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湖杂记》——两百前的“客家人宣言” .doc
《《丰湖杂记》——两百前的“客家人宣言”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湖杂记》——两百前的“客家人宣言” .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丰湖杂记两百年前的“客家人宣言” 牟建新客家是在千年的移民过程中诞生的一支具有传奇色彩而又特立卓行的汉族民系。客家民系在众多的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中,以自己独特的存在和文化现象,催生了一门新兴学科客家学。两百年前,即嘉庆十三年(1808)五月廿日,在惠州丰湖书院授课的徐旭曾徐旭曾(17511819),字晓初,广东省和平县下车镇兴隆人,他和父亲徐延泰、祖父徐廷芳,均为进士。徐旭曾官至户部四川司、福建司主事,后加一级,封奉政大夫,曾四任顺天乡试、京都会试外帘官。告老返粤后,先后掌教广州粤秀书院、惠州丰湖书院。徐旭曾先后与惠州结缘长达20年之久。,对学生们就土著和客家人的问题提出的“何谓土与客”,“吾
2、祖宗以来,世居数百年,何以仍称为客”等询问,从客家渊源、语言、风俗、妇女等方面,著丰湖杂记丰湖杂记已被研究客家问题的学者专家们广为引用。这篇文章是有关客家问题的最早论述,比国外对客家问题的研究要早50多年。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爱德尔发表客家人种志略,这是目前笔者看到的国外最早发表的客家问题专论,比丰湖杂记晚50多年。研究客家问题的专家学者们把丰湖杂记誉为“客家人宣言”肖平客家人(成都地图出版社2002年版)。,它的发表标志着客家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丰湖杂记对后世客家问题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提出“中原衣冠旧族”是客家渊源的论点影响着后人对客家民系的研究客家民系在迁徙中形成,又在迁徙中
3、繁衍。正是不停地迁徙,造成各种地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汉民族的历史不断补充新的内涵。了解客家人,可以了解汉民族的迁徙史、融合史、文明史,进而可以较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徐旭曾身为客家人,对“客家”有着深切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他从史学角度,指出客家民系的渊源:客家先人的身世“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忠义之后也”。这是最早的从年代划分上确定客家渊源的论述。在丰湖杂记中,徐旭曾最少从四个方面为“中原衣冠旧族”的观点作论据:一是源出中原宋徽、钦北狩,高宗南渡时,有“故家世胄先后由中州山左,越淮渡江从之”,“百姓亦多举族相随”,而且“历万死而一生之遗民,固犹到处皆是也”。这支由故家世胄和百姓举族组成的
4、南迁队伍,就是分散到各地,那怕是剩下的极少数,也是来自中原的“万死而一生之遗民”,其所繁衍的后人,依然是中原旧族的后裔。二是民族气节客家与推翻宋朝的入侵者有着强烈的敌对性,“沿途据险与元兵战,或徒手与元兵搏”,真是时时为忠义而战,处处有悲壮之举。结果自然是惨烈之极:“全家覆灭、全族覆灭者,殆如恒河沙数”。当宋朝被推翻后,面对元朝的统治,那些中原旧族,隐居避世,不与朝廷合作,“终元之世,客人未有出而作官者”。在这种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非忠义之后,其孰能之”。从中可见客家人的民族气节。三是传承中原文明徐旭曾在丰湖杂记中,叙述了客家在今天所说的大本营福建长汀和客家腹地梅州、河源、惠州等地方传承着
5、中原文明:“礼教自持”,“崇礼让,重廉耻,习劳耐苦,质而有文”。他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客人之风俗俭勤朴厚”与中原相同:“余昔在户部供职屡至汴、济、淮、徐各地,见其乡村市集间,冠婚丧祭,年节往来之习俗,多有与客人相同者。”从而证明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渊源。四是语言佐证“客人语言,虽与内地各行省小有不同”,但是却“随处都可相通”。而与迁徙所在地的土著,“至今仍未能强而同之”。故他强调,居住在“今之福建汀州各属,江西之南安,赣州、宁都各属,广东之南雄、韶州、连州、惠州、嘉应各属,及潮州之大埔、丰顺,广州之龙门各属”的南迁中原后裔被称为客家人,居住在那里的中原后裔也因与土著有区别而“自称为客人
6、”。徐旭曾罗列了大量的事例,是为了坚定地告诉人们“益信客人之先本自中原之说,为不诬也”。此后,“中原衣冠旧族”的论点为研究客家渊源奠定了理论和方向。20世纪30年代,客家研究代表人物罗香林提出“五次大迁徙”说,为“中原衣冠旧族”作了详细的论证。至今,在客家问题的研究中,“中原衣冠旧族”的论点仍然被推崇为权威论断。二、界定“南来岭表”的时期是形成客家民系的主要起始阶段为后世所共识徐旭曾的丰湖杂记,追溯了客家先民最早的南迁时期,即“徽钦北狩,高宗南渡”期间。把客家先人的迁徙时间锁定在北宋末年,而不是两晋时期。而“南来岭表”的时间,则是在“元兵大举南下,宋帝辗转播迁”的时候,理由是“尚有自东晋后前来
7、者,但为数无多”。为数不多,则难于产生重大影响,影响不大,则未能形成群体之势,没有一定的人群优势,则不具备形成民系的基本条件。罗香林在客家源流考中对这个观点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虽说有远在五代以前者,然那时人数无多”。“就是宋朝初年,移住那些地方的客民,也还是数目无多。南宋以后,客民向南迁徙的,始一天多似一天。”罗先生的论述,有力地支持了徐旭曾的“南来岭表”的时间。研究客家的资料显示,中原人群大规模南迁有五次:第一次是秦朝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秦始皇为了征服南中国,派50万大军“南征百越之君”而灭楚;后又“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以适遣戍。”史记秦始皇本纪。南越列传还说:“以谪徙
8、民,与越杂处”。秦始皇三十六年,赵佗“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始皇可其万五千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这些“无夫家者”中有不少人最后成了士卒的家眷。这支部队没有往北返回,而是留在了当地,主要的原因是赵佗在南越称帝。唐乾符五年(878),龙川翰林学土韦昌明在越井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秦徙中国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越杂处,而龙(川)有中县之民四家(四姓)。昌明祖以陕中人来此,已凡三十五世矣。”转引曾锦初、何福添选编古邑龙川第371页,1997年广东龙川客家联谊会编辑出版。第二次是汉朝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5),大批中原士卒南戍岭南,分驻于郡县及军事要冲。汉元封元年(前110),闽中及揭阳(
9、潮、梅古为闽越地)的闽越人迁走,只留下秦中县徙民后裔。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黄河流域大批汉民又纷纷南迁,“流入荆州者十万家”。后来还掀起由海道南迁的高潮,即所谓“群雄争中土,黎庶走南疆”。在南迁至汉水流域和赣北、赣中的先民中,有又一部分迁入赣、闽、粤地区,成为“原生形态的客家先民”。转引自王东客家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第三次是在晋朝公元四世纪初,西晋“永嘉之乱”导致“五胡侵扰”,中原汉人为避战乱,大举南迁,最终引起了以衣冠土族、官宦大户为主体的中原居民向较为安定的江淮地区迁徙。也有一些迁往今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地,史称“衣冠南渡”。那些迁往今闽、浙、赣、粤等地的中原人,就
10、是徐先生所说的“尚有自东晋后前来者”。第四次是唐朝唐末,黄巢造反,战乱又一次驱使中原人民大规模的迁徙。黄巢的队伍从河南经淮南、进浙东、入江西、抵福建、转广东、奔广西、出湖南、退湖北、扰安徽、攻洛阳、占长安,横扫了大半个中国。后来聚居客家人的地方,大都有反映这一时期百姓逃亡,携子负侄的妇人途中怒斥黄巢,黄巢许以“挂葛藤者不杀”,百姓获救的“葛藤坑”故事。晋朝时期“衣冠南渡”到达的江淮地区,正是黄巢席地卷杀的主要地带,已经迁徙过一次的“中原衣冠”不得不又再次向南迁徙。罗香林在考究这段历史时说,“这次迁徙,其远者已达惠(州)、嘉(应)、韶(关)等地,其近者,则达福建宁化、长汀、上杭、永定等地,其更近
11、者,则在赣东南各地。”第五次是宋朝北宋末年,“金人南侵”,原来居住在中原及江淮流域的汉人,又多次迁移,广布于南方各省。其中,经鄱阳湖流域到达赣南、闽西、粤东北的一支汉人,便成为后来形成各家民系的主体。南宋末年“元兵大举南下”,不仅仅是中原人民逃难,就连当年居住在后来被称为客家大本营地区(赣、闽、粤边区)的百姓,也跟着“宋帝辗转播迁,南来岭表”,有的从“湘、赣逾岭至粤”,有的从“赣而闽沿海至粤”,都是为了躲避残暴的元兵带来的“全家覆灭、全族覆灭”的灭顶之灾。五次都是因战乱、天灾等原因引起北方汉民族为了生存而举行的大规模迁移。前面三次南迁的定居地主要在江淮一带,第四次则是包括先行到达江淮地区的“衣
12、冠旧族”一并继续南迁,到达后来成为客家大本营的赣、闽、粤边地区。前四次南迁,可以说是为客家民系的形成作出了铺垫。而第五次南迁,实际上是以江淮地区为主的南迁。徐旭曾之所以说是“南来岭表”,而不说是从中原南迁,是因为“高宗南渡”,中原衣冠旧族“由中州山左,越淮渡江”之后,已经“寄居苏、浙各地”了。元兵大举南下时,“寄居苏、浙各地”的中原衣冠旧族,随着“宋帝辗转播迁”,才来到岭南。因此,第五次南迁是客家民系形成前后的最后一次中原居民大规模的移民。此后,中原居民很少有象以前那样的大规模的迁徙了。徐旭曾界定“南来岭表”时间的重大意义,就在于为研究客家民系形成的初始年代提出了一个基本的轮廓。对“南来岭表”
13、时间的肯定,并不否定客家先民的中原南迁史。徐旭曾在梳理出客家先民南迁到江淮一带,再由宋元时期通过海路、陆路分别到达赣、闽、粤边地区的路线后,肯定了赣、闽、粤地区成了孕育客家民系的摇篮,成了养育客家人的大本营,进而肯定了今天的赣州、龙岩、三明、梅州、河源、惠州、韶关等市的40多个县是“客家基地”。“南来岭表”的时间界定,在客家研究中有着很大的影响。罗香林先生在研究客家源流时作出了“五次大迁徙”的论断,他所说的前三次,是北方汉民族的大规模迁移,第四、五次,则是客家民系形成后的再迁徙。罗香林的第三次迁徙,从时间上和路线上,对应了徐先生所说的“南来岭表”时期。后来的客家研究者对这一点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14、最有代表性的是客家风华的评价:“真正称得上是客家民系大迁移的,就只有第三次这一次了”。胡希张等著客家风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1页。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华东师范大学王东博士在他的客家学导论中说:“这一过程的实现,是以不同形态的客家先民迁入大本营地区为其前提的。故而,这一过程的开端,应该以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迁运动基本中止为标志,而其完成则当以由大本营迁出之居民能够在总体上保留其语言文化特色为标志。”王东客家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从“南来岭表”的南宋末年算起,客家人的祖宗已在赣、闽、粤边地区“世居数百年”。客家民系迁出的时间,“其下限则在明代中后期”,
15、到徐旭曾著丰湖杂记时,客家人的居住地范围,也从赣南、闽西、粤东北的大本营地区扩展到粤西、粤南以及湖南、四川、台湾等省内,甚至东南亚一带,而且“都能在总体上保留客家民系的基本语言和文化特色”。王东客家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页。三、指出客家妇女“立身持家”的社会地位是客家有别于其他民系特征之要客家人注重教育,徐旭曾在丰湖杂记中肯定了这一点:“客人以耕读为本,家虽贫亦必令其子弟读书,鲜有不识字、不知稼穑者”,即古人“负耒横经”之教也。客家研究中,也把“重教育”列为客家民系重要的特征之一。但是,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客家民系特征的是客家的妇女。客家妇女以贤惠、勤俭著称于世。因为是“自幼至
16、长,教以立身持家之道”,所以在客家社会中,客家妇女是家庭的重心,是主持家政的一家之主。因此,客家妇女这一社会群体在传统的客家社会里的家庭地位、经济地位与文化地位相对于其它民系的妇女而言较高。文化人类学认为:社会地位是指不同群体中的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的职位、身份、权利、资源、价值、责任、影响和作用被社会认可的程度。地位的表现形式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与生俱来的归属地位,如性别地位、亲属地位、年龄地位等;另一类是后天获得的地位,包括职业地位、政治地位、宗教地位等。评价女性地位一般是指两性的相对地位,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相对男子说来,在一定范围内(家庭、社区等)妇女具有多高的威信、权威;二是
17、相对男子说来,妇女拥有多大的权力去做她们所做的事情;三是社会认为女性相对男性有多重要的价值。徐旭曾在丰湖杂记中,特别指出客家妇女不缠足的特点:“自经国变,艰苦备尝,始知缠足之害。厥后,生女不论贫富,皆以缠足为戒。”客家人在岭南立稳脚跟后,因所处环境山多田少,客家男子不得不读书求仕或纷纷外出谋生,极少承担家务。清赣州府志风俗载:“各邑客家妇及女仆多力作,负水担薪,役男子之役”。这是客家民系的移民属性决定了客家地区有别于其他汉民族居住地的男女分工模式。在这种分工模式下,客家妇女的生计贡献比男子更稳定长久,“由其勤俭足以自立也”。客家地区有一句俗语:“没有老婆不成家”。在这个“家”中,不仅是“结婚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丰湖杂记 丰湖杂记两百前的“客家人宣言” 杂记 两百 客家人 宣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7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