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县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外排走向变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
《鹿寨县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外排走向变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鹿寨县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外排走向变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鹿寨县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外排走向变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公 开 版)建设单位:鹿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编制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902号编制时间:二O一四年四月目 录1总则11.1项目由来11.2编制依据21.3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51.4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71.5环境保护目标81.6水功能区划情况82工程概况和工程分析92.1垃圾卫生填埋场概况92.2变更前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处理后出水走向概况132.3项目变更内容概况162.4变更项目工程分析17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63.1自然环境现状263.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273.3地下水
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1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44.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344.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44.3固体废物影响分析374.4声环境影响374.5环境风险分析375社会环境影响分析395.1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营的社会环境影响分析395.2渗滤液排放走向变更的社会环境影响分析406渗滤液处理工艺变更的可行性分析417总量控制467.1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467.2总量控制指标来源468公众参与488.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488.2征求公众意见488.3公众意见汇总分析498.4小结519变更前后方案对比分析5210监测计划5410.1监测机构5410.2运营期监测计划
3、5410.3排污口规范化5411结论5511.1项目变更内容5511.2环境概况5511.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5611.4处理工艺可行性结论5711.5总量指标来源5711.6公众参与5811.7综合结论58附图:项目地理位置图1总则1.1项目由来鹿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06年初筹划在县城东南约8km处的龙田村寨头屯六挂岭东侧的六挂沟北段建设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以解决鹿寨县城日益严重的城镇生活垃圾填埋问题,并委托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编制鹿寨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原广西环保局于2006年7月20日以“桂环管2006159号”文批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同意项目的建设
4、;鹿寨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于2009年初开始建设,2012年初建成,同年5月份投入试运行。根据环评批复要求,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后出水经6.5km专用密封污水管道跨过石榴河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后排入洛清江。由于垃圾场选址离县城较远,距离县城城南片区有8km,且城南片区目前污水管网尚未完善,如果按环评批复要求,把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后出水接到市政污水管网,约需铺设长度达15km的污水管(接至城北片区污水管网),管线跨越湘桂铁路,途中至少需设两座加压泵站加压,考虑到途经村屯及城南建筑物的影响,项目施工难度大,易发生突发环境事故。除此之外,沿线群众对污水管从自己房前屋后过意见很大,不同意征地。因此,将渗滤液处理
5、后管排至县城市政污水管网的方案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也正是由于管道工程征地无法落实,导致管道工程施工无法开展,迫使建设单位考虑对处理后渗滤液排放走向进行变更。经对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编制的“鹿寨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核实,该报告书认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址下游的角塘河以及石榴河在角塘河汇入口河段水质执行标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但根据广西水功能区划(2002),石榴河在金秀县三江乡至流入洛清江口的河段属保留区,水质执行标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根据鹿寨县环保局 “关于确认鹿寨县垃圾
6、填埋场外排口水环境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函”,根据柳州市水功能区划,该评价区域属二级水功能区,用途为渔业用水区,该河段执行的水质标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故根据管理要求,在该河段有水环境容量的前提下,是允许在该河段设置排污口的。因此,鹿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拟将渗滤液处理后出水的排放走向进行变更,由环评批复的“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后出水经6.5km专用密封污水管道跨过石榴河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后排入洛清江”变更为“从渗滤液处理站沿垃圾运输进山道路铺设管道至石榴河旁,经MBR系统+纳滤+反渗透处理工艺处理达标的渗滤液出水由加压泵输送到垃圾填埋场西北面山顶,再通过管道顺势排放
7、到石榴河”。在处理站建设前期,设计单位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建筑分院对环评批复的“UASB反应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MBR工艺(膜-生物反应器)+消毒”工艺进行了论证,认为根据工艺机理和实践经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不是很适应我国南方包括广西地区的特点,处理效果不明显,故取消UASB反应器;同时,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564-2010),并参考国内日前较普遍采用与较成熟的渗沥液处理技术,将该渗沥液处理工艺变更为“MBR膜处理器+纳滤+反渗透”处理工艺。鹿寨县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已于2013年5
8、月份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根据实际监测结果,处理后出水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相应标准值要求。由于渗滤液处理工艺发生改变,渗滤液处理后出水的排放走向也发生改变,鹿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12年11月委托我院对鹿寨县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外排走向变更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
9、;(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1998);(10)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2008);(1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改委令第21号,2013年);(13)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14)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15)广西壮族
10、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10年修订);(16)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升级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29号);(17)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12103号)。1.1.2技术导则与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
11、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8)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9)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92-2002);(10)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1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1.2.3项目依据(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关于广西鹿寨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桂环管字2006159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3)广西鹿寨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12、书(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2006年);(4)广西水功能区划(2002);(5)鹿寨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初步设计方案(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建筑分院);(6)关于确认鹿寨县垃圾填埋场外排口水环境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函(鹿寨县环保局);(7)污染物排放总量来源核准意见;(8)监测报告。1.3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1.3.1评价因子根据项目污染物特征,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确定的评价因子见表1.3-1。表1.3-1 评价因子一览表环境要素现状评价因子预测评价因子地表水水温、pH值、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砷、铅、镉、铜、汞共12项COD、氨氮地下水pH值、
13、氨氮、总硬度、高锰酸钾指数、氯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硫酸盐、锌、铅、镉、砷、汞等共13项/1.3.2评价标准1.3.2.1 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石榴河评价河段水质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对于未列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悬浮物,参照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三级标准;(2)地下水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199)类。1.3.2.2 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1.3.2.3 行业规范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
14、(HJ564-2010)。本评价的环境质量标准限值、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详见表1.3-2至表1.3-4。表1.3-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环境要素标 准污染因子数 值(单位:mg/L,pH值除外)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pH值69化学需氧量20生化需氧量4氨氮1.0总磷0.2砷0.05铅0.05镉0.005铜1.0汞0.0001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二级悬浮物25表1.3-3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要素标 准污染因子数 值(单位:mg/L,pH值除外)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pH值6.58.5总硬度(以CaCO3计)4
15、50高锰酸盐指数3.0氨氮0.2氯化物250硝酸盐氮20亚硝酸盐氮0.02硫酸盐200锌1.0铅0.05镉0.01砷0.05汞0.001表1.3-4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 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序号控制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1色度(稀释倍数)30常规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2化学需氧量(CODCr)(mg/L)603生化需氧量(BOD5)(mg/L)204悬浮物(mg/L)305总氮(mg/L)206氨氮(mg/L)87总磷(mg/L)1.58粪大肠菌群数(个/L)10009总汞(mg/L)0.00110总镉(mg/L)0.0
16、111总铬(mg/L)0.112六价铬(mg/L)0.0513总砷(mg/L)0.114总铅(mg/L)0.11.4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1.4.1评价工作等级鹿寨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日均产生量为141.59m3/d,扣除调节池池面日均蒸发量23.18m3/d(按日均蒸发量为4mm计),实际渗滤液日均处理量为118.41m3,经配套建设的渗滤液处理站处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2标准后,出水由加压泵输送到垃圾填埋场西北面山顶,再通过沿进山道路铺设的管道顺势排放到石榴河。石榴河多年平均流速约38m3/s, 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为2.66m3/s,
17、属中河;纳污河段水质要求为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确定本项目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1.4.2评价范围项目渗滤液经处理后,从沿进山道路铺设的管道排放至石榴河,石榴河评价河段长度为:从项目拟排污口上游100m处断面到排污口下游3km处断面,全长3.1km。监测断面具体位置详见附图4。1.5环境保护目标渗滤液处理后出水排放走向变更为经垃圾运输进山公路铺设管道排放至石榴河,位于拟建石榴河排污口附近的主要村屯为寨头、下范和立新屯,其中寨头位于石榴河排污口对岸约1.0km处,位于排污口上游;下范屯和立新屯分别位于排污口下游约2.5km处和3.5km处。主要保护目标具
18、体情况见表1.5-1。根据调查,下范饮用水从鹿寨镇政府建设的人饮工程引接(该人饮工程为引接附近的山泉水),寨头和立新饮用水为井水。目前,鹿寨镇政府正在申请为寨头和立新建设人饮工程。表1.5-1 变更项目纳污河流附近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表序号保护目标方位,距离人数饮用水情况1寨头石榴河排污口对岸约1.0km处,位于排污口上游约1000人井水(井深12-13m左右)2下范石榴河排污口下游约2.5km处320由人饮工程引接3立新石榴河排污口下游约3.5km处约30人井水(井深15m)1.6水功能区划情况根据广西水功能区划(2002),石榴河在金秀县三江乡至流入洛清江口的河段属保留区(保留区的功能:保
19、留区是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为今后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而预留的水域;该区内应维持现状不遭破坏,水质标准按不低于现状水质类别控制);根据鹿寨县环保局出具的“关于确认鹿寨县垃圾填埋场外排口水环境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函”,根据柳州市水功能区划,该评价区域属二级水功能区,用途为渔业用水区;目前,石榴河的水环境功能主要为灌溉用水,根据广西水功能区划(2002)以及鹿寨县环保局出具的“关于确认鹿寨县垃圾填埋场外排口水环境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函”,本项目纳污河段执行的水质标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工程概况和工程分析2.1垃圾卫生填埋场概况2.1.1建设规模和内容鹿寨县垃
20、圾卫生填埋场选址位于鹿寨县城东南约8km处的龙田村寨头屯六挂岭东侧的六挂钩北段,填埋场的占地面积为222090m2(333.1亩),填埋总库容为235.99104m3,具体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见表2.1-1。表2.1-1 已建垃圾卫生填埋场的主要建设内容序号项目名称数量规模备注1垃圾主坝1座坝底标高为109.20m,坝顶标高为117.50m,坝高8.5m;坝顶轴线长47.0m。宽4.5m,坝下游边坡1:2,上游侧边坡1:3土石结构:以粘土、块石为只要构筑材料2垃圾副坝1座坝底标高为142.0m,坝顶标高为148.0m,坝高6m;坝顶轴线长68.0m。宽4.5m,坝下游边坡1:2,上游侧边坡1:3
21、3截污坝1座坝底标高为107.0m,坝顶标高为111.5m,坝高4.5m;坝顶轴线长55.0m。宽3m,坝下游边坡1:2,上游侧边坡1:3土石结构:以粘土、块石为只要构筑材料4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1套设置于库区底部防渗层上,由排水层、集水盲沟和竖向石笼组成使渗滤液集中排入调节池5渗滤液调节池1个最低水位107.00m,最高水位109.50m,面积5680m2,设计容积14200m3对渗滤液进行均化、调蓄、预处理6渗滤液处理站1个处理规模为150m3/d,处理工艺为“MBR系统+纳滤+反渗透”工艺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处理后出水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相应标准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鹿寨县 垃圾 卫生 填埋场 渗滤 处理 工艺 外排 走向 变更 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35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