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吨枸杞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2万吨枸杞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万吨枸杞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扶持方式:有无偿结合项目项目类别:加工项目(果蔬)项目编号:XX省200x年xx地区xx市1.2万吨枸杞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xxxx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XX省xx市xx路xx号可研报告编制时间:二OOx年x月目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2 项目建设方案31.3 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31.4 项目效益4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41.6 综合评价4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62.1 项目建设背景6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第三章 建设条件103.1 项目区概况10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12第四章 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154.1 市场分析154.
2、2 销售策略、方案、模式174.3 市场风险分析19第五章 建设方案20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05.2 建设规划和布局20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205.4 工艺技术方案215.5 设备方案235.6 建设方案235.7 节能减排措施265.8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6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286.1 环境影响286.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286.3 评价与审批29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30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307.2 劳动定员307.3 经营管理措施317.4 技术培训32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2第八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348.1 投资概算依据348.2 投资概算348.
3、3 资金来源358.4 资金使用和管理36第九章 财务评价379.1 财务评价依据379.2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37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389.4 财务效益分析399.5 不确定性分析399.6 财务评价结论41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4210.1 社会评价基本结论4210.2 农业产业化经营4210.3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44附录一、附表附表1:可研报告编写人员情况表附表2: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2-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附表2-2:设备投资明细表附表2-3:无偿资金使用明细表附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4: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附表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5-1:单位产品成本估算
4、表附表6: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摊销估算表附表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7-1: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9:银行贷款还本付息计算表附表10: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二、附图1、地理位置图2、现状图3、总平面布置图三、附件附件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附件2:年财务审计报告附件3:企业信用等级证明和龙头企业级别认定材料附件4:新技术、新工艺证明材料 附件5:土地使用证附件6:环保部门审批意见附件7:其它附件枸杞购销合同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项目单位名称:xxxx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制形式:股份制企业发展历程:xxxx生物工程
5、有限公司注册时间为200x年1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住所XX省xx市xx路14号,专业从事枸杞特色生物资源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是由xxxx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惠州万豪实业有限公司和青海金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股份制企业的组织规程和公司章程组建而成。该公司拥有总资产9000余万元,其中广东惠州万豪实业有限公司拥有资产7000余万元,为第一大股东。目前已形成了以枸杞为核心的系列产品加工和销售能力。特别是在柴达木地区诺木洪农产实施的1.3万亩枸杞有机生态园的研究和推广卓有成效,并获得了国家和地方的有机认证,使得该地区生产的枸杞系列产品比同类产品价格高出50,目前产品已初步打入欧美市场,仅半年销售
6、额达500万人民币。主营业务:有机枸杞生产、加工、贸易。人员结构:xxxx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现现有管理人员45名、技术人员23名、解决332人的劳动就业问题。多年的枸杞加工,在品质控制、产品应用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具有较强的实力。目前大专以上学历54人,产品开发科技人员23名,其中,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13名,公司技术力量较强,人员配置合理,从技术方面能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该公司与中科院高原生物研究所的专家合作完成了枸杞干果、天精养生茶、枸杞干粉(全粉)、枸杞黄酮等加工新技术的研发和中试,并拥有天精养生茶、枸杞干粉、枸杞黄酮的多项深度加工新技术成果。1.1.2 财务状况根据xxxx生
7、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审计报告,截至200x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1130.15万元,其中:流动资产合计365.65万元,固定资产合计值479.50万元。负债总额528.17万元,实收资本50.00万元,资本公积285.00万元,所有者权益601.99万元。资产负债率46.7%,未分配利润266.99万元。建设单位资金全部由企业自身多年积累,未发生信用贷款。截止200x年底,公司资产总额1130.15万元,其中:流动资产合计365.65万元,固定资产合计值479.50万元。负债总额528.17万元,实收资本50.00万元,资本公积285.00万元,所有者权益601.99万元。资产负债率
8、46.7%,未分配利润266.99万元。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xxxx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xx,年龄xx岁,大学学历,在从事农业生产、枸杞加工和企业经营管理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企业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在管理期间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经营管理科学规范,多次评选为xx市先进代表,多次参与慈善事业。企业经营期间,及时上缴国家税收,及时兑现农户枸杞收购款项,在项目区有良好的信誉。1.2 项目建设方案1.2.1 项目名称:xx市1.2万吨枸杞加工新建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XX省xx市xx路14号 1.2.2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建设年加工1.2万吨处理枸杞鲜果生产线3条,
9、年产有机枸杞干果0.3万吨。1.2.3 技术、设备、建筑物技术来源及先进性:本项目利用国内成熟先进的微波干燥、微波杀菌技术和真空包装工艺,采用节水型清洗、烘干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从原料的进入到产品包装采用封闭式、自动化、连续生产,工艺先进、可靠,设备运行稳定、产品质量高、能耗小、节约人力。设备、建筑物:购置安装原料预处理设备28台件,加工包装设备16台件,常规质检设备28台件,环保及消防设备7台套;新建预处理、加工车间1200 m2,库房800 m2,配套建设质检、配电、供热、门卫、宿舍等工作用房730m2和水电路等公用设施。建设期限:该项目从200x年10月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200x年4月开
10、工建设,6-8月完成土建工程,9月设备调试及试生产,200x年10月正式投入生产。1.3 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377.4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310.1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投资275.2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2万元,基本预备费30万元,流动资金730.1万元。总投资中,申请中央财政补贴资金2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80万元,企业自筹397.46万元,银行贷款700万元。1.4 项目效益项目达产年年产值15000万元,交纳所得税156.88万元,利润总额627.53万元,净利润470.65万元,投资利润率为45.56%,投资利税率为59.31%;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43.81%;
11、所得税152.8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4.15年。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0x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农办200x207号);(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200x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实施财政补贴的指导意见(国农办200x208号);(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0x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和XXX省200x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摘要的通知(国农办200x209号);(4)XX省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5)XX省农牧业产业化“十一五”发展规划;(6)国家
12、有关规定和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1.6 综合评价xx市1.2万吨枸杞加工项目,是在业主对国内外工艺设备、销售市场、经济效益多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投资建设的项目。项目建设地处于XX省枸杞集中产区之一,原料收购半径小,交通便利,具有原料优势和成本竞争优势;项目建设采取成熟的加工技术工艺,设备选型合理,生产性能可靠;项目产品销售以出口为主,结合国内市场零售,产品营销网络畅通;生产和管理人员具有长期枸杞生产经营的技术经验,因此,只要把好加工质量关,将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青海柴达木盆地有机枸杞加工项目完成后,形成年产有机枸杞干果3000吨的加工能力,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5000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
13、率43.8%,经济效益显著,投资回收期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强,具有经济可行性,符合立项要求。项目建设有利于柴达木绿洲节水型生态农业发展、有利于提高盆地水资源利用效率。项目指导思想明确,建设内容、产品方案、工艺流程、组织保障、运行机制科学可行,鉴于本项目的实际意义和必要性,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有关部门尽快审批立项,并及早付诸实施。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在XX省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要以实现农牧民富裕、农村小康为基本目标,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牧业生产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速高原特色产
14、品基地建设,确定主导优势产业,建立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和农牧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加速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促进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和农牧民收入增加,项目是落实规划的具体实践和实现规划目标的具体行动。枸杞是茄科多年生落叶灌木,是名贵的滋补良药,味道甘醇,药性平和,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柴达木枸杞颗粒大而饱满,肉质肥厚而核少,色泽艳丽而味甘,可与闻名国内外的宁夏枸杞相媲美。据科研部门检验分析,柴达木枸杞糖份和安基酸含量还高于宁夏枸杞,是制造养生滋补品的上好原料。柴达木枸杞现已畅销全国各地,并进入台湾、韩国等海外市场。柴达木盆地是青海枸杞的主要产地,自巴隆至宗加四十多公里的戈壁砾
15、石滩,枸杞树小块成片,和沙漠植被之王梭梭树交错生长,枸杞树一墩连一墩,冠大篷宽,枝高达2-4米,单株覆盖达3-4m2,群落覆盖率达百分之二十以上,能驻风固沙、保持水土流失,是一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优良植被作物。有机农业是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发起和推动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效生态农业经济新模式,是农业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有效模式。项目原料基地诺木洪地区是枸杞林集中分布的地区,枸杞资源面积达5.56万公顷,是荒漠化土地集中分布的地区,远离工业开发区,没有工业污染,环境清洁,具有发展有机枸杞的优越条件。而该地区生态系统脆弱,一经破坏就难于恢复,是我国荒漠化土地扩大蔓延速度最快的三个
16、地区之一。荒漠化土地不断蔓延、扩大,不仅加剧了天然草地的沙化、退化,使农田遭受风沙危害,刮走表层肥沃土壤,沙埋农作物,甚至吹走幼苗和种子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农牧民的增收、致富带来越来越多的困难,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枸杞树是一种耐旱、耐盐碱、喜光照的经济灌木,适宜在柴达木盆地生长发育,繁衍种群,大力发展枸杞,按照有机农业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建设,有效增加了植被,减少了农业用水,是实现环境友好型农业,为干旱荒漠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的持续增收开辟新途径。目前,xxxx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诺木洪地区的枸杞种植户合作,已将现有的1.3万亩枸杞基地申请了有机农业认证,并已通过农业部有机农业认证中心的
17、认证,为有机枸杞园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项目建设单位已完成了枸杞干果、天精养生茶、枸杞干粉(全粉)和枸杞黄酮加工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加工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该项目的实施和营运可以为项目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和动力,推动和促进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使荒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使项目区的荒漠化土地绿起来,农牧民富起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是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加了经济林面积,把撂荒地、弃耕地建设成有机枸杞园,增加了产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把资
18、源优势、洁净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尽快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为项目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根据现有枸杞园的产出和市场价格测算,一亩有机枸杞园盛果期年产225-275kg枸杞干果,这些原料产品由加工基地的龙头企业收购,原料产品的销售产值可达到6700元/亩,扣除1624元/亩的管护费,有机枸杞的原料产品的纯收入可达5076元/户。4口之家人均增收12690元/人,其增收效果十分显著。有机枸杞园的建成和营运可以吸纳近万民农牧民参与枸杞果业的采摘、晾晒和初加工,为东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新的就业岗位。项目实施后将建成大片枸杞林,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带动和促进项目区第三产业和区域经济
19、的发展。2.2.2 是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农业增效的需要项目按照有机农业技术规范的要求,建设有机枸杞加工基地,加工生产枸杞干果等有机产品,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枸杞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品质和营养物质的含量,使枸杞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达到国际市场的质量要求,冲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扩大出口创汇和销售渠道,把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环境优势尽快转化为产品优势、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为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开辟新的途径。2.2.3 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需要项目建设推动农户把撂荒地、弃耕地和地产田改造为有机枸杞园,并在种植早期郁闲度较低时,种植紫花苜蓿等多年生豆科牧草,使枸杞林等生态经济林的
20、面积不断扩大,其生态功能不断增加,形成延绵近百公里的经济灌木林带,大幅提高林、草植被的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增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风俗、吸纳沙尘等生态功能,减少风沙的危害,有利于遏制荒漠化土地的蔓延势头,有利于盆地南部、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2.2.4 是增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项目产品为预防和治疗各种文明病和老年性疾病提供了有效的防病治病的良药,有利于现代文明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促进身体的健康,延缓衰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枸杞还是重要的观赏植物,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项目区在净化生态环境的同时,能够美化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户
21、外观光,旅游或参与枸杞果、叶的采摘修剪等活动,放松身心,舒缓心理压力,陶冶情操,以增进身心健康,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第三章 建设条件3.1 项目区概况3.1.1 建设地点选择该项目建设地点在xx市,厂区东面紧靠公路,交通便利,西、北为农田,南有简易公路与加工厂房相隔。厂区位于与枸杞种植区中心地带较远,枸杞收购半径150km。厂区占地面积10000m2,为四方形,建设地点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齐全,便利,具有企业扩大发展的条件。3.1.2 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格尔木辖区属大陆高原气候,少雨、多风、干旱,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促,降雨量年平均仅41.5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
22、日照时间长,年平均高达3358小时,光热资源充足。唐古拉山乡辖区,属典型高山地貌,气候寒冷,仅有冬夏两季,年平均气温-4.2,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降水量284.4毫米,年蒸发量1667毫米。该地区气候为高原大陆性气候。气候主要特征市气候高寒干旱,降水少,蒸发强烈,富日照,昼夜温差大,年温差小。(2)土壤条件。诺木洪、格尔木地区土壤类型有棕钙土、盐化棕钙土、灰棕漠土、风沙土、沼泽盐土等土种。棕钙土主要分布海拔31002900m德山前细土带上;盐化棕钙土主要分布在细土带德下缘;沼泽盐土分布在柴达木河德南部至细土带前缘德地下水出落地带,风沙土分布在山前冲击扇边缘至细土带德南缘德戈壁滩山。棕钙土、耕灌
23、棕钙土等土种适宜枸杞树的生长。盐化棕钙土河风沙经改良后,也可用于枸杞、白刺等沙生灌木的栽植。(3)工程地质。项目建设场地所在的土体属松散性土体,岩性以黄土状粉土、砂、碎石为主,地基承载力50350Kp。勘察场地地基稳定,周围无危害工程安全的不良地质现象,适宜拟建工程,地下水位埋深大,不考虑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地基土对砼中钢筋及钢结构无腐蚀性;场地土地震烈度7度,场地土类型位中硬场地土。3.1.3 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建设地xx市现有人口10.70万人,耕地面积5.65万亩,地区生产总值43.70亿元。农村年人均收入2083元,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农业总产值3.62亿元,农业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 枸杞 加工 新建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3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