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返璞归真 远离病症”.doc
《浅说“返璞归真 远离病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说“返璞归真 远离病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说“返璞归真 远离病症” 今人享受现代文明已达登峰造极,然危害人体的稀奇古怪疾病也紧随而至。究其根源,乃人的错误理念、不良生活方式导致新的文明疾病。继而相互影响,恶性循环,不断加剧。 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当今人们的健康状况,须从源头抓起,根据阴阳平衡原理,归结为四面八方。即:人要动、体要松,脑要用、心要空,趣要众、欲要控,气要通、意要封。一、 人要动、体要松人靠“动”这一生命的基本形式,维持生命,发展文明,进化自身。可是,随着物质文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交通的空前便捷和私家车的普及,逐渐放弃了行走这一基本活动,退化了亿万年传承下来的腿脚功能。弱化了与之相对应的脏腑机能,不用则废吆!与此同时
2、,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紧张繁重的工作生活压力,使人身心疲惫,体态得不到放松,特别是夜生活和烟酒过度,加剧这种态势。 现代文明生活下产生的疾病,多为这种错误理念、不良生活方式形成的。所以,健身的第一要务是:人要动、体要松。气功、太极拳是动静松相结合的典范,都强调体要松,做到这点,算是初步入门。活动,尤其是锻炼时,运用意识引导,提高情绪性,收事半功倍之效。二、 脑要用、心要空人脑无时不在运转,强调“用”是区别于常态的更加自觉、更加深刻、集中意识于某一对象的思维活动。通过用脑,增进智慧,提高思维能力,有益健康。踏上社会以后,用脑主要为:了解自己和周围生活(人、事、境)的真相,不被各种假象所蒙
3、蔽,引导自己正确的前进方向,以及与人、事、境相处的准则,不出重大决策性错误。炒股可算极尽用脑。分析大盘走势,做出买卖决断,无不是观察分析各种基本面、技术面、政策面以及周边形势后,经过反复思量应对的。如此说来,炒股符合健身祛病要求?否。因为炒股过程心不空、体不松。随着股指上下波动震荡,股值瞬间涨跌,人心翻滚绷紧,情绪急剧起伏,何来心空体松。对心理素质“放不下”的老人远避为好。“心要空”比“脑要用”难度大得多。只有虚怀若谷、清心寡欲,凡事不执著、放得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烦恼、妄想,进入自在、安详的宁静境界。这是返璞归真、远离疾病的最佳处方。三、 趣要众、欲要控兴趣多样的人,充满生活情趣,富有生命
4、力。首推看书学习,可持续发展最久,内容最丰富,收益最大。其他,静如琴、棋、书、画,动如散步、旅游、球类、游泳、太极拳、交谊舞,都有助身心健康。值得大力提倡的是培养从事家务的兴趣,这是被人们忽视的。其实,家务不仅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且有宽阔的兴趣地域和“人要动”的空间。用良性情绪,掺有兴趣从事家务,不仅可以减少思想负担,对健康大有好处,也是世上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兴趣超过一定界限,或变异成为迷恋贪婪,以致老年人精神、体力透支过度,当为大忌,严加控制,否则变益为害。懒,是与某些活动迷恋过度形成贪欲反向的另一种贪欲,是人要动、脑要用、趣要众的思想障碍,不可与养生混同。四、 气要通、意要封气
5、在体内,犹如城市的交通。通则畅达,堵则梗塞。气血通畅,百病不长。做到心空体松,气必细长均深。如加意念引导,使气通达体内细微各处,则于健康更上一层楼。通过呼吸形成体内气流运行情况,受人体活动支配,更受思想情绪影响。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人的意念无时不受外界干扰,现代大城市充满各种挑战、诱惑和陷阱,更使人心猿意马,心神不安。生活在如此复杂多变、诸多矛盾的环境中,受潜意识支配,某些人群的情绪不免产生异常波动,原来柔和均匀的呼吸节奏随之变为短促无序。旷日持久,形成气滞血凝,出现某些症状。这时候,做气功是最能见效的。若不及时休整,心态不能恢复平和,必病无疑,或为重症埋下隐患。为此,须对产生阴影的意念拒之门
6、外。如封似闭,使心不随境转,处喧无恶,涉事无恼,保持内在的宁静,气血自然顺畅。“心要空”主要消除烦恼妄想,不随内生。“应无所事而生其心”;“意要封”重在防负信息,免受外扰。精神驾驭体内,不受环境影响。两者组合,为“内无所营,外无所逐。”此即老子所谓之大道也。以上四面八方,相互关联,互为对立统一,是一个有机整体。浅说内容绝不是短时间能够理解和掌握的,只有在实践中慢慢体会、探索。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每日明白一点道理,试着去做,从日常点滴做起,日积月累,自成习惯,逐步建立新的生活理念,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下去,必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东海老人,退休二十年回顾小结2009年8月10日整理2011年7月
7、10日修改返璞归真 远离病症(续)(一)心空宗旨内不乱 无所营空,才能容纳万有。心空,不是什么都不想,善恶不分,是非不分,而是在分辨善恶是非中,不起任何贪爱挚著。告戒人们:不要妄想,对眼前一切境界都要看作是空的。静心,不是让你的心性死灭,而是变得更加敏锐,更加智慧,更加愉悦。经典净化身心是祛病健康的第一要务。静时无一杂念,凡事气在先行。意识引导动作,情绪性。清心寡欲,调整呼吸,练精化气,练气化神。静守正松细长(意、姿、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法则活在当下,感受生命(意感)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则心自静。老子言:在内忘记心中的欲望,在外忘记外界的诱惑,则内外合二为一,归于自然,这样便达到
8、了大道。淡泊,不是无奈的安贫守困,而是主动放弃多余的物质追求,习惯平淡朴实的生活,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有此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名逐利;有此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攀比、嫉妒,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排斥于外,使重重无形绳索自动脱落。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明理心清静,心真诚,这是健康的根本。人的痛苦大多源于不自觉地陷入错误的想,因为忧虑多、烦恼多、牵挂多、是非多,使身体的器官细胞改变破坏了,才会有病。真正的享受必有心灵参与愉悦、升华。令人炫目的高消费,使感官肉身得到某种享受和刺激,而心灵未必和肉身一致,甚至背道而驰,有悖于“最忌身之
9、劳碌,心之外驰”也。故曰:“宁静最美。安定最乐。”珍惜自己的福份,不要享受过分。非为吝财,只缘惜福。福份有定额,世事无完美,不要追求圆满。月亮只有 一二日圆满,更多时候是残缺的。要以“残缺是常态”的理念看待和理解自己以及人生。(二)意封宗旨外离相 无所逐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是不要,不可贪嗜经典精神驾驭体内,不受环境影响。终日不离一切事,不为境所缚(迷、惑)心不外驰,随息自在事来心现,事去心空。对境忘心,应物无心。心中有禅味的人,耳中听到的都是八万四千的诗偈。心中有欢喜的人,眼中看见的都是赏心悦目的景色。心中有道念的人,脸上展现的都是祥和愉快的笑容。心中有佛性的人,身上感受的都是善人共聚的快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说“返璞归真 远离病症” 浅说 返璞归真 远离 病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