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调和教案.doc
《色彩调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彩调和教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色彩的调和课时:两课时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色彩的调和现象,学习利用调和色表现物象的基本方法,感受调和色带给人的美感。课业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什么是色彩调和以及色彩调和给人带来的和谐、平静、温馨的感觉;知道色彩调和的表现方法和特点。技能目标:会使用至少两种调和色彩的方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以及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色彩调和,能运用两种以上的色彩调和方法,使画面和谐、沉稳。教学难点:创造性地使用色彩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又和谐的画。教学准备:
2、教学课件、范画、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图案草稿。教学过程:第一节一、 欣赏导入:课件出示:比较儿童居室效果图。思考: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教师:这种色彩丰富又和谐统一的搭配就是调和的美。揭示课题板书:色彩的调和二、讲授新课:1、色彩调和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书中介绍了那些色彩调和的方法?让学生打开书本第十四页,自学。2、学生汇报,读定义。3、欣赏感悟:鸡冠花与睡莲这两幅画是怎样使色彩调和的?组织小组交流,分析书中作品是如何使用调和色的,说说带给人的感受。设计意图:了解色彩调和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感受作品内容与色彩带给人的调和之美。4、如果我们来创作一幅画,除了这几种方法之
3、外,还可以用其他什么色彩调和的方法?看书第十五页,我们一起来研究。分组研究,讨论。5、演示调和色的调色方法。教师: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种方法为你的画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1)、起稿。(2)、选择水粉色。(3)、调色、着色。学生观看演示,动笔试一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色彩调和。设计意图:学习色彩调和的方法,体验色彩调和带给人的美感。三、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根据掌握的色彩调和的知识进行调色练习,完成一幅表现色彩调和的作品。2、学生实践创作,教师辅导。第二节一、作品展览,进行评优1、学生活动:请你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它使用了什么调色的方法?给人什么感觉?2、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调和的效果。设计意图
4、:引导学生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二、优秀作品展示,激发创作激情1、优秀作品欣赏,强调色彩调和2、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三、继续完善或创作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辅导。四、课后拓展展示其他内容的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宁静的中性色背景上,鲜明的地毯和织物强调了墙上画面的色彩。大面积的色彩,可以给人一个温馨的生活空间。 形状组合非常巧妙。在深红色的背景上悬挂了一个白色的纸球,在桌子的上方也同样悬有一个纸球。当夜幕降临时挂上红色的窗帘,会形成一种极为美妙的视觉效果。地上黄麻席的调子使纯白地面的生硬感得到了缓和。在淡紫与鹅黄色彩柔和
5、的平面上,一个多彩的灯饰,几乎是抽象派艺术的翻版,不规则的形状以及三原色在此都可以看到。从花瓶与插花中,橘色与紫色的平衡,到椅子流畅的线条,每一细节无不精心设计,从而达到整体的完美。 几乎所有色彩调和的区域都得到了现代艺术的启迪。在这里,活泼的蓝绿格的织物洒在橘色的背景上,极为大胆,它同时也呼应着墙上及靠垫上点状的设计图案。 黑白两色与三原色的组合是抽象艺术设计的典型表现,能够形成一种明快的色彩设计。中性色的墙壁使抽象图案更为突出,黑白宽条的沙发与装饰画中的色彩相互映衬。一、色彩的调和色彩的调和是指几种色彩相互之间构成的较为和谐的关系,也就是指画面中色彩的秩序关系和量比关系应该在视觉上符合审美
6、的心理要求。 在色彩画的写生中,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是构成画面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对比,包含了色彩表现中统一与变化的法则,能使在特定的环境中,色彩与色彩之间相互作用更为明显,变单调为丰富,使色彩美的张力更充分地呈现出来。 色彩调和作为色彩对比的补充手段,则主要在画面的色彩布局中,作为缓和色彩矛盾,谐调色彩关系的方法来使用。也就是说在写生画面中出现色彩生硬、火气、色调过头、个别颜色过于突出的情况下,用调和的手法使画面色彩关系谐调起来。常用的手法有这样几种: (1)运用中性色来缓解色彩的对比程度。这是指用黑白灰来调和画面的色彩,在两个邻色之间契入“黑白灰”这些无彩的中性色,既使画面色彩对比和谐,又能使相
7、邻的色彩各自得到加强。如画绿衬布上的一盘西红柿,这是典型的补色对比,如果在画面中将背景加深,盘于用中性白颜色来画,就会使红、绿各自的色彩张力得到加强。在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特别是在那些宫殿亭阁的雕梁画栋中,往往在大红大绿的对比中间以黑白灰或金银等中性色来调和,使之既强烈,又和谐。 (2)增加相近色使画面多种颜色调和。有时写生时为寻求画面色彩丰富多彩,将各类复色找的变化较多,暗部反光及条件色也过于张扬,使得总体色彩较花,这种情况下,就要根据光源色,适当增加各景物的共同色素,使之形成统一色调。如画落日黄昏时的河边树林,就要在对比色的布局中,将树木受光部分、河水倒影天际间的云霞适度地笼罩上一层暖橙色
8、,使万物洒满夕照的金色光,充满暖意,这是增加共同色素的影响和作用。 (3)再一种调和的方法是控制面积,拉开距离,消弱色彩矛盾。不要在画面中让两个相邻的面积相等,可以根据一个颜色的面积挪移另一个颜色的部分面积,这是从色彩的量比关系上去调和。当两块颜色在并置对比中越比越显得活,可以从明度和纯度上加以变化来削弱色彩矛盾,改变其中一种颜色的明度,使两色深浅不一以缓冲色彩的刺激,使画面和谐生动。(一)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类似调和与对比调和。1、 类似调和类似调和强调色彩的要素中的一致性关系,追求色彩关系的统一,类似调和包括同一调和与近似调和两种形式。(1) 同一调和
9、在色相、明度、纯度中有某种要素完全相同,变化其它的要素,被称为同一调和;当三要素中有一种要素相同时,称为单性同一调和,有两种要素相同时称为双性统一调和。A、单性同一调和包括: 同一明度调和(变化色相与纯度 ); 同一色相调和(变化明度与纯度)同一纯度调和(变化明度与色相)B、双性同一调和包括: 同色相又同纯度调和(变化明度)同色相又同明度调和(变化纯度)同明度又同纯度调和(变化色相)()近似调和在色相、明度、纯度三种要素中,有某种要素近似,变化其它的要素,被称为近似调和,由于统一的要素由同一变化为近似,因为近似调和比同一调和的色彩关系有更多的变化因素。如: 近似色相调和(主要变化明度、纯度);
10、 近似明度调和(主要变化明度、纯度): 近似纯度调和(主要变化明度、色相); 近似明度、色相调和(主要变化纯度); 近似色度、纯度调和(主要变化明度)近似明度、纯度调和(主要变化色相)无论同一调和还是类似调和,都是追求同一的变化,因此一定要依据这个原则来处理好二种对立统一的要素组合关系2对比调和对比调和是以强调变化而组合的和谐的色彩。在对比调和中,明度、色相、纯度三种要素可能都处于对比状态,因此色彩更富于活泼、生动、鲜明的效果。这样的色彩关系要达到某种既变化又统一和谐美,主要不是依赖要素的一致,而要靠某种组合秩序来实现。我们称为秩序调和。下面介绍几种秩序调和的形式。a、在对比强烈的两色中,置入
11、相应的色彩的等差,等比的渐变系列,以此结构来使对比变得柔和,形成色彩调和的效果。b、通过面积的变化统一色彩。c、在对比各色中混入同一色,使各色具有和谐感。d、在对比各色的面积中,相互置放少面积的对比色,如在红绿对比中,红面积加上小面积的绿色,绿面积中加上小面积的红色;或者在对比各色面积中都加入同一种小面积的它色,也可以增加调和感。e、在色环上确定某种变化的位置,这些位置以某种几何形出现,它们包括: 三角形调和。又可称为补色单开叉关系,属于三色调和。根据开叉的宽窄,可以在色环上寻找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三种位置的三色对比。四角形调和。通过色环上正方形及长方形的位置,可寻找到四色对比
12、的调和。可称为补色双开叉的色彩关系。五角形及六角形调和。色环上的五角形及六角形的位置,呈多色调和关系。随着角数的增加,色彩对比越加丰富变化。为了使之统一和谐,应注意利用各种秩序的形式。色彩混合由两种以上不同的色相混,会产生新的颜色,这两种现象经常发生,并在色彩的实践中发生很重要的作用。色彩可以在视觉外混合,而后进入视觉,这样的混合形式包括两种形式:加法混合与减法混合,色彩还可以在进入视觉之后才发生混合,称为中性混合。(一)加法混合加法混合是指色光的混合,两种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会提高,混合色的总亮度等于相混各色光的亮度之总和,因此称为加法混合。(二)减法混合减法混合主要指的是色料的混合。
13、(三)空间混合色彩的空间混合有下列规律: 1凡互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的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红与青绿的混合可得到灰、红灰、绿灰; 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空间混合时,产生二色的中间色。如:红与青混合,可得到红紫、紫、青紫; 3有彩色系色与无彩色系色混合时,也产生二色的中间色,如:红与白混合时,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浅红。红与灰的混合,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4色彩在空间混合时所得到的新色,其明度相当于所混合色的中间明度; 5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a、混合之色应是细点或细线,同时要求密集状,点与线愈密,混合的效果愈明显。色点的大小, 必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
14、。一般为1000倍以外,否则很难达到混合效果。空间混合有三大特点: (1)近看色彩丰富,远看色调统一。在不同视觉距离中,可以看到不同的色彩效果; (2)色彩有颤动感、闪烁感,适于表现光感,印象派画家贯用这种手法; (3)如果变化各种色彩的比例,少套色可以得到多套色的效果,电子分色印刷就是利用这种原理。(二)色彩调和的原理的归类原理(一): 和谐来自对比。从色彩视觉的生理角度上讲,互补色的配和是调和的,因为人在看某一色时总是欲求与此相对应的补色来取得生理上的平衡。伊顿说:“眼睛对任何一种特定的色彩同时要求它的相对补色,如果这种补色还没有出现,那么眼睛会自动地将它产生出来。正是靠这种事实的力量,色
15、彩和谐的基本原理才包含了补色的规律。”孟塞尔色彩调和论也是以互补色的理论为依据的。他认为若把构成画面的各种颜色全部混合(或放在旋转盘上混合)能产生第五级明度的灰,那么,色彩配合是调和的。他曾用各种名画做过色彩分析试验来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但从前一节色彩对比中可以看出,如果要有调子的倾向性,就不能产生五级灰。原理(二):秩序产生和谐。由于人生活在自然中,来自自然色调的配色和连续性,就成为人视觉色彩的习惯和审美经验。自然界景物的明暗、光影、强弱、冷暖、灰艳、色相等色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都有一定的“自然秩序”,即自然的规律。如:光线照射着一个物体,必然会产生高光亮部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投影,其变化是有
16、秩序、有节奏,非常和谐的。人们都会不知不觉地用自然界的色彩秩序去判断色彩艺术的优劣。因此,色彩的调和是一种色彩的秩序。色立体的色相、明度、纯度的系列是按一定秩序排列制作的。在色立体中,任何直线、圆、椭圆、螺旋形都是有方向的,选择的配色都是调和的。原理(三):和谐产生节律。在视觉上,既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的暧昧的配色才是调和的。配色好像谱曲,没有起伏的节奏,则平板单调,一味高昂紧张则杂乱、反常。配色的调和取决于是否明快。过分刺激的配色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过分暧昧的配色由于过分接近模糊,以致分不出颜色的差别,同样也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不满足、乏味、无兴趣。因此,变化与统一是
17、配色的基本法则。变化里面求统一,统一里面求变化,各种色彩相辅相成才能取得配色美。原理(四):变对比为平衡产生和谐。配色的调和与色相、明度、纯度和面积有关。不同的颜色知觉度也不同,按照歌德的纯色明度比数,用黄与紫两个纯色来构成图案色彩的话,面积比是13。用红与绿两纯色来构成图案的话,他们的比是11。但孟塞尔认为,色彩和谐的面积比同时与纯度有关。如:红(R5/10)与青绿(BG5/5)同等的面积在回旋盘上旋转混合不会得到无色相倾向性的正灰,这显然是红的纯度高,只有把红色纯度降低或将红的面积减为青绿的一半,才能取得和谐。 这证明红与青绿相配,如果明度相同,红的纯度等于绿的两倍的话,那么绿的面积应是红
18、的两倍。因此配色中较强的色要缩小它的面积,较弱色要扩大其面积,这是色彩面积均衡的一般法则。当然,色彩的面积均衡的取得是一种创造色彩静态美的方法,如果在一幅色彩构图中使用了与和谐比例不同的配色,有意识让一种色彩占支配地位,那么将取得各种富有感染力的配色效果(色相调子)。原理(五):卯榫对比是需求与满足的关系,满足需求就是和谐。能引起观者审美心理共鸣的配色是调和的。由于各个民族以至每个人的生理特点(如性别、年龄等)、心理变化(如欢乐、喜悦、悲哀等)和所处的社会条件(如*、经济、文化、科学、艺术、教育等)与自然环境不同,从而表现在气质、性格、爱好、兴趣以及风格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在色彩方面则各有偏爱
19、。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时期,人们对色彩的审美要求、审美理想也是不一样的。有时一种新颖时髦的流行色是人们所追求的配色;不同的色彩配合能形成富丽华贵、热烈兴奋、欢乐喜悦、文静典雅、含蓄沉静、朴素大方等不同情调。当配色反映的情趣与人的思想情绪发生共鸣时,也就是当色彩配合的形式结构与人的心理形式结构相对应时,那么人们将感到色彩和谐的愉快。因此,色彩设计,必须研究不同对象的色彩喜好心理,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做到有的放矢。原理(六):实用即是和谐。配色必须考虑到实用性和目的性。用于交通信号、路标的色彩要求突出,因此对比强烈的色彩相配是适用的;用于工作场所的色彩一般应选柔和明亮的配色,避免使用过分刺激,
20、容易导致视觉疲劳,降低工作效率的配色。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商业设计、工业设计等由于实用功能各异,都对配色有特定的要求。除上述以外,色彩的调和还与色彩的形状、位置、组合形式、表现内容等因素有关。总之,色彩的调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增大字体 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色彩问题既是科学的问题,也是艺术的问题。人类崇拜光与色,几千年来,一直百折不绕地探索着。这里既有人类对光与色原始的直觉;又有艺术家、诗人浪漫的想象与表现;也有科学家、心理学家寻根刨底的科学研究。于是人们对光与色的审美感受,有合规律的科学一面,也有源于感觉的艺术一面。艺术表现追求的是个性化,而艺术的魅力在于个性化的表现和创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色彩 调和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36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