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录(能净业障分第十六).doc
《金刚经讲录(能净业障分第十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刚经讲录(能净业障分第十六).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刚经讲录(能净业障分第十六)道源法师讲述基隆市海会寺能仁佛学院能净业障分第十六戊四、约功用显德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段经文是在说明,金刚经能够成就,消业障的功德力。佛再进一步告诉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金刚经,若为人轻贱,轻贱是个总名词,里面包括了很多被辱的逆境,也就是碰到这种逆境,你不要生退道的心。前文说过,你能受持读诵金刚经,所得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现在,这个末法时代的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为什么不但不得人家的尊重,反而受到别人的轻贱呢?佛就给我们
2、解开这个疑惑说: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所谓罪业就是身、口、意起了恶的行为,所造的业,叫罪业。业总括来说,分为二种;三界以外叫无为业,三界以内叫有为业。三界内的有为业又分为三种,即善业、恶业、不动业;上二界,他所修的四禅八定叫不动业,这是禅定之业;在欲界中有二种业,一是善业,一是恶业。这经文里的罪业就是恶业。这是他前世造了罪业,本来应该去受罪业的果报,堕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受苦。因为他这个恶业还未成熟,这个业力暂时没有牵引他去受三恶道的苦报,但是他前世也造过善业,所以就先转生为人。刚好他又碰到金刚经,又发心受持读诵,这是善业,是善因善果,据理来说应该得到好的果报才对。可是为什么反而会受到
3、人家的轻贱呢?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这是由于你,受持金刚经,读诵金刚经,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功用,给你消掉过去所造的罪业。因为你前世所造的罪业,马上就要成熟了,接著就要去受苦报了。但是由于你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功德,起了不可思议的力量,才使你过去世的恶业,转变为重罪轻报,才会受到人家的轻贱。这个轻贱包括了,忌妒障碍,甚至欺负你,压迫你,骂你,打你。但是这种苦,比那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中所受的苦,那真是算不了什么啊!可是你受过了这个重罪轻报的苦头后,就可以把应堕三恶道中受重报的苦果给他转掉了,这叫做重罪轻报,所以才会受到人家的轻贱。这是金刚经,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把那个罪业消掉了。你应
4、受三恶道的果报可免掉了,反过来还会得个好的果报。得个什么好的果报呢?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得就是当来要得到,当来就是未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法,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之果,这样,你不就成佛也有份了吗?这就是说,因为别人轻贱你,但是却帮了你一个大忙。帮了什么大忙呢?第一,他帮忙你,把过去所造应堕三恶道的罪业,给你消灭了。第二,你可以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你受持读诵金刚经,先得个菩提法,依之修行,以后再得个菩提果。这么说这轻贱你的这个人,不是也帮了你一个大忙吗?在佛法上讲,轻贱你的这个人,他也是你的善知识;他是什么样的善知识呢?叫做逆境的善知识。就像提婆达多,处处障碍释迦佛一样;释迦
5、佛说:他是成就我修忍辱度的善知识,但是却是逆境的善知识。我们既然了解了这个道理,再看前面第十五分的道理: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我们的心,一定要死心塌地,完全的相信佛语,不可以起怀疑。前面也有讲过,只要你能生起一念清净的信心,这个一念的功德,就超过你亲近承事、供养百千万亿诸佛的那个福德。一念清净心,时间虽短,但是这个清净心,我们到底生了没有,还不知道。所以那个超过供养百千万亿诸佛的福德,有没有得到,我们还不知道。可是这句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这一段经文,可说是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我们是得到了这个功德。我们听到这部经,能够信心清净,信受而不违逆,讲到那里,信到那里,这个时候,我们马
6、上就得到无量恒河沙数的福德,这是绝对得到的。既然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就有那么多的福德,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落在薄地凡夫位呢?整天都在苦苦恼恼呢?受持读诵金刚经又受人轻贱呢?一想到这一连串的逆境和遭遇,信心难免就会有所动摇。现在就是要来分析这个道理,叫你绝对不要生怀疑。因为福跟罪,是对待而立的:有福就没有罪,有罪就没有福。有些人是福与罪,夹杂在一起,或者是福多罪少,或者是罪多福少。我们要相信,宿世一定有点善根,不然的话,没有善根,你根本就遇不到金刚经,对金刚经也不会信心不逆。为什么你会生到这个末法时代呢?一定是罪业深重,将来罪业成熟了,就会牵著你去受苦报。要怎么样来消掉这个罪业呢?你能闻此经典,信心不
7、逆。就能消掉这个罪业;你再进一步的去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此金刚经,以此功德力,就可以把这个罪业消掉了。经文有明文为证: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结果你就增加了福业,你在自利利他中,不但增加了有为之福,也增加了无为之福。有这个善因在,将来我们一定能够成佛,这是佛说的话,有经文为证: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道理,我们可以在十六分看到。释迦佛说,我们凡夫,虽然还在苦恼里面,但是你受持读诵金刚经,发心讲金刚经,就会有无量无边的功德;虽然你受到人家的轻贱,但是这是在给你消罪业,你不要因此而退失道心,慢慢的罪业消了,福业自然会增多,逆境就会转好过来,渐渐的变成顺境。这就是教导我们,遇到逆境
8、现前时,不要生心动念。为什么我天天念金刚经,没有一点感应呢?不是没有感应,其实是有感应,你受到人家轻贱,嫉妒障碍,种种欺负,这些都是感应,但是你要这么观想:他就是在消我的罪业,这时候你一定要把十六分所说的道理用上去,你的道心就不会退失。现在我拿我道源的切身经历和事实来证明,使诸位同学相信,受持读诵、广为人说金刚经,此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我虽然有一些微少的智慧,但是福报一点也没有。我这个人前生前世可能当过讲经法师,就是不晓得培福,执著这一点点小智慧,没有培福那来福报呢?所以一点福也没有。好在我碰到了慈舟大师,他是我的善知识,纠正我的错误知见。告诉我说:修行也要有修行的福报,你出家不久,在佛门中要先
9、培福报,有福报了,修行障碍才会少一点。所以他叫我要多培福。当时我没有听他的话,也没有用心去培福。在我闭关阅藏经的时候,我还跟他辩论培福的事,论到最后,我没有接受他的意见,我还是固执我的见解,照样是向求智慧这方面进行。心中常常这么想:要求智意,就要深入经藏。因此我准备把大藏经看三年,第一步先看大般若经,结果,大般若经最后的二百卷,却没有,就没办法看下去,只好把他放下;就先研究俱舍论,俱舍论是小乘的智慧论,一名聪明论,看俱舍论时,还研究不到三分之一,就得了个吐血病,差点把命给丢了。就放下经典,先把吐血病治好。把吐血病治好了以后,却不能看经了,一研究起注解!头就疼起来,这下子,我突然间才领悟到慈舟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刚经 业障 第十六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35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