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ISLM模型运用课件.pptx
《宏观经济政策ISLM模型运用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政策ISLM模型运用课件.pptx(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经济政策目标的内涵,二、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它在广泛的意义上指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但通常指劳动的充分就业。通常用失业率高低来衡量充分就业与否。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充分就业并非百分之百的就业,充分就业时仍有一定的失业。凯恩斯认为,消除了非自愿失业、但仍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也就是说,经济社会实现了充分就业时,仍然有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存在。,充分
2、就业,物价稳定,物价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个目标,是指物价总体水平的稳定。经济学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达物价总体水平的变化。常见的价格指数有:(1)消费物价指数(CPI)(2)批发物价指数(PPI)(3)GDP deflator(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一般意义上,当CPI3%,称为通货膨胀;当CPI5%,我们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三个目标是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即产量或收入的增加,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GDP年均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是要保持适度增长率(或称合意的增长率)。比如,当前中国,8%的经济增长率被认为是合意的
3、增长率,经济增长,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密切,如何平衡国际收支也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国际收支平衡是指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就必然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国内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及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一、经济政策目标的内涵,二、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一致性,2、矛盾性,一致性,从长期来看,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是一致的,相互促进的。经济增长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物质基础;物价稳定又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国内物价的稳定,有利于利用国际资源扩大本国的生产能力,加速本国
4、经济的增长;充分就业本身就意味着资源的充分利用,这当然会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矛盾性,在短期中,从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时间来看,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之间并不总是一致的,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是矛盾的;(2)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也有矛盾的一面;(3)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有矛盾;(4)在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矛盾。,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二、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第二节 财政政策,三、财政政策效果,四、财政思想与财政政策,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的工具,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政府支出分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而政府收入则包含税收和公债两
5、个部分。政府购买直接是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它的变动通过乘数效应影响总需求变动。转移支付虽然不能算作直接的总需求,但它通过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总需求。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部分。政府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变动具有成倍的作用。公债是政府向公众举借的债务。发行公债,既能增加财政收入,又能在货币市场上影响货币的供求,促使利率发生变动,影响消费和投资,既具有财政政策的功能,也影响着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的工具,二、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第二节 财政政策,1、自动稳定器,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三、财政政策效果,四、财政思想与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automati
6、c stabilizers),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预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行动。自动稳定器主要通过一下三种制度表现出来:(1)所得税制度。税率不变的条件下:经济萧条NIPIT,避免更大的有效需求不足;通货膨胀NIPIT,抑制进一步的通货膨胀。(2)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经济萧条失业率Tr可支配收入减少较少,避免更大的有效需求不足;,(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农产品P政府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国民收入水平的降低减少 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是自动发生作用,对宏观经济进行
7、反向调节,无需政府作出任何决策,因而成为防止经济大幅度波动的第一道防线。但是,它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这就是相机抉择的财政,也叫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其根本原则是:逆经济风向行事。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政府运用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减少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刺激总需求。(2)紧缩性财政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增加税收,减少政府
8、支出,抑制总需求。,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的工具,二、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第二节 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2、财政政策效果的 挤出效应,三、财政政策效果,四、财政思想与财政政策,3、财政政策效果的 IS-LM模型分析,4、财政政策的局限性,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当我们考虑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情况下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时,就要考虑到财政政策对两个市场的影响。财政政策发生作用的过程(以政府增加购买支出为例):,g AE yL1L2riAEy,上述作用过程说明,政府支出增加,使总需求与国民收入上升,但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从而投资于总需求减少,对
9、增加的国民收入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财政政策效果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效果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引起利率的提高,从而使得私人部门的投资减少;或者政府削减税收,使得私人消费增加的同时私人投资减少的现象。,在实施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过程中,由于政府投资增加从而会增加货币需求,引起市场利率上升,导致私人投资于消费减少,是刺激经济的作用就本减弱,如图5-1所示。,在图5-1中,假定政府购买支出增加g,则IS曲线将从IS1右移到IS2,其移动的正向距离为E1E3=kgg,即一笔政府支出G能带来若干倍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收入应从y1增加到y3,但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的均
10、衡点为E2,实际的国民收入只增加到y2,y2y3即为挤出效应。,E3,IS2,y3,财政政策效果的“挤出效应”,E2,y2,图5-1 挤出效应,LM,r2,kgg,政府支出会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投资呢?具体来说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同d越大,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固然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第二,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即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的需求(交易需求)的增加也越大(LM越陡),因而使利率上升也越多,从而“挤出效应”也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的“挤出效应”,第三,货
11、币需求的利率弹性。h越小,说明货币需求稍有变动,就会引起利率大幅度变动(LM越陡)。因此,当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越多,因而对投资的“挤占”也越多。相反,如果h越大,则“挤出效应”越小。第四,投资的利率弹性。d越大,则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财政政策效果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影响。从IS-LM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不别,具体包括一般情况和特例。,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模型分析,1.财
12、政政策效果的一般分析(即IS、LM均为正常斜线)当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国民收入变化就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国民收入变化就越小,财政政策效果也就越小。,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模型分析,1.财政政策效果的一般分析(即IS、LM均为正常斜线)当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国民收入变化就越小,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小。反之,LM曲线斜率越小,即LM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国民收入变化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也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的IS-L
13、M模型分析,2.财政政策效果的特例 在IS-LM模型中,当LM曲线越平坦,或IS曲线越陡峭时,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反之,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这出现了财政政策的凯恩斯主义极端和古典主义极端两种特殊情况。(1)凯恩斯主义极端。在LM曲线呈水平状态时,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效果最大,称为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模型分析,在右图中,当LM曲线在凯恩斯区域时,斜率为0,党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尽管IS曲线向右移动,但不会引起利率的上升,从而对私人投资不产生挤出效应,所以,财政政策效果最大,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为y1y2。,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模型分析,r,r0,O
14、,y1,y2,y,IS1,IS2,LM,凯恩斯主义极端,2.财政政策效果的特例(2)古典主义极端。在LM曲线呈垂直状态时,财政政策效果为0,称为古典主义极端情况。在右图中,LM曲线在古典区域为垂线,此时,政府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利率上升,而收入不变,仍为y0。在这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最大,财政政策效果为零。,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模型分析,r,O,y0,y,IS1,IS2,LM,古典主义极端,r1,r2,E2,E1,财政政策在实践中,还会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制约。(1)经济形势难以准确判断。(2)时滞。政府要相机抉择使用财政政策,从认识到决策,从决策到实施,到产生效果,都有一
15、个时滞的问题。(3)支出乘数。财政政策的力度到底多大,取决于对支出乘数的准确估计,但支出乘数具有变动性和难以估计性。(4)社会阻力。任何一项财政政策措施都可能遇到某些利益阶层或集团的反对,例如,增加税收会引起普遍反对。,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的工具,二、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第二节 财政政策,1、平衡预算财政,2、功能财政,三、财政政策效果,四、财政思想与财政政策,3、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4、赤字与公债,平衡预算财政,财政预算确定政府在既定年度内的预计支出与预期收入。在一个财政年度中,如果政府收入超过支出,就会产生预算盈余;政府收入小于支出,就会产生预算赤字;政府
16、收入等于支出,就是预算平衡。西方学者认为原有的财政预算平衡思想主要是年度平衡预算和周期平衡预算两种:(1)年度平衡预算:在一个财政年度内保持预算平衡(2)周期平衡预算:在一个经济周期内保持预算平衡,功能财政,根据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当实现了这一目标,预算可以是盈余,可以是赤字的。这样的财政称之功能财政。依据功能财政的思想:政府在经济萧条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这样就造成政府支出大于收入,结果出现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这样就造成政府的收入大于支出,结果出现预算盈余。,充分就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政策 ISLM 模型 运用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38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