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仪性理讲病免费下载.doc
《王凤仪性理讲病免费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凤仪性理讲病免费下载.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前言 在中国近代宗教史上,王凤仪是非常奇特的一位宗教理论家和实践者.他是热河省朝阳县人,出生於清同治三年(1864),殁於民国廿六年(1937).他原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夫,可是凭他独特的能力,专门为人性理讲病,医好无数人的病,也教许多人同样用讲病的办法,为人治病.他又倡导女学,在东北各地先後建立六百多所女子义学.民国十八年(1929),他率众加入万国道德会, 成为这个团体的重要支柱.至今,性理讲病方法仍为台北万国道德会的主要医疗活动. 他的生平与言行,後来经由他的儿子王国华和弟子们的记录,分别整理成为笃行录1,诚明录2,王凤仪先生年谱3,王凤仪先生语录4,王凤仪言行录5,仪圣全书6,性理讲
2、演录7,伦理讲演录8,王凤仪先生道德讲义9,善人王凤仪嘉言录10,王凤仪的五行观11等书.民国七十二年(1984),台中的圣德宝宫又以扶鸾的方式,请王凤仪降乩,为该宫重排的王凤仪言行录作序12.这些书目前都在台湾各个善书供应中心流通. 到目前为止,只有台大心理研究所硕士班学生陈永芳曾经试图从心理谘商 的角度来探讨王凤仪所创的性理讲病 也许是由於心理学特别注重实地观察和实验的缘故,陈永芳对於这麼多的历史记录,完全没有用到,只是记录了他所观察到的现在万国道德会的讲性活动,也介绍了所谓的五行性格的特性.事实上,陈永芳并没有讨论到性理讲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本文尝试从禅定和信息的角度来说明王凤仪的性理讲
3、病的运作机制究竟如何. 二,有关王凤仪的传记 有关王凤仪的生平主要是依据王凤仪年谱与语录和王凤仪言行录这两本书. 王凤仪年谱与语录是他的弟子朱允恭所作.朱允恭(字循天,1907-1981) 5郑嘉春(子东)讲述,他的儿子郑宜时编辑,王凤仪言行录(台北:万国道德会,1968). 在年谱的前言中说,他於民国二年(1913)七岁时见到王凤仪,在义学中读书.十八岁到廿六岁,服务於安达县喇嘛甸子的学田部及务本学校,在寒暑假中听王凤仪讲演,记有请事斯语一卷.自民国廿一年(1932)起,跟随王凤仪周游各地讲演,记有侍坐随笔十二卷.他又收集岳兴华,马天来,刘惠忱,刘秀琴(朱允恭夫人)等人的笔记九卷.民国三十一
4、年(1942),奉命创办道德新村,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新村因时势环境变易,不得不解散.在此期间,朱允恭利用工作之馀暇,将这些笔记加以整理成为王凤仪先生年谱, 记到四十二岁时止.大陆沦陷後,朱允恭陆陆续续的整理王凤仪後半生的资料, 直到民国五十六年(1967),方才完成整部年谱.後半部年谱是朱允恭利用下放劳改工作之馀,在微弱的煤油灯光下,一个字一个字工整写在方格稿纸上.在一个严格控制出版的社会,再加上那时大陆上正闹文化大革命,无法出版.民国七十八年(1989),朱允恭的老朋友张恺升在美国旧金山的万佛城碰到一位当年参加过万国道德会活动,也曾经跟随王凤仪到各地演讲的女士,谈起当年往事,得知朱允
5、恭的遗稿尚未出版.翌年,这位女士回到中国大陆,见到朱允恭的夫人刘秀琴,表达张恺升有出版遗稿的意愿.朱夫人答应出版,由长子朱世乾将原稿带到美国,交给张恺升.过了不久,又要了回去,说是要在大陆出版.民国八十一年(1992),张恺升把手边的原稿影印本用正体字排版,在美国旧金山出版.民国八十三年(1994)由台北的若水善书流通所在台北发行.王凤仪言行录是郑子东根据他的听讲笔记来讲述王凤仪的生平和思想, 也加上其他追随者的回忆,由他的儿子郑宜时加以整理,於民国五十七年(1968)时在台北市出版.当时是几个人凑钱,在佛教印书馆印刷,由台湾道院(对外名称是世界红卍字会台湾省分会)负责赠送.郑宜时当时是在道院
6、的二楼大殿当供奉,道名是郑教崆.民国七十九年(1990),万国道德会台北市分会的金涤凡理事长和郭隆植两人回大陆,在锦州市会见王凤仪的孙子王觉民,取得由周知根所编的王凤仪略传的底稿.这本书是根据朱允恭的笔记和笃行录诚明录而写.郑宜时根据这本略传於民国八十年(1991)时出版再修订本. 王凤仪言行录在民国五十七年(1968)出版之後,引起各方面的注意, 万国道德会,若水善书流通所以及台中的圣德堂都加以改编.圣德堂更加上用扶乩方式,请王凤仪降坛所写的序文.郑宜时对这种种的改版都不表同意,认为王凤仪只是一个普通的人,而不是神,不应该有各种怪力乱神的附会.原版的王凤仪言行录,在每一章开头的地方,都有我听
7、王善人这样说过或王善人说过这麼一句话.可是後来重编的各种版本,都把这句话删掉了.民国六十八年(1979)台北万国道德会编印这本书的时候,更把这本书改名为仪圣全书, 变成王凤仪用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叙述他一生的经历,让读者误以为王凤仪在生前就讲述他自己的生平.这些差异是在研读资料时不得不注意的地方. 三,早年的生活经历 依据这两本传记,我们大致知道,王凤仪生於同治三年(1864)十月初三日(阳历十一月一日).父母都是种田的人.他从小就很留意身旁亲戚的行为,凡是他认为不好的行为,都谨记在心,立志不犯.凡是好的行为,他一定设法做到. 在他的早年生活中,对王凤仪影响最深的事应当是家人的种种不孝行为,包括他
8、自己的父母对祖父的不孝.他立志要改变这些不好的现象. 他从小就看到家中为了兄弟分家,奉养祖父而争吵不休,也看到家中祖母抽鸦片,堂姊辱骂祖母而伯父在旁不予制止的情形.王凤仪心想:人当生儿孙时,旁人都要道喜,像我祖母得我伯父和我叔伯姐姐那样的儿孙,又有何喜可贺?因此,年谱上说,他的思想从此有了转变,别人以为可喜的事,他不认为一定可喜;别人认为可忧的事,他不以为忧. 王凤仪有伯叔十四人,没有一人肯奉养他的祖父.亲兄弟四人,也只有他一人奉养父母.廿五岁时,王凤仪到姑父家做工,考察姑父是如何成为地方上受人敬重的人物.最後他认定姑父是在於一个孝字.因此,王凤仪当他在母亲去世之後,立刻就把流落在外的祖父接来
9、奉养,同时也连带的帮祖父还债,但把祖父的养老地留给两家伯父伯母.他自述道: 我祖父被我母亲辞出去的时候,因为他不乐意去,故意向我家要了三百吊钱走的.我母亲死後,我迎养祖父时,祖父带来三百吊外债.我认可还债, 也要接我爷爷.这不正和我母亲的心相反吗?但是母亲向外撵我爷爷是亏孝,我父亲不能制止这事,是失了夫纲.我这样一做,把父母的罪都给赎了.若隐父母的罪不能代赎,又怎能算是孝呢?由於迎养祖父,他的婶母到官府去控告王凤仪,说是王凤仪的祖父欠她一千吊钱,要王凤仪偿还.後经人调解说合,婶母交出二亩地(值二十吊钱),他给婶母一百四十吊钱.这时候,他一方面谏诤父亲,不要赶走祖父,一方面安慰祖父,使祖父安乐无
10、忧.王凤仪把这种事情当成是对他心志的一种磨练.他自述说: 我迎养祖父後被告,受谤,负债,我说我是为祖父,无论多大的苦也无怨. 我当时若心志灰颓,我爷爷准走,人家必要说我不孝,我就糟了.所以到在志界,越受委曲越乐. 王凤仪从小就很能为人著想,心存感激,而且一旦想定了,就一直奉行不缀. 小时候,他母亲为他缝制一个肚兜,两个弟弟争著也要.他就把肚兜让给弟弟, 并且打定主意,以後绝不向母亲要肚兜,以免母亲烦恼.十四岁时,他初次外出帮佣做工,第一件工作就是为人家放牛.由於他很仔 细的照顾牛只,牛都吃得肥胖,毛色油光水滑的,生的小牛犊也没有损伤.他常说:因为有牛,东家才给饭吃,若是不爱护牛,就太没良心了!
11、十七岁开始替人家作小工,东北土话叫半拉子.以後就被教团外的人称 为王半拉子,带有看不起的意味.十九岁开始替人当长工.年谱上说: 先生每到一家,必考查东家的心理和作为,见他田园井然,粪肥充足,院落整洁,物有定所,知他有切实习惯,也就随著清洁整齐;如高石匠家之肮脏者,虽欲给他改变,也须由外而内,慢慢的变,这样合乎东家的心理,所以到处受欢迎. 王凤仪在工作的时候,往往顺便就规劝东家和工人,感化他们向善.在他廿七岁时,听说在团子山南屯有一位姓李的人家,由於大老婆四十岁还没有生育, 娶了个蒙古女子为妾.由於蒙古女子不会烧煤炉,也不会煮饭,经常挨打.王凤仪听了这个消息,就故意到李家应徵当长工.吃饭的时候,
12、故意多吃一碗半生不熟的饭,免得男主人打那蒙古小妾.又利用下雨天不上工的时候,教蒙古女人如何用煤火,如何煮饭烧菜.再进一步的劝男主人不要任意的打小妾.这种经历让他认识到女子无知识的可怜,必需要有适当的教育,才有可能改善女人的地位和生活,种下以後到处兴办女子义学的念头. 在三十岁之前,王凤仪已经看尽家族为了兄弟分家而起的种种争吵,也看到赌博的害处,贫穷人家所受到的羞辱,同时也体会到尽心尽力工作所得到的东家的嘉奖和帮助.他说:在锦县十里台老张家,一连做了四年,没有缺过一天工, 还起早睡晚,凡是应该做的活计(工作),不用东家吩咐,自己看著该做的便做, 应问的就问.别人做工都认为是给东家做,我把东家的家
13、当成自己的家,尽心尽 力的去做.等我满工临走时,东家向我说,你以後有为难遭窄(生活上遇到困难) 时,尽管来找我,我一定帮你的忙.後来我姑父因我没钱赎当损我(用言语讥讽叱责),我向张东家借的钱,才把借他家的当(衣物),赎回还给他.又成全我买地,家里有了田地,我才能把家放下,入宣讲堂讲善书.21听讲善书改变了王凤仪一生,因为他听古人的故事,就立志效法古人的行为,而且真的做到. 四,特异功能能力的出现 王凤仪为人讲病的能力可说是一种特异功能,也是一种人体特殊潜在能力的发挥.出现人体特异功能有三种途径,第一是天生的;第二是历经一场大灾难, 例如遭遇严重的车祸,飞机失事而奇迹似的生还,长时间或很严重的大
14、病;第三是经过打坐,练习气功等锻练手段.王凤仪出现这种能力属於第二种情形.王凤仪经历了一场为时十二年的重病,突然因听人讲善书而痊愈.在病好之後,又历经一次自杀未遂,在自杀的过程中,灵魂出窍又回来.同时,又经历黑夜见白天的怪事.这三件事都发生在他三十五岁那一年.一,生病十二年 年谱上记载,王凤仪在廿四岁那年(光绪十三年,1887),腹部生了一个黄豆粒大的疙瘩,初生时并不介意,用指一推,可以推的很远,每天从午後就冷,到半夜後渐渐温暖.22依照症状来看,很可能是由於个人的卫生没有做好, 由尿道的细菌或病毒的感染,转成鼠蹊部的淋巴腺发炎,才会每天下午有发烧的 现象.那时没有抗生素可用,只能拖著,让身体
15、里面的抗体自动去对抗外来的病毒.於是,在廿五岁那年的冬天,转成左睾丸炎,(光绪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三弟树森分出(分家出去).守坤(王凤仪妻)见家贫,临产无人相助, 痛哭三日.先生为解除窘状,於腊月一日出外找活(打零工).十二日归来,因衣薄天寒,疮症乃剧,左睾丸肿大.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右睾丸也受到感染.他还是勉力工作.到了光绪十六年春天,两个睾丸的发炎状况变得非常严重,流了很多脓血.可是为了生活,还是外出帮工,只是粗工不能再做. 光绪十八年八月,疮痨大作,危险之极24.经一位喇嘛大夫的治疗,流了三盆脓,到了十二月,方才逐渐好转,可是以後就按廿四个节气日发病.从此以後有六年的时间王凤仪不能工作
16、,因为腹部疼痛的缘故.田间的农事都由内弟白勤,白俭两人代为耕作.这段时间内,王凤仪专门为人调解纠纷.他自述说: 我生疮痨十二年,前六年还能做活,後六年不能作活,我竟当说和人了. 谁家有事来找我,我就去参加.我没气力说话,竟在一边躺著,听听事情的节目,到在最後,我告诉双方的人,这事应当怎样完结,人都信我,自然就完了. 光绪廿三年的除夕夜,王凤仪内弟白勤养在王家的牛不见了.廿四年正月初二日,王凤仪骑驴到二道沟白家去找牛.正好碰上白勤,白俭和杨柏等人在宣讲善书,念宣讲拾遗上的故事.王凤仪听著听著,大受感动,在白家一连住了七天,天天听讲善书,心头一乐,十二年的疮痨竟然不药而愈.年谱上记载: 我得了十二
17、年的疮痨,已经是不能治的了.我总好包屈(抱屈),包屈就一劲哭.我嫂子笑著问我:好模样的,哭啥?我说:天也没有神佛, 我就知道爱人,就知道作活,怎能叫我有病呢?我那样不对?可以找出来啊! 後来听杨柏等人讲宣讲拾遗.他们只是一味的紧念(念得很快),听著很好,但因太快,不得寻思,不能明白.我说:这是善书,你们为什麼不善念呢?他们说:怎麼的?我说:你们一味急拉拉的念.叫 人们也不懂得,那不是恶念吗?因此,他们就慢慢的念,我也帮他们讲.讲了一天,心里很乐.第二天,杨柏讲双受诰封一篇.讲到三娘教子夜读,她儿子贪眠,三娘要打他.他儿子说:且慢打,我有话说,若有我亲娘在,我哪能受你这样的冤枉气呢?三娘立时气得
18、昏倒,祖母和院工急用姜汤灌醒.祖母叫他孙子磕头认罪,祖母自怨老命不好,三娘也争著认罪. 我知道古代贤人争罪,今世愚人争理.怪不得我成了愚人.我只觉刷拉一声,全明白了!我跪到院里,提著我个人的名字,大声呵呼我个人的名字道:就打著人家不对(专挑人家的毛病),你生气,就算你对,怎的(又怎麼样)?哥兄弟耍钱(赌博),不是有耍钱的类吗?你不耍钱,你发财 了怎的?数责数责,就大笑起来,笑得是我得著啦.有时哭,哭的是大家糊涂著呢?第二天早晨,疮就完全好了.以後我知道病根了,不怨人, 伦常不受伤,绝没有病.从此以後,天天骑个毛驴,到处听善书,听了一个多月,以後一边种地,一边格物(研究事理),一边切道(研究道理
19、). 言行录上也有类似的记载: 听完了善书,往回家走,一面走著一面想,怪不得我会生疮痨,我一看见人家有毛病就生气,这正是我不明理,所以我是愚人呀!於是我就大声审 问自己说:我专找人家的毛病,那能算对?看人不对,我就生气,那怎算对?一路上嚷这两句话,走十里路,一直嘈嚷到家.夜里还自己问自己,问来问去,问得自己也笑起来.自己把过悔真了,就顿悟从前皆非. 第二天早晨,觉得肚皮痒,一看原来长了十二年的疮痨,一夜的工夫,竟结了疤,以後完全好了. 这个经验就是王凤仪给人性理讲病的起源.王凤仪在最初给人讲病的时候, 就告诉人们,若能把自己的过悔真了,病就能好.这种方法都是从他自身的经验得来的. 二,愤世饿死
20、 年谱上记录,王凤仪在病好了之後,把善书看成是个无上至宝,天天找地方听讲善书.听著听著,对照世间的各种行为,竟生厌世的念头,进而有自杀的举动.年谱云: 我听到训女良词一篇,才知道女子有七出的条例.我用那七条改查我们村中的妇女,没有一个不犯七出的.再仔细改查男子,都争贪下顾, 抛弃父母,没有一个能尽孝悌的.我知道这个世界坏到极点了,多暂是个头呢(多久才会有秩序呢)?我实在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活下去,就立志要死. 於是,王凤仪想该怎麼个死法,悬梁,投井,自刎都算是横死,不好. 想了好久,终於想到用禁食饿死的办法.光绪廿四年四月底,王凤仪从田里工作回来,就躺在炕上,不起来吃饭.他的家人都知道,王凤仪一
21、有不如意的事,就会有这样的举动,因此也就不理他.过了两三天,家人拜托村中的塾师宗温言来劝解.王凤仪问他:你说世界什麼时候能好?甚麼时候有头(才有秩序)?宗温言说:这个世界没有头.王凤仪说:没有头,我还是得死啊!仍是一头躺下,不出一言,家人也拿他没办法.一连饿了五天,就饿得他灵魂出窍. 年谱上记载: 一连饿了五天,我的灵魂就不知不觉的出体了.飘飘摇摇的走著,离地一丈多高,随地起伏.走有二百多里地,轻快极了.那日正是五月初四日,家人准备杀猪过节,把猪已绑上,放在窗外.小孩们不住的捉弄那猪,使猪叫喊.这时灵魂听著猪声就回来了,到了身体旁边,还自笑道:你还是这样啊!你到动弹啊!你到生气啊!你浑身的能力
22、那里去啦!说著说著,灵魂就入壳了.(醒来之後)自思:死是真好,那麼你的老人依*谁?你为世风大坏而饿死,世人们能因你死,而他们也就好了吗?不是还得你去劝他们,他们才好吗?想到这里,知道世上有两宗可作的事:一 个孝亲,一个是劝人.因此,就决意做这两宗事了. 从这段叙述可知,王凤仪的劝世行动是有它独特的由来.这种灵魂出窍的死亡经验又是很多具有特异功能者共同的特徵. 三,黑夜见白日 同年,他在张家听人讲善书,讲题是羊角哀舍命全交.王凤仪听得很入神,心想如有机会,一定要学学故事的主角羊角哀对朋友的义气.光绪廿四年, 地方上的大善人杨柏因被人诬告,牵连到一桩强盗案件,被官府关了起来.王凤仪听到这个消息,决
23、心要学学羊角哀的行为,去救杨柏.王凤仪不分昼夜的问天: 如何才能救杨柏?一连问了几天,也问不出个办法来.心里很是著急.他想道: 杨柏是我们一方的一个善头(行善的领袖),他要是死了,善事也就完了. 而且我的好病(病况痊愈),还是听杨柏讲善书好的,我若不救他,也真觉得对不过(对不起).王凤仪想了三天三夜,想到光是坐在家里怎麼能算是学古人的行径呢?於是就向外走,嚷著他要去救杨柏.家人以为他疯了,派他的表弟跟在後边,以防发生意外.那时,已经天黑,王凤仪一面走,一面嚷著:杨柏死了,我也不活了.杨柏死,我也活不著,非学羊角哀舍命全交不可.喊著很久,走到山岭上, 忽然发现黑夜变成白天. 年谱云: 喊了多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凤仪性理讲病 免费 下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31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