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河故人》看贾氏电影的探索与创新.doc
《从《山河故人》看贾氏电影的探索与创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山河故人》看贾氏电影的探索与创新.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山河故人看“贾氏电影”的探索与创新姓名:万静 学号:2014200729 专业:戏剧与影视学摘要:山河故人是贾樟柯导演较少在内地公映的几部作品之一,自上映以来引起众多关注。在这里暂不讨论电影内容以免造成对作品的过度解读,仅仅从导演本人及其知名的几部作品入手进行纵向思考。我们发现,山河故人在银幕画幅参与构建叙事结构以推进立体叙事、现实主义作品进行科幻尝试以创新艺术范式、作品中自然植入自身情绪以表现自我、变革销售策略以满足文艺片市场化探索的需求等方面对“贾氏电影”乃至整个内地电影局势都有着重要的创新意义和启示价值。关键词:山河故人; 贾樟柯; 画幅; 科幻尝试; 销售策略 在2015年上映的内地
2、文艺电影中,山河故人是必不可缺的一部。这是贾樟柯导演继三峡好人9年之后重回内地银幕的的沉淀之作,很多观众正是通过这部电影重新认识了贾樟柯。事实上,在此之前他的很多电影早已斐名国际却在国内难以顺利公映。因此山河故人上映之前贾樟柯的期待很低,他曾表示这部电影能顺利上映就是胜利。出乎意料的是,在好莱坞大片蚁人、高人气小成本故事片夏洛特烦恼的夹击之下,这部排片量少、期待值小的文艺电影上映两天时票房即突破千万大关,为贾樟柯的内地电影公映之战打了一场漂亮的票房翻身仗。有人说现在很多导演要通过豆瓣影评才能理解自己电影的内涵。这虽只是一种调侃,但大众对电影的确存在过度解读的不良现象。电影想要表达什么在不同观众
3、的心里有不同感受,绑架他人的思想未必有益。因而这里主要从电影思想内涵之外的元素着手分析山河故人的探索、创新以及留给电影人的启示。一、 立体叙事的创新:银幕参与叙事结构 山河故人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层次组织叙事。以往电影单纯通过字幕、黑场等手段来提示观众时期的转变,而这部电影别出心裁,通过三种不同的银幕画幅比例与字幕相结合,向观众传达时光变迁的概念。这是刺客聂隐娘之后,又一部在画幅上做文章的电影。虽然对画幅的把玩在国外一些电影中并不罕见,但一些中国电影人开始有意识得将画幅变为电影叙事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值得称赞。在走进影院时,工作人员利用观影须知提示观众这部电影会用三种不同画幅表示三种时态。在连
4、贯看完本片后发现这种提示其实是多余的,全片在三种不同的画幅结构下并无违和感,叙事连贯有序并富有层次感,透露出属于不同时期的独特时代韵味。具体来说,首先导演运用4:3(1.33:1)画幅呈现世纪之交三个年轻人的生活。 这种画幅规格是有声电影诞生初期开始使用的,在好莱坞曾盛极一时,其特点之一就是有利于中景、近景画面的表现。因而在处理这一段的叙事时,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到导演对中景和近景的大量使用。比如电影刚开始,女主角入画,她正骑在电动车上戴耳帽和手套。中近景的使用可以让观众清晰地看到她的神情动作,这是贾樟柯电影刻画人物常用的手法之一,屡试不爽。而2014年的“现在”段采用16:9(1.85:1)画幅
5、,这是现在最常用的一种画幅比例。用于表现现在时态下发生的故事毫无疑义。这段故事描述当年的三个年轻人如今各有各的生活,赵涛和煤矿主老公晋生离婚后一个人守在小城镇里生活,因为爱情曾经出走远方声称再也不会回来的矿工梁子拖着重病的身体携妻儿落魄返乡.关于未来,2025年的叙事段采用2.25:1画幅,这种画幅比例的特点是善于表现大场面大场景,因此在这段的叙事中出现了诸多大景别构图和固定镜头。1比如两个人在澳洲的海边听波涛的场景。对于立体叙事来说,在画幅上下功夫还仅仅是创新的开始,至于导演运用三种画幅除了三个时态的含义外是否有其他深意暂不探讨。仅仅从技术发展以及立体叙事层面来说,这三种不同的画幅构图使整个
6、故事形成完整结构,过去、现在和未来分别是故事的一部分,三段并列成为整体。这种银幕画幅融入叙事结构的做法,对内地电影来说属于一种创新。这种方式有利于电影内外形成具有戏剧性的互文效应,从而实现某种程度上的“立体”叙事。尽管目前看来这种做法或许难以称得上创新,而仅仅算一种有益尝试,但其对于整个内地电影业的发展而言意义非凡。正如这部影片的官方微博在提到这种画幅运用的缘由时所述,“一部电影,看到电影画面的改革。”二、 创作思维的拓展:现实主义的科幻尝试电影第三段是带有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幻想情节,讲述了由于现在对未来的影响而匆匆移民国外后2025年父与子在澳洲的生活。父亲怀念故国山河,儿子已然成为“香蕉人
7、”.这一段是全片争议最大的部分,一方面在于其中的老少恋元素,另一方面在于现实主义创作中融入的科幻成分。在这里主要讨论后者对于贾樟柯作品,乃至整个内地电影业的意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种科幻尝试与科幻现实主义有所不同。简单来说,科幻现实主义是将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融入科幻作品中去,使科幻作品更具真实感和科学性。而贾樟柯在山河故人中将这一创作思维反其道而行,可谓匠心独运。他将科幻元素融入现实主义电影中,这一动作与其说是创新,更像是一场大胆的冒险行动。因为并非每一部带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电影都能够毫无违和感地嵌入科幻元素。现实主义与科幻,这二者能否默契结合与作品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山河故人讲述的是时间跨度
8、近30年的故事,这其中通过三个不同的时间点结构整部电影,形成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横断面。这种结构方式与纪录片有某种相似之处,但是在电影中对“未来”的讲述如果真的像纪录片那样等到十年后再记录,显然是不现实的。于是电影采用了科幻手法来讲述10年后的未来故事,比纪录片更简单有效。贾樟柯在这部作品中对未来的科学幻想超越了以往作品的表现手法,另辟蹊径得展开了对未来的现实主义思考。其实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导演,贾樟柯一向以其观察社会的敏锐度和观察视角的独特性引人注目。像“现实主义的科幻表达”这种新颖的艺术范式出现在他的作品里并不奇怪。但是世界上只有一个贾樟柯也只有一部山河故人,将这种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河故人 山河 故人 看贾氏 电影 探索 创新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26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