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降水形成分析课件.ppt
《大气降水形成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降水形成分析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 气 降 水,天气符号,在没有测量雨量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从当时的降雨状况来判断降水强度:小雨: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形成很慢。中雨: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可闻雨声;地面积水形成较快。大雨: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形成很快。暴雨: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开窗说话时,声音受雨声干扰而听不清楚;积水形成特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大气降水,1.降水的形成条件2.降水的类型3.降水特征的描述方法4.降水的成因分析5.等降水量线的判读6.降水的综合解题应用,1、水汽(1)水汽的来源(2)水汽与气温的关系,一、降水的形成条件,10,9,20,
2、17,30,0,30,(克/米3),单位体积水汽含量,温度,过 饱 和,未 饱 和,(),饱和状态与气温的关系图示,空气中水汽含量与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温度愈高,空气中容纳水汽的能力愈强。2.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一定体积的空气中所容纳的水汽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因而水汽压也有一个限度。当水汽含量恰好达到这个限度,叫饱和空气。,一、降水的形成条件,3.降水概念 自云中降落到地面4.降水过程:,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云滴云滴增大降水,4.降水的形成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充当水汽的凝结核;动力条件(上升运动)或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例2】(2011浙江六校联考)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指
3、在特定温度下的水汽压(e)和饱和水汽压(es)之比,即f=e/es100%。它是空气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读图饱和水气压与温度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空气M的相对湿度约为()A63.5%B73.5%C80%D125%(2)若不考虑空气水汽压的变化,M地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的季节一般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A,D,二、降水类型,1.对流雨,湿热空气强烈受热膨胀上升,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赤道附近,中纬度大陆夏季午后,知识拓展,2.地形雨,湿热空气受地形阻挡上升,强度较大,时间较长,山地迎风坡,知识拓展,3.锋面雨,冷暖气团相遇,暖空气被抬升,历时长,范围广,强度小,中纬度地
4、区,知识拓展,4.气旋雨,锋面气旋雨:温带地区,热带气旋雨(台风雨):低纬度大陆东部沿海,对流雨,类别,台风雨,锋面雨,地形雨,分布,特点,成因,四大降水类型的比较,三、我国和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1.我国的降水,时间规律:降水集中在夏秋季(5-9月)。空间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四、我国和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1.我国的降水,时间规律:降水集中在夏秋季(5-9月)。空间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世界的降水,时间规律:五种降水类型。(季节分布),年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少雨型,100,200,300,400,500,0,湿润型,四、我国和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2.世界的降水,空
5、间规律:两个多雨带、两个少雨带。,世界年降水量与纬度变化相关示意图,四、降水特征的描述方法(答题套路),描述一个地区的降水特征,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例1】(2008年全国卷)D湖泊(图6a)的湖面海拔约3800m,降水资料如图6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走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6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4分),年降水量约 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2分),集中于夏季(13月或l2月至次年3月)。,五、降水多少的影响因素分析(答题套路),有
6、关降水成因分析的问题一思:水汽来自哪里?二思:水汽靠什么输送?三思:怎么降温?,1.大气环流(气压带与风带、季风环流)2.海陆因素(海陆位置)3.地形因素(迎风坡与背风坡)4.洋流因素(寒流与暖流)5.天气系统(气压系统、锋面系统)6.人类活动等,【例2】图为某地气温(单位:)、降水(单位: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对比分析虚框内所在半岛1月与7月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及产生的原因。,分布:1月东多西少(或东南多西北少);7月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原因:1月:盛行东北风,东部为迎风地区,太平洋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多;西部背风,降水少。7月:盛行西南风,西部为迎风地区,印度洋受地形抬升,多降水
7、;东部为背风地区,降水少。,【例3】图中M、N两地降水资料(单位:毫米)。根据图表信息,分析M、N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简述M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原因。,M地降水冬季多于夏季,N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M地位于本州岛西部日本海沿岸,冬季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增湿,加上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而夏季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六、等降水量线的判读与综合解题应用,1.读数值与疏密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2.读弯曲、延伸、闭合判断降水的影响因素,(1)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递减,说明降水量受海陆因素影响。(
8、2)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或闭合多雨区,说明降水量受地形(山脉)影响,根据多雨与少雨的状况判断迎风坡与背风坡。(3)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降水少,说明地形闭塞,深居内陆。,能力要求,加强对等降水量线图判读能力的训练,如等降水量线的走向、疏密、闭合、弯曲、重要降水界线等,并能结合影响降水因素及具体区域背景进行成因分析。,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如下图,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降水分布差别比A地大。(图中单位mm,下同),判断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如下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由东南
9、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上图为某省等雨量线,形成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差异、海陆分布、地形因素、洋流影响,C,实战演练,思考:A、B两地都处在水域附近,两地年降水量有何差异?试分析形成原因。,总量大小,时间分配,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等,【例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祁连山,(1)读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分析图示地区降水的分布特征。,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山区降水增多。,【例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祁连山,(2)图中字母B代表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是 _,分析该线闭合区域降水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 降水 形成 分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2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