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柏林洪堡大学为例谈德国高等教育的精髓.doc
《以柏林洪堡大学为例谈德国高等教育的精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柏林洪堡大学为例谈德国高等教育的精髓.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柏林洪堡大学为例谈德国高等教育的精髓 相比于英、法、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德国大学的创办至少要落后200年。然而,德国却后来居上,成为最早实现大学现代化的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大学已发展至鼎盛时期,占据世界高等教育的巅峰之位。据统计,当时42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中,德国学者14人,法国和英国分别为10人和5人,美国仅2人。更值得注意的是,14名德国获奖者全部是大学教授,其中有8人来自柏林洪堡大学,可谓名家辈出。黑格尔、普朗克、爱因斯坦、薛定谔、玻恩、马克思、恩格斯等都曾在柏林大学工作或求学。可以说没有柏林洪堡大学,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德意志文明。1 一柏林洪堡大学的发展历程 在18世纪,
2、德意志区域已有各类大学60余所,但与欧洲诸国相比,德意志的高等教育仍相对落后。但当时人文主义运动的兴起、宗教改革的展开和现代大学的萌芽,都为德国大学迈入现代化奠定了相对的社会基础。德国在18世纪的大学改革运动,也为柏林洪堡大学的建立贡献了具有时代意义的现代理念和制度形态。 英、法两国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都已建立了相对稳固的资产阶级政权,但德国却仍未摆脱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封建政权割据局面。1806年普鲁士于普法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法国签订了梯尔西特和约,把大片领土割让给了法国,同时拿破仑还关闭了耶拿大学和哈勒大学。1810年10月,普鲁士教育大臣、德国著名人文主义学者、教育改革家威廉?冯?
3、洪堡创办柏林洪堡大学(建立之初命名为柏林弗里特里希?威廉大学)。建立之初柏林洪堡大学设有法律、医学、哲学、神学4个传统学院,聘有3名神学教授、3名法学教授、6名医学教授及12名哲学教授,招收了256名学生。2 如今柏林洪堡大学已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设有11个学院及多个中心和研究所,拥有学生37000多名。开设的学科几乎包含了人文、社会、文化、医学、农业、自然科学等领域的所有基础学科,200多个专业中很多专业设有博士学位,19个专业设有理科硕士,59个专业设有文科硕士。自2000起,柏林洪堡大学开始设立拥有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的英美制学系,例如统计学学士、统计学硕士、跨大西洋研究硕士、高分子硕士
4、等。柏林洪堡大学从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全面实施人文教育的办学宗旨。其大学精神“洪堡精神”可谓现代大学精神之源。学术界所公认的包括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等在内的现代大学制度与柏林洪堡大学息息相关。其所倡导的学术和教学自由和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的原则,对世界各国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二办学原则、模式与洪堡理念 (一)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原则 柏林洪堡大学的创办、大学模式的形成以及办学原则的制定,并非洪堡一人所创造,它的形成集中体现了在德意志诸多学者的共同智慧。柏林洪堡大学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原则一,研究与教学的统一;原则二,学术自由,即教与学的自由;原则三,重视自由(
5、博雅)教育。 原则一确立了学术研究在大学的重要地位。最早系统而明确地提出大学必须重视学术研究的人是费希特。他认为:要使大学成为德意志文明的“皇冠”,各学科领域都必须重视学术研究,每个教师都必须成为从事研究的学者4(P.134)。这一思想对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 原则二强调学术自由,包括学的自由与教的自由。“教与学的自由”这一原则的提出是数百年来大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洪堡从国家利益的角度阐明了保护这种自由对于大学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 原则三的划时代意义在于它使哲学院以及它所承担的自由(博雅)教育重新充满生气。正如卢比所说:“19世纪初大学改革最关键的时刻终于到了这就是哲
6、学院从高等院系尤其是神学和法学等院系的垄断下解放了出来”5(P.28-29)。因为自中世纪以来德国大学哲学院的课程主要是“七艺”(它由两部分构成即“三学”逻辑、文法、修辞和“四科”算术、天文、几何、音乐),而且这些课程并没有被真正当回事6(P.9-10),所以柏林大学的改革使自由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核心,提高了哲学院的地位,废除了各学院之间的等级差别。 (二)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模式 洪堡大学延续了德国大学改革运动中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开创的新教育模式,并将其发扬光大。1817年4月26日,主要由施莱尔马赫负责起草的大学章程作为“永久章程”得到了国王的批准。大学章程为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奠定了基本框
7、架,其主要内容包括5(P32-38): 学院制。大学由学院构成,即从中世纪大学沿袭下来的神学、法学、医学和哲学四个学院,各个学院地位平等。 教师等级制。教师由正教授、副教授和助教构成,保留了传统的由正教授、副教授和助教所构成的三级结构模式。 教授会制。教授会成员为全体正教授,大学内的所有事务皆由教授会决定。教授会享有很大权力,比如,校长的遴选、教授的选聘等。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由15人组成的“评议会”,部长的行政和财政代表被邀请出席所有评议会,而且可以带秘书。这种局面体现了政府的强大影响力。 讲座制。按学科和专业设置若干讲座,由正教授全权主持各个讲座。正教授是教授会的当然成员,作为讲座教授享有
8、很大特权。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组织,即大学由学院构成,学院由若干讲座构成。正教授全权负责讲座内的一切事务。 利益商谈制。讲座教授与政府官员之间通过“讨价还价”即利益交涉确定讲座教授的待遇。每位正教授需要直接与州政府而不是与大学方面交涉,定期就财政和物质方面的条件和待遇进行协商。 以上五个方面构成了柏林大学的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大学章程为柏林大学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结构框架,并且规范了其运行机制。7正如有学者所评论的,“柏林大学的建立不只是增加了一所大学而已,而是创造了一种体现大学教育的新概念。”8 (三)洪堡理念 洪堡的大学理念自始至终贯穿于柏林洪堡大学,可以说柏林洪堡大学的理念是洪堡以及他
9、同时代的思想家的教育理想,其主要内容分别为: 1大学独立与学术自由 在洪堡的大学理念中,大学首先应相对独立。此理念应分三点理解:一是大学应摆脱国家政治和经济不恰当的干扰,保持自己的自主性和追求,而不仅仅是成为政治和经济的附庸;二是国家对大学提供支持,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各种弊端侵害大学的健全发展;三是大学对社会履行学术责任。洪堡这一理念和当时德国倡导的“国家服务于教育,教育服务于理性的国家”的理念是相统一的。 2教学与研究统一 洪堡认为,大学应承担两种责任,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9(P.77)这双重责任的实现就是“由科学而达至修养”,因此大学是从事科学的机构,并非单纯的教育机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柏林 大学 德国 高等教育 精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27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