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自我成長與充權.doc
《教師自我成長與充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師自我成長與充權.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師自我成長與充權蘇富美 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講師陳瓊珠 前元培醫事技術學院講師劉貴雲 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副教授壹、前言身處在教改的大浪潮中,新舊制度的轉變帶來新的契機,同時也帶來高度不確定性。身為教師如何不致於滅頂,或者能不隨波逐流,甚至能進一步御浪而行,重要的關鍵便在於能否從專業和個人的省視中,找到自我定位與開拓成長的空間。然而教師的成長不能自外於週遭的環境,學校組織。在近年來因應教改與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有了些結構性的轉變:教師法、教師會、課程發展委員會、各領域小組與領域會談時間的統籌規劃等。只是由這些外在的組織變革,要來帶動組織內在的每個個體、關係和決策行動的實際質變,可能還
2、需要更多的激發與引導。從民國九十年五月開始,我們參與籌劃並實際執行了一連串健康與體育領域研習。綜合在這些與國中、國小教師們,甚至是負責師資培訓的大專教師群對話的經驗,我們逐漸彙整成具有對話取向與參與特性的系列研習課程,並且在今年(民九十一年)八月間,配合一個健康學校的行動研究計畫,我們進一步發展出教師行動能力促進的研習模式(見表一)。這個模式結合巴西成人教育家傅瑞雷(Freire,1970)的對話實踐模式(Dialouge Praxis)與英國健康社會學家畢提(Beattie,1991)健康促進的知識論與權力觀,同時融入學習型組織在學校面臨教育變革所發揮的功能。研習過程透過多層次的專業溝通與對
3、話,期待幫助研習成員探索不同制度對人的影響,以及個人、團體、或組織在教育鬆綁聲中的因應歷程。表一:教師行動能力促進營課程規劃以某國中跨領域教師團隊為例日 期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主 題領導vs.溝通工作組織型態分析與改變充權vs.成長教與學之間的信任、共事與創造行動vs.參與發展行動取向的主題統整課程與活動計畫第一部份:理念分享 教育組織vs.學習型組織 組織結構分析與權力運作 團隊發展的動力過程分析發展階段與角色功能 討論性會議的扮演與溝通分析 學習型的計畫評估(十大基本能力、反覆評量)健康促進計畫發展以台中縣衛生局為例第二部份:實務經驗整理 學校SWOTS與願景發展過程的回顧與議題決定焦點團體
4、工作模式介紹與經驗分享 學校統整課程、研習等的回顧與討論 研究夥伴關係的發展過程回顧與檢討 行動研究中的過程性評量、總結性評量質與量的資料處理的原則與實例第三部份:行動學習執行焦點團體、深度會談的演練與溝通分析 一般學生的焦點團體目標學生、家長、社區人士的個別深度會談學校議題的願景發展、制度化與行動承諾 IVAC法發展願景 校園行動承諾指標討論 健康議題的行動計畫發展: 支援前線:互助、合作、集體創造、問題解決 以mapping發展行動策略貳、邁向學習型組織在此九年一貫教改實施之際,教師無論在教學及所扮演的角色等,都面臨極大考驗,學校的組織如果較具有支持性的結構與功能,能夠鼓勵教師追求突破,勇
5、於試驗,不怕衝突,能夠凝聚共識與使命感,將可使教師較順利的渡過變革。一個學校能發展這樣的氣氛,必定是健康的,同時也具備了學習型組織的特性。學習型組織是什麼?孫本初(1995)把學習型組織定義為一種不斷在學習與轉化的組織,其學習的起始點在成員個人、工作團隊、整體組織及其他與組織互動的社群中,學習與工作結合並且是一種持續的過程,學習的結果將導致知識、信念及行為的改變,並且可以強化組織創新與成長的能力。改變、轉化與持續進行,可以說是學習型組織的核心要素。要建立學習型組織,要學會持系統觀點來看組織的結構,並且持續運用系統思考的工具以創造一個健康的社群,成員們才可以自由的探尋新的工作與思考方法(魏惠娟,
6、1998)。此外,為了建立學習型組織,我們必須停止(或者說放棄)想要尋找一個最好的萬靈丹的念頭,反而要注重長期的結構的改變與人的質變,才能創造更持久的成果,如此的改變可能是困難的,也包含痛苦的部分或辛苦的歷程,但卻是值得的。實現學習型組織於學校組織,我們參考本國學者魏惠娟(1998)的看法,提出幾點建議:(一)教師學習新知能:教師大多參加過相當時數的九年一貫研習課程,懷抱著怎樣的學習態度,十分影響學習的結果。教師如能抱著自我超越的心理,將更能從研習中得到收穫,不只獲得應用在教學的新知能,也能得到自我實現感。 (二)教師團隊的良性互動:在各領域課程研討會、課程發展委員或其他非正式的聚會中,教師們
7、可討論課程目標、計畫,教學的心得分享及困難討論,在一個學習型組織中,教師會真心且認真的討論,討論的氣氛具良性的互動,大家願意聆聽別人的意見,並且也不怕說出自己的想法,討論時也可能會發生衝突,但是大家願意一起為共同的目標,努力尋找好的解決方法。(三)建立學校的願景及學校特色:它們不是由行政主管決議,也不是上級指示,而是在學校行政主管的帶領之下,透過各層次會議的充分溝通討論,確定學校的願景及學校特色,並且切實落實融入學校的行政組織運作管理中,在這個多層次的溝通討論中,教師將因參與學校的事務,而增加對學校的向心力,而從學校願景及特色的討論中,也能激發教師的工作熱誠及使命感,發揮學校完美的教育功能。(
8、四)建立團隊學習的概念與方法:團隊學習強調集體智慧高於個人智慧,認為學習是幫助個人加速成長的方法。必須先有學習型的團隊,才可能有學習型的組織,因此學校需要先擁有一批能夠暢所欲言、共同學習的教師。當他們學會了如何掌握對話、溝通的技巧,能夠探詢、反思,教師們之間的討論與學校開會的方式都是激發創意、分享、行動的過程。(五)用系統思考來因應現在創造未來:學校是一個動態組織,隨時都有意想不到的事在發生著。系統思考著重於察看事情變化的結構,而不著眼於探討誰對或者誰做了什麼。找出事件背後的整體原因,才可能想出真正的解決方式,並且切實解決問題,不然日後常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去解決問題導致的後遺症。參、傅瑞雷(
9、Freire)的對話實踐模式多年來,在教育生態環境中,教師被來自科層制度、行政措施,甚或家長期待等要求,要為學生的學習負起全部責任。教師的工作瑣碎而沉重,教師間普遍缺乏專業互動,教學的內容、評量的方式,又被制度所操控,因而造成了許多教師的無力感與無望感。在面對教育的無力感過程中,可以如何作?巴西成人教育家傅瑞雷(Freire,1970)的意識化理論和對話實踐模式,引導人們有機會進行批判性的省思,讓人們對目前的問題產生自我擁有感,並進而激發、形成自主性的行動力量。Wallerstein(1999)應用對話實踐模式於美國城市社區青少年毒品教育活動時,將對話過程整理成三個主要步驟:一、傾聽、同理心(
10、Listening):傾聽自己、傾聽對象,除了看到在各種角色下的那個人的存在、感情、經驗與想法之外;還要去瞭解支配人的外在制度,以及內在的文化符碼。心路歷程的分享、焦點團體、深度訪談或對話等,都是提供傾聽機會的一些活動設計。在各種研習時間裡,學習新的理念、技巧固然重要,保留時間讓參與成員一方面敘述或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看法,另一方面有機會認真去聽同儕的,不同角色或處境的人的經驗,也許才能營造出意願與共識,讓原來一動一靜、一文一武的健體兩個專業的教師們,發展出更多超越專業的人性交集面。二、對話、溝通(Dialogue):跳脫防衛、指責和妥協,嘗試去激發更多觀點與領悟,並尋找不同觀點間的平衡。創造性的
11、統整與解決問題,是溝通對話的終極目的;這並不是要成員放棄個自的專業,反而強調要從自己的專長與背景中,尋找到改變的資源與力量。利用角色扮演、交換描述對方的處境,分析用語的差異,甚至尋找共通語言重新命名等,都是一些活動或過程的設計,來幫助兩造有效的共同面對新任務。三、行動(Action):充分瞭解此時此刻的處境,為個人與團體訂定行動計畫,勇於執行!反省行動反省的循環模式是行動階段的特色。就行動的實踐而言,行動的是從自己或切身的小團體開始的,再逐漸擴大行動與影響的範圍,讓更多人與單位參與其中,期待最終可以落實在結構與制度上。對話機制的建立呈現於團隊內與團隊之間,團隊的形成以及互動過程所產生的氣氛與關
12、係是關鍵所在。McWillian 及其研究團隊辨識出引導增權的五種策略:(1)建立信任與意義;(2)連結;(3)關懷;(4)相互瞭解;(5)相互創造(McWillian, etc. 1997)。肆、畢提健康促進拓樸學分析模式一、當教師面對角色的轉換時,壓力與惶恐是避免不了的,但在教育權回歸、教師專業自主的訴求下,如何展開第一步?藉助畢提(Beattie, 1991)以健康促進工作推動狀況為例,在政治社會面的策略分析理論,期能幫助教師打開視野,先觀察、省思個人教學的工作重點在哪裡?還有可以擴展與努力的空間和作為在哪裡?以找出可以著力的切入點,讓轉變中的教師角色得以揮灑。畢提的健康促進拓樸學包含兩
13、個向度:介入的形式(權威、協調)和介入的焦點(集體、個人),因此分為四個象限:(一)健康說服(知識、技術的灌輸與習慣養成);(二)個人諮詢(體驗式學習、情境分析、價值澄清、自主學習等);(三)推動立法、政策(班規、校規、菸害防治法等);(四)組織發展(社區、社團等正式非正式組織發展)。個人諮詢Personal Consultant組織發展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健康說服Health Persuasion健康政策與支持性的健康環境 Legal/Policy Action專業權威可協調的團體/社會層面個人層面圖:Beatties model of Health Prom
14、otion,二、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可以反映個人社會化的過程:由畢提的策略分析理論,可以辨示不同的制度與介入策略,對學生的成長與能力發展的影響。說明如下: 健康說服:教育是為了規範軀體。學習是經由嚴謹、系統分明的訓練而達到的,服膺的理念是教條系統;學生的需要易被忽視,也沒有空間自我發展,教條學習的創傷與潛在課程等這種知與行不一致的危機,比較容易發生。 個人諮詢:教育是為了個人成長。學習是經由個人化的主動參與而獲得的,服膺的理念是詮釋系統;教師學生人數比,是實現以學生本位教學與課程活動設計的最大限制,學生動機的提昇,老師角色功能的改變,也都是挑戰。 推動立法、政策:教育是為了幫助個人瞭解環境、順應
15、制度與法治。學習是經由具同質特性的專業或科層組織負責指導的,服膺的理念是指導系統;偏見與排他性容易出現於正式的學校系統,而不能接受有創意的、或比較接納個別差異行為的學校健康促進計畫與課程活動設計。 社區發展:教育是為了社區、團隊組織發展。學習是經由有共同問題要解決的團體間之協調合作中完成的,服膺的理念是相互介入系統;學習與立場不同、背景不同、組成差異大的團體間溝通協調,找出共同終極關懷的價值或目標來共事,是迎戰急遽變遷與不確定性未來的重要基礎,培養個人或團體參與政事的能力,也是社會改革必要的動力源泉。伍、教師角色期望的轉變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當然比學生懂得多,在許多科目的教學中也都能勝任愉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我 成長與充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29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