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林俊德心得体会做一朵永不凋谢的马兰.doc
《学习林俊德心得体会做一朵永不凋谢的马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林俊德心得体会做一朵永不凋谢的马兰.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学习林俊德心得体会,做一朵永不凋谢的马兰 9月23日晚新闻联播中播放了感人的一幕,一个戴着氧气罩、身上插满各种管线的老人,在护士和家人的搀扶下,在医院的病房中,一丝不苟地整理着科研资料,他喘息的声音说得最多的,就是“我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 一个75岁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3天,仍然挣扎着坐在岗位上,把手中的重大国防科研工作一一交待给同事和学生们,用他的生命践行和诠释了马兰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诺言。 最后3天,林俊德老人留给科研的是338个颤抖的笔迹、几页写满工作要求的笔记以及还未整理完的电脑文档,然而留给亲人的,却是一片空白。 是什么让一位70多岁的老人把最后的时光献给了国防事
2、业? 是信念。 “我是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培养成长的,我要对得起他们。”1938年出生的林俊德,自20世纪60年代从事核技术研究以来,52载扎根大漠,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领导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为铸就国家核盾牌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默默无闻的贫穷少年,走向“惊天动地”的核科技工程院士,林俊德用坚定的信念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践行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苦与国相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和赤诚之心。 是坚定。 林俊德用“马兰”一般的坚韧,在茫茫大漠中默默的贡献着自己,从60年代下决心要研制适合当时国情的新型仪器来解决冲击波机测仪器问题那一刻开始,他就坚定地迈上了一条为国用尽全力、将自己的人生同祖国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道路。 这一走,就是50多年。 在他的日夜研究下,我国第一个测量核爆炸冲击波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诞生了,这种轻便可靠的“小罐子”仪器为中国的核试验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大功;搞空中冲击波测量项目;改造完善了地下核爆炸岩体力学测量体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测震方法 一朵怒放的马兰凋谢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激励着更多的马兰人不断向前,学习林俊德,像他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朵盛开的马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林俊德 心得体会 做一朵 永不 凋谢 马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28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