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书法主题碑林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颜真卿书法主题碑林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颜真卿书法主题碑林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颜真卿书法主题碑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概述一、项目名称:颜真卿书法主题碑林建设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简况(一)建设单位:颜真卿书法主题碑林有限公司(二)建设地址: (三)项目负责人: (四)总 投 资:2000万元(六)建 设 期:2年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颜真卿,(709-784),汉族,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曾四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后因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任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兴元元年(784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奸相卢
2、杞趁机借刀杀人,派其前往劝谕,被李希烈缢死。闻听颜真卿遇害,三军将士纷纷痛哭失声。德宗皇帝痛诏废朝八日,举国悼念,并亲颁诏文,追念颜真卿的一生是“才优匡国,忠至灭身,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拘胁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 颜真卿出生于颜氏世家,是著名学者颜师古五世孙。父亲颜惟贞,武则天天授元年(690)科举入高第,授衢州参军,历长安县尉、太子文学,书法极佳,以草、隶著名。颜真卿三岁丧父,由母亲殷氏辛勤教养。“少好儒学,恭孝自立。贫乏纸笔,以黄土扫墙,习学书字,攻楷书绝妙,词翰超伦”。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化瘦
3、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世称“颜体”,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其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陕西蓝田人),时任陕西
4、转运副使。 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点之一,也是历代名家书法艺术荟萃之地。“碑林”由于碑林丛立如林,蔚为壮观而得名。碑林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已它独特的收藏而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瑰宝。石刻艺术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汉唐盛世,造型艺术因反映时代精神而大放异彩。汉代石刻的雄劲、简练,唐代石刻的精美、圆润,都表现了中华民族进取、向上的气派和精神,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范仲淹文化主题公园,就是在顺应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高速发展,社会和谐安定的大好形势下,浓缩传统文化,使之成为表现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一道文化大餐。四 建设内容与规模(一
5、)旅游基础设施项目 包括公园大门、道路广场、电力供排水、排污设施建设等。(二)陈列室 展览室、石刻馆(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项目包括游客服务中心 、碑亭 停车场、五星厕所等。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官至太子太师,进爵鲁郡开国公,也称“颜鲁公”。他出身于书法世家,从小就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颜真卿长期处于政治斗争的旋涡之中,是“安史之乱”前期对抗叛军的中坚人物之一。史载因遭宰相杨国忠排斥,他出任平原(今山东平原)太守。他洞察出安禄山要反,乃增修城池
6、,集训壮丁,屯粮积谷,为麻痹安禄山,整日大张旗鼓与宾客饮酒取乐。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反叛,河朔尽陷,独平原坚守未被攻破。这时颜又联络四方起兵反抗,响应者十七郡,他被推为盟主,合兵30万,迫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在同权臣杨国忠、元载、卢杞及叛军安禄山、李希烈的抗争中,刚直不阿,终于死在李希烈之手,成为忠臣义士的楷模和榜样。他的书法初学晋王羲之和唐褚遂良、张旭等人,后突破了六朝直至盛唐时期的“二王”为宗多少带有贵族化倾向的秀娟纤劲的书风。从而以圆转厚重的笔法代替了方折劲巧的用笔方法,形成浑厚遒劲,丰润奇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创出“颜体”。颜体的间架平整端庄,四面开张,显得豁达大度,气势不凡
7、。颜书遗存较多,最为著名的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颜家庙碑、李元靖碑、颜氏三稿、争座位帖等。颜真卿在书法上的巨大成就和杰出贡献,对中唐之后历朝各代影响极大。比其稍晚的柳公权、释怀素等人,都是初学颜书而成大名的。一、颜真卿及其书法的历史地位颜真卿出生于颜氏世家,是著名学者颜师古五世孙。父亲颜惟贞,武则天天授元年(690)科举入高第,授衢州参军,历长安县尉、太子文学,书法极佳,以草、隶著名。颜真卿三岁丧父,由母亲殷氏辛勤教养。“少好儒学,恭孝自立。贫乏纸笔,以黄土扫墙,习学书字,攻楷书绝妙,词翰超伦”。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化瘦硬
8、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世称“颜体”,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二、颜真卿的传世书法作品及受其影响的书法家颜真卿一生给后人留下的碑刻和真迹之多,在唐代首屈一指。由于他是著名的
9、忠臣和书家,他的书迹为历代统治阶级和收藏家所重视。据蔡绦铁围山丛谈记载,仅宋代徽宗宣和内府的收藏,就有200余件。 南宋时汇集的忠义堂帖收录45种,中国书法全集颜真卿一、二收入52种 。宋人朱长文在续书断中说:颜真卿“碑刻虽多,而体制未尝一也。盖随其所感之事,所会之兴,善于书者,可以观而知之。” 中国书法全集颜真卿一、二共收录常见颜真卿传世楷书作品即代表作品 22种,如开元廿九年(741)的王琳墓志,天宝元年(742)的张仁蕴德政碑,天宝五年(746)写摩崖书法禾山石壁“龙溪”二字,天宝七年(748)的郭虚己墓志,天宝十一年(752年)的郭揆碑、扶风夫子庙堂残碑、多宝塔碑,天宝十三年(754)
10、的东方朔画赞碑, 乾元元年(758)的谒金天王神祠题记、请御书逍遥楼诗碑额表,宝应元年(762)的鲜于氏离堆记刻石、颜允南碑,广德元年(763)的韦缜碑,广德二年(764)的郭家庙碑,永泰元年(765)的颜秘监碑铭,大历四年(769)的颜乔卿碑,大历五年(770)的“逍遥楼”三字、殷践猷碑、张景倩碑、元子蜇遗爱碑,大历六年(771)的宝应寺律藏院戒坛记、麻姑山仙坛记、小字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碑、颜含大宗碑,大历七年(772)的宋广平碑、元结碑、八关斋会报德记、重建颜含碑、臧怀恪碑,大历九年(774)的干禄字书、颜杲卿碑、妙喜寺碑、竹山堂连句,大历十二年(777)的李玄靖碑,大历十四年(779
11、)颜勤礼碑、张敬因残碑、马璘碑,建中元年(780)的颜家庙碑、颜氏告身等。 颜真卿行草书作品墨迹流传较少,大多为刻帖,中国书法全集颜真卿一、二共收录30种,分别是修书帖,乾元元年(758)的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乾元二年(759)的乍奉辞帖、邹游帖、与蔡明远帖,广德二年(764)的争座位帖,永泰元年(765)的鹿脯帖、鹿脯后帖、捧袂帖、乞米帖、朝回帖、南来帖,永泰二年(766)的硖州帖,大历二年(767)的守政帖,大历七年(772)的送刘太冲序、与夫人帖、裴将军诗帖,大历十年(775)的刘中使帖,大历十二年(777)的江淮帖、华严帖、文殊帖,大历十三年(778)的广平帖,建中四年(783)以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颜真卿 书法 主题 碑林 文化 旅游 项目 建设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38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