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果植物资源的定义、组成、特点及分类.doc
《野果植物资源的定义、组成、特点及分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果植物资源的定义、组成、特点及分类.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野果植物资源的定义、组成、特点及分类 野果植物资源的定义、组成、特点及分类1.1.1 野果植物资源的定义和组成野果植物资源没有准确的定义,因而其组成也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或利用途径而有所不同。林培钧和崔乃然(2000)将野生食用植物定义为“可直接或间接供人类食用的野生植物”。野生果树植物(简称野果植物)作为野生食用植物的一部分,也可以理解为可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可食果品或果品加工原料的野生植物。戴宝合(1993)将果树植物资源定义为“一些提供人类食用的鲜、干果品和作为饮料、各种食品加工原料的经济植物”。果树植物资源从广义讲包括野生种和栽
2、培种。一般来说,野生种即可认定为野生果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植物资源调查中,越来越多的野生果树植物种类被人们发现和开发利用,不断地为食品、保健饮料加工业等提供新的原料,因而,野生果树的定义也越来越不确切。刘希彦(2001)对野生食用植物做了一个简单而明朗的区分,其中,称双子叶植物为野菜,称单子叶植物为野草,木本油粮为野果,海生藻类为海菜,陆地水生和洼湿地可食块根、块茎、根茎为水根。王晓鹏(2001)则认为“野果资源是指处于野生状态,未经人类驯化栽培的其种子或果实具有一定食用价值的一类植物资源”。刘孟军(1998)在统计野果植物资源时,将其定义为&ldq
3、uo;果实或种子可食或经加工后适于食用的木本和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综观前辈学者的研究范围,作者认为,广义的野果植物资源应该包括: 栽培品种的野生近源种如蔷薇科苹果属植物(Malus L.)、梨属植物(Pyrus L.)和草莓属植物(Fragaria L.)等。这些植物果实可以直接食用或经加工后食用,但果实食用性能一般较差。 不以食用果实(种子或果实附属部)为主要用途的经济作物或其野生种如胡桃科(Juglandaceae)、桦木科(Butulaceae)、壳斗科(Fagaceae)、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红豆杉科(Taxaceae)、松科(Pinaceae)
4、及梧桐科(Sterculiaceae)植物,这类植物主要为人类提供木材、香料或其它工业原料。其种子或种仁可为人类提供大量淀粉或植物油脂,可炒食、煮食、酿酒或加工成淀粉食品供食用。 近年研究较多的第三代水果的野生种如蔷薇科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和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Rubus L.),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Actinidia L.),桑科桑属植物(Morus L.)等(褚福侠和田丰源,2001)。这类植物国内外均有一定研究基础,如早在1993年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就已经开始创建悬钩子属植物田间基因库(王传永等,1996)。该类水果栽培种较少,研究也不够深入,但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野果 植物 资源 定义 组成 特点 分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8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