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摄影必读的40本书.doc
《学摄影必读的40本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摄影必读的40本书.doc(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980年以来翻译出版的西方摄影理论书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这是一个真理,爱摄影也是一样,当你了解技术以后,你需要的就是补充自己的理论和想法了。推荐40本1980年以来翻译出版的西方摄影理论书,和我一起学习吧!摄影 社会 空间西方摄影文论选(修订版)视觉文化读本论摄影同时随笔与演说明室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摄影与社会摄影的哲学思考视觉艺术鉴赏观看之道看摄影摄影简史纪实摄影落差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西方早期摄影与明信片上的中国摄影与摄影批评家表征霍克尼论摄影影像艺术批评美学与摄影摄影的精神图像证史视像的霸权游客凝视 世界摄影史摄
2、影思想史出龛入龛百年彩色摄影世界摄影大师传记丛书摄影100关键词摄影圣典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17位影象新生代(阮义忠 中国摄影出版社,1990年出版)作者: 台湾 阮义忠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年:1990-3页数:253装帧:平装ISBN:9787800070525内容简介摄影这一门历时仅仅一个半世纪的艺术,正以其真实且税利的特质,展现出无比的见证性和伦理性,且暗示着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愈来愈多的摄影工作者也用心经营出本身独特的风貌。本书作者阮义忠参阅了数十年欧美摄影书刊及专辑,对当代诸多新锐摄影者的创作理念与风格作深入的探讨,写成这本涵括17位摄影者的摄影专辑,而与以前所著的当代摄影
3、大师20位人性见证者一书合成连贯的系列。全书笔调亲切活泼,引文与叙说相间,倍能显现摄影者的胸襟、素养和观点。明晰的文字与精选精印的图片,适足以令读者了解罗逊柏格、尤斯曼、索德克、贝里、吉卜生、威金、德巴东、弗孔等探索影象新境的历程。编辑推荐本书是阮义忠对于西方摄影师介绍的一本重要书籍,如今看来,当年的新锐如今都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摄影艺术家,阮义忠通过自己常年对摄影的理解,在本书中充分介绍了辛迪雪曼,杰利尤斯曼,乔彼得威金,玛丽爱莲玛可,贝纳德弗孔,简索德克,李佛瑞兰德,杜安麦可斯等这样世界一级摄影大师的创作历程,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这些摄影家早期的创作实践来记录他们在摄影道路上的每
4、一步,这些材料成为了全面了解一位艺术家创作的必不可少因素,也为当今从事影像创作的青年工作者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对比材料。作者简介阮义忠,1950年生于台湾,早年喜爱美术,20岁时在幼狮文艺杂志做编辑,后来转至汉声杂志英文版工作,并开始拍照。1975年到家庭月刊任摄影编辑,撰写本土摄影指导文章。1981年开始从事电影制作,发表映象之旅、户外札记、灵巧的手等纪录片二百多部。他撰述的二十位人性的见证者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摄影美学七问等在摄影界引起很大反响;他的5部摄影集北埔、八尺门、人与土地、台北谣言、四季使他成为世界知名摄影家。他还创办了“阮义忠摄影工作室”和摄影家杂志。曾任教于“国立艺术学院
5、”,现投身于慈善事业。摄影 社会 空间 (顾铮主编,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0年出版)作者: 顾铮 主编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年:2010-04页数:180ISBN:9787545205046内容简介摄影 社会 空间的主题是“摄影社会空间”,收入这个小辑的四篇文章(包括一篇译文)试图从不同角度与不同学科领域展开对于这个主题的交叉性考察。这个努力同时包括了尝试以跨学科的方式展开对摄影的社会实践的考察。比如,收入摄影 社会 空间的影像的功能:城市改造中影像作为表达与干预方式的可能性一文,就出自年轻的社会学研究者姚瑶女士之手。编辑推荐虽然这是一本理论性质较强的书籍,但也不乏对优秀摄影家的关
6、注。本书发表的朱浩、骆丹两位摄影家的访谈,一定会对具有摄影理论热情的人产生如“头脑风暴”般的智力刺激。冯原先生的散文与日本摄影家森山大道先生的散文也为此书增色不少。当然,资讯性也是本书主编的努力方向,这在书评与评述性报导方面有所体现。而“观念摆渡”这个栏目,既是有关摄影文化研究的经典文本的译介,具有独立性,同时也可纳入海外资讯的广阔视野中加以认识。西方摄影文论选(修订版)(顾铮,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年出版)作者: 顾铮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年:2007-8页数:133ISBN:9787806864982内容简介西方摄影文论选(修订版)的预设对象从一开始就没有把“搞理论”的人作为主要目标
7、,而是以从事与接受高等摄影教育的师生以及广大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为主要读者。反观中国的摄影与摄影教育,一向以实用为指针,一味强调实际技能而忽视理论,这也是造成现在不重视“理论”的原因之一。这其中当然有不得已的苦衷,如“理论”人才不足,但这并不等于上述有关人士就没有理论上的兴趣。只是问题在于,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足以让人们认为当得起“摄影”文论的发好选集。编辑推荐本书虽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专业系列教材之一,但读者定位并不仅限于“科班出身”。本书节选的文章范围丰富,既有专业级学术大师的史论文章,也有布列松这样伟大摄影师轻松幽默的文笔,十分值得研读。19世纪,技术的变迁诞生了摄影术,伴随其发展的
8、是西方社会的城市化和文明进程,摄影的理论大系便孕育其中。所以,本书作为西方理论的概览,业内必读。作者简介顾铮,1959年生于上海,博士学位(比较文化)。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面:20世纪现代艺术、摄影史、中国当代纪实摄影实践、视觉传播等。著有世界人体摄影史、国外后现代摄影、真实的背后没有真实20世纪现代摄影实践、自我的迷宫艺术家的“我”、城市表情 20世纪城市摄影、世界摄影史等。视觉文化读本(罗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作者: 罗岗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03-12-1页数:378ISBN:9787563343058内容简介在讲求效率的时代,视觉超越听
9、觉,图像统治文字,电子媒介的图像实时(现场)传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诱惑力。一切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形象设计、网络视听都被纳入到“视觉文化”的范畴之中,各种影像都在构筑着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视觉文化”似乎演变成为一个纷繁、杂乱的概念。在本书的序言中,编者罗岗就“视觉文化”的概念进行了规范,将其与通常所说的“视觉艺术”进行了区分,他认为“视觉文化和视觉艺术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视觉文化使人们观看图像的场所发生了变化。视觉文化把人们的注意力引离结构完善的、正式的观看场所,如影院和艺术画廊,而引向日常生活中视觉经验的中心。”这正如伊雷特罗戈夫(Iri
10、tRogoff)指出的:我们留意到的一幅画可能出自于一本书的护封或一则广告中;看电视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观看者的个人行为;我们可以像在传统的电影院里看电影一样,从录像带、飞机或有线电视上看到电影。正像文化研究已寻求了解人们在大众文化消费中创造意义的诸种方式一样,视觉文化首先研究人们日常生活的视觉经验。在观看过程中,人们也同样能够见到经典,只是图像经典在这时已经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意义。由此,所谓“读图时代”的来临,也就是意味着多样化的视觉研究不仅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正在改造整体性的社会结构。这需要研究者有新的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视觉文化研究”正好提供了建立这样一种新的理论领域的契
11、机,视觉文化读本则是展现了各种研究的可能性及成果。无疑,不论是本雅明时代所强调的摄影技术,还是当今迅猛发展的网络科技,都是“视觉文化”赖以发展的技术平台。伴随着现代传播科技的发展,影像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逐渐兴盛,“虚拟空间”介入现实空间,“视觉文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电视直播改变了电影将过去延时记录下来的做法,把远处发生的事情同时地呈现出来,更重要的它还意味着主体将更紧张更有效地去看、听和感知生活世界。整个世界在瞬间被远程地呈现出来,而关于这个世界的幻想也毫无限制地迅速传播开来。书中“看的方法与日常生活”一章,便分析了视觉文化如何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时空在技术作用下似乎被整合在了
12、一起。现代文化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视觉文化读本中的文章便是在对这一趋势做出各自的回应,通过“视觉文化”之眼,来“观视”这个世界,不是把文化单纯看成是现实反映的观念形态的东西,而是看成构成和改变现实的主要方式,在构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起着能动的作用。编辑推荐此书是在“大众化”的范畴中对于“视觉文化”冷静的观看和反思,本书不仅收录了绘画,电影,摄影,雕塑等多方面艺术形式的论题外,作者还通过更多维的角度和视野去看待“视觉文化”这个非常广义的词汇,本书不同学科出发阐释“视觉文化”,所论述主题涉及“何谓视觉文化”、“看的方法与日常生活”、“身体与空间”、
13、“性别与凝视的政治”、“种族、认同与主体性”,本身收录的二十余篇著作中不乏西方理论文化大家如“苏珊桑塔格,让鲍德里亚,本雅明,布迪厄,麦克卢汉等,可以说本身是视觉文化理论的多元合集,为视觉文化工作者提供了很多重要的理论依据。论摄影(【美】苏珊桑塔格,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作者: 【美】苏珊桑塔格译者: 黄灿然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08-1页数: 211丛书: 苏珊桑塔格文集ISBN: 978753274410内容简介论摄影不仅是一本论述摄影的经典著作,而且是一本论述广泛意义上的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它不是一本专业著作,书中也没有多少摄影术语,尽管有志于摄影者,应人手一册;它
14、的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作家和文化人。桑塔格深入地探讨摄影的本质,包括摄影是不是艺术,摄影与绘画的互相影响,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摄影的捕食性和侵略性。摄影表面上是反映现实,但实际上摄影影像自成一个世界,一个影像世界,企图取代真实世界。对读者而言,论摄影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不在于桑塔格得出什么结论,而在于她的论述过程和解剖方法。这是一种抽丝剥茧的论述,一种冷静而锋利的解剖。精彩纷呈,使人目不暇接。桑塔格一向以其庄严的文体著称,但她的挖苦和讽刺在这本著作中亦得到充分的发挥。论摄影出版于一九七七年,轰动一时,引起广泛的讨论,并荣获当年的全国图书批评界奖, 至今仍被誉为“摄影界的圣经”。编辑推荐苏珊桑塔格
15、所著的论摄影被中国摄影界评为摄影中的“圣经”,它在摄影中的重要性是任何一本理论专著都无法替代的,论摄影有着很多不同的版本,第一本传到大陆的应该是黃翰荻所编译的, 2005年由艾红华等人所译的版本是近些年传播最为广泛的,但是由于苏珊桑塔格对摄影上本质问题描写较多,导致了翻译过程中一些专业词汇较难理解的问题,时隔三年,2008年由黄灿然翻译的版本是最近比较恰当的版本,非常贴合了苏珊桑塔格的语法习惯,桑塔格深入地探讨摄影的本质,包括摄影是不是艺术,摄影与绘画的互相影响,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摄影的捕食性和侵略性。摄影表面上是反映现实,但实际上摄影影像自成一个世界,一个影像世界,企图取代真实世界。这本
16、论摄影对世界摄影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是摄影理论推动摄影实践的典型代表,也是了解、学习,研究摄影的必读书。同时随笔与演说(【美】苏珊桑塔格,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出版)作者: 美 苏珊桑塔格译者: 黄灿然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2009-1页数:244ISBN:9787532746576内容简介同时:随笔与演说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作者一些甚少发表、不为人知的杰作。第二部分是时事评论。由于桑塔格写作这些评论文章的期间,正是美国外交政策急转弯和世界局势动荡的时期。作者当时对局势的尖锐评估和对布什政府的猛烈抨击现在回顾起来是极具预见性的,而对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的犀利剖析
17、并不只是局限于事件本身,而是秉承作者两部有关摄影专著(论摄影和疾病的隐喻)的洞察力,对美国暴力文化提出严厉的批判。但更重要的还是她在恶劣环境中坚守知识分子的独立性。第三部分是演说稿。这些讲稿是桑塔格一生写作与行动的融通,是随笔家、小说家、公共知识分子、行动主义者这些她从一开始就具备,但常常经渭分明的角色的重叠、浸透和深化。可以说,她一生在理论上赞扬的,在实践中都做到了:她以自己“内省的能量、热情的求知、自我牺牲的准则和巨大的希望”、“从一生深刻而漫长地接触美学所获得的智慧”、“勇气与抵抗”、“道德考量”,而最终成为了“自己的仰慕者”。同时的书名取自苏珊桑塔格最后一次演说的标题,之所以以此为书名
18、,是为了纪念同时(随笔与演说苏珊桑塔格文集)(精)多种声音的性质,纪念她的文学活动与政治活动、美学思考与伦理思考、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的不可分割性。编辑推荐同时:随笔与演说是苏珊桑塔格去世前的重要著作,2004年12月28日,苏珊桑塔格因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之并发症在纽约与世长辞。2009 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将在这位伟大女性的逝世纪念日前后,隆重推出她的最后一部随笔集同时:随笔与演说,以纪念桑塔格逝世四周年。苏珊桑塔格在去世前曾准备了几部著作的书写与出版,包括2部小说,和一部论述疾病的著作,并希望完成她在去世前的最后一本随笔,但没等这几部书完成,她就离开了人世,同时: 随笔与演说的书名取自苏珊桑塔
19、格最后一次演说的标题,之所以以此为书名,是为了纪念同时:随笔与演说多种声音的性质,纪念她的文学活动与政治活动、美学思考与伦理思考、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的不可分割性。也是非常接近她预想的最后一部随笔的作品。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作者一些甚少发表、不为人知的杰作;第二部分是时事评论;第三部分是演说稿。明室(【法】罗兰巴特,赵克非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副标题: 摄影纵横谈作者: (法)罗兰.巴特译者: 赵克非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年: 2003-1-1页数: 187ISBN: 9787503922916内容简介明室:摄影纵横谈内容为:现实主义者们,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在我肯定
20、地说摄影是没有寓意的图象时,哪怕那些寓意使照片的解读明显地转了向,我就已经是个现实主义者了,根本不把照片当作真实物体的“拷贝”,而是把它看作“过去的实在事物的表露”;是“魔法”,不是艺术,研究照片有一种证明力,这种证明针对的不是物体,而是时间。依照现象学的观点,照片的证明力胜过其表现力。编辑推荐罗兰巴特是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也是符号学研究的先驱人物之一。罗兰巴特所著的明室:摄影纵横谈是一本围绕摄影本质进行探讨的书籍,书中围绕摄影的存在与照片所承载的“存在过”提出自己的观点,罗兰巴特在本书中不是要讲述摄影是什么,而是通过摄影的功能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进行深度的剖析。对于摄影家与
21、摄影理论工作者来讲,本书是极为值得阅读的,此书1995年发行第一版,2003年的第二版引起很很多文化学者的关注和好评,2011年初,第三版也已经发行。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瓦尔特本雅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副标题:本雅明论艺术作者: 德 瓦尔特本雅明译者: 许绮玲 / 林志明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04-08页数:158ISBN:9787563345137内容简介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影像阅读)是Benjamin, W.的作品Illuminations (1970)。全文讨论艺术及其产物在历史的脉络中如何因为艺术生产工具的发明而产生质变与量变,并讨论这种
22、变化的过程如何渗透到文化的场域中,使文化场域中的权力重新被界定。经由Benjamin, W.犀利思想的引介,吾人可一窥各类艺术在近代演变的来龙去脉,及其与科技结合后隐晦不显的一面。编辑推荐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是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所著的影像批评专著,本书的影响力一直影响着现今的摄影界,此书也是本雅明首次提出手工性作品存在的重要意义。此书分为4个章节,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绘画与摄影、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本雅明在书中最重要的篇章摄影小史中始终灌输着“灵光”这一字眼,本雅明是这样论述的:“曝光过程使得被拍者并非“活”出了留影的瞬间之外,而是“活”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摄影 必读 4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9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