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权威资料].doc
《浅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权威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权威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在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兴起了一场反封建、反神权的宗教改革运动,这场改革运动在欧洲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是基督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宗教改革思想,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本文将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产生的背景出发,简要介绍并评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关键词: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背景;影响 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在16世纪至17世纪期间,自西向东、自下而上兴起的一场基督教社会改革运动,是欧洲资产阶级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目标为反封建、反神权、改革教会,
2、其内容主要是反对教会的极端统治、宗教教义的异化和教会组织对民众的压迫。 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索是1517年马丁路德在威登堡大教堂门口贴出反对罗马教皇贩卖“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这场改革运动到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改革国教而到达高潮,结束于1648年威斯特法伦和约的出台。宗教改革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马丁路德、加尔文和慈运理,以及其后发展出来的基督教新教教派。这场改革运动在欧洲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督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改革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些宗教改革思想,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因信称义,
3、不靠事功。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命题是从圣经中“义人因信得生”的思想出发,其主要内涵为: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不在于本人自己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人对上帝的笃诚信仰,基督徒的信仰由耶稣基督而来,不需要别人的教导,人的得救不靠事功,而靠信仰。意即,如果一个人内心真诚地信仰耶稣,不需要善功,灵魂也可以得到救赎,在来生进入天堂。在信仰上,马丁路德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皆祭司”,他否定了教会的中介作用,认为个人的救赎与教会无关,只与自身有关,信徒凭借虔诚的信仰就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此外,马丁路德还认为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源泉,教皇并不是神,不是信仰的来源,并且,每个信徒都可
4、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自由理解和解释圣经。马丁路德提出的命题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教皇的权威,减轻了教徒的负担。 (二)建立民族的廉俭教会。马丁路德认为罗马教会内部存在腐败,甚至指出罗马教会是“撒旦的会堂”,教皇是“强盗头子”,主教则是“伪君子”。为了打击罗马教会的权威,他提出要改革教会,反对奢侈浪费,建立民族的廉俭教会。 在教会礼仪方面,对于七项圣事,马丁路德主张只保留洗礼和圣餐两项。此外,他还主张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礼拜形式,并认为应当允许神职人员结婚。他奉行廉俭教会的主张,“取消为个人和死者所献的弥撒,削减天主教礼仪的奢华仪式,反对修道誓愿,禁食,朝圣和呼求圣徒等陋习”。但他并不是只追求礼
5、仪形式上的简化,而是遵循“因信称义”的原则,只要不与此原则相违背,某些礼仪形式就可以被保留。 此外,马丁路德还提出了建立宗教会议的主张。他认为教会应当是所有具有共同信仰的基督徒的教会,而不是教皇一个人的教会,他的思想具有民主色彩,却并没有得到深入开展。 (三)人人皆为祭司。在“宗教等级”这个问题上,马丁路德认为“人人皆可为祭司”。他认为,所有信徒在上帝面前皆是平等的,他强调神职人员的治理“是一种服务和职分而不是权力的治理”,即使信徒之间有职务的差别,但在本质上却没有什么不同,只要经大家同意,每一个信徒都能主持圣礼,对于圣道和一切圣礼都是平等的人。马丁路德的思想批判了教会的等级观念和教士阶层的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权威资料 浅析 马丁路德 宗教 改革 思想 权威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31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