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添加BCB和NCB的CLST微波介质陶瓷的显微结构.doc
《毕业设计(论文)添加BCB和NCB的CLST微波介质陶瓷的显微结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添加BCB和NCB的CLST微波介质陶瓷的显微结构.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添加BCB和NCB的CLST微波介质陶瓷的显微结构摘 要 CaO-Li2O-Sm2O3-TiO2(CLST)具有正交钙钛矿结构,由于具有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当CaO、Li2O、Sm2O3和TiO2的摩尔比为16:9:12:63时,CLST陶瓷具有较好的介电性能。但是其烧结温度在1300以上,远远不能满足低温共烧。通过在CLST陶瓷中加入助烧剂可以降低其烧成温度,然而人们对于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材料的组分上,而忽视了材料的显微结构对性能的影响。BaCu(B2O5)(BCB)具有较低的熔点(850),Na2O-CaO-B2O3(NCB)的熔点为800。因此,本课
2、题通过在CLST陶瓷中添加4wt%BCB和1wt%NCB,降低该体系烧结温度,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试样的晶体和玻璃等相的形貌、分布等,初步探讨了BCB与NCB的掺入对该体系的显微结构、介电性能的影响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发现添加4wt%BCB和1wt%NCB的CLST陶瓷的烧结温度降低到1050。试样在1050烧结3h,其晶粒生长发育良好,大小均匀,气孔率较低。可以认为,BCB和NCB促进了CLST的液相烧结,使其烧结温度降低,阻止了晶粒的异常生长,结果得到致密化组织。实验结果表明,添加4wt%BCB和1wt%NCB的CLST陶瓷具有相对较好的综合介
3、电性能:r =81,tan=0.021,=0.5 10-6/(1 MHz)。关键词:微波介质陶瓷,介电性能,显微结构, SEM,TEMMicrostructure of CLST Microwave Dielectric Ceramics With Addition of BCB And NCBABSTRACTCaO-Li2O-Sm2O3-TiO2(CLST)ceramics which are of orthorhombic perovskite structure,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for their excellent microwave dielectr
4、ic properties.It was reported that CLST ceramic would exhibit good dielectric properties,when the mole ration of CaO、Li2O、Sm2O3 and TiO2 is 16:9:12:63.However,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above 1300 ,which is far from the LTCC. the people always focus on the component materials in microwave dielectric
5、ceramics research, so as to neglectthe material microstructure on the properties.BaCu (B2O5) (BCB) has a low melting point (850) and Na2O-CaO-B2O3 (NCB) of the melting point is 800.Hence, we add 4wt% BCB and 1wt% NCB in CLST(mole ration,16:9:12:63) to lower its 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to analyze t
6、he features and distributions etc. of grains,with the aid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addition of BCB and NCB in CLST and the link between microstructure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are primitively studied.It is revealed fro
7、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t in CLST ceramic,with the addition of 4wt% BCB and 1wt% NCB and sintered at 1050for 3h, the grains grow well,the sizes of the grains are nearly the same,and the porosity obviously lowers.We can conclude that it is the addition of BCB and NCB that prompted the process l
8、iquid phase sintering,which made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of CLST ceramics lower,prevented the abnormal growth,and consequently obtained compacted feature.Thus,It has comparatively satisfying comprehensive dielectric properties, r =81,tan=0.021, =0.5 10-6/(1 MHz).KEY WORDS:microwave dielectric prop
9、erty, dielectrical property, microstructure,SEM,TEM符号表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扫描电子显微镜T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透射电镜r 介电常数 介质损耗 频率温度系数CLST CaO-Li2O-Sm2O3-TiO2 品质因数BaCu (B2O5) 简称BCBNa2O-CaO-B2O3 简称NCB目 录第一章 前 言11.1 微波介电陶瓷概述11.2 微波质陶瓷的分类及发展趋势11.2.1 微波介质陶瓷的分类21.2.2 微波介质陶瓷的发展趋势31.3 微波
10、介质陶瓷的低温助烧31.3.1 液相烧结机理41.4 微波介质陶瓷的显微结构41.5 材料显微结构对微波介质陶瓷性能的影响41.6 本课题目的6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过程82.1 实验原料及设备82.1.1 试验原料82.1.2 实验设备82.2 实验工艺过程82.2.1 工艺流程82.2.2 实验步骤82.2.3 BCB的制备102.2.4 NCB的制备102.2.5 试样的制备和性能表征112.3 烧结试样的性能测试142.3.1 结构性能表征142.3.2 介电性能测试14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152.3.5 透射电镜(TEM)图像分析15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173.1结
11、果与分析173.1.1 烧结特性173.1.2 SEM分析183.1.3 介电性能分析183.1.4 试样的TEM分析193.1.5 衍射花样的标定213.2 显微结构与介电性能分析22结 论24参考文献25致 谢27第一章 前 言1.1 微波介电陶瓷概述 微波介质陶瓷(MWDC)是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应用于微波频段(主要是UHF、SHF频段,300MHz30GHz频段)电路中作为介质材料并完成一种或多种功能的陶瓷,在现代通信、无线电遥控、卫星广播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具有介电常数高、介电损耗和温度系数小等优良性能,是制造滤波器、移项器、振荡器等微波元件的重要材料,能够满足微波电路小型化
12、、集成化、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要求。随着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蓝牙技术以及无线局域网(WLA)等现代通信的飞速发展,微波介质陶瓷已成为了高技术陶瓷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1。目前,各种微型化、复合化、高频化、片式化、模块化的新型微波介质元器件应运而生,与新型元器件相关的微波介质陶瓷也取得了迅速发展,并朝着高介、高频、低温烧结等方向发展2。许多专家及工程技术界一致认为,实现整机或系统集成的最佳方式是采用多芯片组件技术,而多层片式微波频率组件(包括谐振器、滤波器、介质天线及微波频段使用的片式陶瓷电容器等)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微波元器件的片式化,需要微波介质材料能与高电导率的
13、金属电极如Pt、Pd、Au、Cu、Ag等共烧。从经济性和环境角度考虑,使用熔点较低的Ag(961)或Cu(1064)等金属作为电极材料最为理想。因此,要求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具有低烧结温度,与Ag或Cu共烧。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s,简称LTCC)技术,凭借其可实现高密度电路互连、内埋置无源组件、IC封装基扳,以及优良的高频特性与可靠性等优点,正成为目前宇航、军事、汽车、微波与射频通讯领域多芯片组件最常用的技术之一3。1.2 微波质陶瓷的分类及发展趋势1.2.1 微波介质陶瓷的分类目前,国内外对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已经渐为完善,在微波频段下,各种
14、极化机制稳定,材料的介电常数基本不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根据介电常数的大小将其归为低介、中介和高介3大类4。 (一)、低介微波介质陶瓷体系主要有Al 2O3-TiO2系(-A12O3的微波介电性能:r =10,=500000GHz,f =610-5/,品质因数高),系(的r=9.4, =3831GHz,f=-3.510-5/)等(二)、中介微波介质陶瓷体系主要有系(其中材料的介电性能最好。r=38,Q=7000(7GHz),)因较好的温度稳定性,用它制备的介质谐振器可解决窄带谐振器的频率漂移问题。系,该体系主要有两种性能优异的化合物,和。BT4属于正交晶系,在4GHz下,r =38,Q=9000
15、,=。加入少量WO3可调节其温度系数,如加入摩尔分数为10的WO3改性,可使其温度系数接近于。B2T9在4GHz下,Q为8000,介电常数为40左右,温度系数为,B2T9化合物的形成是个缓慢的过程,且在烧结过程中会形成少量BT4和TiO2。(三)、高介微波介质陶瓷微波在介质体内传播时的波长A与其在自由空间传播时的波长存在如式1-1关系: 1-1r 越大,越小,从而谐振器尺寸越小,并且r越大,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的极化能力愈强,电磁能量也容易集中在电介质内,使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小。因此高的介电常数能促进微波通讯设备、谐振器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在高电容量的集成电路中以及低频下工作的通讯设备中应用广泛。
16、主要有系,系体系是是使用高、低Q值、较大的正的与高r和较大的负的复合而成的高和低的微波介质材料。当时介电性能最好,如当R为Sm且按如上比例烧结后,r =105,=4630GHz,=。1.2.2 微波介质陶瓷的发展趋势由于移动通讯业发展的需求,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和开发仍将是我国乃至世界发展的方向之一。据预测,今后数年微波介质陶瓷的主要技术指标可望达到:Qf值为100000 (在微波频率下),约比目前要高一个数量级;介电常数在22000范围内系列化,以适应多种用途;频率温度系数在-100+300范围内系列化,有助于更方便地获得零温度系数的介质谐振器和滤波器等微波器件。为了达到上述性能,降低制造成本
17、,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提高微波介质陶瓷的介电常数:提高微波介质陶瓷的介电常数,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这尤其是针对移动通信波段的介质陶瓷。(二)、低温烧结微波陶瓷:为了使其能达到共烧的目的,必须降低陶瓷烧结温度。对于高Qf值的陶瓷,降低烧结温度尤为重要,因为它们的烧结温度特别高。降低烧结温度的手段主要是添加助熔剂,如CuO、PbO、BCB和NCB、V2O5、B2O3、GeO2、Pb2Zn2B2O玻璃等。(三)、工艺方法的改进:为提高介电常数和Qf值,可以采用热压烧结法、微波快速闪烧法、化学合成方法(如溶胶-凝胶法) 、在预烧之后再在酸中浸析以溶解出富相提高Q 值,减小裂纹等方法。1.3
18、 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助烧为了降低成本,电极材料一般采用Ag、Cu等金属材料制作,而Ag和Cu电极的烧结温度较低,分别只有961和1064。因此研究能与Ag或Cu低温共烧且适合于高频使用的微波介电陶瓷材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5。常用的降低烧结温度的方法有三种:一是超细粉末(化学方法合成或高能球磨制备)烧结;二是添加助烧剂,液相烧结的烧结助剂一般是玻璃和根据不同的体系选用低熔点氧化物;三是选择自身烧结温度低的陶瓷材质,如含有Bi的陶瓷。其中利用掺杂烧结助剂来实现微波介电陶瓷的低温烧结是最为有效和经济的方法。它的低温烧结机理是在烧结过程中烧结助剂在颗粒之间形成液相,加速了传质,促进了烧结,以致降低烧结温
19、度6。1.3.1 液相烧结机理低温液相烧结是一种以助烧剂作为过渡液相的烧结方法。由于烧结时助烧剂产生的液相加速了颗粒或晶粒的重排,从而大大降低了烧结温度。活性液相烧结主要由于颗粒之间的液相产生了巨大的毛细管力,使得颗粒发生滑移和重排。液相所产生的毛细管力同时也会引起固相颗粒的溶解-沉淀过程,使较小的颗粒溶解,较大的颗粒长大。在颗粒接触点,巨大的毛细管力使固相溶解度增高,物质便由高溶解度区迁至低溶解度区,从而使接触区的颗粒渐趋平坦而互相靠近,使胚体收缩而达致密化。另外在此过程中,还常伴有固-液相间的化学反应,更加速了物质的扩散。 液相烧结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液相粘度、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和液体
20、对颗粒的润湿行为。许多学者研究表明,液相与固体颗粒间的化学反应(即形成中间低熔点氧化物)或者掺加低熔点玻璃可提供较佳的润湿效果。如Cheng等5用ZnO、CuO降低(Zr, Sn)TiO4陶瓷,当温度升高到1070,由于形成CuO-Cu2O-TiO2(Cu3TiO4)低熔点化合物,因此在1220烧成时,获得相对密度达97%的陶瓷。1.4 微波介质陶瓷的显微结构显微结构是指大约为10nm100m的非晶态、晶界、晶粒、气孔、玻璃相、颗粒等各相的大小、形状及其关系。而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主要包括:晶相的类型和分布,晶粒大小、形态、取向和分布,晶格畸变、位错,晶界结构及厚度,玻璃相数量和分布,气孔尺寸、
21、形状与数量、分布,各种杂质(包括添加物)、缺陷、微裂纹、裂隙的存在形式、分布、数量、大小,畴结构及其分布特征、表面状态、气体吸附及表面结构等。对于给定组成的陶瓷材料,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显微结构7。1.5 材料显微结构对微波介质陶瓷性能的影响在过去的30多年,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出现了以钙钛矿结构和类钙钛矿钨青铜结构为主的一系列材料。然而决定陶瓷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组成和显微结构。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材料组分上,而忽视了材料的显微结构及其相关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随着微波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用于滤波器、谐振器等的微波介质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材料、新工艺的
22、应用大大促进了微波介质陶瓷的发展。但是对于微波介质材料性能的微观机理,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微波介质材料微波损耗、频率温度系数和介电常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晶体结构、晶格缺陷、晶粒尺寸、晶界、晶相、气孔率等微观结构和材料微波性能的关系还缺乏相应的研究,理论上的突破能更好的指导研究和生产。通过选择适宜的生产工艺,实现陶瓷体的结构致密、晶粒细小均匀、避免气孔和玻璃相的存在,从而获得性能优异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8。但是,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微波介质陶瓷的显微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才还尚少,而要研究微波介质陶瓷的性能首先就要对其显微结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与认识。本文在于通过在透射电镜下识别微波介质陶瓷的显微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添加 BCB NCB CLST 微波 介质 陶瓷 显微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30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