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传播类电视节目研究以北京卫视《养生堂》为例.doc
《健康传播类电视节目研究以北京卫视《养生堂》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传播类电视节目研究以北京卫视《养生堂》为例.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健康传播类电视节目研究以北京卫视养生堂为例 学校代码 10530 学 号 201008080953分 类 号 G206 密 级硕 士 学 位 论 文健康传播 类 电视 节目 研究 ? 以北 京卫视 养 生堂为 例学 位 申 请 人曹 琼指 导 教 师 唐弦 教授 学 院 名 称 文学与 新闻学 院 学 科 专 业传播 学研 究 方 向 传播理 论与实 践二?一三年四月十八日The Study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TV Programs in china ?With BTV Program “Yangshengtang ” as an Example Candidat
2、eCao QiongSupervisor Professor Tang Xian College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Program Mass Communication Specializ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mmunicationDegree Master of LiteratureUniversity Xiangtan University Date April 18th ,2013 湘 潭大学 学 位论文原 创性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3、。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曹琼 日期: 2013 年 6 月 10 日学 位论文版 权使用 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曹琼 日期:20
4、13 年 6 月 10 日导师签名:唐弦 日期:2013 年 6 月 10 日摘 要 21 世纪是一个以“健康”为主题的世纪,人们对健康表现出极大的渴望。健康传播本质上是一种民众健康教育运动,它在建设和谐社会、维护安定团结中肩负着特别的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健康传播作为文章的研究背景,以健康传播类节目为研究对象,重点将健康传播理论与健康传播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理论和个案双向研究,最终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为健康传播类节目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基于此,先对健康传播在美国和中国在学界的发端、发展以及理论成果进行了梳理,并界定了传播、健康传播、大众健康传播等概念,为文章奠定理论基础;接着文章从业界方
5、面入手,对电视健康传播类节目在国外和中国的发展情况、特点进行探讨,并重点从受众、文化、体制、社会方面分析了促进中国电视健康传播类节目兴起的背景及原因。 目前中国电视健康传播类节目存在着节目数量多但质量良莠不齐、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理论指导、伪健康传播现象泛滥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电视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文章有针对性地选择优秀健康传播类节目?北京卫视养生堂进行研究,并重点对其节目特色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节目内容广泛权威贴近、传播方式人性、传播策略多样,以得出促进中国电视健康传播业界发展的一些普遍性规律:传播内容上,在涵盖身体健康的同时关注心理健康;传播方式上,注意多方话语权;传播
6、策略上更加注重人性化方式;主持人的选择上注重其专业性等。文章希望这些建议能促进我国电视健康类节目规范发展,更好地传播健康信息,引导受众形成较好的健康意识、积累更多的健康方面知识,进而促进全社会的健康水平的提高。关键词:健康传播;发展思考;养生堂 I Abstract 21 century has been named as “healthy century”, while health has become the common topic for all the people. Health communication is a kind of public health activity
7、in essence, which plays a unique role in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and maintaining stabilityWith health communication as background and health programs as study object, this article combines health communication theory with practice. Through the two-way study of theory and individual case, the aut
8、hor means to guide practice with theory,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health progra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 communicationFirs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eginning, development and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in America and China, and defines the concepts of communication,
9、health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health communication, which lay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en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V programs about health communi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reasons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TV progra
10、m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udiences, culture, system and society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ose health programs in China, such as big in number while low in quality, serious homogenization, lacking of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fake health communication. All these prob
11、lems have brought great pollution for TV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chooses an excellent health program-BJTVs Yangshengtang as study object, and conduct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its program features: the content is broad and authoritative, the communication method is huma
12、nistic, th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is various. In this way, the article concludes several common patter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TV programs in China: for content, combining physic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for communication method, minding multipartite discourse power;
13、 for communication strategy, emphasizing humanistic manner; for presenter choosing, focusing on the profession. With all these advises, this article mean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programs in China, rising the health level of the whole societyKey Words: Health communication;Development a
14、nd thingking; Yang sheng tangII目 录 第1 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文献综述2 1.2.1 国外研究综述. 2 1.2.2 国内研究综述. 5 1.3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以及创新 9 1.4 相关概念界定9 1.4.1 传播9 1.4.2 健康传播10 1.4.3 大众健康传播10 第2 章 健康传播类电视节目的兴起与发展. 12 2.1 国外健康传播类电视节目的兴起与发展. 12 2.2 国内健康传播类电视节目的兴起与发展. 13 2.2.1 国内健康传播电视节目的兴起. 13 2.2.2 我国健康传播电视类节目兴起的现实语境14 2.
15、2.3 国内健康传播类电视节目的现状17 第3 章 健康传播类电视节目养生堂的分 析. 20 3.1 节目内容分析 20 3.1.1 内容广泛性. 20 3.1.2 内容的权威性23 3.1.3 内容的适应性24 3.2 传播方式分析 26 3.2.1 贴近受众26 3.2.2 诉诸情感27 3.3 传播策略分析 29 3.3.1 文化传播战略29 3.3.2 品牌互动战略30 第4 章 对健康传播类电视节目发展的思考. 32 4.1 传播内容:加强心理健康传播. 32 4.2 传播方式:增强与观众互动 33 4.3 规避伪健康:提升传播者素质. 33 结 语. 35 III参考文献 36 致
16、谢 39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0 IV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 背景和 意义 21 世纪是一个以“健康”为主题的世纪,人们对健康表现出极大的渴望,健康也成为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健康传播本质上是一种民众健康教育运动,它在建设和谐社会、维护安定团结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起着独特的作用。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医疗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城市低收人群体的医疗问题以及农村基本医疗等问题,而健康传播必然也要参与进来。 具体到当下健康传播研究中的大众健康传播媒介与效果研究这一重要课题,电视作为传统的大众传媒对人们的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总作用。根据美兰德电视频道调研成果
17、显示:2012 年卫星电视频道在我国的累积覆盖人口再创新高,达到了 462.3 亿人次,比 2011 年增加 33.4 亿人次;在 1999-2012 年这 14 年间,一直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11.2%。可见,电视这一传统媒体的高影响力。 我国电视健康传播以1998年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创立的中华医药为发端,之后各省市电视台纷纷创办健康传播类,在几年之内多达上百个,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包括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我的健康我做主和中华医药,北京电视台的养生堂,浙江电视台的健康最重要,天津电视台的健康大学堂,黑龙江电视台的天天见医面,海南电视台的养生新概念,辽宁电视台的健康一身轻和湖南电视台
18、的百科全说等节目。节目的表现方式,可分为以下三个种类:一是以传播疾病、养生、健康等方面知识为主的健康资讯型节目,例如健康之路;二是寻诊问药型,以就医为主要内容,如人与健康;三是将中医养生和传统文化进行整合传播的健康文化结合型,如百科全说、养生堂等。整体来看,数量众多的健康传播类存在着节目良莠不齐,跟风雷同、伪健康传播等问题,这些对健康传播效果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 其中,2009 年北京电视台推出的养生堂节目,采用演播室访谈专题片相结合的方式,以“传播养生之道、传授养生之术”作为节目宗旨,秉承传统中医医学理论,并根据中国传统养生学“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系统地介绍实用养生方法和传统养生文化,提供
19、权威可靠的健康医药资讯,对中医养生和传统文化进行整合传播。养生堂凭借其所在地的资源优势,以及对健康传播理念的坚守,对自己特色品牌形成的重视等,节目开播即受到了观众的认可。2009 年一季度月平均收视率约为0.8%,5月上升到 1.58%,7月则为2.15%,9月将1 近3%,最高时达到4.53%。 养生堂在2011年对节目进行了全新改版,但仍然秉承“弘扬国医文化、传播养生之道”的节目宗旨,通过医学、养生专家对医学养生知识的专业解读,为广大观众奉上权威、实用的健康讯息。 本课题将健康传播置于大众传媒视野下,再细分到传统大众媒体?电视,通过对养生堂的分析,努力将健康传播理论与电视健康类节目联系起来
20、,总结出电视健康传播应具备表现形式、基本素质、发展思路,即电视健康传播该如何传播健康。 1.2 文献 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 述 健康传播研究发源于美国,现形成以美国为主导,以美欧为主体的学术领域,因此,本文所指的国外研究动态主要是美国的健康传播研究。 1.2.1.1 美国健康传播发展轨迹 20 世纪70 年代:开端 1971开始的美国斯坦福心脏病预防计划Stanford Heart Disease Prevention Program,SHDPP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现代健康传播研究的开端。这一项计划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心脏病专家法奎尔(Dr. Jack Farquhar)和传播学者迈克比(D
21、rNathan Maccoby)借助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研力量,以社区为基础开展的健康促进运动,同时对其效果通过现场调查进行评估。目的在于“通过降低体重、减少吸烟、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进而使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得以降低”。同时,社会营销策略、创新扩散理论和社会学习等理论框架被成功运用于斯坦福心脏病预防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正是这些方法和理论日后都成为了健康传播学的重要理论构成。而1971年至1975年这一为期5年的健康运动不仅是传播学者和医学学者的首次联手,同时也是传播学研究方法首次应用在健康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传播学者在整个项目的实施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改过去以医务工作者为主导开展健康传播的
22、局面。 1972 年,一些对健康传播领域有着极大兴趣的传播学研究者成立了早期的“治疗传播兴趣小组”(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Interest Group )。该小组隶属 刘点点.中外电视养生类节目对比与思考.传媒,2011(7) Kreps, G. L., Bonaguro, E. W., & Query, Jr., J. L.,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L. D. Jackson & B. K. Duffy Eds. Health communicati
23、on research: A guide todevelopments and directions, Westport, CT: Greenwood, 1998 张自力.健康传播研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008-11-21. /0.878.aspx2于著名的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 Communieation Association,ICA),成为其下属众多分支机构之一。一年之后,该组织创办了国际传播学会简讯(ICA Newsletter),这是第一份简易、专业的文献集辑,专门介绍健康传播的特点、宗旨、研究领域等方面。1975年,治疗传播兴趣小组将名称更改为 “健康传播分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养生堂 健康 传播 电视节目 研究 北京 卫视 养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016180.html