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马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
《鄂尔多斯市马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尔多斯市马产业发展规划纲要().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鄂尔多斯市马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编制单位:中共鄂尔多斯市委政策研究室鄂尔多斯市体育局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局2013.12目 录一、发展基础2(一)马群结构和马匹分布情况2(二)马品种资源情况2(三)马产业基地、设施情况4(四)马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情况4(五)马产业人才情况5二、发展环境6(一)国际马产业发展情况6(二)国内马产业发展情况8(三)鄂尔多斯市马产业发展有利条件12三、指导思想、规划原则14(一)指导思想14(二)基本原则15四、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16(一)发展方向17(二)总体目标17(三)主要任务18五、实施步骤21(一)启动阶段(2013年2015年)
2、21(二)发展阶段(2015年2018年)27(三)稳定阶段(2018年2020年)30六、效益分析35(一)经济效益35(二)社会效益38七、保障措施39(一)组织保障39(二)政策保障40(三)投资保障42(四)基地保障42(五)技术保障43鄂尔多斯市马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新兴马产业是对马及其产品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的产业,主要包括跑马比赛、马术运动、马上休闲娱乐等项目,并能带动马具制造、饲料兽药、马制品、职业培训、宣传媒介等相关行业发展。发展新兴马产业对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当前养马产业正处于转折时期。
3、随着现代社会马匹服务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战备的役用功能逐步退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马产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具有人畜结合、绿色、健康无公害等特点而备受青睐。现代马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马产业纳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范畴。我国是养马大国,现有马近800万匹,由于受国家产业政策、生产条件、技术装备和市场需求的影响,马产业的发展缓慢。在国外发达国家主要围绕着商业性赛马发展马产业,在我国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马产业的发展具有其特殊性,短期内还无法与国际接轨。从目前看来,马的产品开发(结合雌激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马脂、马肉、马乳等)和运动用马(速
4、度赛马、骑乘娱乐用马等),都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和政策发展条件。当前,鄂尔多斯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鄂尔多斯市发展壮大马产业,大力弘扬马文化,培育潜在经济增长点,建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的关键时期。当此之时,要坚持深入推进,制定与市情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马产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马产业发展水平,努力开创鄂尔多斯市现代马业发展新局面。一、发展基础(一)马群结构和马匹分布情况内蒙古自治区马匹拥有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达到71.92万匹,占到全国马匹总量近10%。由于历史传统和生活习俗原因,鄂尔多斯市并不是马肉、马乳主要产地和消费地区,却一
5、直是区内运动和娱乐用马大市。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马匹数量基本保持稳定,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马匹13303匹,其中,拥有运动马2657匹、娱乐骑乘用马1263匹,主要分布在乌审旗、杭锦旗、鄂旗和鄂前旗。从统计数据看,这四地马匹拥有总量占到全市马匹总量的93%,在全市马匹规模化育养居于统治地位(详见表1)。表1 鄂尔多斯市马匹基本情况旗区运动马数量(匹)娱乐骑乘用马(匹)马匹拥有量(匹)马匹总量全市占比达旗140201651.2乌审旗400400335525.2杭锦旗1381200345426鄂旗30436254719.1鄂前旗38257302222.8伊旗505507605.7合计265712631
6、3303(二)马品种资源情况鄂尔多斯市马品种资源单一,市内马匹主要为乌审马,属蒙古马四大品种之一,具有体质干燥、性情温驯、反应灵敏、适合在沙漠地区骑乘及驮运等特点。乌审马曾经一度由上世纪60年代的3万多匹锐减至2000余匹,直到进入新世纪以来,鄂尔多斯以乌审马为基础,与锡林郭勒马、伊犁马、纯血马等优秀马种杂交来提高乌审马规模和质量。现代乌审马品种既保持了传统乌审马的耐寒、善走对侧步、适应驮乘等优点,又吸收了上述良种马的优良结构和性能,是很好的骑乘、走马品种。目前,达旗、鄂前旗等地引进国外马种7种160余匹、引进国内马种6种260余匹,用于赛马和配种繁育,乌审马也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图片一:蒙
7、古马种乌审马 铁蹄马 乌珠穆沁白马 阿巴嘎黑马图片二:其它优良马种纯血马 伊犁马 汗血马(三)马产业基地、设施情况全市先后建成成吉思汗陵那达慕会场、伊金霍洛旗赛马场和上海庙国际赛马场等重要场地;建成蒙古马改良基地、天骄御马苑、走马御马苑、达旗邦城马匹基地等5个马匹繁育基地,其中蒙古马改良基地面积10万亩,初步具备了蒙古马改良繁育能力,天骄御马苑和走马御马苑已经位列内蒙古三大竞技马新品系培育基地;建成马文化博物馆1个,成立马业、马术协会5个,有马术俱乐部4家,其中邦成马术俱乐部占地面积大、功能设施齐全,成为鄂尔多斯市马业活动交流的主要平台。正在规划建设马文化主题公园和苏布尔嘎马术培训基地等马产业
8、基地,马产业承载能力逐步增强。(四)马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情况从科技服务体系看,目前马业技术服务主要依靠当地公共畜牧兽医系统提供。在马的繁殖方面绝大多数仍然采用传统的群牧自然交配,马的人工授精技术力量薄弱。兽医防疫方面,经过多年的建设,市、旗、乡三级动物防疫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特别是近年来依托动物疫情监测站建设、旗级动物检疫监督设施建设、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支持,进一步改进了各级动物防疫机构的工作环境及防疫条件,防疫手段日趋完善,防疫水平日益提高。从技术研发看,在鄂前旗成立了蒙古马保护性繁育基地,基地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展开合作,通过引进优良马品种资源,对乌审马进行杂交改良试验,目前,
9、蒙古马繁育基地年繁育能力达到200匹/年。同时借鉴先进的运动马性能测定技术,能够较为客观量化评价运动马运动性能,初步改变了传统的运动马主观定性评价为主的落后方法。(五)马产业人才情况据统计,鄂尔多斯市马产业相关从业人员达到2000人,其中,马主达到890人,骑手有636名,主要分布在乌审旗、杭锦旗、鄂旗、鄂前旗4地。从马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来看,马主大多数仍为牧户或普通养马者,很大一部分马主除了扮演训练师外还扮演了骑手角色,在很多赛马比赛中屡有斩获。先后取得了首届中国马术大赛速度赛马、走马比赛个人冠军,全国马术三项锦标赛团体季军和三项赛事个人冠军,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速度赛马亚军等优异成绩(详见表2
10、)。表2 鄂尔多斯市马产业人才情况统计旗区马主(名)训练师(名)马医师(名)专业骑手(名)达旗25529乌审旗1751753175杭锦旗150855200鄂旗60432鄂前旗480657230伊旗1120合计89033521636虽然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养马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马文化挖掘不深,马产业还没有形成扩散植入效应。当前,全市马文化发展主要依靠专家交流和研讨的官方或半官方层面,对于马文化的群众集中普及仍然是一项空白,大多数人对马产业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役用年代,对赛马活动认知仍然立足于旁观角度,马产业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被人民普遍发现和认识。二是马匹优质化程度不
11、高,马匹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压力持续增加。近年来,全市马匹数量虽保持稳定,但是总体数量和兄弟盟市相比仍然偏少,马匹没有形成以先进科技手段为支撑的规模化育养。三是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距离国际标准还有较大差距,种马引进投入不足。由于历史原因,鄂尔多斯在马业发展方面投资较少,赛马基础设施面临维护或功能提升费用不足,经济效益低等问题。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种马引进由于地方财政和企业资金困难,很难保证马匹改良种马的数量和质量,马的改良体系呈现出良种基地规模小,种群退化等不利局面。四是马业职能分散,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由于推动新兴马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鄂尔多斯旅游局、体育局和畜牧局存在一些
12、职能交叉;一些旗区虽然成立了马术协会,但是作用仍然有限,社会性马业场所数量偏少,远不能适应新兴马产业的发展要求。此外,赛马业经营管理、马主、马医师、专业骑手等人员配备不足,特别是骑手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二、发展环境(一)国际马产业发展情况马产业可开发利用的产品和项目种类很多,但由于受国家产业政策、生产条件、技术装备和市场需求影响,马产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马产业发展主要有产品马业、马术、休闲娱乐骑乘和赛马四种模式,发达国家大都同时发展几类模式,但各有侧重和亮点。俄罗斯主要发展产品马业,以巴什基尔马、库素木马等为代表的俄罗斯本土马种和本民族特色结合,经过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肉马
13、、酸马奶等产品推动马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推崇人马结合,热衷于参与奥运会马术项目,主要以马术模式推动马产业发展,冰岛走马甚至发展成了旅游项目;美国围绕休闲娱乐骑乘模式发展马产业,40%的美国人能够直接接触马,马产业在美国产业里排第三位,肯塔基已经成为世界知名马都;日本则是在赛马领域做的最好的国家,全国共有38个赛马场,其中东京赛马场是容纳18万人的巨型赛马场。随着人们消费模式不断转变,最终,赛马和休闲娱乐骑乘模式成为国外马产业创造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美国赛用和娱乐用马占马匹总量的50%,提供就业岗位近140万个,2002年产值就达262亿美元。日本是亚洲最大的赛马彩票发
14、行国,2011年商业赛马收益达到29314亿元,参与人数由169万人发展到810万人。在商业马产业的带动下,发达国家无论场地基建、品种培育登记以及种马鉴定及测试技术、产业经营方式、马学研究等都处于领先地位;围绕赛马产业的各项学科和技术都取得与时俱进的突破性进展,马匹驯教技术、马匹智力潜能开发、马产业设施环境的科学性和文化性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美国赛马 马术培训 马术表演(二)国内马产业发展情况我国十分注重马产业的发展,马匹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多达42个,品种数量约占世界马品种的15%左右。马匹大部分分布在北方地区,即兰州以西的新疆、青海,以北的内蒙古、东北、华北北部,以南的四川山地、云贵高原。内蒙
15、古、青海、新疆三地历来是兵家及马商所看重的名马产地,其中内蒙古三河马、青海河曲马、新疆伊犁马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马。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推进速度加快,交通运输网络的迅猛发展,马匹从农业和运输主要动力退居为辅助动力,现代马业逐步兴起。1982年成立了中国马术协会,并于1983年加入国际马联。2002年在全国马匹育种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中国马业协会。赛马场建设、骑马俱乐部、旅游跑马场等实业不断增加,全国约有几百家以上的马术俱乐部。旅游用马更是越来越火,已成现代消费和健康的时尚,一些地区已经开通了旅游马道。喀纳斯河谷马道 白桦林中马道 马道客栈近年来,我国马业与世界马业的交流也在持续增加,国内马业
16、企业家、学者、马术运动员、教练员、马兽医、训马师等先后到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地进行学习深造。为配合现代马业文化传播的需要,2003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马文化博物馆,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马文化博物馆,2008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建成全国首家蒙古马文化博物馆。中国马文化博物馆 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蒙古马文化博物馆商业赛马在香港、澳门已经成熟,香港赛马博彩投注总额已达938亿港元,赛马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10%以上。武汉、广州、北京等5个内陆城市也先后成为速度赛马赛事运作试点。2012年走马比赛成为首届中国马术大赛赛事项目。为进一步支持马产业发展,国家制定了振兴中国马业的“1-4-3”工程计划,即整个产业的
17、产值1000亿元,为国家提供稳定税收400亿元,为城市、农村、旅游提供300万个就业岗位。“1-4-3”工程的龙头产业是商业赛马,它是全行业的经济支柱,是改良几百万马匹的种马来源。随着社会对体育竞技、健身娱乐的要求提高,国内对高质量的竞技用马、速度赛马、长途耐力赛马和娱乐用马的需求量增大,预计2015年我国运动用马市场年需求量将达到10000匹。 民间赛马 香港赛马 香港沙田赛马场(三)鄂尔多斯市马产业发展有利条件从鄂尔多斯市来讲,发展马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具有深厚的马文化根基。马曾经作为人类的天然盟友,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据说成吉思汗陵内那匹
18、“温都根查干”白神马就是鄂尔多斯市乌审马。时至今日,马的精神传承还在延续,大型祭祀、婚礼文化活动中马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有“马背上民族”之称的蒙古族,常年与马打交道,与马有着天然的亲近,不仅掌握独特的育马、驯马技术和技巧,而且识马性、懂马意、解马语。每年各地的那达慕大会,赛马、马术表演活动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看点和亮点。城市雕塑、道路桥梁中马的印记随处可见,体验骑马、观赏赛马已成为城市居民内在精神追求2. 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鄂尔多斯市与宁晋陕等省区毗邻,处于最适合牧草生长和马匹生存繁衍的地理位置,历来是马资源丰富地区之一,也是周边省区重要的马匹供应地。鄂尔多斯传统而独特的马文化在西北地区处于明显
19、优势,境内交通十分发达,多条高速和铁路干线直通外界,国内主要城市直飞航线全部开通,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旅游目的地,依托独特的自然、人文、区位等优势,进一步推动马产业发展,不仅能拓展相邻省区庞大消费群,还能吸引外省资金投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3. 具有较强的产业发展潜力。成吉思汗文化体育产业园、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的集中兴建为马产业发展提供了文化引领和载体平台。各繁育基地为民间赛马和旅游区培育优质马匹成为常态,天骄育马苑拥有100匹高端马,并每年可稳定培育良马3050匹;鄂尔多斯走马御马苑培育能力达67匹。目前,鄂尔多斯市的良马种群已经初具规模,走马数量达1000匹,占内
20、蒙古自治区走马总数的80%以上,走马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4. 具有优良的产业服务设施。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依托深厚的马文化旅游资源和一流的场地设施条件,大力推动马匹繁育、赛马和马文化发展。成吉思汗陵、苏泊罕草原、响沙湾、秦直道等历史自然景观为人所熟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先后建成成吉思汗陵那达慕会场、伊金霍洛旗赛马场(共有100个马房、200个马厩)等赛事场地和蒙古马改良基地、天骄御马苑、走马御马苑、达旗邦城马匹基地等马匹繁育基地,可全面满足马匹饲养、交流各项要求,整体达到自治区领先水平,具备承办全国性赛事能力。成吉思汗陵5. 具有举办大型赛事组织经验。2011年以来,鄂尔多斯成功举办国际马文化节、
21、绕桶世界杯选拔赛、全国马术三项比赛锦标赛、首届中国马术大赛、国际那达慕大会等一系列知名赛事,组织能力和办会水平受到各界广泛好评,赛事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 鄂尔多斯国际马文化节三、指导思想、规划原则鄂尔多斯马产业发展要同鄂尔多斯旅游、体育等规划相衔接,规划涉及1个国家5A级旅游区和4个国家4A级旅游区,规划兼顾短期又要认识到马产业发展的长期性,规划设计体现指导鄂尔多斯马产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思路。(一)指导思想1. 指导思想。以“保护蒙古马基因,提高马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引进国外优良马品种,进行纯繁和杂交改良,培育马品种新类型,不断拓展马匹繁育规模,促进运动马等马种优质化育养,
22、满足区内外日益增长的运动马市场需求,形成高端运动用马品种和繁育基地;以科学的创新发展模式,建立链接和保障农牧民养殖利益的有效体制和机制,加快推进马匹产业化发展;以“推动旅游大发展,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为遵循,不断完善赛马基础设施,积极壮大马业社会场所,增加马文化社会参与普及,强化马产业服务能力,围绕马产业加强饲料、兽药、马具、马工艺品、马文化产品等相关产品的开发;规范和鼓励民间赛马发展,支持企业通过积累赛事运营管理经验发展壮大,最终形成竞技赛马、马上旅游休闲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马产业格局。2. 指导方针。坚持以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提出的建设绿色农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旅游休闲度假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鄂尔多斯市 产业 发展规划 纲要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