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 图法院判决及行政裁决引发的思考pdf.doc
《“武松打虎” 图法院判决及行政裁决引发的思考pdf.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松打虎” 图法院判决及行政裁决引发的思考pdf.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松打虎”图法院判决及行政裁决引发的思考 郑成思 年末,北京海淀区法院就“武松打虎”图版权纠纷一案,判被告山东景阳岗酒厂未经许可将刘继卣创作的图画用作商标,构成侵犯版权,判被告停止侵权并向版权人支付赔偿。 年 月,中国国家工商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终局裁定景阳岗酒厂以“武松打虎”图注册为商标,侵害了版权人的在先版权,应予撤销注册。正如一年前上海法院就吴冠中诉朵云轩等一案的判决一样, 在北京的这一判决与裁决,依中、外商标法及国际条约看,均在情理之中。该两案(版权侵权诉讼案与注册不当撤销请求案)也并不复杂。但在 年初之后,在北京却召开了对判决与裁决持极大异议的“研讨会”,杂志上也出现了持异议的文章。这
2、反映出国内在知识产权研究上与国际的实际差距, 反映出一些在外国早已解决的问题,我国仍有一些学者因对外界的不了解,还把它们当成“新”问题讨论着、探索着。 一、问题的提起国际惯例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我国报刊及政府文件, 近年来经常提到“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用了十几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一百到二百年才走完的路程”。有的人极不赞成这种提法,斥之为“没有根据”。但笔者却认为这种提法不仅符合事实,而且也是中国应当走的路,反倒是那种认为外国人走了一、二百年,中国也必须再走一、二百年的理论,是不可取的。我们不可关起门来搞“法制”,不可拒绝国外现有的成功经验。虽然在事实上,没有人会真的一概排斥国际上现有的经验与
3、成例,一切要自己从头做起,但在理论上,出于语言障碍及其他原因,确有人主张一切均不应参考、参照或借鉴国际已有经验这首先指国际公约,其次是外国法律及案例。几十个国家乃至上百个国家的专家组,在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研讨中得出的结论,我们有的人居然认为毫不可取,轻易即予以否定,而代之以他们的却是真正无根据、无体系、无逻辑的理论。这样的“理论”不被我国立法或执法部门采纳,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这种理论之一,就是因商标权与版权相冲突的诉讼案处理引起的一种“全新”的“权利穷竭”理论。”原则,是知识产权许多领域中都在法律上及国际公约存在的一条原则。 年,笔者于当时国家出版局的出版参考资料中首次译为“权利穷竭”。 年,
4、又在“通论”用“版权穷竭”为题名。这一术语后来被许多人沿用。 年,中国专利局在解释专利法时,译为“权利一次用尽”。笔者感到比笔者的译法更通俗易懂。在版权领域,”指的是“发行权一次用尽”。就是说,对于经过版权人许可而投放市场的一批享有版权的作品复制品(图书、音带,等等),版权人无权再控制它们的进一步转销、分销等活动。也就是说,获得了发行权许可的被许可人,无论自己如何转销,或通过“分许可证”再许可第三人分销,均无需再度取得版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版权人的“发行权”使用一次后,就“用尽”了。这一原则至今是多数国家在法律、法理或司法实践中均承认的。只有法国、比 利时等少数国家,认为作者有权将作品的复制品
5、一直控制到“最终使用人”,从而不承认“权利穷竭”原则。在专利领域,该原则表现为“销售权一次用尽”。它在我国专利法中规定得很明确,无须赘言了。外国专利法也有类似规定。在商标领域,情况也大致相同。该原则指的是:经商标权人许可而将其有效注册商标附贴在商品(或标示在服务)上,有关商品的进一步转销、分销,乃至分销时分包装(分包装时改变了商品的质量者除外),如再加附同样商标,均无须再度获得许可。这条原则,在承认它的国家法律或司法实践中,本来是清清楚楚的。但由于在国际贸易的大环境下,有的国家认为:许可在一国发行,权利人的发行权并不会在另一国“穷竭”;有的国家则认为:只要权利人已许可发行,则不论在任何国家,他
6、均不应再行使其发行权了。当然,还由于法国等国家根本就不承认这一原则,所以,世界贸易组织在成立时,在其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即 条约),规定了各国有权“自行其是”。如果一个国家承认“权利穷竭”原则,就在立法或(和)执法中,对权利人的知识产权增加了一条“权利限制”。但无论增加什么样的权利限制,都不会剥夺权利人起码的专有权。这些对权利限制的限制,就版权领域而言,在伯尔尼公约中,在 中,均有明文规定的。综上所述, 无论国际条约还是外国法、 中国法,在承认“权利穷竭”原则时,均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经过权利人许可。未经权利人许可的任何使用,决不会导致权利穷竭。否则,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失去了意义。以未
7、经许可为基础去“研究”、“讨论”权利穷竭问题,其结论均只能离题越来越远。在 协议中,增加了伯尔尼公约所没有的一项内容,就是把版权与工业产权所各自保护的范围在可以区分的限度内尽可能区分开。这就是 第 条第 款所规定的“版权保护应延及表达,而不言及思想、工艺、操作方法或数学概念之类”。在这里“思想”(,专利法中有时称“解决方案”)、“工艺”,等等,显然属于专利保护范围,“数学概念”显然处于公有领域之中。 及现有的一切国际公约,均没有费心去区分版权与商标权的不同范围。因为,从受保护内容讲,这二者是不易混淆的;从受保护客体讲,一部分具有独创性的文字、图案,在作为商标意识使用的同时,因 “独创性”符合版
8、权要求而享有版权,是不言而喻的。而专利领域设计方案(或思想)、概念的具体细化就可能走向“表达”。细化到何种程度就享有版权了,有时确实弄不清。这就使一部分人往往因这个“交接点”的不清而混淆了版权与专利的不同保护对象。故国际条约认为有必要作出规定。在外国法中,还有一种“权利转换”。不了解它的人,往往把它误当成“权利穷竭”。实际上,它只是有的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打算避免“双重保护”而采取的一种法定措施。例如,从 年到 年,在英国法中,对于既能受版权保护,又能受外观设计(即工业产权)保护的“工业品外观设计”,规定了经版权人许可,将有关享有版权的外观设计投入工业品的使用超过 件的,则有关设计丧失版权,转而受
9、“特别工业版权”保护。在这里要注意三点:第一,版权丧失而转享工业版权的前提,仍旧是“经版权人许可”。 决不会因为他人擅自将版权人的作品(例如一幅画)用在工业品上,版权人的原有版权就丧失了。第二,版权转为“工业版权”后,权利人仍旧是原版权人,而不是被许可人或其他人。并不是说:原版权人许可 将其图画用在工业品上之后, 如果也想用在工业品上,就无需取得原版权人许可了。第三,自 年英国新版权法颁布后,这种“转换权利”制度已不复存在。象法国在一百多年前承认了“双重保护”不可避免一样, 英国也已承认了这一事实。就是说,英国现行版权法中,一方面,采用“交叉保护”的“外观设计权”,另一方面,承认了“双重保护”
10、的客观存在。这些就是有关国际条约及外国法的情况。为避免在版权与工业产权的关系上(尤其在“版权穷竭”问题上)发生误解或歧义,当然首要的是应具备知识产权保护的常识(例如使用他人作品应事先取得许可)。如果能认真阅读一下有关公约及有关外国的法律(乃至中国已有法律),至少有助于减轻误解,在议论时减少偏差。 二、版权与工业产权的界线析一种“穷竭”新论完全抛开上述“一”中已论述过的国际(乃至国内,如中国专利法)成例于不顾,乃至离开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基本出发点,对我国现存大量的,以 “武松打虎图”等几个案例为典型的商标权与版权冲突的纠纷, 我国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权利穷竭”理论。这种理论只在发达国家一、二百年
11、前有过。因为当时的实践还不足以分清双重保护、交叉保护等从现象上看似乎复杂的情况。我们如果不是执意非要再走一、二百年的话,本来可以不在这里议论这些现在已经不复杂、而且在公约及法律中已经清楚的问题。这种“穷竭”理论的出发点是:一个享有版权的作品,只要被他人未经许可而当作商标使用, 版权人的权利就“穷竭”了。他无权告商标领域的使用者侵权。 这一出发点错在不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常识。除了“法定许可”的范围外,任何未经许可的、 对他人版权作品的使用,决不会使他人的版权穷竭,也不能(或不应)产生出自己的新权利。在“未经许可”的前提下,如果问起版权人的权利“穷竭”于何处?答案在中国只可能是:穷竭于作者死后 年
12、。对这点基本常识,应当说,一审判决“武松打虎”图版权纠纷的法院是清楚的,商标评审委员会也是清楚的。伯尔尼公约第 条在讲到版权人的“复制权”时,强调了“以任何方式或形式”的复制,均应取得版权人许可。 年底,新缔结的两个版权条约,重新对此加以复述,正是为了避免有人产生诸如下面的误解:将图画印制在图书中,属于版权人控制的复制;将图画印制成商标标识,就不再属于“复制”了。因为依照这种误解,版权人的权利中,相当大一部分就会落空。当然,就“武松打虎”图一案讲,该图的版权人并非从未许可任何人将其用于酒类商品,但从未许可被告使用。该版权人的被许可人景芝酒厂也未向被告发过分许可证。因此,被告无论作为商标还是装璜
13、的使用,均是未经许可的、非法的使用。在讨论中,也曾有人认为:既然版权人已许可一家使用,则另一虽未经许可使用,也应属合法。这就是说,权利人签了一份许可合同就等于向全世界签了万份许可合同,任何人均可不再征得许可而使用。如果真的如此,许可合同的签与不签,还有什么意义?在这里值得指出的是: 这种把“合同”产生的“对人权”与知识产权本身的“对世权”相混淆,并认为前者的专用程度高于后者的错误,几乎发生在同样的议论者身上。笔者在再论知识产权的概念一文中已有详述。版权作品经许可而用到商标领域(或其他工业产权领域),也可能产生版权“穷竭”。如果真的要在“发行权一次用尽”的含义下借用“穷竭”这一术语,并非绝对不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松打虎” 图法院判决及行政裁决引发的思考pdf 武松 法院 判决 行政 裁决 引发 思考 pd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3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