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县乌都河水电站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盘县乌都河水电站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县乌都河水电站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盘县乌都河水电站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评价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环评证书:国环评证 乙字第3314号二零一三年二月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工程基本情况11.2工程总布置与主要建筑物11.2.1工程总布置11.2.2主要建筑物11.2.3工程施工41.2.4水库淹没、工程占地及移民安置61.2.5工程特性71.3工程分析131.3.1与相关规划、政策、法规的协调性分析131.3.2工程总体布置环境合理性分析13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62.1自然环境概况162.1.1地
2、形地貌162.1.2区域地质162.1.3气候、气象162.1.4水文162.1.5土壤172.2社会环境概况172.2.1社会经济现状172.2.2人群健康182.2.3景观、文物与基本农田182.3环境质量现状182.3.1水环境质量现状182.3.2空气及声环境现状182.3.3生态环境182.4评价范围20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213.1评价标准213.1.1环境质量标准213.1.2 污染物排放标准213.2环境保护目标213.2.1环境保护敏感目标213.2.2污染与生态破坏预防控制、保护目标223.3环境预测与评价233.3.1水环境233.3.2生态环
3、境243.3.3大气环境283.3.4声环境283.3.5固体废物293.3.6社会环境293.4环境保护措施303.4.1水环境303.4.2 生态环境323.4.3大气环境333.4.4声环境保护措施343.4.5固体废物363.4.6人群健康保护措施363.4.7环境保护措施效果分析373.5环境风险分析383.5.1工程可能发生的风险383.5.2应对风险的对策和措施383.5.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393.6投资估算和经济损益分析393.6.1投资估算393.6.2经济损益分析393.7环境监测与管理403.7.1环境监测403.7.2环境监理413.7.3环境管理423.7.4环境保护
4、设施竣工验收424 公众参与434.1调查目的434.2调查区域及对象434.3调查方式434.3.1第一次公众参与434.3.2第二次公众参与454.4公众统计与分析474.4.1环境信息公示474.4.2走访调查474.4.3公众参与表调查信息统计474.4.4公众关心的问题504.4.5反馈意见504.5公众参与结论50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515.1结论515.2建议516 联系方式526.1建设单位联系方式526.2评价单位联系方式521 建设项目概况1.1工程基本情况乌都河水电站位于乌都河中下游盘县、普安的界河河段上,大坝位于普安县畔河村附近,控制流域面积1220km2,多年平均流量
5、22.9m3/s,年径流量72177万m3。厂房位于盘县岩脚寨附近,距盘县城关镇63.4km。工程区已修建上坝及进厂公路,交通便利。乌都河系北盘江右岸一级支流,位于东经1043510500,北纬25382600之间,河流发源于盘县水塘镇里山岚(海拔高程1949m),由西南向东北流经木龙、水塘镇、板桥镇,于南板桥处接纳支流风洞河后转向东流,于英武乡附近接纳支流朱昌河后在三板桥处成为盘县和普安县的界河,再北流至罗细坡经南京桥电站后折向东北流,分别于大河边、窝沿处接纳支流小坝河、普安河经乌都河水电站水库后,在半河落水洞成伏流,在普安田边寨出露地面成为明流,流经乌都河水电站厂房后继续往东北流,最后于水
6、城县花嘎乡牛滚塘注入北盘江。全流域面积1997km2,主河道河长106km,主河道总落差1189m。乌都河水电站二期工程,拟在已建电站枢纽基础上,利用已建成的水库、大坝及冲沙底孔,在库首右岸非溢流坝段增设一取水口,新建明渠、无压隧洞引水至已建沉沙池、前池后至已建厂房下游岸边建厂发电。工程规模属小(1)型,工程等别为等。工程任务为发电,装机45MW,无其他任务要求。1.2工程总布置与主要建筑物1.2.1工程总布置工程总布置为:已建一期工程大坝+新建取水口+新建沉沙池+无压引水系统(渠道、无压隧洞和渡槽组成)+已建一期工程前池+新建压力钢管+新建发电厂房。1.2.2主要建筑物(1)引水建筑物新建的
7、引水系统可分为无压引水道和有压引水两部分,无压引水建筑物包括渠道、渡槽和无压引水隧洞;有压引水建筑物为压力钢管。大坝取水口新建大坝取水口布置于已建大坝右岸非溢流坝段,紧靠已建取水口布置。取水口底板高程1179m,与已建取水口同高,顺水流方向设置了喇叭口和闸门井,喇叭口采用四面圆弧形收缩,半径为1.0m;后接闸门井,设置一道平板检修闸门,孔口尺寸5.0m3.0m(宽高),启闭平台高程1188.50m,检修平台高程1185.0m,采用手动式卷扬机控制闸门,取水口井筒采用C20混凝土结构。取水口后为坝内引水渠,需对已建大坝进行改造,引渠采用矩形断面,底宽5.0m,上部采用板梁结构恢复坝顶交通,采用C
8、20钢筋混凝土浇筑。半河沉沙池半河沉沙池位于大坝下游右岸,紧靠下游坝面布置,为一、二期电站共用。为使池内水流平顺、稳定,沉沙池采用等宽布置,过水断面宽14m,池内正常水位1181.85m,轴线长139.177m。为防止多余的水量进入下游引水道,沉沙池首段靠已建冲沙底孔出口处设置了侧堰,堰顶高程1181.85m,溢流堰宽40m。当通过一、二期电站总流量38.2m3/s,池内流速0.384m/s,满足规范要求。在池内末端布置了一座冲沙闸门井,分别设置了检修闸门和工作闸门,孔口尺寸33m。在冲沙闸处混凝土边墩中布设350生态放水管,长22.5m,末端设置350放水闸阀,同时设置自动在线流量控制仪。沉
9、沙池末端设置了两道拦污栅,每道设置两扇平板式拦污栅,采用一字型布置,单孔宽6m,中墩宽2m,底槛高程1176m。同时,因一、二期电站共用一前池,为防止河道洪水位超过下游明渠顶部高程时,挟杂泥沙进入下游引水道,在拦污栅后新、老引水道顶部均设置盖板。半河沉沙池的新建将拆除已建明渠首段内侧边墙约163m。半河暗渠半河暗渠位于新建沉沙池至1#隧洞之间,沿已建电站1#明渠内侧布置,引水渠道长75.983m,底坡i=0.001,渠道断面尺寸3.5m3.5m,渠内水深2.92m,采用浆砌石砌筑,内侧用C20混凝土护面厚10cm,设计糙率n0.014。因渠线通过地段覆盖层较厚,为防止边坡松动垮塌,泥沙进入渠道
10、,在渠顶设置C20混凝土预制拱盖,厚0.5m,顶拱内半径2.021m,中心角120。1#隧洞进水口1#隧洞进水口布置于已建0#隧洞右侧,距0#隧洞进口约27m,采用C20钢筋混凝土岸塔式结构,进口底板高程1177.125m。为便于控制流量,在进水口底板中部设置一道弧形工作闸门,孔口尺寸3.5m5m(宽高),采用液压式启闭机,启闭平台设置于井筒内,高程为1195.724m;井筒顶部高程为1212.0m,高于校核洪水位1211.53m(P0.5%)。取水口后为洞内消力池长38.45m,底板高程1177.125m。1#、2#引水隧洞本工程引水隧洞为无压引水隧洞,全长5028.498m(含两洞出口明渠
11、段),其中1#隧洞长3807.747m、出口明渠长29m、2#隧洞长1181.751m、出口明渠长10m,后接已建沉沙池。渠道和隧洞底坡i=0.001。隧洞断面采用城门洞型,其中,全断面衬砌段底宽3.5m,直墙高3.3m,顶拱半径2.1m;喷C20混凝土衬砌段底宽5.35m,直墙高3.3m,顶拱半径2.81m。在1#隧洞出口明渠段设置宽18m的溢流堰,防止多余水量进入丫口上渡槽,堰顶高程1177.85m。隧洞围岩主要为厚层至块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等,其中1#隧洞需穿越4条断层,2#隧洞出口段约90m为崩塌堆积体,该类洞段采用全断面钢筋混凝土衬砌,并在开挖过程利用钢拱架进行支挡;类围岩段直墙采用喷
12、混支付,厚10cm,底板采用C20混凝土衬砌,厚20cm。渡槽渡槽由进、出口渐变段及槽身段组成,总长168m,采用简支梁式渡槽。进口为1#隧洞出口明渠段,出口为2#隧洞。槽身段底坡1/600,采用矩形断面,过水断面宽3.5m,靠上游侧堰堰顶最高水位及安全超高后,取过水断面边墙高3.4m。槽身支撑为C25钢筋混凝土排架,高度1037.984m。已建沉沙池改造及压力前池复核2#引水隧洞后为已建沉沙池、调节池和前池,经复核调节池及前池有效容积为0.94万m3,能满足一、二期电站稳定运行要求。已建前池正常水位1175.9m,二期电站建成后考虑突甩全部负荷,其最高涌波水位为1176.397m,低于前池及
13、调节池边墙顶部高程1177.20m;根据规范规定计算突甩全部负荷时沉沙池后侧堰堰上水头(堰顶高程1175.9m),其水位为1176.843m,已超高已建沉沙池边墙顶部高程1176.50m,考虑安全超高为0.6m,需加高沉沙池及进口明渠段边墙1.2m,改造后其顶部高程为1177.7m。同时需新建2#隧洞出口明渠段及需改造的沉沙池渐变段进口外侧边墙顶部高程为1177.70m。新建前池取水口及前池改造二期工程压力钢管进水口布置于前池末端靠山体侧,为减少工程量,避免拆除已建管理房,将其紧靠已建进水口布置。采用C20钢筋混凝土塔式进水口,顺水流方向设置了拦污栅、喇叭口、事故闸门及渐变段。拦污栅孔口尺寸为
14、6m8.9m。喇叭口后为闸门井,设一扇平板事故闸门,孔口尺寸为2.82.8m,其后为一渐变段,长4m。根据拟定的前池最低水位,并计算二期工程取水口最小淹没水深,考虑有压管道需满足2m压力水头的要求,取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168.30,需改造段前池底板高程为1167.80m。已建前池改造需将左侧弧线段边墙拆除,长度约26m;需新建边墙长29.8m,采用C20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墙体厚0.5m,下部墙体厚0.8m,边墙最大高度9.4m。为满足取水最小淹没水深要求,需拆除原底板约60m2,并降至1167.8m高程,新建底板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浇筑,厚0.5m。压力钢管二期工程压力钢管分明管段和埋管段,
15、供水方式为一管两机方案,中主管段长419.68m,支管总长28.4m。明管段平面及立面转弯处设置混凝土镇墩,并在两镇墩之间设置伸缩节及支撑环;埋管段分为竖直段和下平段,竖直段外包混凝土厚0.8m,下平段为0.6m。压力钢管采用明管设计,管材均采用16MnR,壁厚1228mm,抗外压设计采用加劲环。(2)厂房及升压站二期工程发电厂房布置于已建厂房下游约50m处,采用地面式,利用厂房后坡开挖后回填的地坪布置升压站。采用2台机方案(222.5MW),机组安装高程为949.0m,安装间高程为957.78m。厂房平面尺寸41.226.4m,其中主厂房为41.217.4m,副厂房为41.29。主厂房沿高程
16、共分为5层,从下至上分别为尾水管层、蜗壳层、水轮机层、发电机层和安装间层。主厂房在安装间层以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上为砖混结构。升压站的布置于主厂房与后边坡之间,利用弃渣回填夯实至957.60m高程,平面尺寸为33.1215.64m。1.2.3工程施工1.2.3.1施工总布置本工程施工总布置方案遵循因地制宜、交通便利、有利生产、方便施工、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本工程施工区地形情况,施工工厂、设备、设施和施工营地主要沿右岸公路布置,统筹兼顾。具体实施时,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根据本工程枢纽布置特点,施工布置分为首部枢纽施工区、引水隧洞中部施工区、前池施工区、厂房施工区等4个施工
17、区。(1)首部枢纽施工区:该施工布置主要是坝身取水口、新建沉沙池和1#无压引水隧洞前段的施工。该区混凝土由布置于大坝右岸的1#拌和站集中拌制。在1#无压引水隧洞前半段布置1台砼输送泵,承担1#无压引水隧洞前段和1#无压引水隧洞进水口砼入仓运输任务。(2)引水隧洞中部施工区:该施工布置主要是1#无压引水隧洞后半段、渡槽和2#无压引水隧洞前半段的施工。该区混凝土由布置于2#营区旁2#拌和站集中拌制。在1#无压引水隧洞后半段、渡槽和2#无压引水隧洞前半段分别布置1台砼输送泵,分别承担1#无压引水隧洞后半段、渡槽和2#无压引水隧洞前半段砼入仓运输任务。(3)前池施工区:该施工布置主要是2#无压引水隧洞
18、后段、已建沉沙池和压力前池改造的施工。该区混凝土由布置于2#营区旁2#拌和站集中拌制。在2#无压引水隧洞后段布置1台砼输送泵,承担2#无压引水隧洞后段和已建沉沙池压力前池改造砼入仓运输任务。(4)厂房施工区:该施工布置主要是厂房和压力钢管的施工。该区混凝土由布置于一期厂房下游空旷地带3#拌和站集中拌制。在新建厂房旁布置1台砼输送泵,作为压力钢管砼入仓运输任务。在厂房围堰上布置一台塔机,承担厂房混凝土、模板、架管等的吊装任务。1.2.3.2石料场(1)号石料场号石料场位于库尾右岸,该料场至大坝运输距离为0.4km。料场区基岩裸露,地层为二叠系茅口组(P2m)灰色厚层灰岩,岩层产状6717。地表溶
19、沟、溶槽发育,溶蚀带深约24m,料场位于地下水位之上。开采高程范围为12101360m,可开采面积1.3万m2,平均开采厚度48m,开采量62万m3。该石料场主要供应首部枢纽施工区砂石料。(2)号石料场号石料场位于丫口上渡槽右岸下游约300m处,该料场至厂房运输距离为2.9km。料场区基岩裸露,地层为石炭系摆佐组(C1b)浅灰、灰色厚层至巨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岩层产状10633。地表未见较大溶洞发育,岩溶主要表现为溶蚀裂隙,料场位于地下水位之上。开采高程范围为11501320m,开采面积2.9万m2,平均开采厚度68m,开采量197万m3。该石料场主要供应引水隧洞中部施工区、前池施工区和厂房
20、施工区砂石料。1.2.3.3土料场土料场位于已建厂区后坡生活水池处。料场至坝址、厂址有现成公路相通,距坝址5.5km,距厂房0.2km。土料场为左岸斜坡地形,场地高程10001025m,地形坡度2030,为退耕还林地。场内无民用住宅和其他建筑设施。料场土质为C1d泥灰岩地层风化的残坡积红黏土层,土层厚28m。料场范围内未见泉水出露,地下水位低于1000m。料场面积约1.1万m2,平均开采厚度2.2m,开采量约2.42万m3,主要用于围堰填筑,储量及质量均能满足要求。1.2.3.4渣场1#弃渣场地选在首部枢纽施工区附近,乌都河入伏口上游180m处右岸冲沟,占地地貌为坡耕地,主要堆放沉沙池、暗渠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盘县 河水 电站 二期工程 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2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