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街盐场塘初步设计报告(送审)0617.doc
《长街盐场塘初步设计报告(送审)061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街盐场塘初步设计报告(送审)0617.doc(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宁海县长街盐场塘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送审稿)宁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二六年六月宁海县长街盐场塘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送审稿)设计证书号:122097-sb 院 长:周建军核 定:周建军审 查:许洪法校 核:石瑞荪项目负责人:乔双全 方燕琴项目组成员:王 元 邱赛挺 伍哲伟 陈岳明 王振英 尹 琦 宁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二六年六月目 录1 综合说明11.1绪言11.2工程自然条件21.2.1水文气象21.2.2潮汐与波浪21.2.3工程水文设计成果31.2.4堤顶设计高程复核31.3工程地质41.3.1区域地质概况41.3.2工程地质条件41.4海塘工程现状分析51.4.1工程原设计情
2、况51.4.2现状分析51.4.3存在问题61.4.4工程建设的必要性71.5加固工程设计71.5.1海堤加固断面设计71.5.2海堤漏水处理91.5.3水闸工程91.6 工程管理101.7施工组织设计111.7.1施工条件111.7.2石料场的选择与开采111.7.3主体工程施工111.7.4施工交通运输121.7.5施工总布置121.7.6施工总进度121.7.7主要技术供应131.7.8工程招标131.8 环境保护设计131.8.1环境影响评价131.8.2 水土保持措施131.9概算142 水文152.1 区域概况152.2 气象152.3 海洋水文162.3.1潮汐特征162.3.2
3、设计高潮位172.3.2波浪要素182.3.3堤顶设计高程复核203 工程地质243.1地质勘测工作情况243.2区域地质概况243.2.1地形地貌243.2.2区域地质概况243.2.3地层岩性253.3工程地质条件253.4工程地质评价2735滑坡段工程地质评价283.6天然建筑材料293.7结论与建议294 海塘工程现状分析424.1工程概况424.1.1工程概况424.1.2原设计情况424.1.3原设计断面结构424.1.4原水闸设计454.2现状分析464.2.1原海堤整体稳定情况464.2.2原海堤沉降变形情况514.2.3原海堤渗流情况524.2.4排水闸现状524.2.5其他
4、情况534.3存在问题534.4工程建设的必要性545 加固工程设计555.1海堤加固断面设计555.1.1加固工程任务555.1.2加固工程规模555.1.3加固断面设计555.1.4海堤整体稳定分析575.1.5防浪墙整体稳定计算595.2滑坡段扶壁式防浪墙加固635.2.1加固断面设计635.2.2稳定分析665.2.3经济分析675.3海堤漏水处理685.4水闸工程695.4.1排水闸现状695.4.2水闸更换设备及工程量706 工程管理726.1管理机构726.2管理设施726.3管理办法736.3.1 海堤、水闸管理范围736.3.2 工程运行管理736.3.3 水闸运行管理746
5、.3.4工程管理费757施工组织设计767.1施工条件767.1.1工程条件767.1.2自然条件767.2石料场的选择与开采777.2.1石料场的选择777.2.2料场开采工艺777.3主体工程施工777.3.1海堤加固777.3.2水闸维修787.4施工交通运输787.4.1对外交通787.4.2场内交通787.5施工总布置787.5.1施工设施797.5.2办公与生活设施797.6施工总进度807.6.1施工安排原则与工期807.6.2控制进度安排807.7主要技术供应807.8工程招标838 环境保护设计848.1环境影响评价848.2 环境保护措施848.2.1 施工期主要环境保护措
6、施848.2.2土地资源保护848.2.3水质保护858.2.4空气保护858.2.5声环境保护858.3 水土保持措施869概算889.1工程概况889.2编制说明889.2.1编制依据889.2.2基础单价899.2.3有关费率确定899.2.4施工临时工程909.2.5独立费用909.2.6预备费939.3投资概算编制939.4编制成果93 1 综合说明1.1绪言长街盐场塘地处岳井洋西岸,位于宁海县长街镇东南侧。距宁海县城关约37.5Km,工程区北连伍山盐场园山排涝闸,南接长胜塘,东靠岳井洋,西连长胜村,全长2.28 Km,属长街、力洋闭合区。该线保护着长街镇的伍山、岳井二片的20多个村
7、庄人畜安全,人口2500多人,保护土地面积农田近10000多亩,塘内由原来的盐田现改造成养殖塘,及农田和经济作物,是长街镇的东大门。工程于1972围成,1974年建成1000多亩盐田,为我县第二大盐场。由于当时产盐要求心切,工程未达到设计要求就投入运行,此后每年台风大潮季节,总是决堤倒塘屡遭损毁屡有维修加固,不得安宁。又于1991年11月开工,至1992年10月建成原标准海塘。长街盐场塘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技术、财力限制,加之1989年浙江省水利厅颁发的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该海堤标准偏低,抵御不住强风暴潮袭击。后因我省遭受1997年11号强台风暴潮袭击,全省各地普遍遭受重创, 长街盐场
8、塘海堤受损达1800m,倒堤缺口6处,1座水闸也遭受不同程度地损坏,区内普遍被海水淹没,直接经济损失达160余万元。为此省委、省政府发出号召在全省开展标准海塘建设,根据全省各地综合情况,1999年浙江省水利厅也重新修改颁布了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作为新标准海塘的技术设计的依据,在全省范围内立即掀起建设新标准海塘的热潮。长街盐场塘于1998年列入新标准海塘建设项目。按照防护区内各类防护对象的规模和重要性,长街盐场塘海堤等级为级海塘标准建设, 于1998开始加固建设至2001年建成。经过新标准海塘建设,海堤标准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抢修时间紧,施工速度快,建成时间短,海堤沉降尚未完全稳定,就验收投入
9、运行,所以沉降、裂缝、渗漏等现象产生,造成海塘设防能力下降。2005年又遭受9号、15号强台风袭击,区内海堤、水闸都有不同程度的毁坏,给保护区内的水产养殖和工农业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长街盐场塘的海堤设施仍存在众多的问题,三防形势十分严竣,为此对长街盐场塘除险加固,确保海堤工程安全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保持长街盐场塘海堤原设防能力,确保塘内农田、养殖塘及长街盐场塘保护区内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院受宁海县水利局的委托,进行本次长街盐场塘海堤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本工程的堤顶沉陷测量工作由县水利总站于2005年12月施测,海堤断面于2006年5月底测量完成。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由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于
10、2006年5月底完成。初步设计工作于同年5月下旬正式开展,6月上旬完成宁海县长街盐场塘海堤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2工程自然条件1.2.1水文气象本工程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46mm。降水主要集中在39月,占全年的80%,根据三门湾附近的宁海气象站历年(1957年2005年)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6.20C,常年主导风向北北东和东南东,夏季东南风最盛,常有强台风影响。影响三门湾的较强台风平均1.8次/年。1.2.2潮汐与波浪三门湾是一个西北东南方向的半封闭式海湾,湾内潮差较大,平均潮差达4m以上,是东南沿海主要强潮区之一。潮流运动形式为往复流,湾
11、内涨潮历时都大于落潮历时,且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成为维持港湾水深的有利条件。根据水文测验成果,本海区的潮流形成主要是往复流,主要流向是NESW。本海域最高潮位在45m之间,多年平均高潮位为3.96m,多年平均低潮位为0.11m,历史最大潮位为5.5m。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围区正是屡遭海潮、台风、暴雨侵袭之地,有时遭遇特强的三碰头逆境。1.2.3工程水文设计成果1.2.3.1设计潮位本工程设计潮位采用胡陈港及健跳站做为依据,得本工程50年一遇设计高潮位为5.00m,50年一遇设计低潮位为-3.92m。1.2.3.2设计风速与设计波浪根据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对工程波浪设计要素进行计算分析,分别
12、求得P=2%的设计风速为19.71m/s。 设计波浪波浪要素的确定采用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确定的方法,平均波高、平均周期采用莆田海堤试验站公式进行计算。计算堤线不同方位风区范围风场要素,由风场要素根据波浪浅水摩变形计算得堤前波要素,各堤线堤前波要素计算结果详见表表1.2-1。表1.2-1 海堤波浪要素计算成果表单位:m主风向平均波高H平均周期T(s)深水波长L0(m)塘前水深d前塘前波高H破碎波高HbH1H2H5H13EESE1150.63.3517.483.781.15 2.2681.24 1.15 1.03 0.87 1.2.4堤顶设计高程复核根据原海堤断面形式与风场要素,计算波浪爬高,
13、确定堤顶高程。海堤堤顶高程必须满足同频率的潮位与波浪相组合的作用要求。堤顶高程的计算参照规定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该工程设计50年一遇防浪墙顶高程为7.0m。1.3工程地质1.3.1区域地质概况工程区所处的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的温州临海拗陷区(III8)中的黄岩象山断拗(IV11)。浙江东部的华夏系构造是本区古构造的重要基础,构成了本区的主要构造格架。附近的主要断裂有温州镇海大断裂及孝丰三门湾大断裂。从构造活动性和地震活动性分析,本区的区域稳定性属稳定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小于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小于VI度
14、。1.3.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地勘报告”钻孔野外编录资料分析,海堤的地基土共分三个大层,四个亚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I 1(mlQ4)杂填土,主要为人工填筑坝顶砼路面及碎石垫层,杂色,顶部有15cm的砼路面,呈弱风化状,顶板高程为5.086.53m。I 2(mlQ4)填筑土,以粘土为主,局部含砂砾,黄褐色为主,湿,可塑状,层厚2.805.90m,顶板高程为2.403.83m。II1(mQ4)粉质粘土,灰褐色,饱和,软塑状,厚层状,夹少量贝壳碎屑,层厚2.50m,顶板高程为1.03 m。II2(mQ4)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状,厚层状,夹少量贝壳碎屑,层
15、厚10.6014.00 m,顶板高程为-2.22-3.50 m。II3(mQ4)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状,厚层状,夹少量贝壳碎屑,层厚一般大于7.80 m,顶板高程为-16.27-13.92 m。III(mQ4)粉质粘土,灰黄色,局部夹灰绿色的粘性土条带,湿,可塑状,薄层状,局部为粘质粉土。仅在ZK1中揭露。层厚2.60m,顶板高程为-21.72m。具体地勘报告详见第三章。1.4海塘工程现状分析1.4.1工程原设计情况长街盐场塘海堤加固工程堤线总长2.28Km其中北段桩号为0+0000+880,南段桩号为0+8802+280。该线保护着长街镇的伍山、岳井二片的20多个村庄人畜安全,人口2
16、500多人,保护土地面积农田近10000多亩。堤线上水闸共有3座,为园山闸、中闸和南闸,具体详见长街盐场塘加固工程平面布置图。引河工程分主干引河和通向水闸的3条支引河。具体详见长街盐场塘加固工程平面布置图。1.4.2现状分析一、海堤工程本次堤防稳定分析,采用2006年4月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宁海县长街盐场塘加固设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指标计算,根据海堤断面中不同分区所用的材料及提供的地质指标参数,进行现状海堤3个典型断面整体稳定分析,经计算除海堤(1+7001+900)段由于沉降严重未能满足外其他地段稳定安全系数均满足要求。根据长街盐场塘地勘成果显示,由于海堤地基土为新近淤积的淤泥质
17、粘土及粉质粘土,特别是II层淤泥质粘土,分布广,厚度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强度低,且断面上分布的土层厚度变化较大,存在差异,故在筑堤过程和运行中,产生不均匀沉降及变形,从现状来看也是实际存在的。尤其是滑坡段、水闸与海堤的连接段。原墙体25m设一伸缩缝,由于沉降缝间距过大,不均匀沉降变形使海堤防浪墙多处存在明显的断裂现象。由于地基基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强度低。对本海堤堤顶及防浪墙顶高程测量数据统计,防浪墙顶最大沉降量为53cm,除近山体边岩基埋置浅沉降比较少外,全线沉降量在12cm53cm之间,造成海堤设防能力下降,不能满足原设计的要求。滑坡堤段为了减轻重量减少滑动和沉降,该段防浪墙改为钢筋
18、砼扶壁式,运行八年后,产生不少问题,沉降与其他海堤基本相似,不能达到原设防高程,同时还产生倾覆位移,墙顶外向倾覆达8cm,后趾都有垂直位移。经几年运行全堤基本无明显渗流现象,仅在海堤(0+0000+100)处有明显渗漏现象,存在堤身、堤基渗漏。如此长期的渗漏,内部防渗土料流失形成渗流通道,堤顶路面与堤身土料脱空,当高潮位时易产生管涌。如不及时处理,极易导致海堤决口。内堤护塘地宽度、高程不一,界线混乱,养殖塘越来越向堤身逼近,对海堤的稳定影响日益加剧。区内缺乏堤内防汛抢险道路,尤其沿护塘地的抢险道路更为重要,需要补充修建。二、水闸工程通过对沿堤水闸的闸室、地基、消能、防渗、补强、闸门、启闭机、动
19、力设备进行一次大检查,发现主要有四方面问题:1、水闸与海堤的连接段因海堤沉降严重,而水闸基础进行过灌浆处理,沉降较少,所以与水闸连接的一段海堤在拉应力作用下破坏严重;2、水闸止水老化;3、中闸原为排涝闸,由于改养后需纳潮,内河受冲刷来重,内河无消能防冲设施; 4、部分启闭设备损坏。1.4.3存在问题根据本次对长街盐场塘实地调查结果分析,尚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闸堤连接段不均匀沉降严重;2.沉降现象严重,设防能力下降;3. 滑坡堤段沉降位移现象严重。4. 直立墙和防浪墙存在较多开裂现象5. 海堤局部地段渗漏现象严重,存在明显安全隐患。6.海堤部分断面稳定安全系数小,达不到级海塘结构稳定要求。
20、7. 护塘地宽度全线不一,不能有效保护海堤安全;8.区内缺乏堤内防汛抢险道路,尤其沿护塘地的抢险道路更为重要,需要补充修建。9. 水闸设备老化,部分水闸超负荷运行;1.4.4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综上所述,目前长街盐场塘存在着诸多危涉围区的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该塘的安全运行。众所周知海堤、水闸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一旦海堤、水闸失事、失效,后果不堪设想,损失巨大。为此,对长街盐场塘海堤、水闸加固已是刻不容缓,故进行本加固工程设计及付诸实施十分必要和非常迫切的。1.5加固工程设计1.5.1海堤加固断面设计15.1.1加固工程内容本次长街盐场塘加固工程内容: 加固全长
21、2.28Km海堤,加高受沉降的防浪墙,使其恢复和满足级海塘的50年一遇原设防标准。 维修加固的沿堤水闸3座,使其达到安全、可靠运行从而适应和满足生产、防洪、排涝需求。15.1.2海堤加固断面设计本工程加固断面型式以原断面形式为主,在原断面基础上对海堤部分进行加固处理。根据地勘资料对海堤断面作了稳定计算分析,断面结构满足稳定要求。本次仅对沉降引起的部位作加固处理设计。现分述如下:一、一般堤段原断面设计由于沉降现防浪墙达不到原设计的7.5m高程,必须对防浪墙进行加高处理。本次加高措施为采取在原浆砌块石直立墙顶直接加高C25砼防浪墙,使墙顶高度达到原设计高程7.5m, 顶部设10cm C25砼压顶,
22、砼压顶两侧设挑檐2cm。以达整体美观,并在新建C25砼防浪墙与原墙体内侧进行喷浆抹面。同时对有断裂现象的直立墙体(0+0900+085、0+1070+115、0+1250+130、1+6151+620段23m)翻拆至4.5m高程,中闸北侧防浪墙体(0+870.50+880段9.5m)翻拆至6.0高程,重新砌筑M7.5浆砌块石墙体。M7.5浆砌直立墙体在每加固地段中间设一沥青杉木板伸缩缝,缝宽2cm,要求直立墙体分缝与路面分缝尽量保持一致。要求砼路面、直立墙体与原结构良好衔接。海堤(1+7001+900)段外海抛石层沉降严重,外海稳定安全系数偏低。经稳定计算与实际分析,恢复外海抛石层至原设计断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街 盐场 初步设计 报告 送审 0617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35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