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实施方案.doc
《衡阳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阳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实施方案.doc(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综合说明 11、项目概述*阳县位于*省中南部、湘江中游的蒸水流域,东临*山县,南抵*阳市、*南县,西至邵东、祁东县,北抵双峰县。县城西渡镇,是1952年设立的县城,是全县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距*阳市区22km。*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富民强县的必由之路。“水利不兴,农业不稳”,“农业的根本问题是水利问题”。我们要在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耕地后备资源有限以及农业用水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方面是要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
2、现高产、稳产和高效的新型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另一方面就是要促进农业产业从单一传统的种植模式逐步向多元化、新型、高效、节水的现代化农业方向转变。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综合全县实际,衡阳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末级渠系改造项目选择在牛形山水库灌区的西渡镇的黄六、天光、林桥、秋塘、盘龙五个村范围内进行,其有利条件为:一是牛形山水库灌区该项目上游骨干工程已完成了续建配套工程。二是该项目地处“*邵干旱走廊”的*阳县中部,距县城西渡镇8公里,是我县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交通便利;三是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四是社会及自然经济基础条
3、件较好,耕地较为集中连片,粮食等种植业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发达,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兼有烤烟、油、茶、果、牧、副、渔等多种经营项目,2007年农业总产值3815.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21元;五是区域需水供求矛盾较为突出,项目区为水资源相对紧缺地区之一,基础水利设施较差,灌溉基本依靠牛形山水库渠道和塘坝;六是由于多年饱受干旱的困扰,群众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较高,愿望迫切,曾多次申请报告;七是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在全县具有代表性;八是通过项目建设,能推动全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村灌溉管理水平和灌溉效益,实现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减轻农民负担,有示范带动作用。本次
4、设计以省厅审查的*阳县2008年度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农业财政专项资金(水利)管理标准文本为依据,按照水利工程建设有关规程规范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提纲进行编制。可研审查建设地点为牛形山水库灌区的西渡镇的黄六、天光、林桥、秋塘、盘龙五个村,投资规模为448.38万元。12、项目建设标准、主要建设内容和数量建设目标:通过本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末级渠系改造项目的实施,使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3-0.4提高到 0.75,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85%。规划项目区改善灌溉面积9032亩,直接受益人口8792个,项目区群众年人平增收217.59元。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5、:山平塘维修加固71处(总蓄水量36.04万立方米),堰闸改造10处(总蓄水量1.06万立方米),灌排渠改造配套13条13710米,田间渠配套12条9030米,改建电灌站5处55kw,进水闸、节制闸及机耕桥等其他附属建物改造配套102处。工程拟于2008年9月动工兴建,建设工期7个月;2009年3月底竣工验收。13、投资预算及资金筹措131投资预算工程总投资预算为448.38万元。其中建安工程373.107万元,其它费用19.19万元。132资金筹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建设以项目区农民、村、组集体建设为主,财政补助结合。该项目资金筹措申请中央财政解决220万元、县级及县级以下财
6、政解决22.42万元,这些资金按照“民办公助”的原则主要用于集中采购建材、机电设备以及补助机械施工作业费等。其余205.96万元由项目受益村、组、农户按以下方式解决,群众投工投劳折资61.79万元;人均投工投劳折资70.28元;通过完整的“一事一议”程序筹资144.17万元,人均筹资167.39元。14、效益分析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改善9032亩耕地灌溉条件,使8792人农户受益。通过水利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农田灌溉保证率,从而使农业增产增收,同时项目区可种植油菜2850亩,种植棉花1050亩,种植高效经济作物1650亩。按当前种植物品种每亩产量计算,可生产出粮食431.21万公斤,增加粮食43
7、.12万公斤,油菜籽66万公斤,棉花8.6万公斤,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540万公斤。依据市场价计算其年销售收入计765.84万元, 其中经济作物收入为327万元;项目区还可发展养殖业年销售收入计15万元,因此项目区工程的实施年销售收入达780.84万元。种植业年生产成本按种植物品种、数量,每为亩生产成本计算,养殖业年生产成本按养殖产品销售收入的75%计算,项目区年生产成本为585.62万元,项目区年销售利润是195.22万元,年净效益为46.16万元。人均净增217.59元,同时起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积极性,推动全社会水利工程建设热潮,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8、,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的重要的作用。经经济分析: 经济净现值: ENPV=68.59万元(12%);经济内部收益率: EIRR=12.82%;经济投资回收期: Pt=12.71;经济效益费用比: EBCR=1.18。该项目经济净现值大于零,经济内部收益达12.82%,说明工程在经济上是可行的。15、组织管理本项目是以中央投资、地方投资和项目受益人共同投资方式兴建的农田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为保障项目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成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灌区农业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并实行分级管理负责制,水利厅负责项目初步设计和实施方案的审批和编制,*阳县水利局负责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和技术指
9、导,受益村组负责组织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并参与项目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检查验收,负责末级渠系建成后的运行管理。16、建后管护在工程改造建成运行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要按照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市场运作和管理,项目区成立用水户协会,使工程所有权明晰,所有者主体到位,借用市场机制中灵活多样的经营管理方式,加强经营管理,为受益农户提供良好服务,使工程良性运行的机制。(1)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双轨道投资体系。不准将过去的欠帐摊入新的水价之中,而增加农民的不合理负担。田间工程续建配套由用水户协商解决,政府给以必要的补助。通过双轨制运行,逐步使农业水价趋近成本。使项目区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市场
10、经济的单轨制,实现良性循环。(2)村委会通过农民的自主化管理完成灌(排)区管理中水利设施维护、灌(排)用水协调和水费征收等一些涉水事务,实现灌区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等目的。2、 概述 2.1 项目区基本情况项目区地处亚热湿润气候区,区域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1193.6mm,多年平均气温17.9;项目区地貌为丘陵地区,地质为第四纪红色粘土、石灰岩,土层除石灰岩裸露地区外,一般较厚,表土的有机层较薄;项目区水资源总量为495万m3,其中骨干水源250万m3,山平塘221万m3左右。河坝引水24万m3。项目区内有耕地面积9032亩,其中水田6634亩,旱土2398亩,实际灌溉面积903
11、2亩,总人口8792人,农村劳动力540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121元。项目区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制,即早、晚稻再加一季春收作物,复种指数达1.9以上。项目区田间工程配套不齐,支、斗、农渠等末级渠道均为土渠,渠系分布不规范,渠道渗漏、崩塌、破损、渗漏及堵塞严重严重,控水能力差,水量损失大,水的利用率低。项目区用水管理体制仍采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造成管理不顺,机制不灵。2.2 项目区水利基础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条件2.2.1 水利基础设施现状骨干水源牛形山水库灌区的秋塘支渠从项目区旁经过,项目区由秋塘支渠灌溉,多年平均灌溉水量250万m3。项目区内有山平塘2120口,有效水量170万m3;堰坝1
12、2处,引水量为24万m3。项目区内基础水量差,基础设施不齐全。牛形山水库的秋塘支渠为60年代兴建的土渠,目前渠道渗漏、崩塌、破损、渗漏及堵塞严重严重,控水能力差,水量损失大,水的利用率仅为0.3-0.4,现急需更新改造。田间工程配套不齐,支、斗、农渠等末级渠道均为土渠,渠系分布不规范,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村责任承包制的发展要求,渠道渗漏、崩塌、破损、渗漏及堵塞严重严重,控水能力差,水量损失大,水的利用率低,下游地区灌水困难,上、下游农作物不能均*适量灌水,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灌溉效益差,不利于灌溉水量计量调配,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也经常引起水事纠纷。项目区内有耕地9032亩,目前全部利用;农作物种
13、植结构以水稻为主,棉、油菜、烟叶、大豆等其它经济作物为辅,复种指数为1.9左右。2.2.2 项目区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与配套设施项目区内交通发达,XO57线从旁经过,乡村砼硬化公路实现了“村村通”。供电网络已覆盖全项目区,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用电有保障,电力、电讯业发达,建有程控电话网、移动电话网。家家户户有机压井,用水较为方便。2.3 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2.3.1 指导思想、原则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
14、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突出节水增效。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农业措施、管理措施对项目区进行综合改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与效益,通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通过末级渠道改造项目建设,以点带面,推动不型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以上指导思想确定原则为: 末级渠系改造要以节水增效,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依靠科技进步,通过综合措施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末级渠系改造要为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通过改造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末级渠系改
15、造要实现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旱、涝、 碱综合治理,提高项目区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其生态环境。 末级渠系改造要特别重视实现对项目区管理设施的改造和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的改革,逐步建立良性运行发展机制。 末级渠系改造要坚持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改造相结合,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与提高管理水平相结合,水利措施、农业措施、管理措施、政策相结合,实现建设一点,受益一片,起示范带动作用。 末级渠系改造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技术水平,选择适应当地条件的改造项目与措施模式;既要注意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也要注重经济实用技术与方法的应用。2.3.2 项目区建设目标、任务建设目标:通
16、过本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末级渠系改造项目的实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确保灌溉面积稳步增长,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性质和特点,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有效的投入机制、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调动受益农户投工投劳的积极性,促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具体为使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3-0.4提高到 0.75,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85%。改善灌溉面积9032亩,直接受益人口8792个,项目区群众年人平增收217.59元。建设任务:山平塘维修
17、加固71处(总蓄水量36.04万立方米),堰闸改造10处(总蓄水量1.06万立方米),灌排渠改造配套13条13710米,田间渠配套12条9030米,新建电灌站5处55kw,进水闸、节制闸及机耕桥等其他附属建物改造配套102处。2.4 项目区概况2.4.1项目区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及范围*阳县西渡镇为*阳县所在地,东与杉桥镇和*阳市蒸湘区的呆鹰岭镇相接,南与*南县的三塘镇和谭子山镇相邻,西与演陂镇、岘山乡毗连,北与台源镇、栏栊乡接壤,全镇共有15个居委会,63个行政村,651个村民小组,66901户,总人口160608人,其中农业人口29242人。辖区总面积152.6平方公里,山地面积6700
18、0亩,耕地面积88792.5亩(其中水田62764.5亩),旱土8678亩,人均耕地0.92亩。全镇共有小型水库9处,塘坝、电排及等小型水利设施13501处,灌溉农田78063亩。各项经济指标历年居全县第一,人年纯收入达4121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区布置在西渡镇的黄六、天光、林桥、秋塘、盘龙五个村61个组,项目区耕地9032亩。(2)水文气象*阳县地处亚热湿润气候区,区域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据*阳县气象站19602005年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1193.6mm,最大日降水量159.7mm(1970.7.11)。多年平均气温17.
19、9,极端最高气温40.8(1971.7.26),极端最低气温-8.3(1972.2.9)。多年平均蒸发量达1487mm,大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风速2.5m/s;最大风速18.7m/s,相应风向NNW(1980.4.13)。汛期最大风速多年平均值为12.3m/s。(3)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内地貌为丘陵地区,地质为第四纪红色粘土、石灰岩,土层除石灰岩裸露地区外,一般较厚,表土的有机层较薄,呈酸性反应,适合种植水稻、烤烟及其他经济作物。(4)水资源项目区水资源主要为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其来源有三,一是上游的牛形山水库拦截的集雨面积246km2的径流在灌溉期内经渠道供水;二是山平塘拦截地面
20、径流;三是小溪河坝拦截地面径流。经分析,目前项目区水资源总量为495万m3,其中骨干水源250万m3,山平塘221万m3左右。河坝引水24万m3。(5)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主要为气候灾害和农作物病虫害。该区气候灾害主要有“大风、霜冻、冰雹”及 4-7月份的洪涝和9-12月份的干旱等。农作物病虫害主要有病虫害、稻瘟病、树木病虫害等。2.4.2项目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西渡项目区位于西渡镇的黄六、天光、林桥、秋塘、盘龙5个村61个组,本次设计灌溉面积为9032亩。2008年项目区内有耕地面积9032亩,其中水田6634亩,旱土2398亩,实际灌溉面积9032亩,总人口8792人,农村劳动力5406人,工农业
21、总产值为9654.6万元,农业总产值为752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21元。2.4.3农业生产状况项目区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制,即早、晚稻再加一季春收作物,复种指数为1.9左右。目前双季稻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73.4%,春收作物(以油菜为主)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66%,旱作物(烟叶、棉花、蔬菜、大豆等)占耕地面积5.8%,其它不占耕地但需考虑灌溉的经济作物(如茶叶、柑橘等)种植面积折合占耕地面积的11%,农作物粗放种植,产量较低、效益较差。早稻亩均产量为428kg/亩,晚稻均产量为535kg/亩。2.4.4灌溉排水工程状况项目区内基础水量差,基础设施不齐全。骨干水源牛形山水库的秋塘支渠为60
22、年代兴建的土渠,渗漏、崩塌、破损、渗漏及堵塞严重严重,控水能力差,水量损失大,水的利用率仅为0.3-0.4,田间工程配套不齐,斗、农渠等末级渠道均为土渠,渠系分布不规范,因陋就简,渗漏、崩塌、破损、渗漏及堵塞严重,水的利用率低,无量水设施。田间工程通过1975-1976年整治后,田块较为规范,能满足节水灌溉的要求。本次设计灌溉面积为9032亩。2.4.5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情况目前项目区工程管理按水库管理所管理与当地基层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管理范围分两级划分,水库管理所管理的范围主要是干渠及流量大于1.0m3/s的支渠及其建筑物,其余渠道及相应建筑物的管理由工程所在地基层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衡阳县 小型 农田水利 建设 工程 末级渠系 改造 项目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34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