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 从黄公望《富山居图》看文人画的笔墨语言.doc
《[word格式] 从黄公望《富山居图》看文人画的笔墨语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格式] 从黄公望《富山居图》看文人画的笔墨语言.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看文人画的笔墨语言2010年10月Oct.2010文艺理论LITERARYTHEoRY从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看文人画的笔墨语言杨曼(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黄公望,元四家之首.他的山水画技法博取众家之长,注重绘画的笔墨语言,对文人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他对文人画的笔墨语言进行了创新,他的作品对后来的许多画家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在明清时期受到极大地推崇.他的代表作富春山居图是他风格完全成熟时的巅峰之作,也是文人画作中的一个代表作,此画反映了文人画的笔墨语言特征,即:出于自然且表达主观感受,又重在寓意;以书入画,注重笔墨形式关;追求笔墨的疏野淡泊之美.
2、关键词: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文人画;笔墨语言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90022-02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大痴,又号大痴道人,一峰道人,常熟人.本姓陆,名坚,因出嗣温州黄氏而改姓,其父已年九旬方立嗣,见子久,则说:”黄公望子久矣.”于是黄公望便得名”公望”,字”子久”.有资料说黄公望在青年时期曾”从事经管并计划征收田粮工作,略有成绩,后即被提升fUJI:京的尚书省,担任监察御史院的职务”.黄公望在他的青年时期是积极人世的,期望可以在政治上施展其抱负,但直到中年时期,才谋得浙西廉访司书吏一职,后来到大都在监御史当书吏,经理田粮,后因
3、贪官张间获罪而遭牵连入狱.出狱后,黄公望已年过五十,他加人了全真教,并隐归江湖,改号”一峰”,易姓名为”苦行”,号”净墅”,又号”大痴”.(钟嗣成录鬼簿)以卖卜和收徒为业,往来于杭州,松江一带,暮年落脚富阳,也曾客居杭州,他结交了不少文人名士和画家.黄公望博学多能,除绘画外,还能填词谱曲,通音律,被当时的人视为”奇士”.黄公望的山水画技法博取众家,兼有各派之长,以董巨为主,同时也参用了李郭荆关二米的画法,还受到了赵孟频的一些影响.他的很多思想和主张都是从赵孟烦而来,所以并不能简单的把他归人到董巨一派.恽南田在南田画跋中写道:“子久精神,于散落出作生活,其笔意于不经意中作凑理,其用古也,全以己意
4、化之.”可见各家各派的风格技法在黄公望笔下化为其自己的一种鲜活灵动的笔墨,自成一家.后人奉其为“元四家”之首,后经董其昌的推荐,明清画坛对其推崇备至,许多收藏家和画家以他的作品为追逐对象,特别是他的富春山居图.在当时学习黄公望成为一种世道风尚.明代的张丑记载,大痴画格有二:”一种作浅降色者,山头多岩石,笔势雄伟;一种作水墨者,皴纹极少,笔意尤为简远.”清河书画舫)浅降山水为他自己所创,而最能代表他艺术成就的当属他晚年时期所作的富春山居图.此图传世有两卷,结构和笔法都大体相同,款识不同.一为无用本,因烧掉了起首的一段,所以又称为剩山图,烬余本,此本被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为真迹.另一本为子明本,没有末
5、尾一段,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为伪迹.富春山居图为纸本长卷,墨笔画,是黄公望78岁高龄之后的精心之作,是应其好友道士郑无用之请而绘.这幅画画22了三四年尚未完成,据王原祁所记其历时七年,是黄公望山水风格完全成熟时的巅峰之作,卷末有黄公望自题跋文:”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塞宣布置如许.逐旋填札,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无用过滤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十年青龙在庚寅,歇节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由此可见,此图为黄公望苦心经营之作.此画在构成上极富变化,层次分明
6、,突破了当时取平远的构图,以及布置简括,近景坡石林木,远景山峦,中景水面的这种较常见的构图方式.给人感觉景外有景,山外有山,引人人胜.这幅画无论在构成上,笔墨技法上还是在气魄上都堪称文人画的经典.与很多成功的画家一样,黄公望深受大自然的陶冶和滋养.他的山水画大多从虞山,富春山而来.夏文彦在图绘宝鉴中记录黄公望:”探阅虞山朝暮之变换,四时阴雾之气运,得之于心而形于画.”他非常注重写生,要求”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黄公望通过多年对富春江的观察,对那里的地貌特征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客观地表现了富春江以土质山为主,以松杉为植被的特征.富春山居图不是明确指富春江的哪一段
7、风光,不作具体景物的刻板描绘,而是从整体上对富春山水的整体风貌和情境进行描绘,作品很完美的表现出了富春江的美.黄公望的山水画具有一定意义的写实性,但是这种写实性不是照搬实景,生硬的描摹真山水,而是一种不似之似.此画主要用荷叶皴,披麻皴,荷叶皴表现,是画家用用抽象的符号化感觉来表现自己的心灵感悟.富春山居图中的树是符号化的树,跟现实中的树有区别,是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因为形神是相互依赖的,形似作为绘画表现的前提,它的目的是在传神,以形写神.陈师曾在文人画之价值中写到:倪云林自论画云:”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又论画竹云:”余画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是与非.”吴仲圭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word格式 富山居图 word格式 从黄公望富山居图看文人画的笔墨语言 word 格式 黄公望 山居 文人 笔墨 语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3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