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汇聚层光缆线路单项工程(长丰)一阶段设计 说明.doc
《合肥汇聚层光缆线路单项工程(长丰)一阶段设计 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汇聚层光缆线路单项工程(长丰)一阶段设计 说明.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1概述11.1.1工程概况11.1.2设计依据11.1.3设计范围和分工21.2光缆线路路由简述21.2.1光缆线路路由21.2.2路由主要障碍及其处理措施31.3光缆线路敷设安装标准技术措施及施工要求31.3.1光缆结构和应用场合31.3.2器材检验31.3.3杆路的建筑与安装要求31.3.4敷设架空光缆61.3.5敷设管道光缆61.3.6敷设墙壁光缆71.3.7敷设引上光缆71.3.8敷设局内光缆及成端81.3.9光缆预留91.3.10光缆宣传牌、标识牌101.3.11光缆的接续与接头盒安装101.3.12光缆防护设计111.4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122预算说明142.1预算编制依
2、据142.2工程投资142.3资金筹措142.4有关费率及费用的取定142.5预算表格编号152.6 预算表格3 附件附件一:2012年合肥汇聚层光缆线路单项工程(长丰)(长丰下塘-长丰新局段)工作量表(共2页)附件二:2012年合肥汇聚层光缆线路单项工程(长丰)(长丰新局-综合楼-庄墓-杨庙段)工作量表(共2页)附件三:2012年合肥汇聚层光缆线路单项工程(长丰)(长丰双墩-长丰下塘段)工作量表(共2页)附件四:2012年合肥汇聚层光缆线路单项工程(长丰)(长丰下塘-长丰杨庙段)工作量表(共1页)附件五: 2012年合肥汇聚层光缆线路单项工程(长丰)(长丰杨庙-安然绿洲段)工作量表(共2页)
3、附件六: 2012年合肥汇聚层光缆线路单项工程(长丰)工作量表汇总(共1页)附件七:光缆长度计算表(共1页)4 图纸(1)肥东、肥西和长丰三县汇聚层光缆网路由图2012AHGS0005-02Y-0105-GL-01(2)长丰下塘汇聚点-新局段汇聚层光缆线路施工图2012AHGS0005-02Y-0105-GL-02 (01/2323/23)(3)长丰新局-综合楼-庄墓-杨庙段汇聚层光缆线路施工图2012AHGS0005-02Y-0105-GL-03 (01/1818/18)(4)长丰双墩汇聚点-长丰下塘汇聚点光缆线路施工图2012AHGS0005-02Y-0105-GL-04 (01/1414
4、/14)(5)长丰下塘汇聚点-长丰杨庙汇聚点光缆线路施工图2012AHGS0005-02Y-0105-GL-05 (01/0909/09)(6)长丰杨庙汇聚点-安然绿洲汇聚点光缆线路施工图2012AHGS0005-02Y-0105-GL-06 (01/2525/25)(7)长丰双墩站光缆路由示意图及端子占用图2012AHGS0005-02Y-0105-GL-07(8)长丰下塘站光缆路由示意图及端子占用图2012AHGS0005-02Y-0105-GL-08(9)长丰杨庙站光缆路由示意图及端子占用图2012AHGS0005-02Y-0105-GL-09(10)安然绿洲站光缆路由示意图及端子占用图
5、2012AHGS0005-02Y-0105-GL-10(11)长丰庄墓站光缆路由示意图及端子占用图2012AHGS0005-02Y-0105-GL-11(12)长丰综合楼光缆路由示意图及端子占用图2012AHGS0005-02Y-0105-GL-12(13)长丰新局光缆路由示意图及端子占用图2012AHGS0005-02Y-0105-GL-13(14)管道、架空光缆接头盒安装及预留示意图TY-Y-GL-01(15)拉线安装及仰俯角装置工艺图TY-Y-GL-02(16)架空杆路避雷装置示意图TY-Y-GL-03(17)光缆/接头盒标识牌制作安装要求图TY-Y-GL-04(18)光缆进站引接示意图
6、TY-Y-GL-05(19)杆号书写示意图TY-Y-GL-06(20)光缆固定开剥操作图TY-Y-GL-07(21)图例TY-Y-GL-081 设计说明1.1 概述近年来合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合肥市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根据20122014年合肥城域传送网、接入网滚动规划,结合本年度合肥市区新启用的汇聚点(萨尔斯堡、南郡明珠、岸上玫瑰、前城上品、南部营销中心、天元新城、裕东景苑、玉成明珠苑、天元新城、望湖城上街、柏林春天等11个)情况、市到县汇聚环以及所辖各县汇聚环现状,为满足2012年汇聚系统组网要求,进一步完善合肥地区传输网络结构,需启动本期光缆线路工程。另外根据设备组网需求,部分段落优化光缆
7、建设需求急迫。本设计为合肥移动2012年城域网光缆线路工程设计。本册为第一册第五分册:2012年合肥汇聚层光缆线路单项工程(长丰)。1.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主要建设下塘汇聚点-长丰新局、长丰新局-长丰综合楼、长丰综合楼-庄墓汇聚点、庄墓汇聚点-杨庙汇聚点、长丰双墩汇聚点-长丰下塘汇聚点、长丰下塘汇聚点-长丰杨庙汇聚点、长丰杨庙汇聚点-安然绿洲汇聚点汇聚层直达光缆。本工程施工测量长度1628.21百米,敷设48芯管道光缆12.479千米、敷设48芯架空光缆157.697千米、敷设48芯槽道光缆0.318千米、敷设墙壁吊线式光缆0.148千米、新立7米水泥杆41根、新立9米水泥杆1根、新设7/2
8、.6拉线381条、新设7/2.2拉线18条、新设架空7/2.2吊线112.216千米,光缆线路传输长度为170.642千米。本工程光缆采用48芯G.652光纤,光缆结构为松套层绞式单模光纤光缆。按设计委托书的要求,本工程按一阶段进行设计,工程编号为2011AHGS0005-02Y。1.1.2 设计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 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2)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 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4) 中国移动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9、的关于委托编制合肥移动2012年城域网光缆线路工程设计的函。(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编制的项目建议书。(6) 本工程设计人员实地勘察取得的基础数据和资料(截止2012年3月9日)。1.1.3 设计范围和分工本设计范围包括设计文本及工程预算的编制,设计具体内容及分工如下:(1) 设计文本的编制:本单项工程涉及管道、杆路路由选择、光缆线路敷设安装、技术措施和施工要求及防护设计。(2) 工程预算的编制:工程量统计、工程预算、预算说明等。(3) 设计分工:设计以光缆成端接头ODF单元为界,光缆成端接头适配器、新增ODF单元侧(含光纤熔接头、双头尾纤)及光缆线路由本单项工程负责。
10、1.2 光缆线路路由简述1.2.1 光缆线路路由本工程建设合肥-长丰汇聚层光缆。各段落光缆路由描述如下:下塘汇聚点-长丰新局:光缆由下塘汇聚点出局后,沿下塘-大杨-左店-朱巷-陶湖-长丰新局的原有汇聚层和接入层共用的杆路敷设至长丰长新路落地进入管道,沿长新路管道敷设至长丰新局。长丰新局-长丰综合楼:光缆由长丰新局出局后,沿长丰路、长合路管道敷设至杨公路,再沿杨公路管道敷设至长丰综合楼层机房。长丰综合楼-庄墓:光缆由长丰综合楼出局后,沿杨公路管道敷设至杨公路与南二环路交叉口SZ003号杆处引上,再沿原有杆路敷设至SZ119号杆,沿至罗塘的老杆路从P05号杆敷设至P92号杆,最后沿至庄墓汇聚点老杆
11、路从P993号杆敷设至庄墓汇聚点机房。庄墓-杨庙:光缆由庄墓汇聚机房出局后,沿庄墓-义井-土拐-杨庙的汇聚层杆路从P981号杆敷设至P658号杆、再通过汇聚点杆路敷设至至杨庙汇聚点机房。长丰双墩汇聚点-长丰下塘汇聚点:光缆由双墩汇聚点出局后,沿双墩-罗集和罗集-下塘的原有杆路敷设至长丰下塘汇聚点,杆路路由主要在合水路的两侧。长丰下塘汇聚点-长丰杨庙汇聚点:光缆由下塘汇聚点出局后,沿下塘至新集基站原有杆路敷设至新集基站附近,再沿新集-钱集和新集-杨庙基站原有杆路敷设至杨庙基站附近,利旧杨庙基站至杨庙汇聚点原有杆路敷设至杨庙汇聚点,杆路路由主要在下杨路两侧。长丰杨庙汇聚点-安然绿洲汇聚点:光缆由杨
12、庙汇聚点出局后,沿长丰至西园原有杆路敷设至大杨镇基站附近,引下进入四里河原有管道敷设至北二环,再沿北二环、森景大道、紫薇路、丁菲路管道敷设至安然绿洲汇聚点,沿途杆路主要分布在206国道两侧,主要经过杨庙镇、吴山镇、岗集镇、大杨镇等区域。具体光缆路由详见肥东、肥西和长丰三县汇聚层光缆网路由图2012AHGS0005-02Y-0105-GL-01。1.2.2 路由主要障碍及其处理措施本工程光缆线路路由主要为城区管道和乡镇架空杆路路由。沿途地形主要为丘陵,土质多为普通土,少部分为沙砾土。沿线大部分线路障碍为一些河流、灌溉沟渠、村镇建筑物、铁路、公路、水利设施、工厂等。因工厂、学校的建设,部分原有杆路
13、已经整改为管道。1.3 光缆线路敷设安装标准技术措施及施工要求1.3.1 光缆结构和应用场合 本工程选定的光缆程式:管道、架空光缆主要采用GYTA-48B1型号。1.3.2 器材检验工程开工后,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单位在施工前对运到工地光缆及其他线路器材的规格、程式、数量及出厂合格证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工程所使用的光缆及其他线路器材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及厂方提交的产品测试记录。不符合标注或无出场检验合格证的器材不得在工程中使用。1.3.3 杆路的建筑与安装要求1.3.3.1 杆路的定线架空光(电)缆杆线与其他建筑物间隔应符合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附录表B
14、规定。1.3.3.2 立杆(1) 立杆杆位、规格程式和杆距应符合设计要求。(2) 直线线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0mm;杆身上下要垂直,杆面不得错位。(3) 用拉线加固的角杆应内移半个杆根。拉线收紧后,杆梢应向外角倾斜100mm150mm的位置(用撑杆加固的角杆根部不内移)。(4) 终端杆杆梢应向拉线侧倾斜100mm200mm。1.3.3.3 拉线(1) 对角杆、终端杆、分线杆、长杆档两侧杆、跨越铁路、高速公路两侧电杆、抗风及防凌杆、杆高大于12m的电杆、坡度变更大于20%的电杆均设置拉线来增加杆路建筑强度。(2) 拉线的设置程式及方向应符
15、合设计要求,本设计拉线采用镀锌钢绞线, 拉线扎固方式本设计对上把采用夹板法制作、中把按另缠法制作。(3) 拉线地锚程式及地锚钢柄、水泥拉线盘或地锚横木的规格应符合YD 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表5.4.7规定。(4) 拉线地锚的坑深要符合表1.3-1要求。(5) 市区、乡镇公路边的拉线均要加装PVC斜拉线警示管(34mm每处2m)及地锚警示管(75mm每处0.5m)。(6) 本设计对部分无法满足拉线设置要求的地方设置了水泥撑杆,撑杆应设在线路合力或张力的同侧。撑杆埋深应不小于600mm,撑杆的距高比不小于500mm。表1.3-1 拉线地锚的坑深(m)深(m)坑质土程式普通土硬土水
16、田、湿地石质土7 / 2.21.31.21.41.07 / 2.61.41.31.51.17 / 3.01.51.41.61.227 / 2.21.61.51.71.327 / 2.61.81.71.91.427 / 3.01.91.82.01.5上2V型 7 / 2.6下12.02.02.31.7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表3.4.2-21.3.3.4 避雷线和地线(1) 水泥电杆有预留避雷线穿钉的,应从穿钉螺母向上引出一根4.0mm线径的钢线并应高出电杆顶100mm;无预留避雷线穿钉的,应从电杆中穿放一根4.0mm线径的钢线,并伸出电杆顶部100mm,电杆梢
17、部的水泥封堵穿放避雷线后应重新封堵;有拉线的电杆设计均利用拉线做避雷线。(2) 在与10kV以上高压输电线交越处的两侧电杆设计要求装置接地线,该接地线应采用放电间隙式的装置,间隙距离为50mm。(3) 避雷线的地下延伸部分应埋在离地面700mm以下,延伸线的延伸长度及接地电阻要符合YD 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附录D规定。如有特殊要求时可按设计规定办理,避雷线也可采用地线棒接地。避雷线和地线棒的连接应牢固,设计要求其连接为焊接或螺栓固定的方式。地线延伸线严禁盘成圈,但可“蛇行”延伸。地线避雷线都应在电杆较隐蔽侧敷设。1.3.3.5 号杆(1) 设计按杆路的A-B端由A端向B端进行
18、编号的,详见施工图纸。(2) 杆路沿公路、铁路或乡村大道边时,杆号应写在靠近道路的一侧,如两边都有道路,应以杆路靠近所沿着的道路为准。如果杆路不沿道路建设时,如有小路则面向小路编号或面向维护人员便于行走的一侧编号。(3) 号杆的字或牌的高度,最末一个字或号牌下边缘应距地面2.0m(野外)或2.5m(市区)。杆号规定喷刷白色66cm20cm的底漆面,编号为兰色字体。(4) 在同一个段落内,应采取同一种书写样式或一种钉牌。(5) 在原有线路上增设电杆时在增设的电杆上采用前一位电杆的杆号,并在它的下面加上分号;高拉桩和撑杆都不编列号码,仅填写业主或资产归属单位及建设年份。1.3.3.6 架空吊线(1
19、) 架空光缆的吊线及吊线程式应符合设计规定。(2) 吊线距电杆的顶部的距离应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500mm,在特殊情况下应不小于250mm。(3) 架空通信线路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架空通信线路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架空通信线路与其他设施的空距与隔距见YD 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附录C要求。(4) 架空吊线的原始安装垂度应符合YD 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附录F的要求,在20以下安装时允许偏差不大于标注垂度的10%;在20以上安装时应不大于标注垂度的5%。(5) 要求杆路上架设第一条吊线时,应设在杆路的人行道(或有建筑物)侧。吊线夹板在各电杆上的位置宜距地
20、面等距,坡度变化不宜超过杆距的2.5%,特殊情况不得超过杆距的5%。(6) 吊线在电杆上的坡度变更大于杆距的20%时,应加装仰(俯)角辅助装置,辅助吊线程式与吊线一致。(7) 要求一个段落上吊线在电杆上的左右位置(杆面程式)应保持一致。吊线在终端杆及角深15m(偏转角60)的角杆均应做终结,角深在5m15m时应加装吊线辅助装置。(8) 对吊线的接续一律采用夹板法制作,如施工采用方法,则要求两端必须一致,布放吊线应尽量使用整盘钢绞线,以减少中间接头。新设吊线在任何情况下一个杆档内只允许有一个接头。(9) 对两条吊线交叉时,吊线高度差在400mm以内时,要求做成十字吊线。两条吊线程式相同时,主干吊
21、线应置于交叉的下方;两条吊线程式不同时,吊线程式大的应置于交叉的下方。1.3.4 敷设架空光缆(1) 本设计对光缆挂钩的间距要求为500mm,允许偏差30mm,光缆在电杆两侧的第一只挂钩应各距电杆250mm,允许偏差20mm。本工程选用25mm和35mm挂钩,对同吊线敷设3条以下光缆的采用25mm挂钩,同吊线敷设3条光缆则采用35mm挂钩。(2) 架空光缆应按本设计要求的A、B 端敷设,敷设时光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20倍。(3) 架空光缆敷设后应自然平直,并保持不受拉离、应力,无扭转,无机械损伤。(4) 本工程设计按轻负荷区光缆每3根5根电杆作一处预留,预留在电杆两侧的挂钩间下垂25m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肥汇聚层光缆线路单项工程长丰一阶段设计 说明 合肥 汇聚 光缆 线路 单项 工程 长丰 一阶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2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