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开发探讨.doc
《论文范文—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开发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范文—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开发探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开发探讨 提要旅游是一种产业,苗族生态旅游是旅游业的一种商品。黔东南生态旅游的发展为本地区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解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民俗风情绚丽多彩,作为正在开发中的西江旅游景区,如何做好开发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关系到整个地区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西江;千户苗寨;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西江位于贵州省黔东南雷山县西江镇,是苗族第五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现有1,288户,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故称“千户苗寨”。其村落、吊脚楼、美人靠展示了苗族建筑的文化。被誉为“苗族建筑瑰宝”。198
2、2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乙类旅游农村旅游区;1987年被列为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1992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八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2005年11月16日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在西江挂牌成立,同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5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实施了“民族文化传承和妇女发展”项目,旨在探索民族文化活形态传承模式,这也从民间的层面上推动西江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一、西江旅游开发现状 2008年以前,由于交通不便,旅游产业意识不够,政府引导力度不强,当地旅游经济落后,西江犹如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直至2008年凯里-西江公路的开通
3、,“一会、一展、一节”的成功举办,拉开了西江旅游产业发展的序幕,顿时“千户苗寨”西江成了苗族生态旅游的热点。仅2008年“十一”长假期间,西江接待游客达23.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5,000万元。 二、西江旅游开发的思路 (一)加强西江苗族生态旅游文化内涵建设。生态旅游是旅游业的一种商品,西江千户苗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民俗风情绚丽多彩,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建造一个为旅游者能够流连忘返的西江苗族生态旅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西江旅游内涵建设: 1、感受苗族文化。西江是全国最大的苗寨,让游客感受苗族文化是西江旅游的卖点之一。苗族文化大致可分为显性部分、隐性部分。显性即是很明显就能感受到
4、的,比如服饰、歌舞、建筑等。隐性即是游客从表面上感受不到的。比如,苗族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观念、审美的价值标准、苗族宗教的象征符号等。为了使游客能够感受到苗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西江旅游开发上将苗族文化进行分类,既让游客感受显性文化,也要将其隐性文化赋予其形式,让游客理解感受。比如,苗族的草标,就是苗族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符号,属于隐性文化。如将其进行旅游开发,可在寨前路边的水井上设置一道景观,让游客首先喝上一杯矿泉水,喝水后告诉他们必须打草标,喝水是要付费的,这草标就是水费,这一来游客就理解了苗族草标的文化内涵。 2、体验苗族文化。每位游客都具有本民族固有的文化,西江在进行旅游文化建设时,应该从游客
5、固有文化的角度考虑,让游客观赏接受体验苗族文化。如,苗族喜食糯米饭,且是用手抓,游客觉得不卫生,不能接受,如果带上一次性手套,游客便可以接受并体验。在苗族村寨的生活习俗中,游客可参与的项目不少。比如,酸汤鱼是苗族的特色菜。游客可到一个苗族农家中,参与制作酸汤鱼的全过程。游客可随主人拿上捕鱼工具到田里一起捉鱼,一起到菜园子里折青菜、广菜、鱼季草,然后回家一起煮酸汤鱼。游客最后吃到自己参与制作的酸汤鱼,感受就会与被动地吃酸汤鱼不同。这样一来就能满足游客体验异样生活的冲动。 3、享受苗族文化。游客的目的是休闲享受。享受可分为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两类。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精神方面除了歌舞表演,还可编辑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范文 东南 西江 千户 苗寨 旅游 开发 探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8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