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逾淮为枳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橘逾淮为枳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橘逾淮为枳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预备年级语文教材中最长的一篇古文,需要积累的文言字词较多,对于学生积累掌握有一定难度,但由于这则故事有着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能够吸引学生兴趣,所以在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上没有障碍。这类文章意在继续培养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同时能理解在晏子机智善辩的背后,汩汩流淌着的是晏子捍卫国家尊严的情感河流,触摸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脉搏,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教学这篇古文,应注重在诵读中品味语言,体验情感,发展语感,加深对古文的体会和理解。二、说学情 预备班的学生刚刚接触古文,反复诵读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感,并要养成自觉积累
2、字词的习惯。由于(2)班学生能力差异较大。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人人都充分参与课堂活动。讲故事,分角色朗读,这些学生喜欢的教学手段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的课堂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和提高概括分析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本课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散文的兴趣和能力,学会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提高对古文的欣赏能力。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新课标提出了这样的基本要求:“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它又在“实施建议”强调,初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根据课程、单元要求,结合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发展
3、需要,我预设了教学目标:1、 通过质疑讨论落实字词;2、 通过朗读品味文中人物语言,由读品悟,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体会晏子的能言善辩,以及维护国家尊严的思想品质。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文中人物语言,由读品悟,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难点:理解“橘逾淮为枳”的深刻含义。 四、说教学过程 文言文教学中选择学生需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既要“求活”又要“求实”。 我选择了 “自主式学习模式”。这种自主式学习着眼于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学生活动体现自主性,教师活动重在激发思维性,课堂在于问题探索、交流、生成。主要采用:朗读+质疑+鉴赏+整理整体思路是:自主预习(课前)导入新课朗读疏通质疑积累鉴赏
4、诵读总结拓展(读品悟)本文由于时代背景遥远、文言词汇艰深,因此设计了课前自主预习这一环节,消除阅读障碍,同时为课堂上更充分的品读争取了时间。1、课前自主预习:熟读课文及晏子使楚等相关文章,了解晏子其人其事,疏通课文,圈画重点疑点,做好自学笔记。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前准备交给学生做,可一举多得,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学会自学,学会合作。2、导入新课1)请学生讲述小学学过的课文晏子使楚的故事,简介晏子,这样能为学生学课文作背景、情感铺垫,引领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文本。2)释题:(强调:逾、枳)3、朗读疏通1)示范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和停顿)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字;读
5、通句子,不读破句;读顺文章,不打疙瘩。具体方法:一人读书,一人发现读音或停顿有错误,随时指出来,两人都拿不准的地方借助注释词典,讨论统一意见。设计意图:因为这篇文章的多音字较多,学生难以读好。示范朗读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熏陶感染,尽快进入自主朗读的状态,同时帮助学生矫正自己的朗读,起到示范作用。两人小组的朗读,激励学生人人参与,既互相系检查了预习又促使学生自己进行查漏补缺。4、质疑积累1)交流积累:四人小组交流:交流预习过程中的疑难词句及重点词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新词等),看注释、查词典、翻资料,疏通全文,逐字逐句理解。老师巡回指导。设计意图:解决语言积累问题,养成“眼到、
6、手到、心到”良好阅读习惯,提高课堂阅读效率。2)质疑问难:学生提出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在黑板上归类板书,然后引导学生集体讨论解决。完善自学笔记。设计意图:“读书贵有疑”,学生在质疑中往往会闪现智慧的火花,使课堂“出彩”,同时这也是师生互动、共同进步的过程。5、 鉴赏诵读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的个性和形象。设计意图: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读,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熏陶,在读中迁移。通过读来体会人物形象和个性,理解课文内涵。2)分析楚王和晏子的人物形象个性,文中如何表现?设计意图:品味人物语言,让学生沉浸于文本,读品悟,逐步领会晏子的能言善辩和维护
7、国格的凛然气节。3)有感情的齐读课文。设计意图:通过刚才的读和品,学生在理解了人物形象和个性之后,再齐读,这时不仅要求读的准确通顺,还要求读出感情,读出人物形象个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晏子形象的品悟。4)思考:晏子的能言善辩表现在哪里?“橘逾淮为枳”的含义是什么?设计意图: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橘逾淮为枳”一语双关,晏子是以“橘逾淮为枳”比喻“齐人入楚善盗”,让楚王“反取病焉”,学生只要理解了这一隐含意义,就能感受到晏子的能言善辩。6、作业设计1)、整理笔记。包括:易读错写错的字音、字形;作者作品背景;重点字词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新词等);重点语句翻译。设计意图:让学生及
8、时复习反馈,使学生的整理归纳、反思评价成为习惯。2)把有关晏子的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设计意图:将学习融合在生活中,同时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五、说教学反思橘逾淮为枳是预备年级语文教材中最长的一篇古文,文中有较多常见的文言实词,这些都是需要学生积累掌握的。从课堂表现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按要求在课前做了一定预习工作,并在课堂上已经完全掌握了我所圈划出来的重点字词,尤其是那些后来提问的字词,印象尤其深刻。这种预习质疑答疑巩固的形式,今后可以广泛运用到我的古文教学中,这样比老师单纯的强调重点、灌输知识,能达到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因为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由“要我学”转变为了“我要学”,
9、主动学习自然记忆深刻,而且小组合作的形式也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活动起来,小组成员之间还可以互帮互助。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反复诵读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感,也有利于学生品味人物形象和文章情感。由于本文在朗读上存在一些多音字和停顿的问题,故我先为学生范读,并提醒学生注音读音。再由学生散读,纠正读音,加深印象,再分角色朗读,最后齐读,以品味语言为抓手,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品悟人物个性形象,理解在晏子机智善辩的背后,汩汩流淌着的是晏子捍卫国家尊严的情感河流。这堂课总体而言是较为满意的,教学目标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并很好的体现了生命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积极地参与了课堂,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得原本枯燥的古文教学变得有吸引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发挥,有所收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多采用这种“自主式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30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