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养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XX县养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养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总论21.1 项目名称21.2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3 建设规模及内容16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6第二章 总平面布置182.1 选址182.2 气象资料192.3 环境资源202.4 交通资源212.5 总平面布置222.6 竖向规划22第三章 建筑结构233.1 建筑233.2 结构23第四章 公用工程244.1 给水244.2 排水264.3 消防防火等级264.4 采暖通风264.5 供电28第五章 消防305.1 耐火等级305.2 消防车道305.2 消防车道305.4 防火间距与安全疏散30第六章 环境保护316.1 主要排放物31第七章 节能327.1 设计依据
2、327.2 建筑节能32第八章 组织、工作体系和定员33第九章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34第十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35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中宁县疗养服务中心建设单位:中宁县人民政府拟建地点:中宁县北二环路以南,国道109复线以东建设规模:总建筑60,313平方米1.2 编制依据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1.2.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1.2.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1.2.4、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1.2.5、中宁县总体规划1.2.6、相关规范法规1.3项目背景及必要性1.3.1 项目背景 城市区位中宁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西侧。东临青铜峡市,西依中卫城区,南接同心县,北靠内蒙古阿拉
3、善左旗。县境东西宽约50千米,南北长约60千米,总面积3923平方千米。总人口29.336万人(2006年末);其中农业人口19.469万人,占全县人口的66.36%;汉族24.30万人,占82.8%。包兰、中宝铁路,109国道、石中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距自治区首府银川市142公里,全县面积4198平方公里。中宁县现有人口2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8万人,占81.5,辖5个镇、5个乡、2个管委会。古老的中宁自西汉元鼎三年立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悠久历史。中宁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中转要冲,宝中、包兰铁路和正在勘察的中太铁路与109国道、101、102省道穿境而过,石中、中营、中郝、中固
4、四条高速公路将在中宁交汇,中宁已成为宁夏乃至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关键,区位上风更加突出。 城市经济发展中宁地处我国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县境四面环山,中部低平,黄河从中部自西向东转北流过。两岸有引黄、扬黄灌区8059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272,分为河南老灌区、河北灌区和长山头扬灌区3个部分,是全县人口聚居的地方。灌区盛产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苏子、苹果、红枣,西瓜和名贵中药枸杞等农产品。黄灌区以外的土地俗称山区,都是常年放牧的荒漠草原,面积2153.8平方公里,占728。山区的主要产品有皮毛、甘草、发菜等。矿产资源主要有无烟谋,石灰石、陶瓷土、重晶石和铁、铜、锰等。中宁民风淳朴,人杰
5、地灵,物华天宝,物产丰饶。起源于六盘山脉的净水河和黄河洪泛区交汇的神奇土地孕育了一枝独秀的中宁枸杞,素有“天下枸杞出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之美誉,至今已有600多年的种植历史。1961年,中宁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枸杞生产基地县,1995年又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中宁枸杞品质得天独厚,早在明朝中叶,本草纲目就有记载,清乾隆年间,黄恩锡曾写诗赞曰:“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钱一斗矜时价,尽胜腴田岁早丰”。中宁枸杞浑身是宝,春采其叶,名天精草;夏采其花,名永生草;秋采其子,名枸杞子;冬采其根,名地骨皮,富含人体所需18种氨基酸和32种微量元素,长期食用能有效进步人体免疫力。“中宁
6、枸杞”品牌蜚声国内外,证实商标已经国家工商总局公示批准使用,成为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中宁枸杞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县总面积已发展到10万亩,总产量可达1.8万吨,分别占自治区的13和12,全县农民人均收进的l3来自枸杞产业。 中宁山川秀美,风光旖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照映,古老 的历史文化与浓郁的穆斯林风情相互融合,形成了逶迤壮观的明长城、石空石窟、牛首山寺庙群、泉眼山古今水利工程、黄河文化城、南河子公园等名胜古迹和人文景点,星渠柳翠、余丁早春、石空灯火、牛首佛光、黄河古渡、芦沟烟雨,历史上就十分有名。黄河大桥东边这一片,就是县委、政府为开发中宁旅游资源而建设的黄河文化城和黄河水上乐园,是
7、夏季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石空大佛寺创建于唐朝,随山形而凿石窟,以九间没梁洞而著名于世,是古丝绸之路逐一灵州道上的珍贵文物,也是宁夏佛教的着名寺院,不时吸引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观光考察,成为自治区黄金旅游线的游览胜地之一。1.3.2 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60岁及60岁以上者称为老年人,老年人占人口10%以上的地区或国家称为“老年型地区”或“老年型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20世纪70年代以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的影响,人口结构呈现了两种突出的特征。一方面,少儿人口占人口的比重急骤下降;另一方面,老年人口在总人口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人
8、口老龄化为地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1)、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从经济学角度看,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即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老年人口增多、劳动力人口下降,对以粗犷的劳动力投入为主的经济增长来说无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随着养老负担的日益沉重,必然带来生产基金减少,而生产资金减少必然会影响资本积累,从而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从宏观上看是如此,从微观上说,也是这样。就企事业单位来说,离退休人员的增多要求更大份额的非生产性基金积累,以满足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险方面的开支,非生产开支的扩张和再生产投资的减少会加大产品的成本,不利于在市场中的竞争。 (2)、导致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的增多对交
9、换的影响会逐渐加大。交换包括交换的供给和需求以及达成供求关系的交换市场体系。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少年儿童的比重将不断下降,这种年龄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导致消费需求结构的相应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交换的需求一方要求有相对较多的老年产品和服务,而交换供应的一方为满足这种不断变化的需求结构,将不得不调整产品和服务结构。(3)、老年人口增多将使抚养指数上升,增加适龄人口的赡养负担。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重增加,这不仅将增加国家和社会的负担,应该说从经济方面来讲国家和社会的负担是主要的,但同时也会增加家庭负担。老年人的比重增加,意味着抚养指数也提高了,抚养指数指的是一名适龄劳动人口负担的老年和少儿人口数
10、的比率。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又由于老年人口增多,抚养指数上升,这就是说,适龄劳动人口抚养的少年儿童虽然很少,但赡养的老人却增多,一对年轻夫妇可能赡养几位老人,虽然从经济上讲问题不会太大,因为老年人的绝大多数都有退休金,但生活方面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仍需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同时,人口老化会给家庭带来新的变化。(4)、老年人口比重增大,人数增多,将使社会服务设施的针对性发生新的变化。目前在为老年人提供社会服务的设施方面,除为数不多的老年公寓、敬老院和极少数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外,几乎再无其它更多。而对少儿人口提供的社会服务却是系统的,齐备的,诸如幼儿园、儿童公园、儿童商店、儿童专柜等等。随着人口
11、年龄结构的转变,社会服务设施也应随之面调整,对有关老年生活、老年消费、老年娱乐和老年医疗保健等方面的设施,应逐步、有计划地兴建,使之适应老年人口增多的新形势。1.3.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经济发展的需要 综 合2008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446153万元,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5950万元,增长7.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1787万元,增长22.8%,提高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8416万元,增长14.1%,提高4.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9.8%,二季度增长19.0%,三季度增长17.0%,四季度增长16.4%。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2.
12、08:42.22:35.71;调整为21.5:45.2:33.3。三次产业对地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6%、9.7%、5.1%。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77265万元,增长37.8 %;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502740万元,增长39.7%;农业总产值达到174525万元,增长9.4%。全县人均实现地方生产总值达到14568元,增长30.3%。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0.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2.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5.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9.0%,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9%。 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农业推进加快,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投入持续加大,特色产业稳步发
13、展,科技服务日益广泛。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174525万元,增长9.7%。其中:农业110581万元、林业3583万元、畜牧业52439万元、渔业3312万元、服务业4610万元,分别占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的63.3%、2.1%、30%、1.8%、2.5%。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15.2万亩,较上年增加27.9万亩,增长32%;粮食总产量达到25万吨,增长20.8%;人均粮食产量818公斤,增长17.8%;枸杞总产量达到2.2万吨,增长2.5%;硒沙瓜种植面积达到32.5万亩,增长4.8%;红枣种植面积73530亩,增长11.8%,总产量达到23666吨,增长25.6%。全年生猪
14、饲养量达到39.3万头,奶牛存栏达到7421头,羊饲养量达到42.9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97%、下降9.2%和增长11.3%;肉类总产量达到25009吨,增长3.8%,人均占有80公斤;奶类总产量达到19202吨,下降20.4%,人均占有61公斤。 工业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明显扩增。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02506万元,增长40.8%;实现增加值107242万元,增长2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分别为454506万元、150991万元、451171万元、21225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41.8%、26%、55.2%和66.7%;规模以上
15、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90.4%,比重较上年继续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4.9%,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6.78%,增长0.28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9.02%,增长8.52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产值48000万元,只占到全部工业的9.6%,比重较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县属工业增势强劲。实现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为378425万元、117700万元、375033万元和2099万元,分别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75.7%、75.7%、73.6%和58.8%,分别较上年提高8个、7.6个、9.7个和24.5个百分点。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47.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减
16、少3.0万吨标准煤,增长1.6%;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3.31吨标准煤,比上年减少1.72吨标准煤,下降34.29%。万元GDP综合能耗为3.3吨标准煤,比上年减少1.34吨标准煤,下降9.3%。主要工业品产量。发电量37.8亿度,下降11.1%;水泥115万吨,增长7.4%;铁合金28910吨,下降19.6%;碳化硅36759吨,下降5.3%;金属锰40034吨,增长101.9倍;电石15.2万吨,下降1.9%;碳氨71813吨,下降12.0%;淀粉26250吨,下降62.6%;乳制品1432吨,下降27.6%;饮料酒2915吨,下降1.4%,铝锭42701吨,增长76.4%。 投资、建筑、房
17、地产全年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972万元,较上年增加69099万元,增长41.4%。全部投资中,县属投资完成155373万元,增长45.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413万元,增长4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7469万元,增长89%;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91万元,下降23%;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9.2万平方米,增长74.3%;商品房屋竣工面积19.1万平方米,增长1.04倍,其中住宅竣工9.9万平方米,增长12.1%;商品房屋销售面积9.7万平方米,下降9.4%;商品房屋销售额14946万元,增长2.3%。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1316万元,同比增长19.8%
18、。全年全社会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2300万元,同比增长13%。 交通运输和邮电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21433万元,同比下降4.2%。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50公里,比上年增加160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617万吨,增长5.2%;公路客运量1113万人,增长5.2%。邮电通讯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205万元,增长11.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3935户,增长0.6%。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13.4万部,增长4.2%;全县固定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47部/百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43部/百人。 商贸、流通商贸流通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520万元,
19、增长24.3%,较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58956万元,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8%,较上年下降6.3个百分点,增长14.9%;增速低于全部消费品零售额增速9.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4%;1-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积110.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12.5(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财政、金融、保险地方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3633万元,增长119.3%,较上年加快104.8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043万元,增长45.9%,较上年加快43.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总支出99472万元,增
20、长52%,其中一般预算支出81944万元,增长38.3%。金融运行速度加快。截止2008年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450921万元,比年初增加113403万元,增长33.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76830万元,比年初增加49988万元,增长2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413574万元,比年初增加60391万元,增长17.1%;存款高于贷款增速16.5个百分点。现金收支呈回拢态势,1-12月,金融机构各项现金收入1212116万元,各项现金支出1211603万元,累计净回拢现金513万元,由上年的投放转变为回拢。保险事业快速发展。2008年实现保费收入6498万元,同比增长20
21、.9%;其中,人寿险4370万元,增长22.4%;财产险2128万元,增长18%。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2049万元,增长25.9%;其中人寿险799万元,增长3.5%;财产险1250万元,增长46%。 教育、文化、卫生2008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8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中学18所,小学109所;共有在校学生64121名,其中,普通中学25571(其中,高中7522名),小学37826名,中职724名;共有专职教师3095名,其中,普通中学1328名,小学1743名,中职24名。2008年高中阶段入学人数4307(含中职)名,高中阶段升学率达到85.5%,同比提高3.9个百
22、分点;向高等院校培养输送学生2430名,录取率达到65.1%;招收初中生6269人,初中学生入学率为100%;招收小学生612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县共有22.06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3%,较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同时加大了农合医疗保险力度,提高核销标准。共有20.2万人次核销医疗费用2038万元,比上年增加1393万元,增长2.2倍;同时,卫生部门加大对医疗人员的素质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城乡居民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83个,床位数715张,比上年增加185张,增长11.8%;卫生人员913人,增长9.4%;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2
23、3人,增长5.5%。 人口与就业据公安年报统计,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313765人,比上年增加15004人,增长5.0%(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08年原海原县的徐套乡10399人整建制划归中宁县管理);总户数93120户,增加8203户。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00563人,占总人口的32.1%;少数民族人口67060人,占总人口的21.4%;其中,回族6650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9.2%,占总人口的21.2%。2008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1.23,死亡率为3.79,自然增长率7.44,分别较上年下降2.14个、1.19个、0.95个千分点。2008年末全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4810人,比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养老院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