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论国民政府的法币价值稳定政策及其在抗战中的作用.doc
《【doc】论国民政府的法币价值稳定政策及其在抗战中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论国民政府的法币价值稳定政策及其在抗战中的作用.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国民政府的法币价值稳定政策及其在抗战中的作用论国民政府的法币价值稳定政策及其在抗战中的作用韩金正贤内容提要法币制度是国民政府为了应对日军试图摧毁中国抗战能力而制定的,所以评价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时不能忽略其对抗战的作用.国民政府应对日本货币攻势的措施之一是稳定法币的信用,其二是防止日方的外汇夺取.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战时体制下国民政府的法币稳定政策,日本攻击法币的状况和法币作用的变化以及英美法币援助政策,汪精卫政权的储备银行券和法币的对立等,探讨国民政府战时法币政策的意义和局限性.以及战时货币政策遗留的影响和战后通货膨胀的原因.关键词国民政府战时法币价值稳定政策持久战战略和法币作用近代战争带有经济
2、战的性质,而经济的中心是金融体制,因此,通过金融体制动员人力与物力便成为战争胜败的关键.日本对华经济侵略表现在既掠夺中国的资源,封锁国民政府的物资往来,同时重点进行以货币为中心的金融侵略.众所周知,掌握经济战主导权的关键在于控制货币,所以,日本想通过破坏法币来摧毁国民政府的抗战能力.法币不仅是国民政府金融制度的基础,而且是对日货币金融斗争的重要武器.不少学者认为,导致战后国民政府败亡的重要原因即通货膨胀就是由国民政府的战时法币政策引起的.但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如董长芝先生就肯定国民政府的战时金融政策,认为它对长期?123?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4期抗战服务具有积极意义.法币在对Et抗战中的作
3、用,正如蒋介石在1939年所说的那样:如果这次抗战发生在币制改革之前,那么中国可能稍微提早败亡或者也许忍辱求和.幸亏现在有法币制度,由此形成良好的金融经济秩序,能为长期抗战打基础.当时任伪中央储备银行顾问的Et本人木村增太郎也说:中国若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之抗战,可见法币对中国抗Et战争具有重要作用.法币制度能在抵制Et军的货币攻势中起重要作用的原因是,国民政府在1935年实施币制改革,形成了民族国家的经济共同体.从经济共同体的观点来看,近代的民族国家就是要形成统一的国家市场,而其中心是货币制造权.如果国民政府货币权的范围涉及不到国家共同体,或者是Et本军的货币攻势分裂或破坏中
4、国的经济共同体的话,国民政府就不能形成民族国家的经济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中Et战争可以说是想用政治经济共同体来完结民族国家的国民政府和Et本帝国主义之间的对立.董长芝:<论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金融体制,<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4期,第63页.蒋介石:<中国金融业的当面前要务,<抗战与建国,香港民社1939年版;多田井喜生:<占领地通货工作续现代史资料11,中书房,1983年,XXXIV页.杨菁:试论抗日战时期的通货膨胀,抗日战争研究)1999年第4期,第94页.对中日战争的看法是多样的,从经济战的角度解释中日战争的有日本的侵略和开发(松本俊郎:<侵略和
5、战争日本资本主义和殖民地化,御茶水书房1992年版),与其相反的有大陆的开发和掠夺(王士花:<开发与掠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由于1930年代的大危机,列强追求以本国为中心的区域经济,1930年以美国为中心的协助外交持续在中国为中心的亚洲秩序中.那就是国民国家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但中日战争期间,日本的日元区政策对国民国家和国民经济的基本概念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形成挑战.(大桥英夫:<亚洲地域经济圈,载讲座现代亚洲4:地域体系和国际关系,东京大学出版会1994年,第96页.?124?论国民政府的法币价值稳定政策及其在抗战中的作用战争期间对敌方进行经济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
6、伪造货币.日本在战争期间大量伪造中国货币,仅一个日本军部专门研究与制造中国纸币的登户研究所就伪造了40亿元.发动战争的日军为了下达军费而使用法币的话,会促使强化法币的价值,加强国民政府的抗战能力.所以,日本为了节约外币,在中国设立了20多个银行,在占领地发行包括军用票在内的新的银行券,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华北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从1938年开始发行的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券(以下简称联银券),在华中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成立后,1939年发行的华兴商业银行券(以下简称华兴券)和汪精卫政权1941年发行的中央储备银行券(以下简称储备券).同时,日本为了禁止法币流通,把法币流通地区纳入日元区,力图实行币制
7、统一和经济统制.日本企图把中国占领地纳入自给经济圈(autarky),用武力来实行经济地域主义.法币制度是国民政府为了应对日军试图摧毁中国抗战能力而建立的,所以评价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时不能忽略其对抗战的作用.不少学者对中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的金融政策进行了研究,比如对政策制定人直接评述,有对以货币战为中心的抗战的分戴建兵:<日本投降前后对中国经济的最后榨取和债务转移,<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1期,第40页.日清水善俊:<中国事变军用票史,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1943年.AkimIriye,TheOriginsoftheSecondWorldWarinAsiaandthePa
8、Ntie.N.Y.Longrmn,1987,P.16.ChangKiaNgau,TheInflationSpir,TheExperienceinChina,19391950,TheMassachusettsInstitutePress,1958;ChouShunHsin,TlleChineseInflation,19371949,ColumbiaUniv.Press,1963;A.N.Young.ChinaSWartirneFirhRrlceandInflation,19371945,HarvardUniv.Press.1965.?125?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4期析以及针对日本货币工作进行
9、的研究等.最近还出版了分析法币和日本货币比价的专着抗战时期的货币战争.但现行的研究只局限于国民政府的货币发行和通货膨胀现象,局限于战时国内统一和控制政策的研究,而对中日双方相互较量并导致货币政策的变化及法币政策的作用却研究力度不够.笔者认为,日本的货币政策和国民政府维持法币价值政策均随着战争的进行而不断变化,尤其是进入持久战以后日本的政策有很大变动,法币的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此后,国民政府维持法币的政策在对外关系上的意义远远大于对内作用.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战时体制下国民政府的法币维持政策,日本攻击法币的状况和法币作用的变化以及英美法币援助政策等,探讨国民政府战时法币政策的意义和局限性,以及战时货
10、币政策遗留的影响和战后通货膨胀的原因.El本对法币的攻势法币生成的背景,也就是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直接动机是克服白银大量外流引起的金融危机.国民政府为了不受国际银价浮动的影响,在抛弃银本位制的同时实行货币管理制度,固定法币的汇率,规定中央,中国交通银行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买卖.此后,又和美国签约售银协定,解决货币准备金,把货币发行集中陈建智:<抗El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El伪的货币金融战,载<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2期;桑野仁:<战时通货工作史论El中通货战的分析,法政大学出版局1965年;岛歧久弥:<El元的侵略史,El本经济评论社1989年;岩武照彦:<近代中国
11、通货统一史十五年战争期的通货头争,守书房1990年.林美莉:<抗战时期的货币战争,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2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82页.?126?论国民政府的法币价值稳定政策及其在抗战中的作用到政府银行,成功地推进统一的国民法币政策.到1937年7月之前,法币在货币流通中所占的比例达到80%,汇率相对稳定.这无疑有利于全国经济的流通,并促进了全国的实质性统一.此时,日本正竭力阻止国民政府形成作为近代民族国家所必须具备的统一货币体系.早在1932年6月,在伪满洲国成立中央银行并成功地进行货币整
12、理后,日本就企图在华北成立第二伪满洲国,为此推进分离华北的工作,还企图成立与南京政府完全独立的自治政权,形成日满华经济区域,从而把华北纳入日元区.当时法币的总发行额为14亿,其中华北,华中,华南分别各占4亿,8亿,1亿,华北成为华中之后的法币主要流通区域.日本想把华北纳入日元区的目的是解决过剩商品引发的国内经济危机,从而扩大与中国的贸易,同时从中国获取更多的资源.但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把白银国有化,并通过统一货币发行权收回国外银行的发行权,使企图强行夺取中国白银的日本感到危机.日军为了阻挠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遂在华北取消法币,设立货币圈,发行了日系货币.日军进驻所谓蒙疆地区的察南,晋北,绥远
13、以后,设立察南银行和蒙疆银行,发行与日元等价的银行券,在天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的华北地区流通朝鲜银行券.但察南,蒙疆的银行券在法币有关对美国出售白银的协定,参见金正贤: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和中美白银协定的含义,东亚历史研究会,<东亚历史研究第5集,1999年6月.<抗日战争期国民政府财政经济战略措施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6页.日井胜美:中日战争,中央公论社1967年,第1O页.日秦郁彦:中日战争史,河出书房1961年,第56页.?127?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4期的冲击下消失,朝鲜银行券在战争爆发后因过度增发而贬值.为此日本政府在占领地新设立伪政权的中央银行,作
14、为侵略中国的经济据点.同时日本为了控制中国金融,破坏法币制度,动用了各种手段,如贬值法币,在占领地回收法币,禁止流通,限制中国人持有法币,如违反则没收,甚至判死刑.随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华北发行联银券,日本对法币的攻势更加猛烈.联银一边发行联银券,一边把它与日元等价起来,力图把华北纳入日元圈.为了回收法币,取消其在华北的流通,日军把法币的流通期限规定为一年,并在华北主要城市设分支机构,保证联银券的普及,兑换,储备和贷出,限制中方的金融机构.日方金融当局通过顾问室派监督和指导到联银分行.为了使法币贬值,日军用联银券换取法币,再到上海取得外汇准备金以破坏法币的对外信用.日本采取破坏法币,夺取外汇的
15、手段,对中国的战时经济构成很大威胁.1937年6月时,国民政府比日本拥有更丰富的资金,战争爆发后在上海外汇市场上出现资本流出现象时,国民政府只采取支付储备金的方式来应付.但随着战争的扩大,作为金融中心的上海形势岌岌可危.国民政府于8月15日公布非常时期金融稳定法,封锁储备金的支付,宣布支付期限为无限期,开始控制战时金吴斐丹:中日货币战争的检讨,载东方杂志3724(1940年l2月16日),第78页.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财政经济战略措施研究,前引书,第485页.联银成立参照满洲中央银行.岩武照彦:近代中国通货统一史,第299页.日柴田善雅:中国占领地的日本帝国主义通货金融工作,浅田乔二:日本帝国
16、主义下的中国,乐游书房1981年,第305页.?128?论国民政府的法币价值稳定政策及其在抗战中的作用融.针对日本联银采取外汇掠夺政策引起法币汇率动摇这一情况,国民政府取消了无限制供应外汇的法币发行基本原则.为防止日方在占领地利用取缔敌伪钞标办法法币及其他金银物品出口检验法等法令,索取外汇和物资,国民政府制定并实施限制汇款及返还的法令.国民政府采取防止日军夺取外汇政策后,日军主要从黑市上购买中国的外汇.中国的外汇黑市最初在上海出现.1937年11月,国民政府为了防止国内资金的流出,制定金融稳定法,限制外汇和现金支出后,开始出现黑市.此后,国民政府又在1938年3月实施外汇审查制度,在不能通过正
17、常的渠道取得进口所需外汇的情况下,外汇黑市更加猖獗.但国民政府继续采取维持黑市的措施,日本也继续从黑市用法币大量夺取外汇.结果法币的对外汇率大大下跌,联银券的市价超过法币.1938年8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中国,交通两家银行的法币价值下调10%,1939年2月又下调30%,从而使法币的价值一跌再跌.特别是1939年3月联银对华北12种重要出口品实行外汇兑换集中制以后,日本夺取法币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日军通过夺取关税,盐税,统税来集中法币,然后再送往上海兑换外汇.英美强烈抗议日本的排他性占领地政策,认为它损害了英美在华北的资本利益,并抨击日本无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日本政府对此做出反应,表示
18、在货币问题上会在华北继续支持机崔国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财政金融政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80页.重庆市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经济法规(上),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第661667页.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财政经济战略措施研究,前引书,第485页.?129?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4期会均等门户开放原则.但是日本政府继1938年1月16日发表近卫首相的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声明后,于11月2日第二次发表近卫所谓的东亚新秩序声明.声称设以日本为主导,不排除中国参与的,永远稳定的东亚新秩序,以此向英美和国民政府表明其排他性地支配占领地的意图.日本政府在外交言辞上表示支持门户开放则
19、,而事实上对英美实施排他性的东亚新秩序.日本之所以敢这样做,主要是日本有信心在华北地区发行联银券来取缔法币,建立与国民政府相分离的独立的经济圈.虽然当时日本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但继联银券下跌之后,日元也从1938年3月开始下跌.中日战争爆发后一年间,日元大量流人中国,象一般货币一样流通.但由于供应过剩,在华北,华中两地出现了利用法币和日系货币间差价获取利润的投机现象,日元大幅贬值.鉴于这种情况,日本大藏省限制和回收日银券.当时日本受到外汇不足问题的困挠,因为日本仅在战争开始一年内就花费了外汇储备的50%.由于庞大的军费支出,外汇问题继续恶化.日本意识到,以贫弱的外汇储备来取缔法币极为困难,遂开始
20、策划用法币夺取更多外汇.其主要办法是,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中占领区,发行以取得外汇为目的的新银行券.日本借发行可自由兑换外货的银行券来进行国外贸易的名义,于1939年5月成立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中央银ForeignRelationsofUnitedStates(Japan:19311941),vd.I,p.762.日日本外务省:<日本外交年表主要文书(下),原书房,1969年,第401页.MichaelA.Bamhart,JapanPreparesforTotalWarTheSearchforEconomicSecurity19191941,ComeU,Univ.Press,1987,P.13
21、1.日清水善俊:<中国事变军用票史,第115页.?130?论国民政府的法币价值稳定政策及其在抗战中的作用行性质的华兴商业银行,发行华兴券.华兴券与法币等价流通,通过它可以获得物资和法币的外汇储备.维新政府为了华兴券的流通,除在上海设本部以外,还在南京设分行,江苏,浙江,安徽各省的主要城市也设分支机构.维新政府规定所有的税都用华兴券交纳,在买卖,债券及债务转移中不得拒绝华兴券,并在上海海关强制使用华兴券,攻击国民政府和国外商人的出口垄断,处罚拒绝使用华兴券者.日本从1938年5月到1939年5月之间获取了2500万元的海关收入,而且为继续夺取外汇,采取一切可以获取法币的方法.例如,伪政权规
22、定银行券强制兑换法币,作为占领地关税收入的法币,在银行存取时,必须使用伪政权的货币.此外,还通过华北,华中,华南地区间贸易夺取法币;利用专卖制度流通军用票,如无军用票,须用法币来交换;在占领地内使用伪政权的货币,大量购买物资后,到上海出售时取得法币;在占领地倾销日本产品来回收法币,通过秘密通道向后方出售日本产品来获取法币.日本还利用多种间接手段以夺取中国外汇.首先,日军为了直接掌握占领区内的外汇,直接控制占领地进出口贸易,出口所获取的外汇直接流人日方银行,日军再支付外汇来大量进口日本产品.其次,日军从后方走私茶,油,皮革等重要战略物资后,再把它卖到国际市场获取外汇,并大量购买中国用外汇买进来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oc 国民政府 法币 价值 稳定 政策 及其 抗战 中的 作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38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