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联网产业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议书.doc
《中国物联网产业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物联网产业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议书.doc(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招标项目中国物联网产业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 议 书项目单位: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项目负责人:黎争财务负责人:梁继有单位负责人:李颖联系电话:日 期:2011年 4月目 录1项目概述12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与市场情况说明22.1 国外物联网技术发展动态22.2 中国物联网及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32.3. 物联网技术服务市场情况42.4. 物联网产业公共服务市场情况52.4.1 物联网可靠性检测市场52.4.2 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库及推广服务市场72.4.3 物联网产业的知识产权状况133投标单位概况和已有工作基础153.1联合投标牵头单位中国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公司(计世传
2、媒):中国最大的IT传媒集团153.1.1历史沿革163.1.2计世集团旗下各媒体状况:173.1.3管理方式223.1.4项目团队223.1.5相关工作基础和产品233.1.6财务状况253.2 联合投标参与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253.3联合投标参与单位北京易华录:领先的智能交通技术服务商354技术总体方案374.1 建立物联网可靠性检测与评估服务374.2 建立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库及推广应用服务394.3 建设支撑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405项目实施方案415.1 建立物联网可靠性检测与评估服务415.1.1技术路线415.1.2产品化、产业化步骤和推广措施45
3、5.1.3技术保障措施485.2 建立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库及推广应用服务495.2.1 物联网解决方案知识管理平台的建设495.2.2物联网宣传推广平台的建设535.2.3物联网交流示范平台的建设565.3建设支撑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605.3.1.整合信息资源,构建数据库605.3.2建立动态信息查询系统,对外提供技术创新、产业竞争、知识产权案例等动态信息查询服务615.3.3建立知识产权文献检索系统,面向不同用户群体提供不同层次的知识产权检索服务625.3.4建立知识产权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知识产权预警服务625.3.5建设知识产权信息发布平台门户626预期
4、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667承担项目的可行性分析717.1投标方承担本项目的可行性分析717.2 风险分析738进度安排与考核指标749经费预算和分配方案8010附录841项目概述1.1 项目建设的意义物联网被称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是实现物物相连,智能化的一种网络,去年11月已经被确定为中国今后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我国,政府高层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报告和相关政策措施无不表明: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将是中国今后一项重点国家战略。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里,物联网便首次被写入政府报告中,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一起被认为是国
5、家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在“十二五”科技、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三大专项规划中,物联网都成为关键词,被列入了十二五国家重点专项规划,将在各方面给予政策和投资的大力支持;各地方政府也均把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工作。全球范围来看,世界各国的物联网产业均处在起步阶段,我国完全有可能抓住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会,大力推动产业自主创新,抢夺在物联网产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从而对更多相关产业的自主创新形成带动效应。如同大多数新兴产业一样,物联网产业也面临一些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技术标准不统一、可靠性差;缺少典型应用带动,产业发展慢;知识产权保护和规范缺位等等。毫无疑问,这些都正在成为
6、制约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在上述背景下,中国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共同提出打造 “中国物联网产业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致力于在物联网应用系统可靠性检测与评估、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及推广应用以及物联网知识产权等领域打造一个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为物联网产业的自主创新,提供完善的技术和产业环境,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物联网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1.2 项目建设的目标通过本项目实施,建立面向物联网产业和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系统可靠性检测与评估、系统解决方案及推广应用、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减少重复投入,实
7、现资源共享,促进物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广,推动物联网产业的技术及应用的自主创新。2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与市场情况说明2.1 国外物联网技术发展动态目前国际上对物联网的研究逐渐明朗起来。最典型的解决方案有欧美EPC系统:最新的物联网检测基本构架是基于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技术。EPC技术是由EPC编码、RFID空中接口协议以及利用网络传递编码及存储和检索相关产品信息的一项现代技术。其中编码体系是新一代的编码标准。它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延伸和拓展,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EPC技术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自动识别研究中心(AutoID Center)开发
8、的,旨在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射频识别(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网络平台。一个完整的EPC工作系统由EPC标签、识读器、Savant服务器、Internet、ONS(对象名称解析服务)服务器、PML(实体标记语言)服务器以及众多的数据库组成。在全球互联网的基础上,EPC通过管理软件系统、ONS和PML实现全球“实物互联”。Savant服务器的主要任务是数据校对、识读器微调、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和任务管理,它是EPC工作系统的中枢神经,起着管理系统平台的作用。ONS是给Savant系统指明存储产品有关信息的服务器,它发挥了关键的作用。PML则是描述产品信息的
9、计算机语言。2.2 中国物联网及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物联网的建设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制定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体系和网络系统的呼声越来越强烈。2006年6月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等十五部委联合编写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发布,对RFID产业化和应用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为中国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应用于物流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我国的研究人员对物联网信息服务的研究较发达国家稍晚,在跟踪发达国家研究的同时已经逐渐有了自己的创新。参与这方面研究的有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标准协会、AIM China、复旦大学Auto-ID中国实验室及一些企业,并取得了
10、一些初步的成果。同时,有国内从事RFID研发的知名企业在2005年两会期间提交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建立中国物流互联网工程的提案,提出了开展中国物联网研究和规划的建议,目前有关部委领导已就此提案进行了考察和论证。2.3. 物联网技术服务市场情况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是以应用为先导,市场发展趋势是从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到企业、行业应用市场,再到个人家庭市场逐步发展、壮大、成熟,三大细分市场呈现递进式发展趋势。目前,物联网产业在我国已完成前期的概念导入,进入产业链逐步形成阶段和应用示范期。技术标准和技术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整体产业处于零散发展阶段。 将来,物联网应用将会更丰富和多元化,企业聚集、市场应
11、用解决方案的不断整合和提升,进而带动各行业、大型企业的应用市场。待各个行业的应用逐渐成熟后,将带动各项服务的完善和流程的改进,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 庞大的物联网应用市需要有强大的技术服务市场支持,近斯,急需解决的技术服务主要在物联网技术的检测检验、评估评测等服务。未来35年,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应用示范形成一定效应之后,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初步成熟,企业应用、行业应用将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这就需要有物联网技术服务商在服务方面形成一定经验,扩大对大型企业、多行业的整体高效服务,使整体物联网产业更趋规模和系统化。 未来510年,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活跃,个人和家
12、庭市场应用逐步发展,物联网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基于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材料、元器件、软件系统、应用平台、网络运营、应用服务等各方面创新活跃,产业链逐渐成熟。行业服务迅速推广并获得广泛认同。这就需要物联网技术商提供的各类物联网技术服务,新型的商业模式将在此期间形成并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2.4. 物联网产业公共服务市场情况2.4.1 物联网可靠性检测市场物联网可靠性检测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复杂工程,包含了对物联网不同层面进行不同粒度的测试和评估工作,可以将其初步划分为物联网系统可靠性测试和可靠性测评管理两个阶段。可靠性测试一般是指对测试对象进行可靠性测试的动作;可靠性测评管理是指对可靠性测试动作
13、的规划、发起、执行及结果分析等行为的集合。可靠性测试和可靠性测评管理可以集成在一个系统中,也可以将可靠性测评管理系统放置于多个可靠性测试系统之上。在物联网概念提出之前,可靠性测试已经在众多生产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汽车行业,美国汽车电子委员会(AEC)提出了AEC-Q系列标准,对车用芯片、离散组件和被动组件提出了测试认证要求,ISO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ISO 16750系列标准,进一步推广了对汽车电子零配件在不同环境下的可靠性测试标准;在通信行业,我国的泰尔实验室承担了大量的通信设备入网检测工作,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对无线电设备电磁兼容和电磁污染提供检测服务;在软件行业,大量学者
14、和工程技术人员对软件可靠性模型展开了研究,产生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如Nelson可靠性预测模型、硬-软件复合系统可靠性结构模型等。在其他的行业,如医疗器械、电力设施、工业生产等行业,也有众多的可靠性检测标准和产品。随着物联网概念在全球的不断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更为紧密,许多信息化厂商逐渐认识到应将信息化测试逐渐推广到面向物联网系统的可靠性测试。如IBM,其软件测试工具包Rational,逐渐集成了需求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代码质量与嵌入式系统测试、SOA与Web Service测试等可靠性测评能力,自2009年底起,还实现了对公共云和私有云环境的测试功能,极大的拓展了其在云计算可靠性测评
15、方面的业务能力;HP的WebInspect测试软件基于Web 2.0技术,可以为当今复杂的网络应用程序执行网络应用安全测试和评估,实现对网络应用安全漏洞的扫描和检测;中创信测是我国主要的通信网测试维护厂商之一,其产品和服务覆盖了中国通信网的信令网、传输网、业务网、移动网等众多网系,占据了国内通信网测试维护市场的较多份额。以上厂商的技术和产品均在不同程度上能够实现物联网可靠性的检测,但是一般都偏重某些特定的领域或行业,由于未能从物联网的总体系统层面看待可靠性测试,其广泛性不强。2.4.2 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库及推广服务市场(1) 物联网解决方案库市场目前国内有如下一些机构在提供物联网的应用案例库
16、服务:中国物联网方案案例库平台(China IOT Projects and Cases Platform)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发起成立的、赛迪网与中电网共同承办的物联网方案案例共享服务平台。该平台重点关注我国物联网建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通过方案案例的形式来展示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成果。中国物联网方案案例库平台涵盖物联网当前的十大热点应用领域、7个地区、32个省市区的众多软硬件厂商、系统集成商和用户单位。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于去年11月开始筹建,由江苏省、中科院、无锡市共同发起,被视为开展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开发的创新基地,
17、并为“感知中国”建设提供核心技术支撑。业内人士认为,借助中科院的强大科研力量,无锡在摘得“物联网示范基地”之牌后,将真正进入发展物联网科研及产业孵化的实施阶段。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将以中科院为基本力量,再和电信运营商、制造企业以及国内的主要高校开展合作,由中科院提供核心技术支持。物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作为物联网行业的权威研究与咨询机构,为了更好的促进物联网行业发展和物联网创新应用推广,推出了国内外物联网年度应用案例库(2011版)。该案例库立足农业、生产制造、交通物流、城市管理、医疗、教育、石油、电力、电信、金融、商贸、资产管理、环保、建筑等各相关行业,对2010-2011物联网应用案例进行了较
18、为详尽与全面解读。并基于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物联网应用方案价值评价模型,对物联网年度应用案例进行评估,评选出2011年中国年度物联网应用案例精粹榜单。IBM物联网云为各种不同的物联网应用提供统一的服务交付平台,涵盖应用的创建、运行和管理整个生命周期。物联网云可以为物联网应用提供海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提供统一的数据存储格式和数据处理及分析手段,还提供应用集成的接口,可以大大简化应用的交付过程,降低交付成本,建立一个由应用开发商、运营商和用户构成的生态系统,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IBM的云计算集合了其在中间件、数据库以及数据分析上的优势,支持了多种无线标准,如物联网常用的RFID技术等,为推动物联网
19、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物联网智库(www.china-)物联网咨询与解决方案中心是一家物联网咨询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其网站提供各行业的物联网应用案例库。一卡通世界网()是面向一卡通、RFID、智能卡、安防等相关行业的综合性门户网站,也提供行业资讯、企业黄页、产品大全、求购信息、技术资料、解决方案、工程案例等信息服务。国脉物联网( )提供网络广告、会议营销、年度评奖、数据库营销、课题研究、专家培训、智慧城市规划咨询等系列服务。国脉物联网拥有新闻中心、人物评论、企业产品、产业应用、咨询服务和专家培训等六大频道,并开设了“物联网方案案例平台”(物联网方案案例资源库)。RFID华夏网( )是面向RFID行业
20、、物联网行业的综合性信息网站。RFID华夏网专注于提供电子标签、读写器、手持机、智能卡、中间件、巡更、停车场、解决方案、应用案例等相关领域的最新、最权威的行业资讯,并提供RFID市场需求、产品供求信息等服务。中国移动Labs“物联网”频道(还有一些文库类网站例如百度文库()等也能提供物联网方面的案例文章。这些案例库目前来看还没有一家能完全覆盖全行业、各地区、全部核心技术、国内外重点项目的,而且数量和质量上都没有严格的把控,无法真正为物联网各方面提供有效、及时的信息,更无法提是否为有需求的企业机构提供了有意义有价值的借鉴或学习。有的网站目前推广和宣传也不到位,使得很多有需求的机构无法迅速获取信息
21、。(2)物联网产业推广服务市场目前有如下机构通过案例征集、会议活动、科研等形式,在物联网应用推广方面做了工作: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新华通讯社联合主办,每年在无锡召开。期间,博览会组委会面向全国征集物联网优秀应用案例,并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在博览会期间推出中国物联网优秀应用案例汇编。案例汇编将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交通、医疗等各部委领导推荐,并面向国家物联网战略规划专家组成员、国家物联网标准组成员单位、全国各地物联网联盟、投资机构推广。物联网100问是国脉物联网编辑与研究者共同编写的物联网科
22、普读物,本书共收集了涉及物联网基础知识、常识、应用案例、产业模式、环境支撑及问题与趋势等六个方面的100个问题,旨在为中国物联网爱好者、研究者及投资者提供常识性文本,为物联网文化的普及和传播贡献力量。该书于2010年8月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向社会公开发行,首期发行3000册。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新区调研时,提出了把传感网信息中心设在无锡的设想。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自此以后,无锡市全面启动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各项工作,迅速建立相关工作体系,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工作计划,明确示范区物联网产业
23、的发展目标及空间布局,加大了物联网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速与物联网相关的各类研发资源在示范区集聚。通过近两年来的努力,无锡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壮大,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以无锡为产业核心区,苏州、南京为产业支撑区,构筑物联网产业基地,并面向全省建设应用示范先行区。江苏省拟着手建立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江苏省专利信息中心将以中国(江苏)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物联网专题专利数据库为基础,研究并建立物联网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和服务信息服务平台,为联盟成员科研投入、知识产权战略运用、市场开拓等事宜提供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与预警分析服务。2010年首个工作日,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在江苏软件外包园落户。无锡物联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联网 产业 自主 创新 公共 服务 平台 项目 建议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3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