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NGBOSS2CRM(V3.5)短信渠道支撑优化分册编制说明.doc
《中国移动NGBOSS2CRM(V3.5)短信渠道支撑优化分册编制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NGBOSS2CRM(V3.5)短信渠道支撑优化分册编制说明.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Z-XXX-2011NGBOSS2-CRM(V3.5)短信渠道支撑优化分册编制说明编制说明版本号:1.0.0 2011-XX-XX实施2011-XX-XX发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目录1.概述12.规范导读12.1.目的和意义12.2.起草过程22.3.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23.06版规范修订说明33.1.系统架构说明33.1.1.功能架构33.1.2.逻辑架构43.1.3.网络架构53.2.客户服务界面53.2.1.菜单设计原则53.2.2.用户指令编码原则53.2.3.回复语使用规则63.2.4.扩展码使用规则63.2.5.渠道协同交互63.3.系统功能63.
2、3.2.彩信下发73.3.3.智能应答83.3.4.规则管理83.3.5.菜单指令管理83.3.6.关键字管理103.3.7.短信知识库管理113.4.技术要求114.业务规范修订114.1.渠道管理114.2.销售管理124.3.基础功能124.4.业务指标修订135.技术规范修订135.1.统一渠道支撑135.1.1.技术定位145.1.2.逻辑架构图145.1.3.技术要求155.1.4.技术指标175.2.关键技术方案185.2.1.智能机器人的实现方案185.2.2.短信知识库的实现方案196.短信营业厅系统流程216.1.菜单交互流程216.2.标准指令点播流程226.3.关键字模
3、糊匹配交互流程227.编制历史23图 表 目 录图3-1 CRM功能映射图4图3-2 短信营业厅功能架构图4图3-3 短信营业厅逻辑组网5图3-4 短信营业厅网络架构图7图3-5 短信营业厅系统流程图7图3-6 短信营业厅菜单结构示例9图3-7 菜单两级维护示意图10图5-1 统一渠道支撑逻辑架构图14图5-2 多渠道统一智能机器人示意图18图5-3 知识库统一管理示意图120图5-4 知识库统一管理示意图220图6-1 菜单交互流程21图6-2 标准指令点播交互流程22图6-3 关键字模糊匹配交互流程23前言本标准是NGBOSS2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QB
4、-Y-043-2010NGBOSS2-BOSS(v3.0)业务规范2QB-J-044-2010NGBOSS2-BOSS(v3.0)技术规范3QB-J-045-2010NGBOSS2-BOSS(V3.0)系统流程框架规范4QB-Z-012-2010NGBOSS2-BOSS(v3.0)编制说明5QB-J-034-2010NGBOSS2-CRM(v3.0)业务规范6QB-J-035-2010NGBOSS2-CRM(v3.0)技术规范7QB-Y-036-2010NGBOSS2-CRM(v3.0)系统流程框架规范8QB-Y-037-2010NGBOSS2-BOSS与CRM接口规范9QB-Z-006-20
5、10NGBOSS2-CRM(v3.0)编制说明10QB-Z-001-2006中国移动短信营业厅业务技术规范(V1.0)11短信营业厅“关键字”模糊查询业务规范(V1.0)本标准由中移技2011XXX号印发。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业务支撑系统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业务支撑系统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1. 概述1、NGBOSS2-CRM业务技术规范(V3.5)短信渠道支撑优化分册编制说明(以下简称本编制说明)依据NGBOSS2-CRM业务技术规范(V3.5)短信渠道支撑优化分册(以下简称“本规范”),结合规范编写过程的重点问题以及与NGBOSS2-C
6、RM业务、技术规范总册的关系,就有关内容做出补充说明。本编制说明用途在于:(1)便于相关人员更好的阅读、理解、执行规范,更好的遵循短信营业厅业务技术规范,指导各省公司建设短信营业厅。(2)指导各省实现NG-CRM短信营业厅的相关功能。(3)提供重点、热点问题的技术方案,供各省系统建设参考。遵照结构清晰、突出重点的原则,本编制说明在短信营业厅业务技术规范正文的基础上,针对短信营业厅功能建设的关键问题和重要交互流程加以重点描述,包括重要功能上的修订、重点业务的支撑能力以及对原NGBOSS2.0-CRM规范的继承与发展情况。主要描述的内容如下:对短信营业厅的菜单和指令标准化、关键字模糊匹配规则、统一
7、回复语模板、菜单运营管理架构、10086扩展码使用规则、以及与其它渠道协同的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阐述。重点对本次规范与原规范中国移动短信营业厅业务技术规范1.0常用业务用户指令及返回信息对照表调整的功能差异情况进行说明。2. 规范导读2.1. 目的和意义 电子渠道是中国移动重要的服务渠道,也是中国移动目前需要重点发展和规范的渠道。中国移动通过NGBOSS多年来的工程建设,目前已建立起多种电子渠道并能够提供较完整的营销服务能力。短信营业厅是电子渠道的一种,操作简单易用,被客户广泛使用。集团总部已于06年下发了中国移动短信营业厅业务技术规范1.0对短信营业厅业务能力进行了基础规范。经过5年时间运营,
8、业务的不断开展,各省短信营业厅的菜单结构、菜单指令、回复语、10086扩展码差异越来越大。同时,原规范是基于统一业务管理的角度进行设计,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需要重新以客户的角度来优化和完善现有系统。本次制订NGBOSS2-CRM业务技术规范(V3.5)短信渠道优化分册,旨在明确各省短信营业厅能力建设的业务和技术要求。从短信营业厅菜单、指令、回复语、关键字模糊匹配等多方面进行规范,从而提升短信营业厅渠道对客户服务、市场营销以及与其他渠道协同的支撑能力,为支撑系统的集中化和标准化奠定基础。2.2. 起草过程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从2005年开始进行NGBOSS规划的工作,于2006年制定了短信营业厅的
9、第一版规范中国移动短信营业厅业务技术规范1.0常用业务用户指令及返回信息对照表.xls(后续称06版规范)。2011年5月,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业务支撑系统部开展本规范的编写工作,本规范在06版规范的指导下,继承06版规范的成果,结合集团公司、各省公司领导和专家的意见,通过广泛咨询、论证,编制小组对规范进行了多次修改,于2010年5月下旬,完成了NGBOSS2-CRM业务技术规范(V3.5)短信渠道支撑优化分册的编写工作,并将本规范征求意见稿送中国移动各领导评审,并提交给各省公司征求意见。2.3. 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短信营业厅业务技术规范是NGBOSS2-CRM3.5规范的分册之一,本规范以
10、NGBOSS2-CRM3.5的整体规划为指导,对中国移动省级CRM短信营业厅的标准化管理提出总体改造要求,各章节内容如下:第1章,范围。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术语、定义和缩略语。第4章,总体说明。描述短信营业厅的业务驱动力、编写目标以及原则等。第5章,系统构架。描述短信营业厅的功能架构、逻辑架构、网络架构以及短信营业厅与CRM各功能域的映射关系等,界定了与其它相关系统的边界。第6章,短信处理流程。描述短信交互的基本流程。第7章,客户服务界面。描述短信营业厅面向客户的交互界面的界面设计原则、界面设计要求等。第8章,系统功能。描述短信营业厅能力建设所应该具备的系统功能及相关的基础功能。第
11、9章,技术要求。对于系统技术指标、系统安全、可靠性、运维、可配置等提出要求。第10章,编制历史。第11章,附录。3. 06版规范修订说明本规范在06版规范基础上根据短信营业厅的优化要求进行修订,主要包括系统架构、客户服务界面、系统功能、技术要求四部分内容。3.1. 系统架构说明本规范从功能架构、逻辑架构、网络架构三个方面对短信营业厅相关系统架构的全景进行阐述。3.1.1. 功能架构本次修订增加了短信营业厅功能架构说明,阐述了短信营业厅功能建设主要涉及对渠道基础平台和CRM功能域两大部分功能的扩充和调整。渠道基础平台涉及到短信网关和彩信网关,主要实现短信营业厅的接入。CRM功能域主要涉及到渠道管
12、理功能域(渠道运营支撑、渠道运营管理)、基础管理功能域(知识管理、报表统计、系统管理),主要实现短信营业厅的功能提供与支撑。- 表示新增 表示增强图3-1 CRM功能映射图3.1.2. 逻辑架构本次修订增加了彩信下发渠道、知识库管理、关键字管理、智能机器人。将内容解析规则和短信封装规则合并为规则管理,对菜单管理及指令管理进行了合并。- 表示新增 表示增强图3-2 短信营业厅功能架构图3.1.3. 网络架构本次修订增加了短信营业厅与彩信网关、彩信中心的组网连接,调整后的短信营业厅组网架构如下图。 表示增强图3-3 短信营业厅逻辑组网3.2. 客户服务界面 客户服务界面增加了关键字模糊匹配、扩展码
13、使用规则、渠道协同交互、扩展码交互流程。对菜单设计原则、用户指令编码原则、回复语使用规则进行了修订。3.2.1. 菜单设计原则本次修订了菜单展现设计原则和菜单结构设计原则两部分。菜单展现设计原则修订内容包括:新增菜单展现的格式及约束、新增关键字模糊匹配时菜单展现原则;菜单结构设计原则修订内容包括:新增各级菜单的使用规划、调整了菜单结构实体。3.2.2. 用户指令编码原则本次修订新增中文编码规则。中文编码与拼音编码主要差别在于其使用中文进行编码,其功能及编码原则与拼音编码一致。3.2.3. 回复语使用规则本规范对各省现有的回复语进行梳理,新增了回复语基本规则。按照异常提示、成功提示等类型进行了分
14、类整理,统一了回复语模版。3.2.4. 扩展码使用规则本次修订增加了对扩展码的相关规范,主要修订内容包括:规定扩展码的使用范围、明确扩展码号段使用规划、梳理并统一了全网已有业务使用的扩展码、预留10658业务整合的扩展码。本规范以充值缴费和空中充值为例描述了扩展码交互流程的使用。3.2.5. 渠道协同交互本规范对短信营业厅与掌上营业厅、网上营业厅、自助终端、实体渠道、10086人工服务等渠道之间的协同交互进行了梳理,增加了短信营业厅与其它渠道的协同交互场景。3.3. 系统功能短信营业厅的系统功能包括短信收发、彩信下发、内容解析、信息封装、智能应答、业务请求处理、会话管理、解析与封装规则管理、菜
15、单指令管理、关键字管理、知识库管理、回复内容管理等。短信营业厅的主要功能属于NG-CRM渠道管理功能域的渠道运营支撑,具体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图3-4 短信营业厅网络架构图短彩信处理涵盖的功能和处理流程示意图如下: 图3-5 短信营业厅系统流程图3.3.2. 彩信下发本规范新增彩信下发功能,需要短信营业厅增加与彩信网关的接口,实现彩信发送的功能,并对彩信下发的能力要求进行了阐述。3.3.3. 智能应答智能应答是短信渠道自动服务的一种方式,通过智能机器人自动识别客户请求内容,并给出服务处理结果的交互过程。智能机器人是指具备文字自然语言理解能力,能快速搜索答案、并能对答案的符合程度进行相似度区别的
16、智能处理模块。智能机器人依托强大的面向客户知识库内容的精细管理,通过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智能语义分析实现识别客户自然语言,并提供有效的交互工具,引导客户通过自助和人机互动方式满足服务需求。客户通过短信向智能机器人提出各种问题,机器人分析客户的自然语言并检索移动业务知识库中相关的内容。如果需要,机器人会反问用户一些问题来确认更多的细节,找到合适的答案之后,机器人直接将客户需要的信息回复给客户,无法匹配的短信内容则引导客户进入短信营业厅主菜单获取帮助。本章节针对智能应答的主要功能自然语言处理、关键字模糊匹配、智能搜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智能应答的典型场景进行了描述。3.3.4. 规则管理本章节对06
17、版规范的解析规则和封装规则章节内容进行了合并。3.3.5. 菜单指令管理本规范将短信营业厅的菜单管理和指令管理合并。新的菜单管理包括菜单结构定义、菜单维护两部分。其中菜单维护部分对菜单的两级维护提出了具体要求。3.3.5.1. 菜单管理本规范将短信营业厅的菜单和指令管理合并为菜单,菜单管理的要素包括:菜单ID、业务名称、菜单节点标识、同级序号(数字指令)、字母指令、中文指令、关键字,创建时间、失效时间、生效时间、适用品牌、发布省份、归属地市、客户级别、菜单类型、是否隐藏、是否有效等。其中菜单ID唯一标识一种指令。数字指令、字母指令、中文指令为指令的三种表现形式。为了实现全网标准化,集团公司拟对
18、全网通用的菜单进行统一管理,实现菜单的两级管理。菜单整体可以划分为集团统一规定菜单和省定制菜单。集团统一规定菜单由集团统一规划管理,下发给省公司。省公司的菜单包括集团统一规定菜单和省定制菜单两部分,省公司只能修改本省的定制菜单,不能修改集团统一规定的菜单。菜单结构原则上不超过四级:一级菜单一位,从0到9,共10位;二级菜单两位,共99位、从01到99;三级菜单三位,共999位,从001到999位;四级菜单两位共99位,从01到99。图3-6 短信营业厅菜单结构示例3.3.5.2. 维护机制集团公司统一维护需要统一定义的菜单、指令信息。如果集团公司对于菜单定义有新增、修改、删除,需要将短信营业厅
19、菜单下发给省公司。省公司接收到集团统一菜单后,加载到本省的短信营业厅菜单库,并将菜单加载结果反馈给集团公司。省公司可以推荐业务给集团公司进行统一管理,集团公司收到省公司的推荐后,根据其它省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处理,并给省公司进行答复是否可以作为集团统一菜单。图3-7 菜单两级维护示意图3.3.6. 关键字管理 本章节为新增内容,主要阐述了关键字的用途,新增了关键字的定义规则和维护机制说明。3.3.7. 短信知识库管理本章节的知识是供中国移动客户或潜在客户通过各种短信电子渠道自助查询使用的在线知识。知识库是以“知识”为资源的“仓库”,将知识收集、组织使之结构化并在计算机中进行存储、管理,以便于共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移动 NGBOSS2CRM V3 46 短信 渠道 支撑 优化 分册 编制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3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