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27固液扩散接合微接点技术开发与应用.doc
《00127固液扩散接合微接点技术开发与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127固液扩散接合微接点技术开发与应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固液扩散接合微接点技术开发与应用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joints Prepared by Solid-LiquidInterdiffusion Bonding 计划编号:NSC90-2216-E-005-019 执行期限: 90 年 8 月 1 日至 91 年 7 月 31 日主持人:薛富盛国立中兴大学材料工程学系教授计划参与人员:张正彦李英杰程春凤萧毓哲国立中兴大学材料工程学系中文摘要藉由X光绕射分析仪(XRD) 和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 分 析Sn( 电 镀 )/Zn( 电 镀 )/Cu三 层
2、 系 统 和 共 晶Sn-9Zn/Cu 两层系统于蚁酸气氛中,在温度为 200、250和 300、时间为 5、30 分钟热处理条件下界面反应与微结构分析。Sn(电镀)/Zn(电镀)/Cu三层系统在温度为200、250与 300、时间为 5分钟热处理后,Cu扩散到原电镀之 Zn层反应形成-Cu5Zn8 介金属相 ,当热处理温度上升至 300时,发现 Sn扩散进入 Cu -Zn 介金属相中取代部份 Cu 原子位置,使得原-Cu 5Zn8 介金属相转变成-(Cu1-XSnX)5Zn8 介金属相结构,而且随着热处理温度上升 , 介金属相 颗粒变大 ,粒径分布不一。Sn-9Zn/Cu两层系统试片于蚁酸气
3、氛下,在温度为250、300时间为 5 分钟和温度为 300时间为 30 分钟浸渍热处理后,界面处形成 -Cu5Zn8 介金属相,随着温度与时间增加厚度增加。 关键词: 共晶 Sn-9Zn、蚁酸、介金属 一、 缘由与目的 电子构装扮演着将 IC芯片与基板连接的角色,在覆晶构装技术中,须在芯片上的电极制作焊锡隆点作为与基板连接的角色,常用焊锡隆点材料为 Sn-Pb 合金,因为 Pb 为一毒性物质,对人体有害且造成对环境污染,各 国 已 明 定 为 未 来 禁 用 材 料1 。目前二元无铅焊锡(Lead-free solders) 种类有 Sn-3.5Ag、Sn-9Zn 、Sn-0.7Cu和Sn
4、-58Bi,其中 Sn -9Zn 与 Sn-37Pb 各项性质比较如表1,共晶 Sn -9Zn 合金具有熔点接近、良好机械性质和成本低等优势为一 具长期潜力取代 Sn-Pb 的焊料。 本研究系利用X光绕射分析仪 (XRD)和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Sn(电镀)/Zn(电镀)/Cu 板三层系统和Sn-9Zn/Cu板两层系统于蚁酸气氛下热处理后其界面反应与微结构分析,作为 Sn-Zn 焊料与 Cu 界面反应研究之参考。表 1 焊锡基本性质2-3种类性质熔点成本密度UTSshear Abstract Interfacial reactions and microstructural anal
5、ysis ofthe Sn(electroplated)/Zn(electroplated)/Cu trilayer system and Sn-9Zn/Cu bilayer system upon heat treatment at 200,250 and 300 for 5 and 30 min in formic acid atmosphereare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canning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n the Sn(electroplated)/Zn(electroplated
6、)/Cu trilayer system heat-treated at 200、250and 300 for 5 min,it is observed that Cu diffuses into the Zn layer and formsthe-Cu5Zn8 intermetallic phase. As the heat treatmenttemperature was raised to 300 , it is found that Sndiffuses into the Cu5Zn8 layer and a (Cu1-xSnx)5Zn8 phase was produced. In
7、contrast, only the -Cu5Zn8phase isdetected in the Sn-9Zn/Cu bilayer system for the specimens heat-treated at 250 and 300 for 5 and 30 min,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intermetallic layer increases withtemperature and annealing time. Keywords: Sn -9Zn, Formic Acid, Intermetallic () (US/kg) (g/cm3) (MPa)
8、(MPa) Sn-37Pb 183 5.87 8.90 45.1 48.4 Sn-9Zn 199 7.99 7.27 64.8 48.8 二 、 实 验 方 法本实验分为Sn(电镀)/Zn(电 镀)/Cu板三层系统和Sn-9Zn/ Cu 板两层系统两部份,其实验流程如图 1 所示。 2.1 Sn(电镀)/Zn( 电镀)/Cu 板三层系统 将 3*3.5*2 mm 大小的 Cu 板(99.96%) 经研磨 、0.3m 之氧化铝粉(Al2O3)抛光后,以丙酮和酒精进行表面清洁、最后浸泡于 5% 稀硫酸(H2SO4) 1 分钟后并以纯水清洗、烘干后, 进行电镀 Zn 和 Sn;本次实验所采用的电镀液
9、皆为酸性镀液,在室温、搅拌状况下进行电镀, Zn 层电镀条件是电流密度为1.655E-2A/cm2、时间为 50 分钟,而 Sn 层电镀条件是电流密度为 2.966E-2A/cm2、时间为 1 小时,随后在蚁酸的气氛下进行 200、250 及 300热处理,时间为 5 分钟,最后利用 XRD 及 SEM 等分析仪器进行分析。2.2 Sn-9Zn/Cu 板两层系统将裁剪成 3*12*2mm 大小的 Cu 板同 2.1 步骤进行表面清洁、 酸浸后与共晶 Sn -9Zn焊料同时置于陶瓷管中,随后在蚁酸的气氛下进行温度为 250时间为 5 分钟和温度为 300时间为 5、30 分钟热处理最后利用 XR
10、D 及 SEM 等仪器进行分析。 构,试片表面背向散射电子影像如图 5 所示,随着热处理温度上升 ,颗 粒 状 -Cu5Zn8介金属相变大, 粒径大小分布亦较广;XRD分析结果如图6所示,在温度为 200 和 250热处理后其绕射光谱出现-Cu5Zn8介金属相和 Cu 相,并无发现其它相存在,而经 300热处理后,原 -Cu5Zn8介金属相光谱发现有轻微偏移现象,由 Sn -Zn 和 Sn-Cu 两相图中得知 Sn 和 Zn 两元素彼此不互溶,而 Sn 在高温可固溶于 Cu ,推测存在于 Cu -Zn 介金属相中的Sn 元素会取代 Cu 元素位置,由 XRD 分析结果得Sn/Zn/Cu 三层系
11、统Cu 板前处理Zn, Sn 电镀热处理200、250和 3005 分钟XRD 分析SEM 分析Sn-9Zn/Cu 两层系统Cu 板前处理Sn-9Zn 热处理250和 3005、30 分钟XRD 分析SEM 分析知在300下原-Cu5Zn8介金属相光谱有轻微偏移现象,推测为 Sn 元素扩散进入 Cu -Zn 介金属相中,取代部份Cu 元素位置所致,使得 -Cu5Zn8 介金属相转变成-(Cu1-XSnX)5Zn8介金属相结构。Sn(电镀)/Zn(电镀)/Cu板三层系统之反应机构示意图如图 7 所 示,试片于蚁酸气氛下 ,在温度为200 与 250热处理后,原电镀之 Zn层与 Sn 反应成共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0127 扩散 接合 接点 技术开发 应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2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