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与多肽类抗生素PPT讲稿课件.ppt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与多肽类抗生素PPT讲稿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与多肽类抗生素PPT讲稿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与多肽类抗生素课件,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4原子环大环内酯 16原子环大环内酯,大环内酯环示意图,AS:氨基糖 NS:中性糖,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第二代:半合成(新)大环内酯类 14元环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地红霉素 氟红霉素 15元环 阿奇霉素 16元环 罗他霉素、米欧卡霉素第三代*:半合成大环内酯类 酮内酯(Ketolide):Telithromycin(泰利霉素),吉他/乙酰吉他霉素;交沙霉素,第一代:天然大环内酯类 14元环 红霉素 竹桃霉素 16元环 螺旋/乙酰螺旋霉素;麦迪/乙酰麦迪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分类,一、抗菌作用及机制,抗菌作用 速效抑菌药第一代 G+菌(需氧)、G-球菌、厌氧球菌强大 G-杆菌:部分(军团菌、嗜血/百日咳/弯曲杆菌)良好 多数G-杆菌无效 支原体/衣原体/非典型分枝杆菌/弓形虫抑制第二代 扩大抗菌谱,增高了对G-的抗菌活性第三代*提高抗菌活性,对前两代耐药者仍敏感,抗菌机制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转肽作用(16元环)抑制肽酰基-tRNA 移位(14元环)促使肽酰基-tRNA解离(某些),大环内酯类抗菌机制,本类抗生素间存在不完全交叉耐药;亦可同时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链阳菌素类耐药(macrolides-lincomycins-strept
3、ogramins resistance,MLSR)链阳茵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是从大量链霉菌中提取的普那霉素半合成衍生物,对治疗G+菌多重耐药引起的感染起了很大作用。耐药机制:靶位的结构改变 诱导型或组构型甲基化酶产生灭活酶 酯酶、磷酸化酶、葡萄糖酶、乙酰转移酶和核苷化酶等摄入减少及外排机制,二、耐药性,三、药代动力学,1.吸收 红霉素不耐酸,肠溶片或酯化物;新大环内酯类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度和组织细胞内药物浓度高。2.分布 广,各种组织和体液,可进入前列腺并聚集在巨噬细胞。但难透过BBB。3.代谢 红霉素主要经肝代谢,克拉霉素氧化成14-羟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体内不代谢4.排泄 红霉素和阿奇霉
4、素主要经胆汁、克拉霉素主要经肾排出,常用药物,一、天然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erythromycin)【药动学】不耐酸 分布广泛(难透过BBB),组织浓度较高 肝脏代谢、胆汁排泄 干扰细胞色素P450系统,【抗菌作用】1.G+菌(含耐药菌)、G-球菌、厌氧球菌 抗菌谱似青霉素G,活性青霉素G2.G-杆菌:部分(军团菌、嗜血杆菌、百日咳鲍特菌、弯曲菌、)高度敏感3.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临床应用】1.耐青霉素菌;青霉素过敏患者2.军团菌病、百日咳、空肠弯曲菌肠炎和衣原体、支原体肺炎的首选(现多由阿奇霉素等取代)。3.其他敏感菌所致疾病,【不良反应】,局部反应 口服致胃肠道反应,静滴可致血栓性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酯 林可霉素 多肽 抗生素 PPT 讲稿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21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