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十字会中心血站综合楼建设沿江东路北侧西临公安局东临司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十字会中心血站综合楼建设沿江东路北侧西临公安局东临司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十字会中心血站综合楼建设沿江东路北侧西临公安局东临司环评报告.doc(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松原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综合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版)吉林灵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1606号)二一六年九月修改清单1.依据附图二复核地表水监测断面。复核行业类别及代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文号错误。P32.明确是否使用商品混凝土,否则,应细化其水泥、砂石运输储存的环境影响分析内容。P43.补充该中心站试剂名称,医疗废水消毒方式,消毒剂类型等。明确是否有危险废物。P4,P524.结合项目所在地供热管网,污水排放管网分布情况,分析该项目供热,污水排放依托现有设施的可行性。P65.补充松原市污水处理厂概况、处理工艺、设计处理规模、实际处理量、管网铺
2、设情况等。集中供热热源厂概况、供热半径、供热负荷等情况。P5、P66.说明其卫生所有医疗废物,是否存在医疗废水。P4、P187.细化建设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P178.复核该项目执行的噪声排放标准。P209.明确声屏障的长度、高度。避免粉尘及噪声影响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P3210.补充血液化验形式,是否采用培养基培养进行检测。P3411.噪声预测结果统计表中应补充噪声贡献值,将预测值改为叠加值。P3612.第二松花江是日伪时期为了区分下游江段而叫的名称,现已改为松花江干流。13.依据吉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细则、吉林省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充实施工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P38、P3914.
3、依据省环保厅关于公参的相关规定,建议按程序开展公众调查工作。P44P471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 40 号,删除部分环保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6.不合格血浆处置措施及排放去向。P2517.明确建设项目是否自备柴油发电机组,明确其储存量、储存地点。P2518.完善建设环保投资估算,“三同时”验收相关内容。P43、P4719.根据省环保厅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应对本项目噪声进行实时监测。见附件五。20.医疗废物接受协议。见附件八。21.单独设置污染防治措施章节,归纳总结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见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章节。P374122.补充餐饮废水产生量,处理措施及排污去向。P33P3423.
4、补充监测计划章节,补充废水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等内容。P48P49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松原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综合楼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松原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法人代表彭雷联系人王云峰通讯地址松原市宁江区沿江东路780号联系电话13843806818传真邮政编码138000建设地点松原市沿江东路北侧,西临松原市公安局办公楼,东临松原市司法局与松原吉视传媒合建的办公楼,北临松原市供热站,南临沿江东路立项审批部门松原市环保局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Q8590其他卫生活动占地面积()750绿化面积()1960总投资(万元)3925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0环保投资比例1%评价
5、经费(元)预期投产日期2018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 项目背景血液来源于人体自身,目前没有任何物质可以替代,在疾病的预防、治疗中,特别是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输血也是众多疾病传染的主要途径,人们熟知的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多种疾病均以血液为主要传染途径。筛选血液是堵塞血液传染病蔓延的关键。血站承担着采供血的任务,也承担着保障人们用血安全的职责。对于血站来说,保证血液质量除加强管理和提高员工素质外,更主要是依靠先进的设施和设备,及时准确地发现并阻断病源传播,因此加强血站建设提高血站的设施和设备水平是完全必要的,是保证人民健康的有力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
6、06年3月频布实施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及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的要求,城市中心血站应把行政区、生活区和业务区分开设置,人流、物流分开避免交叉感染,保障用血的安全。目前,松原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现有业务用房2200平方米,由于业务用房有限,现各功能区根本不能分开设置,房屋格局不合理,易造成血液污染,威胁到用血的安全性,同时由于业务用房不足,使一些设备无法按照规定摆放,有些大型设备根据不能放到室内,给松原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业务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建筑建设时间久远,现建筑存在业务办公楼雨篷与墙体连接较差,地震发生时极易倒塌伤人,且建筑物主体的框架和砌体结
7、构将会发生严重的碰撞破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给献血者提供宽敞舒适的献血环境,给用血者提供安全优质的血液,给血站工作人员提供标准的、功能齐全的办公条件,松原市卫生局决定对松原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进行重新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2. 编制依据l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15.4.24);(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
8、1);l 相关文件及技术规范(1)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61号文件关于贯彻实施的通知(1999.3.17);(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3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107号文件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1999.4.29);(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11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2002.10.13);(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2013
9、.2.16);(7)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DB22/3882004);(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管理办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11)松原市十三五区域卫生规划实施细则;(12)松原市“十三五”医疗卫生发展规划及2020远景目标。l 导则、规范(1)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 2.1-2011);(2)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4)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
10、J2.4-2009)。(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3、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及性质项目名称:松原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综合楼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松原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松原市沿江东路北侧,西临松原市公安局办公楼,东临松原市司法局与松原吉视传媒合建的办公楼,北临松原市供热站,南临沿江东路。厂区地理位置详见附图一,厂区周围现状详见附图三。建设性质:新建项目4、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为3925万元,通过申请中央资金及地方配套解决。5、建设内容及规模根据松原市供血服务人口确定建设规模为8000升,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其中
11、:业务用房6000平方米、附属用房2000平方米,新购置设备15台(套)。(建设说明:本项目与松原市妇幼保健院合建一栋楼,综合面积15000平方米,层数为10层,其中松原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位于左侧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松原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位于1-9层局部及10层整体)。本项目建筑物均使用商品混凝土。松原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主要采用试剂名称如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诊断试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等。本项目产生的实验废水主要为血液化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这部分废水通过中心血站内的管道进入二氧化氯发生器装置进行处理
12、。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二氧化氯消毒剂发生器消毒剂采用氯酸钠与盐酸试剂,而本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均存储在危险废物暂存点,定期运往松原市民康医用垃圾处理有限公司进行处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服务协议书见附件八。 6、占地面积及厂区平面布置本项目拟建地址位于松原市沿江东路北侧,西临松原市公安局办公楼,东临松原市司法局与松原吉视传媒合建的办公楼,北临松原市供热站,南临沿江东路。厂区总占地面积32300m2,建筑物总占地面积1500m2,其中松原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建筑占地750 m2。总绿化面积6460 m2。厂区平面布置及周围状况详见附图三,总平面指标详见表1,工程组成见表2。表1 总平面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
13、单位面积()备注1本项目占地面积m323001.1建筑物总占地面积m21500松原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建筑占地750 m21.2绿化面积m26460绿化率20%,其中松原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1960m21.3道路及停车场面积m224340其中:松原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6740 m22建筑密度%0.0233容积率%24.77表2 工程组成一览表工程分类项目名称建设内容主要环境问题备注主体工程综合楼设置科室包括:血源管理科、体采科、检验科、成分科、质控科、储发血科六个业务科室和办公室,财务科、业务科、质量管理科、宣传科、综合服务科六个职能科室。废水生活垃圾医疗废物通风系统卫生间设排风进气系统;噪声电气系
14、统包括照明、电力、综合布线系统等,供电依托松原市政电网;地上配电室;噪声给排水给水:自来水来自城市供水管网;排水:污水排入污水管网后进入江南污水处理厂;环保工程固废处置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开收集,设置有专用储存容器及储存间,贮存间有“三防”措施并设有警示标志恶臭、环境风险生活垃圾:设有垃圾桶,与医疗废物分开收集恶臭设备噪声治理减振、优化布局等噪声7、公用工程(1)给水项目建成后工作人员83人,用水量按人均120L/d测算,年用水时间为365天;不可预见用水量按15考虑;经测算项目年用水量为6700m3。项目区域内生活用水由沿江东路市政供水干管向场内引入,松原市市政供水管线所供给的自来水能够满
15、足本项目需要。项目供水采用生活蓄水池供给。综合楼另加单位妇幼保健院已建设消防蓄水池,容积为400m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位于大楼一层内。综合医疗楼采用分区供水,1-5层为低区,6-10层为高区。(2)排水项目排水根据松原市城市规划,项目区内排水体制采用污、雨水分流制。雨水由雨水管道分多点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本项目排出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医疗废水,排水率按80%计算,排放量为23.44m3/d(5360m3/a),生活污水通过沿江东路市政污水干管进松原市江南污水处理厂处理,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后,排入松花江。医疗废水首先通过中心血站内管道进入
16、自建的二氧化氯发生器进行处理,处理后在排入沿江东路市政污水干管进松原市江南污水处理厂处理。松原市江南污水处理厂是国家松花江环境保护重点工程,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10万吨,在2006年建成并投入运行。该厂污水处理方案使用SBR污水处理技术。松原市江南污水处理厂位于松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原乡小后屯村。该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后,江南城区所有企业和城市居民排放的污水经排水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都将经过无害化达标处理后再排入松花江。松原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综合楼属于其纳污范围。(3)供热本项目供暖主要是建筑物冬季采暖。供热来自于松原市供热公司集中供热热源。根据松原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松原市热力公司提供的资料,松原
17、市现总供热面积达800万m2,按单位耗热指标68W/m2计算。所需热量为560MW。松原市供热系统分为江南、江北两个供热区域。其中中山供热厂分担了松原市江南部分供热范围为半径4km的工业、公建及住宅。本项目所处位置为中山供热厂供热范围。项目供暖主要是建筑物冬季采暖。市政供热管道已敷设至场址南侧的沿江东路上,距离约30m。能够满足项目的用热需求。(4)供电在松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变电所,由松原市沿江东路10KV供电线路接入,距离约55m。电源采用三相四线制,电压等级为380/220v。可为该项目的开闭所供电。(5)通讯及网络通讯线路从场区北侧的东镇大路地下通讯电缆引入,通讯设施的施工安装均由当
18、地电信局负责承建。在大楼内部设置计算机网络,可由松原市区宽带网直接引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机房用电列为本项目最高负荷级别,与国内、国际互联网连通,进行相关信息沟通。9、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本项目定员总计83人,全年工作365天,实行三班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10、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计划建设期为32个月,具体实施进度如下:1、项目准备阶段(1)2016年5-6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批复工作;(2)2016年7-8月,项目招标工作,同时落实项目建设资金;2、施工阶段(1)2016年9-2018年9月,土建施工;(2)2018年10-12月,内部装修,工程竣工验收投入运营。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
19、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故无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吉林省经济规模第三大城市。地处北温带,介于东经1236至12611,北纬4359至4532 间。全境东西长240公里,南北宽172.4公里,幅员面积22034平方公里,占吉林省面积的12%。东、南与长春市四平市为邻,北与黑龙江省大庆市隔江相望,西部与白城市、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松原幅员面积2.2万平方公里。松原市辖1个市辖区、3个县、1个自治县。即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岭县、扶余县、乾安县和
20、宁江区。共有13个街道、40个镇、38个乡,96个社区、1140个村。 另设三个省级开发区,即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 本项目位于松原市沿江东路北侧,西临松原市公安局办公楼,东临松原市司法局与松原吉视传媒合建的办公楼,北临松原市供热站,南临沿江东路。厂区地理位置详见附图一,厂区周围现状详见附图三。2、地质地貌松原市地处松嫩平原,为第二松花江、松花江、嫩江、拉林河的冲积平原,大地构造属于松辽盆地,地貌类型由低河漫滩、高河漫滩和台地组成,地面标高在海拔120-290m之间。中心城区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地下水属潜层水,含水层为砂层,地下水埋深1.0-8.2m
21、。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耕土(厚为0.5-1.0m)、粘土、亚粘土和砂土。地耐力在78.5-196.2kN/m2。3、气象条件本地区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温度变化差异大,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温差大、冬季漫长而寒冷。该区全年平均日照2906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为517.5kJ/cm2,光资源充沛。年平均气温为5.0,年最低气温为-30.9,年最高气温为33.9。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冬季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4.0m/s,最大风速可达18.7m/s。多年平均降水量451mm,多集中在7、8月份。土地冻层为1.5-2.05m,最大河心冰厚为1.2m左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红十字会 心血 综合楼 建设 沿江 东路 北侧 公安局 东临司环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32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