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汽车城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海国际汽车城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国际汽车城可行性研究报告.doc(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国际汽车城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 上海城市概况 1地理位置、人口、面积 11 地理位置12 人口13 面积14 行政区划 2上海交通21 上海与世界的联系22 海陆空交通 23 中国大陆的交通枢纽 3城市文化特色 4 产业结构 5城市发展战略二 经济概况 1国家经济状况 2上海地方经济状况21 经济总量22 固定资产投资23 价格水平24 居民收入与储蓄三 房地产市场分析 1发展规模12 房地产开发投资和经营情况(19952000)13 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建筑面积和造价(19952000)14 商品房销售和出租情况 (19952000) 22001年上海房地产市场状况 32002年上半年上海
2、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31 年初房价走势稳中略升32 年中房价走势基本趋稳四 政策法规1中国人民银行降息2拆迁安置规定3购买商品住房交易手续费下调4市内外销商品住房并轨41 土地供应的并轨42 商品住房交易的并轨5住房分配货币化6蓝印户口的取消五 旅游市场分析1上海旅游业概况22001年全国各地入境旅游接待收汇情况3江、浙、沪形成国内最大客源市场4上海市旅游市场最新动态六 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11 上海国际汽车城12 上海国际赛车场2项目名称及性质3地理位置4交通状况七 本案必要性与迫切性分析1必要性2迫切性八 相似物业类比1上海各大五星级酒店简述2房价分析3相关配套九 规划设想1规划设想简介
3、2项目构成及平面布置3设计指标建议4、主体工程设备要求十 投资测算1、投资估算表2、可售面积为3、投资可回收额十一 项目swot分析1、优势(Strength)2、劣势(Weakness)3、机会(Opportunity)4、威胁(Threat)十二 建设性意见1、开发进程建议2、营销推广建议3、经营内容4、特殊内容十三 总结一 上海城市概况1地理位置、人口、面积11 地理位置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正当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除西南部有少数
4、丘陵山脉外,上海境内全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为4米左右。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00年,全年平均气温17.6,无霜期300天。年降雨量1302毫米,但全年5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12 人口上海人口规模不断扩大。1949年,上海人口仅为520万。至2000年末,全市年末户籍人口已达1321.63万人,是解放前的2.5倍,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1%。2000年,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84人,其中市区2897人。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人
5、口为1674万人。人口规模增大所导致的住房压力从宏观上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13 面积上海全市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其中区面积3924.24平方公里,县面积2416.2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6219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22平方公里。境内辖有崇明岛,面积为1041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三大岛。各区、县土地面积(2000年)地 区面积(平方公里)地 区面积(平方公里)黄浦区12.41闵行区371.68卢湾区8.05嘉定区458.80徐汇区54.76宝山区415.27长宁区38.30金山区586.05静安区7.62松江区604.71普
6、陀区54.83青浦区675.54闸北区29.26南汇县687.66虹口区23.48奉贤县687.39杨浦区60.73崇明县1041.21浦东新区522.7514 行政区划1949年以来,经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和撤县建区,至2001年末,上海共有18个区、1个县,共153个镇,3个乡,99个街道办事处,3408个居民委员会和2771个村民委员会。2上海交通21 上海与世界的联系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它有着快捷便利的交通条件,上海有通往世界59个城市的国际航空线和 14条海上国际航线。便利的交通,促进了上海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上海每年要接待约12873万人次的外国 游客。不少国家的首脑、领导人也相
7、继来访上海,上海宛如颊东方的明珠,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在上海每年举行各种各样的国际会议,其中,有商业的、政治的、文化的、艺术的,这进一步促进了上海对世界的了解和世界各国对上海的了解。上海已经成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在上海还有二万余家的外商投资企业和近4千家的外国、港、澳、台企业驻沪办事处,这些机构推动了上海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往来。22 海陆空交通航空上海目前拥有二个国际机场。一个是虹桥国际机场,在上海的西区;另一个是浦东国际机场,座落在东海之滨。目前二个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为1640万人次,待浦东国际机场4条跑道全部建成,上海航空的年客运量将达到近1亿人次。铁路上海有各
8、种铁路专用线近百条。上海铁路将建立以直达快运为主线、内接港澳、北连俄欧、东通海外、西达中亚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港口上海港是中国大陆最大的港口,港区面积13600多平方公里。上海港从八十年代开始成为吞吐量超过亿吨的世界大港。上海港将通过外高桥、五号沟工程、黄浦江内部分老码头改造和功能转换,使之成为洲际集装箱货运枢纽港。航运上海巳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个港口建立了航运业务联系。远洋航线:从上海始可以分别抵达香港、台湾(经第三地)、韩国、日本、东南亚、澳人利亚、以色列、地中海、西北欧、南非、南美、美国东西岸等地;沿海航线:可抵达从北到市沿海主要港口;长江航线:可直达长江中下游
9、各港口;内河航线:通过江南水网可抵达江、浙、皖等省各大小港口码头。23 中国大陆的交通枢纽上海有着优良的港口,由此也成为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的集散地。上海港去年的货物吞吐量达186亿吨。 优良的港口和四通八达的内陆交通刚,以及它的工业、贸易、商业等基础,使得上海得天独厚。多年来, 上海除了本地每年的货物进出外,也帮助上海周边省市进出大量的货物, 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交通枢纽 和货物的集散之地。交通的方便,为上海的企业及来上海从事商贸等活动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3城市文化特色我们把上海的城市文化称为“海派文化”。海派城市文化源于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强制性的浸入,然而这种充满矛盾的传统与现代的
10、共存,使得上海成为多种文化汇聚的结合点。海派文化是指在同一场所不同时代特征、不同地理分野,不同审美追求的文化形式融合共存,海乃“海纳百川之喻意”。上海作为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新文化的发祥地,海派文化既有多样又兼容,敏感又合时宜,实效又富于创新的特性,又沿承了吴越文化对生活理解的细腻。它本质上是多样并立,卓而不群,海派文化的生成不仅仅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其更深层内涵是它的边缘文化的气质。4城市经济特色与产业结构41 经济特色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又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上海的经济发展具有多元性和国际性两大特点。多元性 指的是:(1)所有制结构继续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公有制
11、经济增加值3534.13亿元,比上年增长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416.71亿元,增长19.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6上升到28.6。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商业企业零售额领先增长。(2)按照把握机遇、各方参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积极服务、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2001年,上海与西部省市签订各类经济技术合作项目277项,总金额143.47亿元,涉及基础设施、科技、农业、旅游、房地产、汽车、建材、商贸等领域国际性 指的是:(1)对外贸易。上海积极实施外贸出口产品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克服世界经济增速趋缓的不利影响,大力拓展新的出口增长点。200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608.9
1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进口总额332.67亿美元,增长13.3;出口总额276.28亿美元,增长9。单位:亿元(2)吸收外资。上海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抓住世界经济增速趋缓、国际资本流动加快的机遇,扩大利用外资领域,拓展引进外资方式,吸收外资显著增长。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458项,比上年增长35.5;吸收外资合同金额73.73亿美元,增长15.4;实际到位金额43.92亿美元,增长39。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项目明显增加。(3)引进技术、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上海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和适用技术,推动上海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全年共签订技术设备引进合同15
13、14项,成交金额28.26亿美元。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多元化海外市场,发展对外经济合作。至2001年末,上海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30个。 42 产业结构上海坚持“优先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的产业发展方针,使以金融、商贸、信息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得以长足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新的跨越。2000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8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5年增长1倍,“九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5.1%,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50%,三次产业的比例由1995年的2.557
14、.340.2调整为2000年的1.84850.2。5城市发展战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上海加大了生产力布局和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力度,基本完成了对全市6340平方公里的形态规划,形成中央商务区、中心商业区、内环区、外环区、郊县多心多层多组团的布局。在郊县(区)开辟了9个市级工业区,为市区工业扩散创造了条件。同时,加快旧区的改造步伐,从中心区迁出数十万户居民家庭,促进了中心商务区、市级副中心、专业分中心和主要商业街、商业区的建设。面对充满机遇而又富有挑战的二十一世纪,上海已经确定了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把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初步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地位。二
15、 经济概况1国家经济状况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10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49069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32254亿元,增长7.4%。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3543亿元,增长11.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4052亿元,增长7.7%。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5511亿元,增长10.7%;餐饮业零售额4369亿元,增长16.4%;其他行业零售额7716亿元,增长4.9%。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全国城
16、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66元,实际增长4.2%。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现金纯收入1748元,实际增长5.7%。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5.4亿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7.4亿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9%和47.8%,均比上年降低1.3个百分点。附表:200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2000年为100)项 目 名 称全 国城 市农 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7100.7100.8食 品100.0100.199.8粮 食99.399.299.7肉禽及其制品101.6101.7101.4蛋106.0106.3105.
17、3水产品97.196.997.8鲜 菜101.4101.4100.9在外用餐100.2100.499.6烟酒及用品99.799.799.6衣 着98.197.898.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97.797.598.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0.099.3101.1交通和通信99.099.198.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6.6106.7106.4居 住101.2101.7100.32上海地方经济状况21 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运行抗波动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950.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增长幅度连续第10年保持两位数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作用显现,第二、
18、第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85.5亿元,比上年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2355.53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2509.81亿元,增长8.7。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提高,达到50.7。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市财政收入199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全年地方财政收入62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完成年度预算的111.2。其中,增值税111.95亿元,增长19.7;营业税191.12亿元,增长24.3;个人所得税78.44亿元,增长30.2;房产税14.66亿元,增长10.7。全年地方财政支出726.38亿元,比
19、上年增长16.6。22 固定资产投资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促进新一轮投资增长。2001年上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84.31亿元,比上年增长6.1,增幅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投资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712.49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9;更新改造投资436.83亿元,比重为22;房地产开发投资620.31亿元,比重为31.3。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6.51亿元,比上年下降17.3;第二产业投资68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第三产业投资1294.97亿元,增长3.9。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774.38亿元,比
20、上年下降6.7;非国有经济投资1209.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55.6上升到61。在非国有经济投资中,私营、外商及港澳台投资46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1.5上升到23.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1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5.7。其中,交通运输通信投资168.42亿元,增长43.3;市政建设投资177.89亿元,增长8.9;公用事业投资92.25亿元,比上年下降11.7。 23 价格水平200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上年持平。其中,食
21、品类价格上升0.3,烟酒及用品类下降1.1,衣着类下降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2.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下降2.6,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2.1,居住类上升2.3。原材料购进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1.3,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3。24 居民收入与储蓄据抽样调查,2001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2883元,比上年增长9.9;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5850元,增长5.1。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进一步增加。据抽样调查,至年末,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城市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国际 汽车城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4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