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国职业装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doc
《精品中国职业装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中国职业装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职业装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真诚为您服务【中国工装网】:在服装产业中,职业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分支,除了有服装最基本的一些功能之外,它还有普通服装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也正因如此,它最终从服装大类中分离出来,在在座各位企业家精英和相关协会的推动下,发展成为一个单独的产业。职业装是标志性、功能性、实用性相结合,具有行业特点和职业特征,能够体现团队精神和服饰文化的标志性着装。我国的职业装产业发展的历史并不长,最早一批职业装企业其实就是劳保服企业。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各产业的逐渐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整个社会对企业形象与文化、行业形象与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职业装这一产业便在国内逐渐受重视,但
2、它真正自立门户,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从此,这个产业逐渐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近几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伴随着社会形态、文化背景、经济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变化,职业装不断继承、创新,其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大家逐渐意识到职业装作为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职业装已成为了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都意识到,职业装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整体风貌和文化形象的作用;各个企业普遍把穿着职业装作为企业形象、企业素质和企业文化等综合实力的象征。同时,也促使国内职业装逐步向严谨、规范、高层次和多功能方向发展,也因此出现了以公安、税务、邮电、交通、银行等为代表的大量独具行业
3、特色的职业服装。2008年的奥运会,以及即将到来的亚运会、世博会,都给职业装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因此,这几年对于职业装市场来说是一个转型的非常时期。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准确定位、发挥优势把企业做大做强?我想这是众多职业装品牌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谈论一个产品的发展,总是要考虑它的市场空间。那么中国职业装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空间有多大?纵向来看,中国职业装产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己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横向来看,中国职业装产业企业己达两万余家,且中国制造的能力己完全具备国际水平。那么未来职业装的市场空间是怎么样的呢?粗算估计,中国职业装市场,目前市场空间约为8001200亿元人民币,
4、其中90是出口。但是,基本上国际需求己趋于饱和,因为国际市场职业装消费习惯己经形成,难以再有大的突破。另外有关纺织服装类贸易争端己经由原来发达国家为主,开始向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同时出现多方面贸易争端。与此同时,国内目前市场需求仅为80120亿元。按中国有7亿从业者来看,每年每人在职业服装上的消费额仅仅为1020元,因此,国内市场还是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说,职业装产业在服装品类中是可以大有作为。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下中国职业装行业喜忧参半的现状:(一)喜:颇具规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职业装从无到有,从自主到自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当下,职业装已经从国内服装行业的40多个大
5、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群体。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逐步显现在人们面前,一批有影响、有知名度的职业装企业正在快速成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职业装企业达2万多家。不少职业装企业在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发展后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从过去作坊式的小加工厂发展成了集面料、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集团企业,并从单一的产品发展成相互配套的几十种产品,如江苏国泰、广东大哥大等。全国形成颇具规模的职业装产业集群,东有沈阳,西有西安,南有广东、上海、江浙,北以北京、天津为中心,产业集群呈网状在全国覆盖开来。中国职业装的市场潜力巨大,也非常红火,是全球最大的职业装生产地和消费地。中国有着近14亿人口,6.5亿人
6、的产业大军,他们是职业装的主要消费者,如果他们全部穿上职业装,每年的市场需求应在1000亿人民币以上。目前由国家规定统一穿职业装的行业有19个,计算下来应该有不少于200亿的市场需求。职业装需求的活跃,带来了市场交易的活跃。(二)忧:困难重重目前,国内职业装企业发展了,职业装品牌增加了,职业装市场扩大了,消费者对职业装的认识也加深了,但职业装行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1、行业起步晚,自身还比较脆弱。近年来,我国职业装产业虽然在设计、用料、制作和材质等方面,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却依然无法摆脱起步晚、起点低的严峻现实,在人才、技术、消费观念、市场规范等方面都存在差距
7、。亟需研究、改进和提高,以进一步推动我国职业装正常健康和快速的发展。职业装企业专业化程度不够。单纯的职业装公司普遍规模还不是很大,相互之间的风格也很相似。专业化的程度很低,对职业装档次的提高和职业装业进一步的发展不利。2、标准制订不完善,品牌建设相对滞后中国迄今无职业装质量标准。由于无标准,职业装品牌就无法申报中国名牌,造成大多数职业装的专业生产厂家长期以来忽视品牌管理。除了少数为大公司、外企和高级酒店制作的服装外,大多数职业装的质量并不能让人满意。全国2万多家职业装企业,可迄今没有一个摘取中国名牌的桂冠,更不用说世界名牌了。3、专业职业装设计师缺乏,研发能力不足。目前,国内缺乏完整专业的职业
8、装设计师培养体系,职业装公司的设计师大都是学时装出身。虽然二者很相似但仍有较大差别,设计师对职业装的特点、实用性、功能性的了解不足,加上企业开发投入少,研发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装的进一步发展。国际职业装领域的竞争,已经从低成本竞争,转向产品设计、品牌经营战略等方面。国内职业装领域里,产品设计、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已经超越生产装备、工艺技术、面料等诸多要素,不讲设计、缺乏内涵的职业装越来越没有竞争力。4、消费市场潜力有待挖掘目前,总体来讲我国的职业装还不够普及,人们的消费观念不强,国内消费市场空间巨大,但潜力有待挖掘。一些特定职业的职业服装,在国际上有公认的款式和色彩、色调,但我国职业服装
9、的设计者、企业家对此认识还不够,导致我国一些职业服装与国际脱轨,使职业服装的通用性减弱,致使我国职业装在国际消费市场的占有率始终难有突破。5、市场运作不规范,无序竞争激烈。我国职业装缺乏统一规范性,设计中存在着款式雷同、颜色差异不明显等现象,标识不够明确,很容易造成不同行业间职业服装的大同小异,使人不易分辨。另外,相同行业、相同工种还会出现不同款式、不同色彩、不同着装方式,与生活服装、时装相混淆,也直接降低了职业服装的标识性。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服装加工企业竞争激烈,生产加工缺乏行业管理,往往会为降低成本后不能完全体现设计意图。在原材料使用上配伍性不强,面料与里料的缩水性不一致,缝纫过程缩减工艺
10、流程,影响了职业服装的外观效果,致使产品质量良莠不齐。6、面辅料应用能力不够。面料是服装的载体。职业装对面料要求具体而又近乎苛刻,如何不断创新面料,要满足消费都多样化的需求,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职业装用途多样,白领上班族职业装面料可能有时装化趋势,而职业工装对材料及面料则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目前来讲,国内市场上的职业装面料的品种和功能目前都在不断改进和创新,这对当前服装产业的繁荣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国内高档面料和高科技含量的面料仍在很大幅度是依赖进口,因此说我们仍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从产业链角度讲,要寻找纵向突破点,加强在面料方面的开发是提升职业装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总结来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中国 职业装 发展 现状 发展趋势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36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