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 诉向灵魂的音乐——评关峡的《大地安魂曲》 .doc
《[word格式] 诉向灵魂的音乐——评关峡的《大地安魂曲》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格式] 诉向灵魂的音乐——评关峡的《大地安魂曲》 .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诉向灵魂的音乐评关峡的大地安魂曲乐海撷英profileofMusicians诉向灵魂的音乐评关峡的大地安魂曲一梁茂春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突然爆发,一时巨石崩崖,河川咆哮,房屋倒塌,满目疮痍,近9万个鲜活的生命瞬间在废墟下湮灭,给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留下了极其沉重的记,乙.太多的悲痛,太多的眼泪,太多的感动,都留在了2008年的记忆之中.特大灾害所造成的全民的大悲,所展现的民族的大勇,所体现的人类的大爱,所表现的民众的大智,都是激发诗人,艺术家创作灵感的原点.这应该是一个孕育,催生优秀艺术作品的事件,全国人民都在翘首期待着优秀音乐作品的产生.这次国难或许会给国人带来音乐
2、审美观念上的某种细微而深刻的变化.我所指的是:面对突然离去的同胞,亲人,人们从内心里特别需要一种指向灵魂的音乐,可以表达人间真爱,可以抒发内心悲痛,可以呼唤世上真情的音乐;面对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对汶川灾区的真诚援助,我们又特别需要一种表达感恩心情的音乐.2009年5月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的纪念16尺良音_亲lPEOPLESMUSICI2009?7El,当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里首演了一部音乐作品关峡作曲,刘麟,宋小明作词的大地安魂曲.这是这部作品的世界首演,由中国交响乐团演奏,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和中央歌剧院合唱团联合演唱,青年指挥家李心草执棒.80多人的交响乐队,和160余人的合唱团
3、组成了强大的演出阵容,来悼念在地震中死去的民众,祈祷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息.因为这是一场在特殊日子举行的悼亡纪念音乐会,所以整场音乐会没有掌声,只有哀悼和悲伤,还留下了深刻的思考.音乐会后,全场演员和听众在无声中起立,低头默哀,最后是一声深沉的中国钟,在缭绕的钟声里,听众静静地,缓缓地离开了音乐厅.听众都在这场庄严,肃穆的音乐演奏中寄托了内心的情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二大地安魂曲由四个乐章组成,演奏全长70多分钟.全体演员和所有听众一起,随着音乐的延伸和展开,对死难的灵魂进行了沉痛的哀悼,祈祷远离的灵魂得到安息,祈求未来的世界和谐美好,音乐既是哀的表乐海撷英profileofMusicians达,
4、又是爱的颂歌.安魂曲是西方宗教音乐的一种体裁,最初是天主教”安魂弥撒”仪式中追悼亡者的专门音乐,是带有特殊功能性的音乐形式.由于这个特定的宗教的背景,因此这一体裁在中国长期没有受到重视.当我们突然遇到汶川地震所产生的众多死难同胞时,我们最需要能够安抚灵魂,指向灵魂,悼念亡灵的音乐.”安魂曲”这个标题,太切合我们心灵的需求了.大地安魂曲>的第一乐章仰望星空是一首乐队与合唱的冥想曲,表现大灾难之后的大寂静,这里有对亡灵的超度,有对上苍的祈求.引子在竖琴和弦乐清淡,纯净的音响中开始,小提琴声部的旋律从低音往高音直线行进,经过连续十三度(G_)的上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升华”的意境.接着进入了一
5、段弦乐队深沉的慢板,D大调的主旋律在第一小提琴温暖的,歌唱性的音区缓慢奏出,表现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沉思.这个音乐主题可以称之为”沉思主题”.谱例一“沉思主题”的旋律具有大起伏,长呼吸的特点,像是人们在凄凉中的吟唱,在寂静中的默想.同一主题在英国管上又演奏了一次,弦乐队作复调的支声衬托,木管乐器逐渐加入,音乐发展到一个小高潮.接着是一段忧伤的小提琴独奏.这段小提琴独奏的音乐犹如悲伤的哭泣,表达了人们的深沉的悲痛和悼念之情.第一乐章的中间乐段是合唱队轻声的咏唱,即“安魂合唱”,歌词为:仰望星空仰望星空,星光灿烂照耀苍穹.那是永恒慈爱的目光,那是天使圣洁的眼睛宁静的”安魂合唱”的伴奏背景,则是乐队演奏
6、的“沉思主题”,两者以复调交织的形式互相衬托,”抚慰着沉睡的大地,把希望和憧憬洒进人间的幻梦.”复调的手法在这里形象地表现了人们的思绪的多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弦乐和木管再现引子主题,与最初的引子音乐相比,这里由弱奏变为强奏,由原来的连奏变为强音演奏,音乐对人们的心灵形成了强烈的撞击.谱例二合唱队唱出了一个派生出来的新主题敬畏蓝天吧,敬畏星空!用虔诚点燃良知感悟生命,把短暂的生命汇入天地永恒.敬畏蓝天吧,敬畏星空!颤栗的心儿在星光下抖动,让苦难和坎坷磨砺漫漫人生.合唱队各声部和管弦乐队的复调织体,交织成庄严,肃穆的音乐.这是人们经历了大灾大难之后的深刻感悟,也是情感的升华.这段音乐使我联想到中国
7、远古的一组音乐在遥远的原始部族时期,就流传过一良挫IPEOPLESMUSICI2009-717乐海撷英ProfileofMusicians组葛天氏之乐,其中有两首歌,标题分别是敬天常和依地德,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崇敬上天的常规,依仗大地的厚德.这实际上是我们的祖训J,此所谓:天行有常,不可违也.数千年前先民即懂得的基本道理,叫我们现代人基本忘光了.大地安魂曲第一乐章在悼念亡灵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哲理的问题.只有重新学会崇敬大自然,才能真正做到使亡者安息,愿生者安宁.尾声部分,乐队又再现了”沉思主题”,似在进一步追索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高潮过后,乐队中闪现出了中国钟的特殊的音色.这是祈
8、求的钟声,也是警示的钟声,第一乐章就在悠长,空旷的中国钟声中结束,延续着对民族和历史的追问.交响乐队在第一乐章中展现的主要是弦乐组和木管组的温暖,柔和的音色.第二乐章突然发生了强烈的对比以狂暴的铜管乐队为主要的音色了.第二乐章天风地火是乐队与合唱队的变奏曲.一个强悍的固定动机我称之为”灾难主题”贯穿整个乐章,整个乐章就是在这一固定动机中变化发展而成的,第二乐章的结构是一个主题与多个变奏.开始的46小节是引子铜管乐吹奏出全音符的威严,凶猛的音乐主题,象征着宇宙的某种无可抗拒可怕威力.它是”灾难主题”的预示.第一乐段由木管,弦乐奏出”灾难主题”.谱例三个声部间进行复调发展.第二乐段由弦乐群的泛音开
9、始,音量极弱,好像是表现梦魇中人们心灵的振颤.小提琴独奏就像是心灵的哀歌,在哭泣似的音乐的背后,仍然衬托着”灾难主题”的各种形态的变奏.独奏小提琴奏出的忧伤旋律,由英国管接着叙唱重复.实际上这个悲伤的旋律也是由本乐章开始的固定动机变奏,发展而来的,感伤的音乐,表达着内心真挚的祈祷.第三乐段音乐表现人们在灾后重建家园的决心和意志.”抖落尘埃,走出苦难,在天风与地火之间,抚平创伤,挺起脊梁,在废墟上重筑家园.”合唱队以各种复调,变奏的手法,表现了苦难中奋进的人们的乐观主义精神.结尾部分,合唱队演唱”寻觅的船驶向港湾“,港湾在哪里?没有准确的答案.乐队的声音越来越弱,担任伴奏的小提琴声部,每奏完一小
10、节,就停止一个谱台的乐器,最后只剩下了第一谱台的两把小提琴还在演奏,音乐进入静谧与恍惚之中,只剩下了孤独和无助第三乐章的标题是大爱无疆,为乐队与独唱者,合唱队的浪漫曲.序奏是一个宁静,温馨的”摇篮曲”段落,长笛奏出天真烂漫的童谣主题,其他木管声部奏摇曳式的织体作为陪衬.这段音乐让我联想到在地震灾难中出生的那些都叫”震生”的小宝宝的可爱的形象,自然地体现出一种生生不息的意象,一种顽强的生命本能.混声合唱引出了一首悠长的女高音独唱曲调,这首带有西南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特别具有湘西土家族民歌风格)的旋律,是一首爱的赞歌,歌词就像民歌一样的朴实自然:阳光暖哎风儿就会变暖.暖风吹哎醉得小河弯弯;河水流哎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word格式 大地安魂曲 word格式 诉向灵魂的音乐评关峡的大地安魂曲 word 格式 灵魂 音乐 评关峡 大地 安魂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25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