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1000吨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产200吨苯甲醚、产150吨4丙氧基双酚S(COP).doc
《产1000吨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产200吨苯甲醚、产150吨4丙氧基双酚S(COP).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1000吨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产200吨苯甲醚、产150吨4丙氧基双酚S(COP).doc(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年产1000吨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年产200吨苯甲醚、年产150吨4-丙氧基双酚S(COP)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4. 总论14.1. 项目由来14.2. 编制依据14.3. 评价工作原则24.4. 评价因子的确定34.5. 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等级34.5.1. 评价重点34.5.2. 评价工作等级34.6. 评价范围44.7. 环境功能区划44.8.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54.9. 评价标准54.9.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54.9.2. 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64.9.3. 噪声评价标准74.10. 评价技术路线7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92.1. 建设项目概况92.1.
2、1. 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地点及投资总额92.1.2. 建设项目规模及产品方案92.1.3. 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及厂区平面布置92.2. 建设项目建设内容92.2.1. 主体工程.92.2.2. 公用工程情况102.3. 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原辅料能源消耗112.3.1. 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及化学方程式112.3.2.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及能耗152.4. 主要工艺设备192.5. 物料平衡及水平衡分析202.5.1. 物料平衡203.5.2.水平衡252.6. 污染源强分析272.6.1. 污染源强272.6.2. 非正常与事故状态污染物排放状况332.6.3. 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3
3、33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分析353.1.产业政策相符性353.2.清洁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分析353.2.1原辅料的清洁性分析353.2.2选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353.2.3工程节能措施概述353.3减少污染物排放量353.4水资源清洁生产分析363.4.1用水情况分析363.4.2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363.5.循环经济分析374. 污染物防治措施评述384.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384.2. 废水处理措施评述384.2.1. 建设项目废水收集384.2.2. 化学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接纳项目废水可行性分析394.3. 噪声治理措施404.4. 固废防治措施404.5. 事故防范措施414.6.
4、排污口规范化设置414.7. 厂区绿化424.8. 治理措施的进度安排425. 区域污染源调查分析436.1污染源调查435.1.1区域废气污染源调查435.1.2区域水污染源调查445.2区域污染源分析466.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76.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76.1.1. 监测布点476.1.2. 监测结果486.1.3. 现状评价496.2. 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506.2.1. 监测布点506.2.2. 水环境现状评价536.3. 声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546.3.1. 声环境现状监测546.3.2. 声环境现状评价547.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67.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567.
5、1.1. 污染气象特征分析567.1.2. 预测模型和扩散参数597.1.3.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637.1.4.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677.1.5. 排气筒高度合理性分析687.2. 水环境影响分析687.3.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697.3.1. 预测内容:697.3.2. 预测模式697.3.3. 预测结果评价697.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707.4.1.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式及有害性分析707.4.2. 环境影响分析707.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707.5.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707.5.2. 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727.5.3.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727.
6、5.4. 施工垃圾的环境影响分析737.5.5. 施工期环境管理738. 环境监控及环境保护管理计划748.1. 环境管理制度748.1.1. 环境管理机构748.1.2. 环保管理制度的建立748.2. 环境监控计划758.2.1. 监测机构的建立758.2.2. 环境监测计划759.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769.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769.2.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申报量769.3.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779.4. 建设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7710. 环境事故风险分析7810.1. “环境风险分析评价”概述7810.1.1. 目的和重点7810.1.2. 评价工作等级7810.
7、2. 风险识别7910.2.1. 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7910.2.2. 风险识别内容8010.3. 源项分析8010.3.1. 最大可信事故8110.3.2. 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8210.4. 后果计算8310.4.1. 生产事故影响8310.4.2. 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8410.4.3. 水环境事故影响分析8610.5. 事故的应急计划8610.5.1. 事故的预防措施8610.5.2. 公司应急预案8811. 厂址的可行性分析9211.1. 选址与规划的相符性9211.2. 选址与污水集中处理、蒸汽集中供热的相符性9211.3. 选址与环境质量9212.4厂区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9
8、212. 公众参与9312.1. 调查目的9312.2. 调查的内容及受访者基本情况9312.2.1. 调查内容9312.2.2. 受访者基本情况9312.3. 民意调查结果分析931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9713.1经济效益分析9713.2社会效益分析9713.3环境效益分析9713.3.1环保投资估算9713.3.2环境效益分析9814.结论与建议9914.1评价结论9914.1.1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9914.1.2清洁生产原则符合性9914.1.3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污染物达标排放可行性9914.1.4总量控制10014.1.5地区环境质量状况10014.1.6环境管理和公众参与1011
9、4.1.7总结论10114.2要求与建议10114.2.1 要求10114.2.2建议1024. 总论4.1. 项目由来连云港市优胜化工有限公司位于连云港(堆沟港)化学工业园内,在全国各地鼓励投资创业发展经济的热潮中,作为民营企业,本着共同致富、利国利民的目的,以最快的速度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 年产1000吨丙酮基丁二酸二乙酯、200吨苯甲醚、150吨4-丙氧基双酚S(COP)项目。鉴于灌南市政建设规划需要和公司自身的发展需求,拟在灌南工业区的三类工业用地内建设该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令)中的有关规定,应
10、当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建设单位于2006年5月底委托江苏中瑞咨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根据工程项目有关资料、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等有关资料,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了解建设项目建设前的环境现状,预测环境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对周围水环境、大气环境及声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并提出防治污染减缓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可行措施,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施工和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4.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中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
11、治法(1996年5月15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9)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10)关于工业节水“十五”规划(国经贸资源20011017号)(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14号,
12、2002)(12)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科技部,环发2001199号)(13)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保局、经贸委等,1998年1月)(14)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环发(2004)164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15)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江苏省人民政府(1993)第38号令)(16)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苏省政府2003年3月)(17)关于印发的通知(苏环控1997122号文)(18)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环控(1997)0232号)(19)关于印发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关于循环经济内容的编制要求(
13、试行)的通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便管(2004)22号)(20)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经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号文)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95)(2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23)江苏省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江苏省环境保护厅,2005年5月(24)项目立项文件(灌计发200557号)(25)工程项目有关文件(26)区域发展总体规划(27)连云港(堆沟港)化学工业园区域环评及批复(28)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4.3. 评价工作原则1.3.1评价工作总的原则
14、是“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污染预防”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1.3.2通过工程分析、水平衡分析,核算建设项目污染物的“产生量”、“削减量”及“排放量”情况;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及有可能会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并在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给出建设项目环评的明确结论。1.3.3充分利用近年来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取得的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4.4. 评价因子的确定根据对建设项目的特点、所在地的环境状况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的分析,确定的评价因子见表11。鉴于本项目废水接园区污水处理系统
15、处理达标后排放,本项目废水不设影响评价因子,仅做接管可行性分析。表11评价因子确定表环 境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大气环境TSP、SO2、PM10、NO2、NH3、Cl2、HCl、苯TSP、SO2、PM10、NO2、NH3、Cl2、HCl、苯TSP、SO2、PM10、NO2、NH3、Cl2、HCl、苯地表水环境pH、COD、BOD、氨氮、TPpH、COD、BOD、氨氮、TP声环境连续等效A声级连续等效A声级4.5. 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等级4.5.1. 评价重点根据本项目的环境影响特征和项目所处化学工业园情况,结合当前环境管理的有关要求,确定本次评价重点如下:(1)工程分析主要包括:
16、项目排污环节分析、污染源源强核算等。(2)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评价 针对本项目的工艺特点,分析其工艺的先进性,从资源的消耗及三废的排放比较核定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以“三R”原则分析项目的循环经济水平。(3)污染防治措施评价及对策建议从经济、技术、环境三个方面,对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对策建议。(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5)环境风险分析4.5.2. 评价工作等级(1)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本项目废水排放量约3093m3/a,将进入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灌河。而园区规划环评已完成,有关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对周围水体的影响在该规划成果中已有所交代,故本项目环评只进行接管
17、可行性分析。(2)环境空气评价等级项目废气主要是SO2、烟尘等,计算几个因子的Pi值,均小于2.5108。参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别依据,确定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3)声环境评价等级建设项目的噪声源主要来自机械噪声,通过采取了相应的隔声降噪措施后,声环境在厂界预计可以达标,并且项目厂界周围没有需保护的敏感目标,故声环境评价等级按三级进行。表1-2 评价工作等级表类别地表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评价等级三级三级 此外,评价报告书中的风险评价等级按导则要求确定为二级,具体划分原则和依据见后面的专章部分内容。4.6. 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评
18、价范围见表13。表13 评价范围表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区域污染源重点调查评价区域内主要工业企业大气以厂区为中心,主导风向为主轴,4km6km范围地面水化学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口上游1000m至下游2000m河段噪声建设项目厂界外1米范围总量控制区域内平衡4.7. 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当地园区环保规划,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水、气、声环境功能类别划分见表14。表14 区域水、气、声环境类别环境要素功能质量目标大气环境二类区二级(GB3095-1996)水环境灌河工业用水区类(GB3838-2002)声环境工业用地3类(GB3096-93)4.8.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控制污染目标为项目建成后污染
19、物必须做到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化学工业园内平衡。排污口设置必须符合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5。表1-5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保护目标规模方位距离(m)功能执行标准大气环境堆沟村6个村民小组,650户居民,人口约2838人NE2000二级(GB3095-1996)大咀村8个村民小组,518户居民,人口约1942人ES800项目北侧十队居民140户约500人NW900项目南侧十队居民506户约1813人SE500地表水环境灌河类(GB3838-2002)声环境项目厂界3类(GB3096-1993)4.9. 评价标准4.9.1. 大气环境质
20、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SO2、NO2、TSP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工艺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要求,具体见表17。表1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取值时间二级标准浓度限值(mg/Nm3)标准来源酚类1小时平均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硫酸雾小时平均0.30日平均0.10丙酮小时平均0.8SO2小时平均0.5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日平均0.15年平均0.06TSP日平均0.3年平均0.2表17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源名称排放高度m污染物名称标准浓度mg/m3排放速率k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00 丙酮 基丁二酸二乙酯 200 甲醚 150 丙氧基双酚 COP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29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