顺盆地),占总土地面积的4.9%;波状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12.6%。3.1.3社会经济状况3.1.3.1人口与劳力状况全县5个乡(镇),93个村民委员会,368个村民小组,在册总人口数量为15.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68万人,劳动力5.6万人。3.1.3.2农牧业生产2008年全县耕地面积85万亩,粮食总产量0.47亿斤;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46.12万头(头),其中猪8.02万头
21、,畜牧业在整个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3.1.3.3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2007年,全县农业生产总值5.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505.0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58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相差甚远,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县。3.1.4本行业及关联产业的发展状况本项目重点为生猪养殖业,其相关产业有种植业、畜牧业、畜产品流通加工业。由于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将有效改变种植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过去种植业主要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而现在已逐步转变为粮饲兼用作物为主,如玉米种植面积已达到10万亩。同时,由于生猪养殖数量的逐年增加,畜牧业生产内部结构也相应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过去的粗放式经营方式逐步
22、转变为舍饲集约化经营方式。而且极大地拉动了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肉食品加工业,冷藏能力较过去增加了3倍。畜产品流通行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中介机构、经纪人遍地开花。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3.2.1政策、资源、市场、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3.2.1.1政策优势针对当前我国生猪生产出现下滑,猪肉供应偏紧,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问题,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实施意见,此意见对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提出明确要求,做出重大部署。近期,农业部下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加紧做好申报生猪良种工程建设项目和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工作。化
23、德县委、政府按照“建设畜牧业大县”这一发展目标,把生猪养殖业列为发展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即将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这将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3.2.1.2资源条件全县年产小麦8万多吨,玉米4万多吨,豆类1万多吨,薯类近5万吨,各种青绿饲料近30万吨,县内油脂加工每年产油菜饼2000多吨。此外,由于我县多年退耕还草工程的成功实施,为养猪业的青饲料来源提供了强大的保障。3.2.1.3市场条件由于2007年生猪价格持续上升,高回报率激发了新一轮“养猪热”,一方面生产者纷纷扩大养殖规模,购进仔猪补栏,另一方面母猪存栏减少,产仔成活率下降,仔猪供不应求,导致市场上仔猪价格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600 商品猪 养殖 基地 新建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3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