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缅甸佛教与王权.doc
《【doc】缅甸佛教与王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缅甸佛教与王权.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缅甸佛教与王权2006年第2期(总第126期)南洋问题研究SI)l几:IEASrASIANAFFA】1No.220o6GeneralSerialNo.126缅甸佛教与王权玛格利特?黄(缅甸仰光大学历史系,缅甸仰光)摘要:本文考察了缅甸上座部佛教发展的历史及其特征,指出缅甸佛教的久远流传与王权的护持密不可分.王权,僧伽与佛法之间共存共荣是缅甸政治发展,僧伽繁荣与佛教流传的根本原因.佛教作为缅甸民族文化的核心与根基,对缅甸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关键词:缅甸;佛教;王权;僧伽中图分类号:K33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389&56(加06)一007707上座部佛教在缅甸的发展
2、缅甸自称是一个佛教国家,信奉巴利文三藏的上座部佛教.探讨上座部佛教在缅甸的历史,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缅甸的上座部佛教最初源于斯里兰卡.在孟涯(Maunggan)以及帕耶(Pyay)附近的茅沙(Hr【la1wza)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巴利文三藏传人缅甸之前,就已经有以骠文编写的佛教经典流传.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公元6世纪至lO世纪,佛教已经在缅甸流传.然而,早期缅甸的佛教包容了其它宗教的神祗,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印度教的神祗在佛教寺庙里作为佛教的附属神祉受到人们的膜拜.1(P191193)这种多神崇拜一直延续到阿奴律陀(Anawrata)入侵直通(Thaton).公元11世纪是东
3、南亚历史文化以及缅甸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自公元ll世纪开始,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与斯里兰卡的关系日渐密切,斯里兰卡对上座部佛教在东南亚的确立与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东南亚所有国家中,缅甸与斯里兰卡的关系最为密切.【2(mS0)众所周知,阿奴律陀于1057年攻占直通后,在长老阿罗汉的帮助下,将上座部佛教的三藏,各种注释与文物以及众多上座部僧人带回蒲甘.此后,阿奴律陀和他的继承者都积极支持上座部佛教在缅甸的发展.阿奴律陀积极整顿各种异端邪说,倡导佛教改革,最终使蒲甘成为上座部佛教的收稿日期:20051230作者简介:玛格利特?黄(MargaretWong),女,缅句仰光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博士.
4、?77?中心.【3(rv882)在江喜陀统治(Kyansittha)时期,缅甸佛教遵循僧伽罗派(Sinhalese)传统,佛教寺庙里的绘画与雕刻多是本生经故事.僧伽罗教派对缅甸佛教绘画,雕塑的影响贯穿了江喜陀在位的28年(10841112).自那时起,上座部佛教就在缅甸牢牢地站稳了脚跟,得到迅速发展并取得支配地位.在那罗波帝悉都(Narapatisithu)执政时期(11731210),缅甸与斯里兰卡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孟族高僧乌多罗耆婆(Uttarajiva)于1180年率僧众多人赴斯里兰卡求法,其中一弟子车波多(Chappata)在斯里兰卡大寺受比丘戒后,留学l0年,完全通晓了三藏及其注释,
5、并获得摩诃多罗(Mahath.m,意为大师)的称号.车波罗在斯里兰卡受戒以及被僧伽罗僧伽派承认,表明僧伽罗僧伽派在缅甸享有很高的地位.车波罗潜心研究僧伽罗派的教义.他希望在缅甸创立了僧伽罗宗,并推动缅甸原有的僧团缅甸宗僧众加入僧伽罗宗.1190年,车波罗带着四位在斯里兰卡受戒的外国比丘回到缅甸,并创立了缅甸僧伽罗僧伽派.许多缅甸宗的比丘摈弃了原来的宗派,加入了车波罗创立的僧伽罗僧伽派.后来,虽然僧伽罗僧伽派由于内部分歧,发生分裂,形成四派,但僧伽罗僧伽派继续在缅甸广为流传.4(P143145)达摩悉提王的佛教改革(14761480)达摩悉提(Dhammaeeti)原是一位普通僧人,还俗后娶信修
6、浮女王(Shinsawbu)的女儿为妻后即位为王.达摩悉提在位30余年,积极护持佛教.他一直致力于引进斯里兰卡大寺的受戒礼,使之成为各教派共同遵循的制度,并以此来促进各教派的统一.1476年,达摩悉提王派遣22位上座比丘及其22位弟子到斯里兰卡大寺接受比丘戒.当他们返回缅甸时,受到达摩悉提王的隆重欢迎.达摩悉提王首先选择适当之地,创设结界,定名为迦梨耶尼结界(Kalyanisima),邀请所有希望受戒的僧人.到迦梨耶尼结界,依照斯里兰卡大寺的制度,由这些受戒归国的比丘为他们举行隆重的受戒礼.此外,达摩悉提王拒绝为戒律松懈,不按律藏修行的僧人行受戒礼.经过达摩悉提王的改革.以前300年间各派的对
7、抗,自此重归统一.依律清净和合在一个(上座部)僧团的领导之下.从而消除了因地域和民族的差异而造成的对抗,因此,达摩悉提王的改革是缅甸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5(P130134)18世纪的争论与孟云王时期僧伽的复兴孟云q:-(Badon)时期(17811819),上座部佛教的净化以及发展是缅甸佛教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定都阿摩罗补罗(Amarapura)后,孟云王没有举行隆重的加冕典礼,相反,致力于整顿戒律,改革佛教.在他执政期间,孟云王指派l2位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僧人成立僧伽委员会,协助宫廷管理宗教事务的玛哈丹温与玛哈丹萨耶两个机构来共同管理宗教事务.1788年,高僧孟哥沙耶多(Ma
8、unghtSayadaw)被任命为塔塔纳班(意为国师).6(P194198)孟云王的历史功绩之一迦梨耶尼结界是达摩悉提王佛教改革和净化佛教的一个措施.它要求僧人在结界范围内举行佛教各种仪式,因为按照律制规定,凡重要律仪的作法,一定要在一个结界内,如有一人不和,则僧事不能成就.结界创立后.一切都按斯里兰卡大寺的制度,举行如法如律传戒的仪式.在达摩悉提王的提倡下,大约经过3年的时间,缅甸国内各旧派的比丘.都重新受戒,统归为一派.(译者注.)?78?是进行佛教改革并结束了长达1个世纪的僧伽着衣之争.缅甸佛教派别之争始于1700年娑尼王(Sane)在位之时.缅甸佛教僧人分裂为两大对立的派别:一称偏袒派
9、(Ekamsikas),着衣时覆盖左肩,袒露右肩,一称被覆派(Parupana),着衣时覆盖两肩.后来孟云王召集两派僧人集会,根据律藏来讨论他们之间的分歧,7最后,孟云王命令所有僧人依照被覆派的礼仪而结束了长达1个世纪的着衣之争.孟云王的另一功绩是建立阿摩罗补罗僧派(AmarapuraSchool,又称缅甸僧伽罗派)并使之传至斯里兰卡.l8世纪中后期,斯里兰卡的僧伽罗教团因戒律松懈而呈衰退之势.孟云王在位时期,斯里兰卡僧伽罗派曾分别于1800及1812年两次派遣使团访问缅甸.第一个访问团的主要成员都是低级种姓的僧伽罗派的沙弥,由一位比丘率领来到缅甸首都并在此受戒.他们于1802年返回斯里兰卡,
10、同行的还有5位缅甸僧人以及大量的巴利文佛教经典.此后在斯里兰卡建立了阿摩罗补罗僧派,目的是严格佛教的戒律,维持佛教的纯洁,该派可为所有等级的,遵循被覆派礼仪的僧人行受戒礼.8(P73)斯里兰卡阿摩罗补罗僧派的建立是缅甸佛教历史上的又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此外.孟云王深知弘扬三藏对佛教长远流传的重要意义.因此,他命令玛哈达温召集知识渊博的僧人重新编纂三藏.100名僧人参与了编纂工作,在工作没有完成之前,禁止他们擅自离开.玛哈达温负责监督这些僧人并向国王报告工作的进展.7当三藏编纂完毕后,孟云王还命令这些僧人到偏远的乡村弘扬三藏.9(P1920)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认为孟云王为缅甸佛教的发展做
11、出了巨大贡献.192O世纪缅甸的上座部佛教曼同王(Mindon)同样致力于护教扶法,推动缅甸佛教发展.1862年6月26日,他下令推选8位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僧人组成宗教委员会管理宗教事务.10(P56)这8位僧人每日在王官聚会讨论宗教事务.后来在锡袍王时期(Thibaw)(18781885)这个委员会扩大到l2人.11(P78)曼同王在位时期注重整顿教团,他下令卢帕多(Lupyataw)巡视全城,监督僧人们的言行举止.同时玛哈丹温与玛哈丹萨耶也负责监管僧人戒律的执行,言行举止不良者均被带到图丹马会议加以惩戒.12(P83)曼同王时期,缅甸僧团分裂为两个派别,即瑞进派和图丹马派,但缅甸国王对两
12、个派别都给予极大的尊重.13(P233)曼同王在位时期,竭尽全力,护持佛法,振兴佛教.1871年曼同王召集2400位高僧,在首都曼德勒举行第五界三藏结集.并将结集的三藏全文,分别镌刻在729块大理石,树立在曼德勒山下的鸠娑陶塔寺(Kuthodaw,意为王室的功德).曼同王因此也被僧伽会议授予第五界三藏结集召集人的荣誉称号.为纪念这次佛教结集,曼同王为瑞德宫捐献了一座用黄金和宝石装饰的螺旋形佛塔.14(B84385)自1886年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许多缅甸的佛教僧人参加了民族主义运动.但是缅甸僧伽在政治上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力,缅甸仍然是一个世俗国家,僧人更多的是专注于宗教事务.缅甸独立后,佛教在国
13、家赞助下,于1954年5月17日在仰光北郊和平塔的七叶窟(MahapasanaCave)举行了第六次三藏结集.来自世界各地的2500名高僧参加了这次结集.第六次结集以曼同王时第五次结集所镌刻的729块大理石经文为依据,并广采各种巴利文圣典版本与注释,作详乃仿效佛教第一次在印度结集的石窟所建.(译者注.)?79?细校订.最后结集完成,印刷流通.此外,还在和平塔与石窟附近,建有收藏所有佛教圣典的国际佛教中心,博物馆,戒堂以及佛教大学.15缅甸的僧伽代表大会为了改革,传承,推动与弘扬佛教教义,缅甸僧伽代表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下先后于1980,1985,1990,1995以及2000年举行了全缅僧伽代表大
14、会.每次大会都有1500名僧伽代表全缅50万名僧伽参加集会.16国家和平发展委员会时期的佛教发展为了弘扬佛教,国家和平发展委员会在1998年l2月9日发起成立了国际上座部佛教传教大学,该大学对所有希望深入研究上座部佛教教义理论与实践的僧人与学者敞开大门.17(P6769)世界佛教大会也于2004年在仰光七叶窟隆重召开,并取得巨大成功.来自38个国家的200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大的集会,其中包括佛教领袖,外国政府首脑,各国僧伽代表以及600名观察家与600名缅甸僧人与信众.18这次由缅甸宗教部举办的盛会是缅甸佛教史上的辉煌篇章.19僧伽与缅甸社会在东南亚佛教国家如泰国,老挝,柬埔寨,王权,佛法与
15、僧伽三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通过王权保护僧伽,僧伽弘扬佛法,佛法圣化王权这样的政治伦理,巩固王权与弘扬佛法.2o(P46)与东南亚其它佛教国家不同,缅甸的上座部佛教有自身的特点.纵观缅甸佛教发展历史,缅甸佛教之所以长久流传,与历代缅甸国王护持密不可分.然而,缅甸仍然是个世俗国家,佛教并没有被立为国教.佛教只是被认为是缅甸的主要宗教,而其它的宗教信仰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也同样得到国家的承认.在缅甸人民看来,佛教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包含了他们的精神,文化与政治认同.21(P63)佛教对缅甸人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贯穿于他们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之中.每年l2个按照佛历欢庆的
16、传统节日在缅甸人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虽然有些节日并不都是源于佛教,然而僧人却在这些传统的节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样,佛教也极大地影响了缅甸的艺术与文学.由于现世与来世各种观念的互相影响,功德观念在缅甸社会仍然十分盛行,人们仍然倾向于通过捐建新的寺庙或者翻修旧的寺院来行善积德,以获救恩.据1995年的有关数据,44743658缅甸人口人中有89.28%的居民信仰佛教.22(P188)在缅甸佛教徒看来,僧伽位居三宝(佛,法,僧)之尊,三宝与佛教教义同等重要.佛教经典(三藏)由寺院组织编撰与收藏,23(r,37)僧人致力弘扬佛法,佛法的传承主要依靠僧人的清净虔诚,因此僧伽应该严格修持戒律来维护其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oc 缅甸 佛教 王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26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