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語言學的方法研究文學作品.doc
《如何用語言學的方法研究文學作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用語言學的方法研究文學作品.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用語言學的方法研究文學作品語言風格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是語言學和文學相結合的產物。換句話說,它是利用語言學的觀念與方法來分析文學作品的一條新途徑。原本廣義的語言風格學包含了一切語言形式的風格,既涵蓋口頭語言,也涵蓋書面語言,既處理文學語言,也處理非文學語言,而風格也包含了體裁風格(或文體風格)、時代風格、地域風格、個人風格諸方面。目前對於語言風格學的探討,多半採狹義的,把關注的焦點放在文學作品的個人風格上。語言風格學和傳統風格研究的關係傳統的風格研究有幾個特徵:第一,重視綜合的印象,而不是分析性的。第二,重主觀的直覺,認為能客觀的、知覺的描繪出來,往往已脫離了美。第三,傾向以高度抽象的形
2、容詞來區分風格。第四,重視體裁風格。從曹丕的典論始,就明顯的具有了上述的特徵。所謂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正是對四種文體的綜合印象,各用一個形容詞來描述。其後陸機的文賦、劉勰文心雕龍體性的八體、一直到唐代司空圖詩品的二十四品,基本上都沒有脫離這個模式。司空圖所列舉的二十四種風格中,自然、飄逸、豪放、典雅還比較容易理解,沖淡、流動、精神、形容就比較難把握了。因為抽象層次愈高的形容詞,各人的理解必然會有相當的誤差,也就是我所謂的流動和你所謂的流動未必完全吻合,不像桌子、汽車這些概念所指內容不會有個人差異。因此,綜合性的、印象性的風格描述,能傳達的訊息量其實是相當有限的。以印象式的方法
3、研究文學,在一個語言學者的觀念裡,會感到不夠精確。凡是遇到不易具體描繪的性質,便用一個氣字,或清濁、陰陽等對立的形容詞加以籠統的涵蓋。所謂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所謂徐幹時有齊氣、公幹有逸氣、孔融體高妙,皆是此類。論及個人風格時,所謂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劉勰所謂的阮籍俶儻、班固雅懿、劉楨氣褊、嵇康俊俠,如果不熟讀他們的作品,恐怕是無法體會的。從宋人的詩話到清代的文學都脫不了這個格局。談神韻每個人的理解不同,於是翁方綱只好說:神韻徹上徹下,無所不談。其謂羚羊挂角,無跡可求,其謂鏡花水月,空中之象,亦即此神韻之正旨也。宣布了傳統風格研究終必走上鏡花水月、空中之象的地步,成為各
4、說各話,誰都摸不著頭腦。近世語言風格學的興起,正是針對這樣的現象,企圖把文學說出個所以然來。語言學者運用其豐富的語言分析經驗,以及精確、客觀的分析技術,把探索領域由自然語言轉到文學語言上來。人類所有的文化現象都是一個符號系統,文學當然也不例外。向來的文學批評、文藝理論、作品賞析、多半從文學思考的角度入手,探索作品的情節、內容、情感、象徵、人物塑造、言外之意、絃外之音、詩的意象、寫作背景、作者生平等等。這是文學符號的所指一面,至於能指一面,只能觸及詩文格律,用韻、以及修辭學裡所談的部分問題。因為作品是藉語言形式呈現的,如果對語言的本質與結構沒有充分的了解,就很難著手探索這一部分。語言學者正好可以
5、擔負起這一部分責任,參與文學能指的研究。完整的文學研究應該是兩面兼顧的。只站在一個方向看問題,絕不能看到全貌,正如我們從地球看月球一樣,永遠有一半是在視線之外的。文學語言本身的研究,是過去所忽略的一環,語言風格學正可以彌補起來。價值判斷與語言分析文學和語言學在觀念上最大的歧異,是前者重價值、後者重分析。文學家以其日常治學的角度來看語言分析,往往會產生疑惑,懷疑作品一旦作了語言分析,正如拆散了七寶樓台、玲瓏寶塔、將置美感於何?懷疑你怎樣透過分析去品評作品的好壞優劣?這些疑惑完全是從一個思考面去看問題的結果。也就是以為捨棄價值判斷,就沒有什麼可做的了。在文學家的觀念裡,作品材料的分析是機械而刻板的
6、,會使美感完全喪失掉。因此,認為這個途徑是沒有意義的。這就是長久以來,文學家和語言學家思考方式上的分歧所在。文學家所關心的,是作品的價值問題,語言學家所關心的是客觀的分析,事實上,兩者不是不能交會的。作品賞析,固然可以從文字藝術、修辭技巧、篇章結構、布局、前後的呼應諸方面著手,這是傳統文學關注的焦點;除此之外,作為文學作品媒介物物質基礎的語言,不也是和作品的賞析、作品的賞析、作品的認識息息相關嗎?它應當是對整個作品了解的一部分。語言風格學總是避免對文學作品下價值判斷,而是如實地反映作品語言的面貌。它不品評作品的優,不談美的問題,不談藝術如何如何,只客觀的描寫作品語言。每個人都有驅遣語言、運用語
7、言的一套方式和習慣,發音的調、措辭的偏好、造句的特色、或有意或無意的,都會表現出個人的風格特徵。受過分析訓練、具有豐富分析經驗的語言學者,對於這些風格特徵,具有敏感的辨識能力、能具體的說出某某作家或某某作品的文學語言是怎樣的?如何構造起來的?結構規律如何?造語遣詞的特點在哪裡?至於作品的好壞,並不是語言風格學想要知道。一般人認為不好的作品一樣有其語言風格,同樣可以進行語言風格分析。文學語言和自然語言什麼是文學語言?文學語言能適用從自然語言得來的分析方法嗎?有人強調詩的語言具有截然獨立的體系,是詩人心靈的創造物。事實上,即使是變形度最大的詩的語言,仍然從屬於自然語言,受自然語言規律的支配。更不用
8、說其他形式的文學語言了。文學家造語言,只不過放寬了某些自然語言的規律,並不曾否定那套規律,因此,使得文學語言有新穎感、有創造性,但不至於無法意會。我們還能捕捉詩的意象,表示賴以傳達的語言,在作者與讀者間仍有共通性,這個共通性就是大家共守的語言規範。余光中在逍遙遊這本散文集的後記指出: 我嘗試把中國的文字壓縮、搥扁、拉長、磨利,把它拆開又併攏、摺來 又疊去,為了試驗它的速度、密度、和彈性。這裡充分說明了文學語言往往是經過作者的刻意經營,經過扭曲、變形,但是其程度不是無限的,語言的基本規律必然會保存下來。例如洛夫初生之黑石室之死亡: 你遂閉目雕刻自己的沈默我們一眼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個詩句,不用於
9、自然語言中。平常的說話,我們可以說:雕刻自己的圖章(或石像,或塑像,或佛像等)。跟在動詞雕刻之後的賓語總具有【名詞】、【具體】的性質。現在洛夫把賓語改成了沈默,性質放寬為【名詞】、【具體】,調整了自然語言的部分規則,成為詩的語言。但是,沒有一位詩人會把句子寫成: 自雕刻己沈的默因為這已完全打破了自然語言的組織格局,成為全然不可意會的一堆字,再也稱不上是個句子。又如杜甫秋興: 香稻啄餘鸚鵡粒這個句子是由鸚鵡啄稻粒變來的。杜甫如何為這句話進行加工呢?首先,他在啄後加上補語餘,在稻粒前加上定語香。然後,再經過兩次移位變形:把啄餘後移至香稻對後,把鸚鵡後移至啄餘之後,是形成了詩的語言中的走樣句香稻啄餘
10、鸚鵡粒。因此,我們可以把自然語言和文學語言的關係以下圖表示:自然語言詩的語言文學語言 規律調整與放寬 由此可知,詩的語言仍是自然語言的延伸與規律放寬,並不是完全獨立,重新塑造的新語言。它可以說是自然語言的一個方言變體。所以發展了一百年的有關自然語言的知識和分析技術,完全可以應用到文學語言上,對文學語言進行細緻的描寫,把詩人如何壓縮、搥扁及改造語言的規律找出來。每個文學家、每個詩人造語言、驅遣語言的方式不盡相同,這就是個人風格之所在,語言學者正是由此而具體的說出作品的語言風格。修辭學、聲情論和語言風格學有什麼不同? 語言風格學與修辭學不同,修辭學所談的是如何使文章流利生動,以提高其傳達性,目的在
11、求美。語言風格所談的是某人的作品語言是怎樣的?並不計較流利生動與否的問題,目的在求真。各家對修辭學的定義雖不盡相同,但是都一致的指明修辭學在達意傳情,強調表達效果,使文章生動、有力,冀文辭之美、目的在求設計語文優美的形式,是一種藝術。這些,都是語言風格學所不論的。語言風格學的工作在如實地描繪作品的形式特徵,運用的是語言分析的技術,無關乎價值評斷和優美、生動與否。對於語言材料的客觀分析,在文學家眼中,甚至是破壞了美。語言風格學和作品的聲情研究也不是一回事。聲情論是把某種音韻形式對應於某種情感的研究。例如王易詞曲史說: 與文情關係至切:平韻和暢,上去韻纏綿,入韻迫切,此四聲之別也。 東董寬洪,江講
12、爽朗,支紙縝密,魚語幽咽此韻部之別也。黃永武先生中國詩學鑑賞篇說: 聲與情的諧合,比聲與聲的諧合,更抽象,更微妙句型長短可以產 生不同的情調,而不同的情調適宜選擇不同的句型,體裁方面,古 詩、律詩、絕句、樂府,也各有適宜抒寫的情趣。至於韻腳的選擇, 與題內的情事氣氛也須配合。張夢機詞律探原說: 倚聲填詞,必聲情相資,互無齟齬,始成佳製。這種現象,也有人稱之為隨情押韻。其理論主要建築在聲音能喚起特定的情緒反應。因此,許多文學家努力的尋找語音和情感類型的對應關係。然而,這個途徑有很大的局限性。什麼聲音表達什麼情感,只是一個大略的傾向,其間有很大的主觀音感的差異。它們的關聯不是必然的。因此,沒有充分
13、的說服力,便不能過渡的運用。例如程抱一四行的內心世界分析李白玉階怨詩: 每一詩句裡都有以1-音為起首,此1-音第一次出現是第一句中的露字,立刻,一種涼的感覺,一種零落的情調,一種亮的影像,和這個音結合起來了。1-的發音為什麼會跟涼、零落發生情感上的聯繫?為什麼不是和快樂、福祿、興隆、明朗發生聯繫?涼和亮給人的感覺似乎正好相反,為什麼又能聯在一起?這裡完全找不出一個客觀的依據。王易以江講之韻歸之爽朗,-ang類韻母開口度極大,嘴形開放,看來似有高昂開朗的態勢,所以東坡赤壁賦在飲酒樂甚時,以漿、光、方為韻高歌;然而,同樣是東坡的江城子詞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無處話淒涼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以茫、涼、
14、行為韻,卻表現了悲戚之情。歐陽修秋聲賦: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也非爽朗之情。表現了聲與情的不確定性。這是每個人對聲音的感受不同所致。當然,由聲情探索,也有妥切合宜的,例如許詩英先生分析王粲登樓賦的用韻、分析木蘭辭的用韻。 聲情的分析是語言風格學裡偶爾運用的次要部分,不是語言風格學的主要工作,運用時尤其要證據確鑿,不能牽強比附,隨意的把某種語音和某種情感等同起來。因為語言學的基本精神就在於客觀性,有一分證據才能說一分話。此外,我們談聲情問題時,不可和訓詁學討論語根、同源詞混為一談。往往論聲情者看到訓詁學中有聲義同源、音近義通、凡從某聲多有某義諸條例,未加思索就引王力、劉師培等學者論語根之資料以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何用 語言學 方法 研究 作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9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