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介高稳定性Y5P陶瓷电容器材料介电性能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
《高介高稳定性Y5P陶瓷电容器材料介电性能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介高稳定性Y5P陶瓷电容器材料介电性能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介高稳定性Y5P陶瓷电容器材料介电性能的研究摘 要BaTiO3基陶瓷电容器是一类用途广泛的类陶瓷电容器,即低频高介陶瓷电容器。由于其本身具有高介电常数、绝缘特性,并可以通过元素掺杂改性达到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标准Y5P(在-30到85范围内,温度稳定性达到C/C10%)与X7R、X8R、Y5V等陶瓷电容器的要求,而成为各国材料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以BaTiO3-Nb2O5-Co3O4(BTNC)陶瓷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添加不同掺杂物Bi4Ti3O12(BIT)、Bi0.5Na0.5TiO3(NBT)、CaCu3Ti4O12(CCTO)对系统介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添加适量的掺杂物,
2、达到提高系统介电常数和温度稳定性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 BIT掺杂量为6.0wt%(质量比),烧结温度为1260的BTNC基陶瓷,其介电常数最高可达3000,温度稳定性C/C15%; NBT掺杂量为2.4at%(物质的量比),烧结温度为1260的BTNC基陶瓷,其介电常数最高为2850,温度稳定性可以达到C/C10%;在1130下烧结,掺杂2.0at% CCTO的BTNC基陶瓷,在室温到85范围内,介电常数可达到2800以上,温度稳定性C/C5%。关键词:钛酸钡,高温度稳定性,高介电常数,陶瓷电容器Investigation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Y5P Ce
3、ramic Capacitors with HighTemperature Stability and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ABSTRACT Barium titanate based ceramic capacitors were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s, it belonged to low frequency and high dielectric ceramic capacitor, which was called type ceramics. Barium titanate based ceramic capacitors
4、were Research focus to national Materials scientists because of its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insulation performance and can be modified by doping to achieve the requirements of 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EIA) ceramic capacitors standard as Y5P, X7R, X8R, Y5V, etal. In this paper, the cerami
5、c of BaTiO3-Nb2O5-Co3O4 (BTNC) systems was studied as the main object,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effect of the system dielectric properties by adding different dopants Bi4Ti3O12(BIT)、Bi0.5Na0.5TiO3(NBT)、CaCu3Ti4O12(CCTO). Adding appropriate amount of dopants can improvethe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tem
6、perature stability. It was found that the the maximum dielectric constant of BTNC system, which was doped 6% BIT and sintered at 1260, was 3000, and the temperature stability was C/C15%; the the maximum dielectric constant of BTNC system, which was doped 2.4% NBT and sintered at 1260, was 2850, and
7、the temperature stability was C/C15%; Inthe rangefrom room temperature to85 , the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of BTNC system, which was doped 2% CCTO and sintered at 1130, reached 2800 or more, and the temperature stability was C/C15%.KEY WORDS: barium titanate,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high dielectr
8、ic constant, ceramic capacitors 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II1 综述11.1 引言11.2 BaTiO3系陶瓷介质材料概述11.2.2 BaTiO3的铁电性能31.2.3 BaTiO3陶瓷介电-温度特性31.3 “壳-芯”结构理论41.4 BaTiO3陶瓷掺杂改性51.4.1 等价掺杂51.4.2 不等价掺杂71.5 CCTO巨介电常数材料简介81.5.1 CCTO的结构81.5.2 CCTO的表征91.5.3 CCTO巨介电特性的起源101.6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目的102 实验部分112.1 实验原料112.2 实验仪器112.3 实验过程122
9、.3.1 掺杂物的预合成122.3.2 陶瓷片式电容器的制备132.4 性能测试162.4.1 收缩率和密度测试162.4.2 电性能的测试173 分析与讨论183.1 BIT掺杂对BTNC基陶瓷性能的影响183.1.1 BIT掺杂对BTNC基陶瓷密度及烧结温度的影响183.1.2 BIT掺杂对BTNC基陶瓷介温特性的影响183.2 NBT掺杂对BTNC基陶瓷性能的影响203.2.1 NBT掺杂对BTNC基陶瓷密度及烧结温度的影响203.2.2 NBT掺杂对BTNC基陶瓷介温特性的影响203.3 CCTO掺杂对BT基陶瓷性能的影响213.3.1 CCTO掺杂对BT基陶瓷密度及烧结温度的影响21
10、3.3.2 CCTO掺杂对BT基陶瓷介温特性的影响223.4 CCTO掺杂对BTNC基陶瓷性能的影响233.4.1 CCTO掺杂对BTNC基陶瓷密度及烧结温度的影响233.4.2 CCTO掺杂对BTNC基陶瓷介温特性的影响243.5 CCTO掺杂对BTNC基(稀土掺杂)陶瓷性能的影响253.5.1 CCTO掺杂对BTNC基(稀土掺杂)陶瓷密度及烧结温度的影响253.5.2 CCTO掺杂对BTNC基(稀土掺杂)陶瓷介温特性的影响254 结论27致谢28参考文献291 综 述1.1 引言 铁电陶瓷又称为 II 类低频电容器陶瓷,这类电容器多用于滤波、旁路和耦合等电子电路中,一般要求有极大的电容量,
11、因此要求用介电常数很高的瓷料来制备。以 BaTiO3陶瓷为代表的铁电体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是制造铁电陶瓷电容器的基础材料,也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电子陶瓷材料之一1。钛酸钡系列电子陶瓷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现代功能陶瓷。虽然它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由于其具有压电性、铁电性、热释电性等优良的介电性能,己成为现代功能陶瓷中最重要的一类,是电子陶瓷元器件的基础母体原料,被称为电子陶瓷的支柱。在高介电常数系材料方面,具有极高介电常数的钛酸钡几乎是所有高介电常数材料的基体。现在,钛酸钡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制备高介质陶瓷电容器、多层陶瓷电容器、PTC热敏电阻、动态随机存储器、谐振器、超声探测、温控传感
12、器等各个方面。钛酸钡系列电子陶瓷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远不及金属和高分子材料。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地主要工业国家都十分注意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美国和日本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BaTiO3陶瓷的性能主要由其微观结构决定。如:BaTiO3晶粒的异常长大会降低陶瓷的介电常数,而气孔和杂质相的增多会导致陶瓷介电损耗的增大。均匀的微观结构是保证陶瓷具有高可靠性能的重要因素。钛酸钡的掺杂方式对陶瓷的晶粒大小、均匀程度等有很大影响,进而强烈影响钛酸钡基陶瓷的电学性质。因为细晶BaTiO3基陶瓷掺杂后会形成一种“壳-芯”结构,这种结构晶粒中包括连续变化的杂质梯度区,等价阳离子的BaTiO3顺电壳及未
13、反应的BaTiO3铁电芯,对改善容量温度特性非常重要3。通过添加CaCO3、MnO2、SrTiO3、ZrO2、V2O5、Bi2O3、Co3O4、Nb2O5、La2O3等等不同添加剂分析其掺杂机理及其对陶瓷温度特性、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及击穿场强的影响,有利得到高介高稳定性陶瓷电容器材料,为其在电学、热学、光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对新型无铅陶瓷介质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2-12。1.2 BaTiO3系陶瓷介质材料概述1.2.1 BaTiO3的晶体结构BaTiO3是典型的铁电体,其钙钛矿具有三方相、斜方相、四方相和立方相等晶相。以BaTiO3或BaTiO3基固溶体为主晶相的陶瓷是无铅陶瓷介质的代表
14、性材料,在电子学、热学、光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立方BaTiO3晶体是理想的钙钛矿(CaTiO3)结构,如图1-1所示,每个晶胞含有一个分子结构,在120以上是稳定的。在立方BaTiO3晶胞中,Ba2+处于立方体的顶角位置,Ba2+的配位数是12,因为周围有12个与之等距离的O2-离子包围着。O2-处于立方体的面心位置,O2-的配位数为6,因为4个钡离子和2钛离子包围着O2-离子。Ti4+则占据6个O2-组成的八面体孔隙的中间,所以Ti4+的配位数是6。立方BaTiO3的晶格数约为0.4nm,在120时发生顺电-铁电相变,温度低于120时成为四方相。图1-1 立方相BaTiO3晶体结构示意
15、图15四方BaTiO3的结构亦属于钙钛矿型结构,只是晶格较理想钙钛矿型结构发生了畸变。与立方BaTiO3比较,由于畸变使其c轴变长,a轴变短。当温度在120以下时,钛离子沿c轴方向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亦即钛离子沿c轴方向产生了离子位移极化,c轴方向为自发极化的方向。这种极化是在没有外电场作用下自发进行的,通常称之为自发极化(Ps)。由于钛离子位移,氧离子也偏离了它的对称位置。四方BaTiO3中的自发极化主要有Ti4+离子位移对自发极化强度的贡献(约占31%),O2-离子的电子位移对自发极化强度的贡献(约占59%),其他离子对自发极化强度的贡献约占10%(这10%中,钛离子的电子位移对极化的贡献
16、约为6%)。轴率(c/a)的大小与自发极化Ps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从轴率(c/a)的大小来估计BaTiO3和BaTiO3基固溶体的自发极化强弱。斜方相在-90-5之间是稳定的,其a轴方向为自发极化的方向,即自发极化沿着假立方晶胞的面对角线方向进行。一个斜方BaTiO3晶胞包含2个BaTiO3分子单位,在-10下晶胞参数为a=0.5682nm,b=0.5669 nm,c=0.3990nm。在-90oC发生另一种铁电相变,成为三方相。图1-2 BaTiO3的四种晶型及其自发极化的方向(a)立方BaTiO3,Ps=0;(b)四方BaTiO3,Ps11001;(c)斜方BaTiO3,Ps11110
17、;(d)三方BaTiO3,Ps11111三方相BaTiO3晶体在-90以下稳定,其自发极化沿原立方晶胞的立方体对角线方向进行。图1-2 为BaTiO3的四种晶型及其自发极化的方向16。立方相BaTiO3钛离子位于氧八面体的正中心,整个晶体不存在自发极化。钛离子偏离中心沿四重轴、二重轴和三重轴的位移是四方相、斜方相、三方相自发极化的主要来源。1.2.2 BaTiO3的铁电性能一般来说,铁电体在某温度范围内可以发生自发极化,并且自发极化有两个或多个可能的取向,在电场作用下,其取向可以做可逆转动。所谓的自发极化是指在某温度范围内,当不存在外加电场时,晶胞中正负电荷中心不互相重合,即晶体中每个晶胞中存
18、在固有偶极矩,这是由晶体的内部结构特点造成的。铁电体的铁电性只存在于一定的温度范围,当温度超过某一值时,自发极化消失,铁电体变为顺电体。铁电相与顺电相之间的转变通常称为铁电相变,相变温度称为居里温度(或居里点)Tc。铁电晶体在出现自发极化时,伴随着极化所产生的退极化场和应变,会使系统能量增加。为降低系统能量,晶体内部将分成若干个小的区域,即电畴,每个电畴内部的电偶极子沿同一方向排列,但各个畴的电偶极矩方向不同。畴的出现将使静电能和应变能降低,但同时会引进畴壁能,畴壁的运动会造成极化的改变。对于应用在电容器中的铁电体电介质,主要性能指标为相对介电常数r和介电损耗tan。相对介电常数r是综合反映电
19、介质极化行为的宏观物理量。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的极化能力愈强,其介电常数愈大。在相同尺寸的电极系统中,用r大的电介质做成的电容器的电容量也越大。如果做成相同电容量的电容器,用r大的电介质比用r小的电介质做成的电容器的体积要小,这对现代电子器件的小型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电介质内部的极化按载流子的种类主要分为电子极化和离子极化。按极化形式主要分为位移极化、松弛极化和偶极子取向极化。介电损耗反映的是在极化电场中电介质内部能量耗散的大小,其中介质损耗角是在交变电场下电介质的电位移与电场强度的相位差。功能陶瓷材料中存在的介电损耗主要来源于电导损耗、松弛极化损耗和电介质结构损耗三部分。1.2.3 BaTiO3
20、陶瓷介电-温度特性图1-3为BaTiO3陶瓷的介电-温度特性。从图1-3中可以发现,BaTiO3晶体的介电常数很高17。在a轴方向测试的数值远高于在c轴方向测得的数值。高介电常数与铁电体的自发极化和电畴结构有关。a轴方向与c轴方向介电常数的巨大差异表明,在电场作用下,BaTiO3中的离子沿a轴方向具有更大的可动性。相变温度附近,介电常数均具有峰值,在距离温度Tc下的峰值介电常数最高。这与相变温度附近离子具有较大可动性,在电场作用下易于使晶体中的电畴沿电场方向取向有关。介电常数随温度变化时存在热滞现象,在四方-斜方相变温度及斜方-三方相变温度附近表现得很明显。介电常数随着温度的变化不呈直线关系,
21、而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非线性。图1-3 BaTiO3单畴晶体的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1.3 “壳-芯”结构理论18-20纯细晶BaTiO3陶瓷室温下的介电常数很高,但随温度的变化仍然较大,经添加剂改性后,温度特性明显得到改善,主要是因为细晶BaTiO3陶瓷掺杂后会形成一种“壳-芯”结构。“核”为BaTiO3铁电相,而“壳”为固溶体相。Park等人2研究发现钛酸钡的起始粉料粒径大小将直接影响晶粒壳的体积比例,进而影响陶瓷的介电性能。合成钛酸钡同时引入了掺杂物,掺杂物与钛酸钡混合后烧结,陶瓷才能形成“壳-芯”结构。如果烧结时温度过高,掺杂离子扩散速率加快,就可能导致壳层增厚和晶粒芯消失,破坏了“壳-芯”
22、结构。图1-4 理想BaTiO3陶瓷的壳-芯结构“壳-芯”这种结构对改善容量温度特性有重要的作用。经掺杂的BaTiO3晶粒在化学特性方面呈现以下两种类型:(1)化学均匀性掺杂:对于BaTiO3的改性仅起到展宽和移动作用;(2)化学非均匀性掺杂:晶粒中含有未反应的BaTiO3 铁电芯、连续变化的杂质浓度梯度区及掺杂了异价或等价阳离子的BaTiO3顺电壳, 即形成所谓的“壳-芯”结构, 其结构示意图图1-4所示。陶瓷的介电常数是铁电晶芯、顺电晶壳和梯度区域特性的叠加,满足对数混合定则,即: (1-1)式中,分别是晶芯、梯度区、晶壳的体积分数,是系统的介电常数。1.4 BaTiO3陶瓷掺杂改性所谓置
23、换改性是指,能大量溶解到BaTiO3中与相应离子进行置换,形成BaTiO3基固溶体,从而使陶瓷的性质得到改善的离子性加入物的引入而言的。从晶体化学原理考虑,只有那些电价相同,离子半径和极化性能相近的离子才能大量进行这种置换;能够大量固溶到BaTiO3中的置换改性的加入物,随着加入物固溶到BaTiO3的晶格,会使BaTiO3及BaTiO3陶瓷的性质发生变化。有些加入物,由于离子半径相差较大或由于相应离子的电价不同等原因,在BaTiO3中固溶极限较小的加入物却往往使BaTiO3以及BaTiO3陶瓷的性质发生更为显著、深刻的变化,这类添加物称为掺杂改性加入物。有些加入物,在BaTiO3中固溶极限较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介高稳定性Y5P陶瓷电容器材料介电性能的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 高介高 稳定性 Y5P 陶瓷 电容器 材料 性能 研究 毕业设计 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35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