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类学影片拍摄观念的变化.doc
《我国人类学影片拍摄观念的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人类学影片拍摄观念的变化.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人类学影片拍摄观念的变化 摘 要 我国人类学影片的拍摄观念长期受新闻纪录电影理论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新的拍摄理论手法的引入繁荣了人类学影片的拍摄,主要表现在对新闻纪录体系的突破、影片史志意愿的削弱和对当地人观点和精神世界的不断揭示等方面。本文从这些方面论述了我国人类学影片拍摄观念的变化,将有助于人们认识当代影视人类学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人类学影片;拍摄观念;新闻纪录;影视人类学 拍摄观念的变化是人们不断深入认识影视人类学以及人类学影片的必然结果。我国对拍摄人类学影片的认识可大致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拍摄影片是人类学研究的一部分。我国是最早将影视运用于科研的国家之一,影视人类学的发
2、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1927年瑞典人斯文•赫定与中国人联合组成的考察团在中国西北内蒙古百灵庙一带考察时,曾拍摄过影片。1934年凌纯声等人在云南的河口、金平、大理、腾冲、丽江等地考察边疆民族的社会生活时,使用了照相机、电影摄影机。但由于战乱,影视人类学发展缓慢,曾一度停滞。这种观念在“文革”之后又重新为我国人类学界所重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拍摄影片是为了记录即将消失的人文现象,是形象化的政论。新中国的影视人类学拍摄始于1957年,拍摄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史从中国各民族的具体实践中找出例证来,使历史唯物论得到充分的例证和说明”。记录和复原
3、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形态成为影片选择题材和确立主题的重点。这一观念和方法曾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影响至今。 第三个阶段,人类学影片不仅为科学研究服务,还有其他的用途和艺术魅力。改革开放后,人类学、民族学在我国得到恢复和发展,西方影视人类学理论和西方纪录电影理论的引入加速我国在拍摄观念上的变化。同时,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通过电视,人类学影片日益为普通观众熟悉,并逐步形成了与以前不同的艺术特征,影片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雅俗共赏。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科学普及服务,为商业服务等多种目的而拍摄的影片竞相发展。 在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影视人类学的拍摄进入了繁荣时期,影片拍摄风格、形式
4、多样,拍摄观念既继承了前两个阶段的拍摄理论,又有新的突破。这不仅是继承的结果,也是引进吸收国外(影视)人类学理论、影视理论的结果,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闻纪录体系的逐步瓦解 新闻纪录是我国纪录片生产的一大形式。在新中国拍摄人类学影片时,我国纪录电影创作正在学习前苏联的理论。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一边倒”的政策,中苏友好,两国有着共同政治态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与西方隔绝,看不到西方的纪录电影和相关理论,因此,只能学习前苏联。新闻纪录电影是“形象化的政论”“要渗透共产主义理想,反映苏维埃现实”等前苏联电影理论被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界所接受。 当时的新闻纪录工作者“强调新中国纪录电影的政论作用,
5、认为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是党的宣传工具,是形象化的政论”,“影片的题材开始拓宽,反映内容更为广泛、丰富”“影片的内容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命运相关联,和时代的脉搏相一致,纪录历史前进的步伐,它是时代的目击者,历史的见证。” 在这样的背景下,1957年开始拍摄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成为新闻纪录电影拓宽题材的表现之一。拍摄者回忆说影片的“拍摄方法也基本上是从电影、特别是纪录电影移植过来的”,“当时国内尚无人类学片的概念,拍摄工作是在摸索中进行的,摄制人员不得不借鉴电影故事片的某些工作程序”。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苦聪人独龙族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等影片无不是“形象化的政论”,反映了这
6、些民族在新社会的新的现实。 国家下达拍摄计划,电影厂及科研单位具体实施,拍摄者主体是国家,个人很少有条件拍摄,因而新闻纪录电影理论也就成为“十七”年时期以及“文革”时期人类学影片的主要拍摄理论,甚至是惟一的理论。 改革开放后,新闻纪录电影理论随着西方纪录电影和相关理论的引进,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质疑和挑战。质疑和挑战除了来自于人们对观察法、参与法和重建法等西方理论的熟悉和掌握外,还来自于纪录电影界对历史的反思。新闻片的任务在70年代便转给了电视台,电影厂转向纪录片的创作与生产。纪录电影界意识到纪录电影除了新闻属性外,还具有艺术的属性,“纪录片要写人、写情,以情动人。”纪录片创作手法多样化不可避免,
7、旅行式纪录片、直接电影、真实电影等影片形式在中国逐步兴起。影视人类学、人类学影片等概念也在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 改革开放后不久拍摄的影片滇藏路纪行(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编导萧树琴)以旅行者的视角,带领观众沿着以云南大理为起点,途经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西藏的芒康县的滇藏公路作一次旅行,领略当代的风土人情,参观历史遗迹。大理的三月街,丽江妇女的披肩(称为“披星戴月”),红军长征途经的石鼓镇,西藏的皑皑雪山都被纪录在影片中。这是典型的旅行式纪录影片,一部散文式的短片。 以往的纪录片中多半用插图、智者口吻的解说进行叙述,画面为解说提供证据。随着录音技术的进步,拍摄者可以把事件的完整状
8、态作为素材原封不动地、没有解说地呈现给观众讨论和评价。这就是所谓的“直接电影”。直接电影又被称为“观察者纪录影片”。2005年“云之南”电影展上播出的影片男人(编导胡新宇,片长110 分钟)就运用了这种方法,记录了三个男人的“非英雄”生活。拍摄者是纯粹的观察纪录者,用生活中的真实人物的真实的事件为素材,是“贴近的观察”。影片没用解说,三个男人的日常生活不管是醉酒后的呕吐,还是相亲的失败,还是在用气枪打鸟吃,还是在宿舍里打老鼠都说不上有意义,更谈不上崇高,相反有些堕落和迷茫。 与直接电影崇尚的尊重事件在结构上的完整状态不同,真实电影打破了事件的原始完整状态,为纪录电影引入了采访,努力促成非常事件
9、的发生。影片甲次卓玛和她的母系大家庭达巴在歌唱等人类学影片都有大量的采访。在甲次卓玛和她的母系大家庭中,甲次卓玛不同年龄时期的采访忠实地记录了她的观念和思想的变化。达巴在歌唱中,摩梭学者、老达巴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分别讲述了自己的观点,完成了影片的叙述。影片通过当事人的讲述提醒人们:由于没有文字,家族内传,学习过程辛苦、艰难等原因,摩梭口传文化达巴经面临失传的危险。 此外,我国影视人类学拍摄观念的变化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那就是对人类学故事片的逐步接纳。按照“大影视人类学”的观点,凡是带有人类学属性的影片都可以视为人类学影片,纳入影视人类学的研究。故事片也具有人类学的属性,也在影视人类学的研究视野之
10、内,因此,人类学影片也可以拍摄成为故事片。虽然这一观点还存在着诸多争议,却可看成是新闻纪录体系瓦解和影视人类学领域扩展的又一个表现。 二、史志意愿的削弱 面对文化的迅速变迁和消失的恐惧和忧虑,用影视来记录保存文化现象在世界各地方兴未艾,出现了民族影志、节日影志等名词。纪录片的作者更有当代影视“司马迁”之誉。人类学影片作者的史志情结可见一斑。纪录即将消失的文化,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影视人类学工作者共识之一。 纵观被称为“志”的影片,以忠实纪录为己任。我国五六十年代拍摄的影片是这方面的典范。在西藏农奴制度电影审片会上,谈到影片的基本要求时,“李维汉指出应该:无夸张、完全是实录,把资料真
11、实地拍下来,齐燕铭说:这种片子就是要真实,应是科学工作。”不管是“实录”,还是“要真实”,都是史志的愿望和出发点。60年代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拍摄时,拍摄者被摩梭人独特的婚姻形态和母系家庭所吸引,“认为是研究人类早期婚姻和家庭发展史不可多得的社会活化石和难得的研究材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应尽早把它的真实面貌记录下来。”该片分三个部分,一是封建领主制,二是母系家庭,三是阿注婚。 影志往往避免对现实问题的过多关注,特别是外族拍摄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矛盾,以一种欣赏的姿态来观察和记录,回避记录对象面临的现实问题,或者对现实问题避而不谈。影片表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倾向,记录的地区和民族被描述为一个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人类学 影片 拍摄 观念 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9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