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元活血湯” 臨床應用新思維.doc
《“復元活血湯” 臨床應用新思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復元活血湯” 臨床應用新思維.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復元活血湯” 臨床應用新思維戴有志1黃慧君21財團法人佛教慈濟醫院臺北分院中醫科2財團法人天主教耕莘醫院中醫科摘 要復元活血湯雖有“傷科第一方”之美稱,在骨傷疾病的治療上,早有相當可觀的臨床療效證實,但是如果能突破既有思維與格局,從古籍瞭解古方的起源,理法方藥,結合現代醫學文獻之探討與療效研究,臨症時加入方證對應思維,切入病因、病機、病位、定性與定量,適時運用,相信必將提高臨床療效。關鍵詞復元活血湯、方證對應、臨床療效前 言 近來世界醫學發展趨勢已從對病源的對抗治療到重視人體的整體治療,從著重化學藥品到重視發掘天然植物藥物。並認為成功的疾病治療模式必須使機體代謝路徑中的異常或缺陷部分正常化,
2、同時又不得干擾其它維繫健康所必須的代謝途徑調控。中醫方劑治療疾病正是具有這樣的特點和優勢,從整體出發,辨證施治,調和陰陽,維持機體內外環境的協調統一,顯示其理論體系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其作用模式有別於西藥單一的化合物,有特定的作用標靶,專一性,可以興奮或抑制機體。中醫方劑在方證對應、理法方藥一致的條件下,透過多路徑作用在多標靶上,融合拮抗、補充、整合、調節等多種功效而起到治療作用(1)。內 文 臨床上使用既有方劑時,多會將四診所蒐集獲得之資料加以整理後,審證求因,辨證論治,套用方證對應思考模式,決定主方後再隨證增減藥物品項或加減劑量。方證對應思考如下:臨床證候須包含4個基本要素:1. 病變部位(
3、定位)2. 病勢緩急(定勢)3. 病情盛衰程度(定量)4. 疾病性質或屬性(定性) 臨床應用方劑需掌握4個基本要素:1. 方藥作用部位(定位)2. 方藥作用緩峻(定勢)3. 方藥作用強度(定量)4. 方藥作用性質或屬性(定性) (2)復元活血湯出自金朝李東垣所撰寫的醫學發明,全方由柴胡、栝蔞根(天花粉)、當歸、紅花、甘草、穿山甲(炮)、大黃(酒浸)、桃仁(酒浸去皮尖) 共八味藥組成。主治為治療傷者“從高處墜下,惡血停於脅下,痛不可忍”而設。具有疏肝通絡、活血逐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復元活血湯方中重用大黃蕩滌留瘀敗血,柴胡疏肝調氣,兩藥合用以攻散肋下之瘀滯,共為君藥;當歸、桃仁、紅花活血化瘀,消腫
4、止痛,共為臣藥;穿山甲“出陰入陽,能竄經絡,達於病所”,有破瘀通絡之功;栝蔞根(天花粉)既能入血分助諸藥而消瘀散結,又能清熱潤燥,正合血氣瘀久化燥之證,共為佐藥;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是為使藥。全方以“散結、宣透、通利、調補” 為基礎架構,各藥合用,使瘀血新生,氣行絡通,則痛自平(3)。李東垣在醫學發明中提出:“血者,皆肝之所主,惡血必歸於肝,不問何經之傷,必留脅下”。臨床常將本方用於因各種外力所致的瘀血留滯脅下,胸脅疼痛,不可彎腰伸背,咳則痛劇,或痛不可忍者,確有痛舒而元復之效,故以復元活血湯而名之。“惡血必歸於肝”可由肝藏血與瘀血之關連性探討之。王冰說:“肝藏血,必行之,人動則血行于諸經
5、,人靜則血歸于肝臟”,此論述說明肝對血液有貯藏和調節功能。血證論中說:“肝主藏血則以肝屬木,木氣沖和條達,不致遏郁,則血脈得暢”亦說明肝臟功能正常,則血運亦暢。反之,血液循環發生障礙生紊亂,產生瘀血。外科補要說:“跌打損傷之症,惡血內留,則不分經絡,皆以肝主,蓋肝主血也,敗血必歸肝,且多痛在脅肋小腹,皆肝經之道路也” (4)。因此我們可以認為瘀血是一種因身體各部位系統性的出現以某種體液的循環及代謝障礙所引起的綜合徵,成為瘀血的核心部分應是肝以及與肝有關的臟器。因為肝不但是一個儲血庫,而且是一個自身輸血站,肝臟還有相當於毛細血管的肝竇,連同門脈系統容納全身50%的血液,血流量占心搏出量的25%。
6、故肝功能受損時,肝組織微循環有不同程度的障礙。肝竇瘀血,出現各臟器血流量、血容量及微循環改變而產生瘀血,出現各種臨床表現,如:面色黝黑、蜘蛛痣、肝掌、肝脾腫大等變化。若連接足厥陰肝經思維,加入肝經循行部位、是動病與所生病-“起於大趾叢毛之際,上循足胕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陰股,入毛中,過陰器,扺少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環唇內,下頰,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是動病則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頹疝,嗌乾,面塵脫色,婦人少腹腫”,“所生病則胸痛,餮泄,遺溺,狐疝,閉癃,嘔逆”,推衍患足厥陰
7、肝經疾病者,可反應在生殖器,泌尿系統,腸道與胸脅部位之相關疾病,而有下列病候:腰痛不能俯仰、女小腹腫、喉乾、面塵脫色、胸中滿悶、嘔吐氣逆、水瀉完榖不化、遺尿或小便不通、崩漏、子宮下垂。 結合中醫傳統之“古為今用” 、“師其法者而不泥其古” 的用藥原則與 上述思維,本方臨床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只要在臨症時,究其病因、病機、病位有相似或共同之處,即可以“異病同治、同病異治”的辨證論治特色,臨床應用不僅可治療骨傷科疾病,亦廣泛使用於相關各系統疾病,獲取不錯之療效,分別整理如下: 骨傷科疾病:胸脅挫傷(胸壁軟組織挫傷) (567) 、胸脅內傷(8) 骨折(肋骨骨折(5,69)、脛腓骨骨折(6))閉合性血
8、胸(5610)、氣胸(5,10)肋軟骨炎(6,11,12)、肋間神經痛(6)外傷性瘀血(6)、皮下瘀腫(6)股骨頭缺血性壞死(6)慢性骨髓炎(13) 深靜脈血栓形成(14)頸項筋膜炎(15) 腰部扭傷(16)腰肌纖維質炎(17)腰椎間盤突出症並椎管狹窄術後腰腿痛(6)坐骨神經痛(18)肌肉注射引發臀部肌肉纖維化(19)消化系統肝膽腸胃疾病:便秘(520)、腹脹(6)、急性闌尾炎(20,21)、急性胰腺炎(22)、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23)、慢性膽囊炎(2425)、膽結石(24)、腸粘連(26)、脂肪肝(27)、慢性肝炎(28)、肝硬化脾切除術後血腫(29)、原發性肝癌(1430)。生殖泌尿道疾
9、病:前列腺腫大(31)、慢性前列腺炎(32)、急性腎功能衰竭(33)、陽萎(31)、副睪炎(34)、睪丸腫瘤(31)。神經系統疾病:頭痛(171828)、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1235)、顏面神經痛(23)、三叉神經痛(16)。心腦血管病變: 冠心病(36)、肺源性心臟病(37)、腦出血(38)、腦梗塞(39)、腦栓塞(39)。呼吸系統疾病: 慢性扁桃腺炎(40)、聲帶結節(41)、肺癌(42)、鼻咽癌放療後張口困難(43)。新陳代謝科疾病: 糖尿病(44)、糖尿病引發之周圍神經血管病變(12)。免疫風濕科疾病:乾燥綜合症(23)。眼科疾病:前房積血(23)。身心科疾病: 憂鬱症(45)、焦慮症
10、(45)。各種癌症疼痛(46)。婦科疾病:痛經(16)、乳腺炎(1718)、乳腺纖維腺瘤(4147)、子宮肌瘤(4147)、繼發性閉經(47)、藥物流產後出血時間延長(47)、產後瘀血腹痛(16)、產後貧血頭暈(48)、產後瘀血腹痛(1648)、外陰贅瘤(41)。結語 臨床各家使用復元活血湯加減治病,驗之於臨床療效甚好。究其原因,乃遵循“證同治亦同”之方證對應原則,只要其符合:病位-肝膽、腸胃、胸脅、脅肋、生殖泌尿系統等等與之相關臟腑經絡病勢-輕症、重症皆可病機-內外傷導致瘀血,兼夾某種程度的氣滯(便秘)病性-急慢性、新舊傷皆宜臨證之時再加以審證求因、辨證論治、隨證加減藥物品項或增減劑量,便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復元活血湯” 臨床應用新思維 活血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26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