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万辆三轮摩托车及万辆电动三轮车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万辆三轮摩托车及万辆电动三轮车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万辆三轮摩托车及万辆电动三轮车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环评报告.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南力帆树民车业有限公司年产20万辆三轮摩托车及15万辆电动三轮车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第四章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本次评价常规环境空气质量因子采用河南省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公司100万吨/年机械热压制盐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监测因子为PM10、TSP、SO2、NO2。监测时间为2012年10月17号-23号连续7天的监测数据,监测地点为草厂庾、后王庄社区、曹庄和本项目的关系见表4.1-1。本次特征污染因子采用河南隆鑫工业园迁扩建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和河南隆鑫工业园迁扩建一期建设项目均为电动车和摩托车生产项目,工艺相似
2、,特征污染因子相同,均为二甲苯、非甲烷总烃(NMHC),且本项目与其位置紧邻。监测时间为2013年11月15-21日连续监测7天。监测因子为二甲苯、非甲烷总烃(NMHC)。监测地点为草厂庾、后王庄社区、曹庄。各监测点与本项目位置关系如下表:表4.1-1 环境空气监测点布设情况序号监测点位方位及距离功能主导风向1#草厂庾NE,890m背景点NE2#后王庄社区SE,420m监测点3#曹庄SW,1160m监测点(1)评价因子根据工程排污及周围环境特征,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确定为TSP、PM10、非甲烷总烃、二甲苯、NO2、SO2。(2)监测时间及频率本次监测因子采用自动监测方法。(3)监测分
3、析方法根据国家标准方法,环境空气各监测因子分析方法见下表:表4.1-2 环境空气监测分析方法一览表项目分析方法检出限NO2化学发光法0.005mg/m3PM10射线法-SO2紫外荧光法0.005 mg/m3TSP重量法0.001 mg/m3非甲烷总烃色谱法-二甲苯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析气相色谱法0.001 mg/m3(4)评价方法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采用污染物评价指数法。公式如下:式中:Ii某污染物的评价指数;Ci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Coi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当Ii1时,表明该污染物超标。4.1.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标准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
4、本次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评价标准详见下表。表4.1-3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单位:g/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来源二氧化硫年平均6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4h平均1501h平均500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20024h平均300颗粒物(PM10)年平均7024h平均150二氧化氮年平均4024h平均801h平均200非甲烷总烃(NMHC)一次浓度2000参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二甲苯一次值30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2)监测结果本次空气质量现常规监测数据见4.1-4,具体限值见下表:
5、表4.1-4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单位:g/m3监测点监测因子取样时间浓度范围标准限值标准指数范围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草厂庾TSP24小时平均2142693000.70.8500SO224小时平均20551500.140.3500NO224小时平均1672800.20.900SO21小时平均61625000.010.300NO21小时平均10902000.050.4500NMHC1小时均值未检出100200000.500二甲苯1小时均值未检出903000300后王庄社区TSP24小时平均2062783000.70.900SO224小时平均19571500.10.300NO224小时平均2
6、262800.250.800SO21小时平均101955000.020.400NO21小时平均10802000.050.400NMHC1小时均值未检出90200000.4500二甲苯1小时均值未检出603000200曹庄TSP24小时平均2232943000.70.900SO224小时平均35771500.20.500NO224小时平均2268800.250.800SO21小时平均82285000.040.4500NO21小时平均20802000.10.400NMHC1小时均值未检出90200000.4500二甲苯1小时均值未检出7030003500(3)评价结果由上表的数据可知,监测点各监测
7、因子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2.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本项目废水在厂区预处理后经集聚区东风路污水管网排入叶县污水处理厂,最终排入灰河,按当地地表水功能区域要求,灰河定为类水体。(1)监测断面根据评价区内河流特点及工程污染物排放特征,本次环评引用叶县环境监测站于2013年1月24日1月28日进行对县高西新村桥断面(市控断面)和焦赞桥东断面(市控断面)(两断面间河段为叶县污水处理厂纳污段)的现场监测数据。(2)监测因子监测因子包括:pH、COD、BOD5、氨氮;同时测定断面的流量、流速、水温等水文参数。(3)监测频次
8、监测连续进行5天,每天采样1次。(4)监测方法监测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的要求进行。地表水各监测因子监测分析方法见0。 表4.2-1 地表水监测分析方法序号项目监测分析方法检出限1COD重铬酸钾法GB11914-895mg/L2BOD5稀释接种法GB/T7488-872mg/L3氨氮纳氏试剂比色法/T7479-870.02mg/L4pH玻璃电极法GB6920-86/4.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标准根据灰河水质功能,本断面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V类水质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4.2-2。表4.2-1 监测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9、准级别及限值 单位:mg/L 序号监测项目单位标准限值1pH无量纲692CODmg/L303BOD5mg/L64氨氮mg/L1.5(2)评价方法根据监测结果,统计出各监测断面各污染因子的测值范围、平均值、超标率、均值超标倍数,并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进行现状评价。计算公式如下:(1)一般项目单项标准指数计算公式:式中: :标准指数;: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mg/L。 (2)pH的标准指数为:当pHj7.0 当pHj7.0 式中: :j点的pH值;:地表水水质标准规定的pH的下限值;:地表水水质标准规定的pH的上限值。(3)监测及评价结果灰河断面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三轮 摩托车 电动三轮车 第四 环境质量 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1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